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Murphy,一个不断精进自己的长期主义者。
我有三个标签:
萌新拆书家:新手上路,请多关照
读书小狂魔:从一个毕业8年都不怎么读书的人,现在一年读完100本,这也是我内心的一个小骄傲。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实践者:长期坚持记录时间让我从一条躺平的咸鱼,开始变成一条能掌控自己的自律的咸鱼
在我的书单中,有很多书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我想把它们以后慢慢推荐给大家。今天的拆页内容,选自李忠秋老师的《结构思考力》,它的理论基础是《金字塔原理》,但相比之下,这本书更加本地化、接地气,通俗易懂,一口气读50页,不费劲。
结构化思维也是我们工作、活中必修的一项技能,今天的拆页也非常有意思,也是职场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场景,相信它一定能够对你在职场生存有帮助的。
跟他人交流、主动思考与分享都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接下来的学习时间,请大家调整一下手机为静音状态,过程中积极参与互动,主动思考。
好,现在正式进入我们今天拆书的环节,首先,给大家1分钟时间,阅读以下拆页的原文。阅读完后请在聊天区回复数字“1”示意一下。
【R原文片段】《结构思考力》—结论先行,让表达更清晰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见图1-3)
好,我看大家都已经读完了这个拆页。接下来我谈谈自己对于这个片段的理解。
【I:重述知识】
(what)相信大家一定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候我们想表达清楚一件事情,于是不停的说,但是对方却听得一头雾水,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有时甚至会表现出不耐烦,这种情况在职场上下级沟通的场景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个拆书片段主要是告诉我们在职场中如何高效、精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对方快速抓住重点,减少沟通成本。
(why)为什么说表达时要“结论先行”很重要呢?我们在和别人沟通时,往往会喜欢先听结论,如果一开始就表达了很多的细节,对方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着总结你的结论和观点, 一直不停调用大脑资源猜你想要说什么,所以对方会觉得这次沟通很累。所以在职场沟通中,为了提升效率,我们一定要先说结论,然后再阐述理由。
(how)既然结论先行很重要,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对方瞬间秒懂你的观点呢?简单说,就是一个“总分总”的模型:
1.第一步:开门见山,先说结论和观点,要尽量简明扼要,可以采用“我的建议、我的看法是”等格式,比如“领导,对于今年的重点,我建议大力发展5G网络。”,这样对方一开场就听到你的结论和观点,就非常的安心,知道你要说什么,不用费劲心思猜来猜去。
2.第二步:进行论证,依次阐述支撑结论的理由或证据,建议3-5个,一般用“有3个原因、主要考虑了三点”等句式,例如“有三点原因:第一点,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迅猛发展对网络需求变大 第二点,4G时代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偏 低,提前布局5G网络可以抢占先机;第三点,4G 的网络频段拥挤,体验下降,用户也需要更快的网络体验”,这三个理由能够很好的支撑我的结论。
3.第三步:再次总结,提炼出核心观点,建议用“所以,基于以上几点情况考虑,我建议….”,比如,本例“所以,综合以上3个原因,我建议公司今年大力发展5G网络,一定能在市场中弯道超车,提前实现3年战略目标”
以上就是“总分总”的表达模型,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where)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职场沟通是以“高效”为原则,因为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所以“结论先行”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一些其他感性为主的场景:比如告诉别人一个坏消息、家人朋友间的互相倾诉、讲故事等等,就不太适合。所以,结构化表达也是有它的适用边界的。
【A1:激活学习者经验】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完了这部分的拆页内容,也理解了“总分总”模型的适用场景。那么,现在请各位小伙伴们回忆一下,在平时工作或者生活中,比如,给上级、客户等汇报方案,或者一些其他的场景,有没有遇到过对方不耐烦或者打断的情况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各小组成员们自由讨论,完成以后我将会邀请一名小伙伴分享一下。
计时开始!
好,时间到,输出就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没有小伙伴主动分享一下?
刘玉林分享内容:
我们部门现在正在做一个人才培养的项目,叫”向日葵“计划,目前正在试点,7月16日是第一期项目的结业时间。 项目结束后,我们的项目经理向部门老大汇报项目情况,整个汇报的过程就是很典型的没有使用结构化表达,从一开始就汇报项目内容、时间、培养过程、考核情况等,一直在汇报细节,没有重点,不停的讲,持续了大概有十五分钟,当他讲完之后,老大终于把忍不住,说了一句:你刚刚在说什么,我没有听懂你在讲什么...... 感谢玉林的精彩的分享,这个案例场景确实在职场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形,也可以看出结构化表达在职场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生存技能
好,掌声有请刘玉林同学进行分享……
感谢玉林的精彩的分享!
【A2: 催化学习者应用】
好,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接近尾声了,我们说“有用、有用,没用、没用”,意思是学习只有用它解决问题才是真正有用的。
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课堂作业,请大家一起思考,如何将这个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高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请大家预想未来一个月内,大概率会出现的一些场景,比如工作汇报,先列出汇报对象、汇报地点、汇报主题,然后用“总分总”的形式,预先写出具体的的话术:先说结论观点,再阐述理由,最后再提炼总结。
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将具体内容写在便签纸上:
方丽华分享应用计划:
1、沟通对象:公司工会主席
2、沟通目的:扩充工会图书室图书存量
3、沟通时间:2021年8月30日前
4、沟通内容:
①结论观点:2021年工会图书室需要购进一批新书。
②阐述理由:
理由一:今年公司新进员工较多,原图书室图书数量不太能满足员工借阅要求。
理由二:部分员工反映原图书室图书种类较少,希望增加业务及育儿方面的书籍。
③再次总结:建议在征求和审核公司员工的购书计划后,在双十一活动期间为工会图书室购进新书。
最后我们一起再回顾一下今天拆书的内容,想要实现高效表达,让对方快速抓住重点并理解你的意思,我们可以用“总分总”的模型:
第一,开门见山,说结论。第二步阐述理由进行论证 第三步再次进行总结,说明自己的目的和需要的支持或资源。
今天的拆书就到此结束,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