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书籍: 《终身成长》
开场:【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毛群,是今天的3-2拆书家,来自岳阳,有两个女儿的拆书爱好者。
我的拆页大概耗时25分钟左右,主题是:如何用成长型思维表扬孩子
场景:邻居夸女儿很能干,帮我干活时,我总是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呀,已经半个月没搞卫生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女儿参加的校合唱团,为了准备六一节目,连续几天一上午都在排练,回来向我诉说的时候,我只是说:"哦,你们真棒!"我一时不知道怎么表扬她?
女儿上了绘画课回来,把画拿到我面前炫耀,我说:"画得真好看,"
提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类似的经历,在孩子向我们寻求肯定欣赏时。要么不敢表扬孩子,要么表扬"你真棒""你真聪明""给你点赞",这样的表扬会让孩子体验到什么呢,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呢?
影响:
这样的表扬让孩子形成一种认知:我就是很棒,很聪明!我要保持住,失败意味着我很愚蠢,这样的认知让他们失去学习动力和表现力,形成对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最重要的是孩子无法知道自己到底怎么做才能做好?
解决: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要拆的这本《终身成长》,通过大量的案例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以及两种思维所带来的不一样的人生,我们家长学习后,不断地练习就能将固定型思维转变成成长型思维,用成长型思维表扬孩子,孩子更愿意面对困难、挑战,也能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突破自己。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现场能完成一次用成长型思维模式表扬孩子的剧本,下次遇到有需要表扬来肯定孩子的场景,能想到或运用成长型思维模式表扬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过程,指引她走向正确的方向。
【自测表解释】
好,我看大家都已经测完了。
请问有没有小伙伴的得分在25分以上?恭喜你,在表扬孩子方面,你是一位成长型思维的家长,孩子也更愿意接受挑战。
12-25分的伙伴请举一下手,你在某些方面表扬孩子表现出成长型思维,某些方面是固定型思维。
最后,请问有没有12分以下的?那你们真是太幸运了,今天的分享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希望今天的学习中,你们能够掌握三个步骤来学会用成长型思维表扬孩子。让孩子相信通过学习可以成长,他也收获成长型思维。
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
大家不要因今天的测试,或某一方面是固定型思维或成长型思维,也就认定自己是某一种思维模式,比如有人会认为学习成绩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认为性格是不变的,那么在学习方面的认知。他是成长型思维。在性格方面的认知,就是固定型思维。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两种思维模式。成长型和固定性思维,只是表现得方面不一样而已,今天的测试也并不代表永远不变,他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
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原文片段,阅读的时候可以圈出你认为的关键词。
原文片段P 215
父母们认为,通过表扬孩子的头脑和天赋--他们可以给予孩子们持久的自信心--就像送给孩子一份礼物一样,但事实上这行不通,还起了反效果。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或者任何事出现问题的时候,立即对自己产生怀疑。如果父母真想送给孩子一份礼物,最好的就是教会他们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过程的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成为赞扬的奴隶。他们将拥有一种可以建立和修复自信心的终生有效的方法。
传递注重过程和成长的信息
所以,什么样的做法可以替代我们对才能和智力的赞扬呢?戴维对我那番安抚的话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我的一位学生则在这方面给了我们更多的信息:
这周末我回到家,发现我12岁的妹妹因为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异常开心。我问他到底为什么如此兴奋,他告诉我说:"我在社会学考试中得了102分!"这句话她在那个周末至少重复了五遍。那时候,我决定将课上学到的内容付诸实现,我没有表扬她的智力和她获得的成绩,而是问了她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让她回想起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学习,而且这一年中她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去年,她的成绩不断下滑,所以我认为在今年刚开始的这个时候,我有必要在此时出面,指引她走往正确的方向。
What
我们在场的小伙伴,以前有没有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说过"你真棒!""你真聪明"给你点赞,你学得真快"类似的表扬的话呢?
有,
从原文拆页片段的描述来看,原文认为我们这样做是否合理呢?
不合理
那原文片段建议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表扬孩子呢?
"努力过程"和"成长的信息"
大家对原文的理解确实很到位,努力过程和成长的信息,确实是成长型思维想表达的点。
"你真棒""真聪明""你学得真快"
类似的表扬听起来像是鼓励、帮助孩子增加自信心的信息,实际上孩子从这些话里听到的信息可能是:
如果我学得不那么快我就不聪明了,
我以后不应该尝试太难的事情,不然他们不会夸我了。
我最好不要努力学习。不然他们会觉得我其实没那么聪明。
Why
是的,孩子们都喜欢被表扬,他们尤其喜欢别人表扬自己的智力和天赋,这种称赞确实能给给他们带来特别的喜悦感,但这种感觉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一旦遇到困难,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消失,积极性也会跌到谷底,如果成功意味着他们很聪明,那么失败则意味着他们很愚蠢。这就是固定器思维模式表扬带给他们的影响。
那如何用成长型思维表扬孩子?
让孩子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产生学习的欲望,因此会勇于迎接挑战,重视努力的过程,获得成长?以下是我提练出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表扬孩子的步骤。
How:
第一步:了解事实或互动,
培养成长型思维最好的方法,不是在事后表扬,而是在孩子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孩子互动。
如果我们没有参与到孩子的任务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提问、观察,了解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间使用了什么有趣的策略或方法,他是怎么想到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挑战?发生了什么?
来说说,开篇我女儿参加的校合唱团准备六一活动的故事,假如下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的话,我会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来表扬孩子,我会这么做:
我会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要练习一上午?
他说老师让我们一个节点地唱好,高声部唱好了,低声部又唱得不好。唱着唱着就过了吃中午饭的时间了,老师又说还有一点点唱好了,就可以下课了,结果我们都饿得受不了。
那当你饿得受不了的时候,你还愿意配合老师练习吗?他说有点愿意,也有点不愿意,我问为什么呢?
他说:"我喜欢唱歌,我觉得我们唱得很好听。不愿意就是肚子饿了。
第二步:表扬努力过程信息:
比如努力的过程,是否尝试新的策略,利用资源,用一个词概括他的卓越品质.......
我会说:"小钰,当你说你肚子饿了还在认真的唱歌时,而且还唱了一上午。我感受到你很热爱唱歌,你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
第三步:表扬成长信息:
现在和以前比,有成长的具体的细节或内容。
我会说:“听到你唱的合唱团的歌越来越好听了!你们合唱的视频给人一种美和力量感,让人很感动。”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夸孩子的努力,但是没有用?"
那我也想问问您的孩子真的很努力吗?我们永远不要认为孩子并没有真正付出努力,而我们去称赞他的努力过程,就会带来积极的结果。
当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值得表扬的事件时,比如帮叔叔阿姨按了电梯呀,或者打了招呼。我们可以不用第一步了解事实或者互动。直接用第二步和第三步。
【给出具体场景】
小钰今年10岁,期末考试,数学考了95分,比他预期的分数要高,回家后他说:“真不敢相信我的数学考了95分,比去年进步了5分”,妈妈观察到:他今年对数学的兴趣程度越来越高了,上课愿意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自己做了一个错题本,会记录出错的原因和下次改进的方法。曾经觉得数独作业好难,一个数独作业2 个小时都做不出来,经过她和妈妈一起找规律,找到一个规律之后,她自己找到了其它的规律,现在4分钟就能做一个数独作业。比妈妈快多了。数独作业培养了一些数学思维。
【给出清晰指令】
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一个人代表妈妈,一个人代表小钰,妈妈用今天学习到的成长型思维表扬小钰,请大家设计出来的整个过程填写在表格中,写完后小组内先分享,待会我请一组伙伴来分享一下。
【现场演练】
第一步:了解事实或互动,
培养成长型思维最好的方法,不是在事后表扬,而是在孩子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孩子互动。
如果我们没有参与到孩子的任务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提问、观察,了解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间使用了什么有趣的策略或方法,他是怎么想到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挑战?发生了什么?
妈妈(陈兴):小钰,这次期末考试真的考了95吗?
小钰:是的,很得意的表情
妈妈(陈兴):太棒了,考这么好。今年为什么考95分呢?
小钰:因为今年有兴趣了,我还做了一个错题本,会记录出错的原因和下次改进的方法。上课也愿意积极回答问题。
第二步:表扬努力过程信息:
妈妈:
妈妈(陈兴):妈妈觉得你之前一个数独作业2 个小时都做不出来,现在4分钟就能做一个数独作业。说明你花了很多心思来做作业。
通过数独作业的进步,你对数学的兴趣程序也高了。还有一些很实际的努力的动作。比如:上课愿意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自己做了一个错题本,会记录出错的原因和下次改进的方法,说明你努力的方向和方法越来越对了。
小钰:嗯,是的。
第三步:表扬成长信息:
妈妈(陈兴):妈妈不是一定要打100分,今年95分比去年高了5分就是成长。因为你努力了。
谢谢陈兴和潇潇的演练,非常精彩,特别是表扬过程,非常细致,很有鼓励、激励孩子更愿意挑战的感觉。
今天的分享基本上进入尾声了,但是我们的实践才刚刚开始!因为级别对时间限制的原因,就给大家布置一个家庭作业去实践吧:现在还是周四的晚上,那就有请大家在明天或周末,用成长型思维三步骤表扬孩子,完成一次实际的运用。
知识有用,是因为知识有被运用。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没有用,就看大家有没有实际去运用,完成的伙伴请拍照发给我,或语言发给我。我送一个小小的惊喜给你。
李林分享:
李林:我们家孩子暑假在学习游泳,以前他游泳的时候,我在旁边等她学完了,带她回家,学习了之后,我放下手机,她学习的时候,我在旁边观察。看看她有哪些进步?有哪些动作做得比较好,然后回家的路上就会和孩子一起讨论。
第一步:了解事实或互动,
李林(妈妈):我看你在游泳时,教练老说要你放松,你是怎么做到放松的呀?
孩子:我刚开始想象自己是一条鱼,不管用,老是害怕沉下去。就是想像自己是一片树叶,想像自己很轻。就好一点了。
李林(妈妈):天啦!效果这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呀?是有一个小朋友告诉我的呀。
孩子: 是有一个小朋友告诉我的呀。
李林(妈妈):你把你的想法告诉他了?
孩子:嗯,
第二步:表扬努力过程信息:
李林(妈妈):妈妈看到你把遇到的困难和同伴一起分享,学习他的好的经验。你是一个愿意向他人学习的人。遇到困难时,还愿意坚持,说是你很有毅力。
孩子:嗯,很开心。
第三步:表扬成长信息:
李林(妈妈):你今天游泳时间比昨天多游了10分钟,踢水的动作每一天都有进步。
【结语】
好了,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