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2021年大连知行分舵 第十一场线下拆书活动即一级过级专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用“我-信息”的沟通方法搞定亲子沟通。

开场:

大家好,欢迎大家今天能够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这里,参加我这个新人的领拆活动,我是今天的领拆人刘佳宁,微信名字叫佳宁。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我们分舵活动,因此我将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我是一个财务数据分析人员,我的工作是需要通过数字表象来分析背后的经济意义,进而帮助相关人员了解目前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趋势及解决方案;

第二个标签,我是一个四岁女孩儿的妈妈,成为妈妈之前我对亲子育儿,亲子沟通的了解非常少,当角色转变之后,我发现这个领域需要我去了解并学习的太多了,为人父母绝不仅仅是一个称呼的改变,我也需要持证上岗并终身学习,这也是我到拆书帮的初衷;

第三个标签,我是一个书店狂热粉丝,每一个路过的城市,我一定会打卡当地的特色书店,因此,我跟书有着深厚的感情,曾经看过的每一本书,每一本杂志都用心去交流过,以至于再次看到,依然能够想起当时的那份悸动。

接下来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眼中的拆书法和拆书帮。由于在座各位都是咱们分舵的重量级人物以及拆书帮的超级爱好者,因此我就简单说说我的个人理解和感悟吧。

“拆书”是一种适用于成人的学习方法,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或是书本为中心。

它分为供个人学习的RIA便签学习法和供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法。

个人学习法就是自己看书自己写RIA便签。R是拆页原文,就是书本中令我们很有感触的片段,I是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原文知识点,A是拆为己用,分为A1和A2,A1是关联自己以往的相关经验,激活知识点;A2是根据原文的操作步骤规划自己将来的目标和行动。

 

组织学习法就是咱们今天此刻这种形式,由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而我理解的“拆书帮”,总有一份金庸小说中的江湖义气的情感,一个“帮”让我感到的是一份支持的力量,既是组织的名称,也是其中每一个人互相帮助的精神体现;它的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目前拆书帮有正式分舵51家,筹备分舵17家,正式会员1565人,新增会员60人。我们现在所在的分舵是由悦读知行舵主带领的大连知行分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是出自《P.E.T.父母效能训练》中的片段,这本书是被译成33种语言的全球畅销的亲子沟通教程,英文版的销量高达500万册,该书作者托马斯戈登,也曾连续三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今天我将用简单的描述,来带领大家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

该片段出自(PET父母效能训练)P104-106页

(原文片段概括)

如果父母传递出包含以下三部分的“我-信息”,孩子就会更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不被接纳的行为:(1)对不可接纳行为的一个描述;(2)父母的感受;(3)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即:行为+感受+影响

好,看大家差不多都了解了大概内容,没有看完的小伙伴也没关系,我会带领大家对该片段详细解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该片段讲述了在亲子沟通中我们经常愿意犯的错误,就是用批判、贴标签、威胁的方式来处理一些日常中的小事儿,但其实这种说教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迷惑,这种行为需要改正的理由是什么。

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的这个片段教给我们一种当别人的行为对我们造成影响,我们处在情绪当中的时候,如何向外界表达我们感受的方式,叫做“我—信息”法。

Why: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创造了家庭中的情绪气氛,我们对孩子所说的话、对待孩子的方式会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着孩子,而“我-信息”便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放式,为“孩子肯听话”创造了条件。

Where:

通常是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也就是需要我们与孩子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时候。当然这个方法不但可以对孩子使用,同时也可以适用于家人、朋友、同事之间。

How:

1)说出事实:描述不可接纳行为,孩子做了什么干扰到了我,而非直接批判;

2)说出我此刻的感受:生气,担心,伤心等等;

3)谈对我产生的影响:让孩子明白,他的行为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是什么;

简单总结,即,说事实+说感受+谈影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故事(要素齐全):上周,女儿听到楼梯上有小朋友的说话声,便开门自己出去了,当我从卧室走出来,发现大门开着,而女儿不见了,当时就慌神儿了,当冲出去,发现女儿站在门口,跟幼儿园一个小朋友在玩,我当时嘴巴像机关枪一样,说了很多反问句:谁让你一个人跑出来的?不知道坏人多么?一旦被领走了怎么办?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知道吗?这一连串的反问、威胁和斥责,结果可想而知,孩子只剩下了慌张和一连串的眼泪。

反思(对应How):其实看了“我-信息”这段文字后,我反思了自己当时的语言,多半都是一味的评判、贴标签,而没有说到真正可以让孩子明白原因的有效信息。

第一,说事实,那就是在妈妈没看见的情况下一个人开门走了;

第二,说感受,当到门开着,而你不见了,妈妈特别着急和担心;

第三,谈影响,如果仅仅是跟小朋友玩不要紧,但是一旦真的遇到不认识的陌生人,那后果太严重了。

如果当时是这样的一个有效交流,我想女儿也不会哭的那么伤心。

目标(符合SMART法则):

前提:女儿总是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扔到了客厅以及我们的卧室);

目标:运用“我-信息”的方法,与女儿好好的进行一次有效沟通,让她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收拾好玩具,不再乱扔,并且每次玩完之后都能按照玩具种类分门别类的收起来。

具体行动(具体落地包含How):

首先,我要摆事实,说出目前的行为事实,比如,玩具到处都是;

其次,说感受,比如这么多玩具,太乱了,不整洁;同时我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整理,让我感到烦躁。

第三,说影响,如果玩具散落在客厅的地面姥姥走到这很容易绊倒摔跤,家里看起来很不整洁,如果不及时分类整理好,以后想玩的时候找不到。

当然,有的时候或许在跟孩子交流时,却发现找不到这件事对我的真实影响,比如玩具虽然到处都是,但是是在她自己的房间里面,并且我并不需要这个空间,姥姥也暂时不会过来,那么这个影响也就不存在了,这时我会诚恳的跟孩子道歉,让她忘记我之前说的话。我们也不会因此说出那么多霸道的话语,亲子关系也就不会在家长的权威下显得那么紧张。

这就是我今天所有便签讲解,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大家都能够更好的运用我-信息这一沟通方法,其实这不仅仅是对亲子沟通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时,我认为也适用于任何亲密关系沟通方法。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收获这份亲密关系而带给我们的幸福的感受。

以上就是我1-1过级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与陪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