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路飞。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叫《刻意练习》
【F】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安德斯·埃里克森和罗伯特·普尔联合出版的一本书,前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后者是著名的科学家。讲述的是提高技能与能力的强大学习方法—刻意练习。
【A】这两位作家分别从心理学和科学的角度,经过十几年的科研论证和实践,粹炼出了刻意练习的方法。是世界公认的最强大学习方法。像樊登,混沌研习社,包括我们拆书帮等各大读书平台都在讲这本书。
【B】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工作技能等。那么你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帮你现实技能的提升。
下面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待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最喜欢的一个关于这种自我设计练习方法的例子,是里约热内卢一所马戏学校的一位学生讲给我听的。他参与了马戏团演出指挥的训练,发现自己存在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在表演期间让观众保持兴趣。除了介绍各种各样的马戏节目,演出指挥还必须做好准备,随时填补各个马戏节目演出间隙的准备,防止冷场,尤其是假如下一个节目的准备工作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导致演出推迟的话。但是,这位学生找不到现场观众来练习他的方法,因此,他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来到里约热内卢市中心,开始和那些在下班高峰期间回家的人们攀谈起来。大多数人都急着回家,因此,他必须努力使他们既有足够的兴趣停下脚步,来倾听他说些什么。在此过程中,他运用自己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来吸引人们的关注,并且利用一些足够长但又不至于太长的停顿来制造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
不过,这个例子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他如何进行刻意练习;他用手表准确记下每次与路人的对话可以持续多长时间。每天,他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这样练习,并且围绕哪些方法最管用、哪些方法根本不管用,做好了笔记。
——《刻意练习》P198,199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分享后,学习者在没有专业导师指导反馈的情况下,自己可以设计出一个可以替代导师反馈的情景来练习自己的技能。
【I部分】
大家都读完了吗?下面开始我的拆页。
不管是打球,演讲还是沟通。我们想要提升某种能力,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找一个资深的老师,给你一些专业的反馈来指导你做练习。那如果没有专业的老师给你专业的反馈,而你又想练习去提高你的技能,我们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开头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计一个可以代替导师反馈情景来练习。一提到想象力,大家可能会觉得好难哦,但是只要大家做好这三点,你也能设计出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
【HOW】
第一步:明确练习内容。
也就是说我要练习什么才能让观众保持兴趣?
小哥要想让观众在演出期间保持兴趣,那么他需要做好介绍马戏节目,做好演出指挥,以及防止冷场这几个环节。他要做好这几个环节需要他通过自己的声音,表情和肢体动作以及他讲的内容和控场能力来吸引观众对不对?那么这些就是他要练习的你内容。
当我们知道自己要练习什么之后,那么摆在我们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去验证我呈现出来的东西观众是感兴趣的。马戏团小哥即没有专业的老师给他反馈告诉他哪里需要调整,他也不能用真的观众来练习。那我就要思考一下能不能设计一个情景出来,让我练习的语言和动作获得相应的反馈。
所以第二步就是:设计一个场景,获得准确的反馈。
我们回到拆页,马戏团小哥就想到了在市中心和路人攀谈。因为马戏团的针对的观众群体与路人相似度非常高。如果路人能够被我的语言动作所吸引,那就证明我的方法是OK的,那如果不能的话,那我同样也找到了可以提升的点,我就可以聚焦它然后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这样我就能取得进步。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搭建场景的逼真程度。只有你搭建的场景足够逼真,那么你获得的反馈也更加准确。因此在我们搭建场景时,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场景有哪些特点,比如马戏团演出针对的观众群体是什么样子的,年龄段有哪些,是针对一个人演出还是一群人演出等等。
那前两步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保证练习内容和反馈的准确性。那我做好这两步后,我用什么去衡量我呈现出来的东西对方感兴趣的程度?让我明白哪个想好是可以采纳,哪个想法需要局部调整。以此来作为依据,帮助我做出改进和完善?
那第三步就是:确立一个可衡量的标准。
小哥是通过手表准确记录每次与路人对话持续的时间长短来判断自己的方法管不管用。路人驻足时间越长说明对方越感兴趣,反之就需要修改。所以他是根据路人驻足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自己内容O不OK。然后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我的方案。再以相同的方式重复的练习,再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最后达到练习的效果。
【案例】:
我是一名财务师,五月份的时候公司给了我一个客户,她是她是一位42岁的全职太太,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想挖掘客户的需求把我的产品卖给她。那我是怎么设计我的练习方法呢?
首先如果我要成交他,我需要做什么?
我需要找到客户的需求,然后匹配相应的方案对不对。但是找到需求和匹配方案它是成交的一个环节。那我要练习什么才能做到环环相扣?
业务能不能做成最重要的就是你有没有与客户进行起有效的沟通。那么我就需要在沟通方式和沟通的内容上面下功夫做练习。可是,对于40多岁的宝妈,我是不知道她们喜欢聊什么的,也不清楚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是OK的。况且我也能拿真客户去练手对吧,那么我就要将我需要练习的内容迁移出来,于是我到人事和行政部门去找一些和客户差不多年龄的,有孩子的大姐,然后准备了1234这么几个话题和他们聊,看看他们对哪些主题感兴趣,自己的沟通方式他们能不能接受。然后再去调整我见客户的沟通内容。
那我是通过衡量给这些大姐和我沟通时专注度持续的时间长短作为我的衡量标准。当我有了一个衡量反馈的标准,那么我就可以通过这个标准来衡量问题的程度,然后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我的沟通内容和方式。修改之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反复地练习,不断的获得反馈,再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最后我在客户面时成功切入了她的需求点,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在6月初的时候,成交了一单两百万的单子。
【异议处理】
当然有小伙伴说,这样做好麻烦啊,我自己对着镜子或者听录音也可以得到反馈呀。干嘛要用这个方法。
我记得我最初做业务的时候,针对这样高意向的客户,我通常会先理一下见客户要说什么。然后对着镜子去做练习,或者听几遍录音去做一些调整。觉得差不多了我就去见客户了,最后讲的内容经常和客户想听的有很大的出入。以至于成交率不是很高。虽然,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反馈,但是这种反馈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它存在一定的偏颇性。因为你是站在一个维度和视角去改进的。那么我们掌握自我练习的方法,如果有类似的人群给到你反馈,那么你的反馈是不是更精准?你是不是可以从更多的维度和视角上获得启发?
A3【场景演练】
我们刚刚学习了自我设计练习的方法。现在大家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朋友小美10月份要出国工作了,他想练习自己的英语口语,希望在出国工作之前能够和老外无障碍沟通。但是她即没有一个老外朋友给他反馈,也不清楚自己说的英语老外能不能听得懂。于是她想自己设计一个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两两分组,给大家7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你觉得:
第一:小美应该练习什么?
第二:什么样的场景能够让她获得反馈?
第三:她可以用什么来衡量反馈?
【学习者分享】Mia
第一:小美应该练习她的口语表达
第二:在专业的学英语网站上,报英语课程练习口语,与老师和伙伴进行英语口语的对话和练习
第三:衡量的标准:能不能在三个月内的课程里顺利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