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请求与命令2-4定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请求和命令 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在完成今天的学习以后,能够分清楚请求与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伊万卡。我今天要想TF2-4打怪升级。首先我将原文片段发给大家,大家先分一下组,希望大家在跟我完成今天的RIA现场学习以后,能够分清楚请求与命令的区别,能够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请求。

今天我拆的这本书叫做《非暴力沟通》。F这是一本在沟通领域非常著名的书,他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A这本书长期占据沟通类书籍排行榜榜首,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用性特别强而且可以落地实施,书中也提出了一个个具体的步骤,告诉我们怎么操作,所以这是一本实用性和操作性都特别强的书。B在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遇到,特别是很亲近的人之间,想要关心对方,却变成了抱怨和指责;或者我是想要给对方提一个建议,但是对方却认为我是在责备他,等等,这样的沟通不畅的问题,那我想这本书就非常适合大家,通过将书中的方法运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让我们既能够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够尊重与倾听他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1请求与命令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惩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做是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有2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在过去常常指责他人,那么,我们的请求很可能就会被看做是命令。而一个经常受到指责的人也会倾向于将请求解读为命令。

以下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请求与命令的区别:

如何区分命令与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或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那也是命令。

杰克和他的朋友珍妮说: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这是请求还是命令呢?现在还不好说。我们需要根据珍妮没有同意时杰克的反应来判断。假定她回答说:杰克,我今天好累,如果你想今天晚上有人陪你,你去找其他人好不好?如果杰克接着说,你这人真自私。那么,他的提议实际上就是命令,因为他并没有重视珍妮休息的需要,而是开始指责他。

以下是对话以另一种方式打开:

杰克:我很孤单,希望你今晚能陪我聊聊。

珍妮:杰克,我真的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找别人好不好?

杰克一声不吭走开了。

珍妮发现杰克不太高兴,就问他,你怎么了?

杰克:没什么。

珍妮:我觉得你好像有心事。来说说看。

杰克:你知道我孤单极了,你要是真的爱我,今晚就会留下来陪我。

在这段对话中,杰克仍然没有重视珍妮的需要,而是认为珍妮不再爱他。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做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做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人们一旦认为我们想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反之,如果杰克尊重珍妮的感受和需要,那么他所表达的愿望就是请求而非命令。这时,杰克也许会说:珍妮,你的意思是,你已经很累了,今晚需要休息?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想勉强他人,那么,清楚地表明这一点是重要的----这有助于人们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例如:我们可以说:请帮我打开窗户好吗?而不是说:请打开窗户!然而,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使他们无法说是,那么根据我们的定义,我们提出的就是请求而非命令。选择通过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愿望,并不意味着,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不再去满足增加的需要。但它意味着,除非已经充分体会是什么妨碍了他人说是,我们就不会试图说服他们。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开始今天的拆书之前,我想先问一下大家,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请求和命令是什么样的理解呢?(回答:区别最大的就是语气,声音高低。)

接下来请大家先看一下片段,看完以后示意我一下。

1、  区别

在看完原文片段以后,我想问一下大家,请求和命令有什么区别呢?

原来区别是这样的。请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看提出请求的人的反应是什么,就像片段中的例子,女朋友希望男朋友多点时间陪她,她可能有多种反应:1你真的很自私,这个时候就是在指责对方;第二种她可能会说,你要是真的爱我,今天就会留下来陪我,这种方法就是通过让对方内疚的方式然后满足自己的要求。3说,哦你的意思是说你今天累了需要休息,这就是充分了解了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也不勉强对方一定要这样做。前面2种方法就是没有重视对方的需求,把对方的拒绝不顺从,当做是对对方的排斥。如果请求者是前面2种反应,那就是命令,那如果像第3种,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不勉强对方,这就是真正的请求。

2、  预防性讲解

那有小伙伴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看完这个片段之后发现,好像命令都不太好,但是一定要表达请求而不是命令吗?我想说不一定是这样的,这得看是什么场合,比如说上级对下级,或者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定,这个时候命令就比请求更适合。

不一定什么场合都是请求而不是命令;用非暴力沟通表达请求的目的,不一定对方需要答应我们,而是充分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受

 

3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命令与请求,我想跟大家举一个例子,生活中,我叔叔家的小孩,刚上幼儿园,然后不爱吃饭,我们想要小孩子按时吃饭,那我们就跟他提出请求,想让她按时吃饭,

首先是第一种情况,批评或者指责对方的方式来让小孩吃饭,(提问)那我们通常会怎么说呢?

(学习者回答:)你怎么一点都不听话呀,快好好吃饭

第二种情况,用内疚来达到目的,(提问)那我们通常会怎么说呢?

(学习者回答)你看妈妈辛苦了一早上给你做了这么美味的饭菜,你要是听话的话,就把他乖乖吃完额

第三种,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而不勉强对方(提问)那我们通常会怎么说呢?

(学习者回答:)你现在不想吃饭,是不是之前吃了零食现在想不饿呀

这就是充分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请大家分享一件本来想要请求对方去做的事情,但是对方却认为我们是在命令或者批评指责他,而没有去做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经常命令的语气对男朋友说,你去把衣服晒一下。

学习者B:对下属说,你去楼下帮我拿一下快递。

 

好的,谢谢大家的分享。我们发现在生活中,我们想要请求对方做一件事情,却被认为是命令,或者批评指责,那我们怎么样提出一个比较好的请求,能够让对方知道我们想表达的真实想法呢,并且愉快地接受,帮我们去做这件事呢,接下来请大家看片段2,看完示意我一下。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2提出明确的请求

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直接提出请求。比如说,在房间里看电视的孩子叫到:“妈,我口渴了”,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她是希望妈妈给她拿饮料。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我们也许只是说出我们的不快,却误以为别人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例如,一位太太和先生说:“我叫你带瓶酱油回来,可是你忘了。好烦啊”也许,太太是希望先生马上出去买酱油。但是他先生可能会以为她只是在指责他,如果我们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

更为常见的是,我们在说话时,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表面上,我们是在与人谈话,实际上,更像自说自话。这时,我们的谈话对象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回应,甚至会感到局促不安。

有一次,我乘火车去机场,坐在我对面的是一对夫妇。对于赶飞机的人来说,慢速行驶的火车是十分烦人的。过了一会,对面的那位先生就气冲冲地对太太说,“我从来没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他太太看起来有点不知所措,什么话也没有说。通常,大多数人在没有得到期待的反馈时,会将所说的话重复一遍。这位先生也是如此。接着,他就高声喊道“我从没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

太太看起来更加局促不安。她转过头去,和他说:“这趟列车行驶的速度是由程序控制的。”我不认为,她先生会对这样的回答感到满意。事实上,他先生更为恼怒,更大声嚷到:“我从满意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这时,太太终于失去了耐心,厉声说:“那你想我怎么样?下去推火车?”于是,2人都处于痛苦中!

这位先生想听到什么呢?我相信他想要的是理解。如果他太太意识到这一点,她也许会说:“你希望火车开得快一点,是担心误机吗?”

在之前的对话中,太太感到了先生的不安,但不清楚他想要什么。然而,如果一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请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例如,如果父母问“为什么 还不去理发呢”,孩子一般会把它看做是命令或者指责。如果父母想避免误解,那么,他们可以先说出感受和需要:“你的头发这么长,我们担心着会影响你的视线,特别在骑车的时候。去理发好吗?”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没什么请求,只是随便聊聊。”然而,我相信,我们在和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中是希望有所回应。也许,我们想要的只是他人的理解----就像那位乘火车去机场的先生,我们希望有人倾听并了解我们的处境。或者,我们期待的是如实的反馈----我们想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当然,有时候我们希望他人采取某种行动。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1、  不这么做的坏处

我们平常在生活中,想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如果只是说了自己的感受,这样别人就不知道怎么做能够帮到我们,所以最后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比如片段中妻子说,我叫你带瓶酱油回来,结果你忘了,好烦啊!这个时候丈夫可能会理解成批评或者指责,可能最后就变成了争吵。

   那直接说出请求呢,这时候有可能对方会认为你是在命令他,比如说家长对孩子说:去理发吧。这个时候比较叛逆的孩子有可能就认为你是在命令他,那他就偏偏不去做。

 

1、  感受+需求+请求

所以怎么样表达一个请求能够让对方更好地接受呢,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第二个是什么样的需求导致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第三个是提出一个具体的明确的请求。这三个要素在表述的时候是没有先后顺序的,比如我们片段中的例子,你的头发这么长,我们担心这会影响你的视线,特别是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去理发好吗?(提问)这里面的感受是什么呀,(回答)担心,(提问)我们的需求是?(回答)不要影响你的视线,安全。(提问)请求是?(回答),去理发,这个时候因为我们提到了自己的感受,担心,需求是希望对方的视线能够比较好,所以当我们用感受+需求的方式表达的时候,小孩就知道我们是在关心他,真正地为他着想,而不是命令他,所以也就更乐意去理发。

所以怎么样提出一个比较好的请求呢,方法就是,第一个是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第二个是什么样的需求导致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第三个是提出一个具体的明确的请求。这样我们既能明确地表达自己,又能够照顾到对方的情绪或者处境。

2、  预防性讲解

有小伙伴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我用这三个要素表达请求对方就一定会答应吗,效果真的那么好吗?我想说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的目的,并不是要他人一定要按照我们的意思来行动。而是在诚实地表达自己并且认真地倾听他人,体会双方的需求,照顾到对方的情绪和理解对方的处境。

 

3、  我自己的例子

上周我妈妈给我打电话,她说她最近3天给我妹妹发微信都没有回复,而且是比较重要的事情,然后打电话也没有人接,因为我妹在澳洲,然后我妈就特别特别着急,如果是往常我就会发信息给我妹妹说:给你发信息打电话这么多天都没有消息,你知不知道妈妈很担心你啊!大家听完这句话有什么感受呢?这样的语气其实带有很明显的指责,我们很可能就吵起来了,但是我看过这本书,所以我就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了我的请求:因为你3天都没有回妈妈的信息,我们很担心,想要知道你现在的学习情况怎么样,明天给我们打个电话吧。这时候不到10分钟我妹妹就给我回电话了。这时候因为我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是担心,需求是想知道你现在的学习情况,一个明确的请求是明天回电话。所以这件事情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其实回电话和信息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如果你带着命令或者指责的语气要求对方快速回复你的信息,可能会适得其反,下次大家可以试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接下来有这样一个场景,夏天公司的中央空调经常温度调得非常低,然后你又刚好坐在空调下面,经常被冻得不行,公司其他女同事也反应空调温度太低了,这时候你去跟公司的物业商量,提请求希望他把空调温度调高一点。一位小伙伴扮演物业,一位小伙伴扮演同事A,用命令的语气要求调高温度,一位小伙伴扮演同事B,需要用上非暴力沟通提请求的三个要素,第一个是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第二个是什么样的需求导致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第三个是提出一个具体的明确的请求。

学习者案例记录:

A:物业刘经理吗,你这边空调温度太低了,冷死了,把温度调高一点啊。

物业:不是你说调高就调高,一调整层楼都调高了。

A:但是温度太低了,很多人经常生病。我们每个月交那么多物业费,你不能满足我们业主需求吗?

物业:就是满足那么需求才开空调的啊。

A:那就是你不能把温度调高了,那我去找你们领导吧。。。。

。。。。。。。

B:刘经理您好。我们22楼的同事反应空调温度太低了,我们上班都穿长衣长裤还披上披肩,但是还是觉得很冷,经常被冻感冒,因为公司同事也经常需要加班,考虑到大家的健康需求,可以吧空调温度调高一点吗?

物业:是你们女孩子穿得太少了吧。26度温度正常呀。

B:真的不是的,而且其他楼层其他公司也反应温度确实太低了。要不请一个师傅来测量一下真实的温度是多少吧,会不会中央空调出问题了。因为我们穿那么多衣服裹得像粽子一样还是那么冷,确实也很影响我们的工作,我们都希望公司的同事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办公。

物业:好,那先请人来测量一下空调的温度吧。。。。

 

那先请物业经理来发表一下自己2次的感受。

物业:最开始A小伙伴表达的时候其实还好,但是后来说不调高要去找领导,就会很生气。B小伙伴虽然说了很大的一堆,但是我觉得她是实事求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的,所以我也很愿意协助解决问题。

 

反馈:其实A小伙伴最开始是抱怨然后提出了需要把空调温度调高,但是后来物业没有满足他的需求之后就说需要去投诉给领导,其实这个在我们非暴力沟通当中也是一种命令,当请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就用类似威胁的语气。小伙伴B提出了2个请求,一个是调高温度,这个请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后,她没有抱怨或者指责对方,而是本着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了第二个请求,请师傅测量一下实际的温度。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成功也很经典的演练,也用上了我们片段1中的知识,在请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并没有抱怨或者批评指责对方,而是换了另外一种方法,请师傅来测量一下室内温度,非常棒。谢谢大家。


A1+

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刚才在片段1中自己的A1,想要请求对方去做的事情,但是对方却认为我们是在命令他,而没有去做的,现在运用我们今天的非暴力沟通表达请求的三个要素,感受+需求+请求的方法,规划出这件事情如果下次遇到你会怎么样做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A:亲爱的,我现在在赶着交一份报告,需要在中午之前交给领导,但是我现在还没有头绪,感觉很焦虑,但是现在快递到了,你现在可以帮我下楼拿一下快递吗?

B:老公你看我今天做了那么多家务,又洗碗又做饭的,还洗了这么多衣服,感觉好累好辛苦啊,,你能不能帮我把衣服晾一下。

反馈:好的,小云的表达非常棒。琼琼可以把你的再修改一下吗,因为你提到做了这么多家务,又是洗碗又是做饭,感激有一点想让对方内疚来达到你的请求,有点像命令,另外你的需求是什么呢?

B:老公我感觉好累好辛苦啊,很想休息,你能不能帮我把衣服晾一下呀。

反馈:好的,非常赞,在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很累很辛苦之后,也表达出了自己的需求是想要休息,这样老公就会很理解你,也会相信他很愿意帮你晾衣服的。


A2分步催化

分步催化一:接下来请大家规划一下A2运用,规划出怎么样向对方表达请求。请大家想一个场景,比如说想请朋友帮忙做一件事情,或者是想请家人朋友帮忙做什么事情。这个场景包括人物和事件,首先第一步只要想出场景就可以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

A:事件就是请求同事帮我买中午饭。

B:请求爸妈让小孩自己吃饭,而不是喂他。

分布催化二:那么我们怎么样向对方表达请求呢,请大家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感受+需求+明确的请求的三要素,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请求。

 

学习者案例记录:

Ahi H,你可以帮我们几位开会的同事订下中午饭吗,因为我们现在感觉又饿又累,但是又需要赶时间准备下午开会的内容,所以没有时间出去吃饭了,可以请你帮我们几位开会的同事订下中午饭吗?

B:爸,小孩都2岁了还不会自己吃饭,我很担心他一直都学不会自己吃饭,我希望他能够独立自己吃饭,我买了一套儿童餐具,我们下次教他自己吃饭吧。

 

反馈:好,学习大家的分享,都非常棒,大家在表达请求的时候,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需求+请求。



好的,谢谢大家参与今晚的拆书。今天的拆书主要拆解了2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分清楚请求与命令的区别,另一个是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请求。请求与命令最大的区别就是如果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批评或者指责对方,或者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那么这都是命令。那我们怎么样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请求呢,有三个要素,感受+需求+具体的请求。希望大家在之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能运用今晚的拆解的内容,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