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崔倩倩,崔是崔永元的崔,倩是倩女幽魂的倩。现在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
第一个标签:一家食品企业的HR.
第二个标签:两个孩子的宝妈。
第三个标签:企业的内训师,希望通过拆书法来提升自己学习能力,把更多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二、本书介绍:
今天给大家拆解的书籍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本畅销全球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本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而且她还是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本书教给大家的是一种既不惩罚孩子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拆解的是此书P139-141中的做出弥补这个片段,请大家花2-3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
这与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方面非常接近,但让孩子们更多地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当孩子们做出了什么不负责任或者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时,给他们一个机会做一些能让被他们冒犯的人感觉好起来的事情,以此作为弥补。
当阿尔贝托扰乱课堂时,他给老师的正常授课造成了困难。老师让他通过做一些事情使老师的工作轻松些,这就给了他弥补的机会。如果大人的态度是惩罚性的,这就不会有效。在大人的态度友善而尊重的时候,而且当孩子参与决定该如何弥补的时候,这样做会特别有效。
朱迪和琳达用橙子砸一个邻居家的汽车。妈妈和她们一起坐下来,以一种友善的方式用启发式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她表示理解孩子的想法:“用橙子砸希伯特先生的汽车一定是一次让人很开心的冒险。但是,我愿意先猜测一下。我敢肯定你俩没有想过,当他看见他的汽车被弄成这个样子会是什么感受。”
姐妹俩面有一点愧色了。
妈妈继续说:“你们认为他会怎么想?如果有人往你的汽车上扔橙子,你俩会是什么感觉?”
两个小姑娘承认她们会很不乐意。
妈妈然后问:“想想看,你俩能对希伯特先生做些什么来弥补呢?”
两个小姑娘耸了耸肩,说她们不知道。
妈妈继续说:“姑娘们,这不是要给你俩找麻烦。我们都会犯错误。这是要从错误中学习,并尽可能弥补过失。你俩都是解决问题的能手。如果你们有辆车,别人用橙子砸了你的车,他们要怎么做才会让你俩感觉好一些呢?”
琳达说:“我猜我希望他们说对不起。”
妈妈说:“还有呢?”
朱迪说:“我希望他们把我的车洗干净。”
妈妈说:“这听起来都是好主意。你们愿意为希伯特先生这么做吗?”
两个小姑娘有些不情愿,但同意这是应该做的事情。
妈妈说:“我知道这有点儿难,我还知道你们做完之后会感觉更好。你们是要妈妈和你俩一起去,还是你们想自己去找希伯特先生说?”
两个小姑娘都一致表示她们自己去找希伯特先生。
很幸运,希伯特先生赞赏她俩的行为。他说,对于她们来说,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做出弥补是需要勇气的假如希伯特先生发牢骚,妈妈仍然应该支持姐妹俩去弥补。即使别人不那么亲切地接受她俩的弥补,也很容易想象,朱迪和琳达以后做事情会多考虑一下后果。
我看大家都已经看完了片段,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y:
在生活中,当孩子做错事或出现不良行为时,大人常常会采用惩罚性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这种方式会让孩子出现报复或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我们学会了如何引导孩子弥补过错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孩子在犯错时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事时能多考虑一下后果,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What:
做出弥补就是当孩子犯错或做出一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时,我们通过一种友善的方式运用启发式的问题与孩子讨论并引导和鼓励孩子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来弥补过错。
How:
如何引导孩子弥补过错呢?具体步骤如下:
1、理解孩子的感受。就是要把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可以这样说我想你这样做一定觉得很刺激、好玩、开心等,用感受的词语来表达。
2、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就是让孩子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比如:如果别人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你,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3、引导孩子关注解决问题,弥补过错。可以用启发式问题的方式引导孩子关注解决问题,让孩子想办法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补救措施。可以这样问:想想看,你可以做些什么来弥补呢?
4、鼓励并赞赏孩子的做法。可以这样说:“这是个好主意,你这样做完后感觉会更好哦”。
讲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案例:有一次儿子跟我去取快递,取快递的地方在我们小区的一个超市里面。取完快递后,回到家里我发现儿子手上多了个奇趣蛋。我很好奇,问他这个奇趣蛋哪里来的呢?儿子看看我,没敢说话。我说:“你说实话妈妈不打你”。他说:“在超市拿的”。我虽然很生气但是忍住了,又问:“你为什么要拿?”儿子小生地回答:“我想吃。”想吃可以跟妈妈说,你这种行为叫偷知道吗?会被警察叔叔抓起来的。我想当时你看了一定觉得很好吃,但又怕妈妈不给你买。所以你就偷偷的拿了回来。假如你就是超市老板,你想想如果每个人看到喜欢的东西都偷偷的拿走了,你是什么感受?没等儿子回答,我又继续说道:“现在立马给还过去,妈妈带你去,记住了,以后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想要的话要通过正当渠道获取”。
学习了这个片段以后,我也做了一些反思:
当时虽然说出了孩子的感受,让他换位思考,但没有引导孩子让他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是我替他做了决定。如果当时这样问儿子,你偷偷的拿了别人的东西,你现在能做些什么来弥补呢?你应该说些什么呢?当儿子说要把东西买下来或还回去时,及时的给与鼓励和赞赏。效果会更好,儿子的印象更深。
Where: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可以使用非惩罚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弥补过错的,前提是大人要在友善和尊重的态度下进行效果才会更好。
A1:激活经验
为了方便大家稍后的讨论和练习,下面我们来分个组,前面四位为一组、后面的四位一组。好,我们先进入A1学习者激活经验环节。
我们读过了这个拆页,也了解了在孩子犯错时或做出某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时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弥补过错,那么请大家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当孩子犯错,就一气之下惩罚了孩子,或者直接替他做了弥补决定,或者不断说教让他下次不许再犯同样的错误等等这样的经历呢?。给大家1-2分钟时间在小组讨论一下。
下面邀请陈品给大家分享一下。
事件: 昨天我带儿子去游乐场玩,我儿子玩在钓鱼游戏,旁边的小朋友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把他钓上来的东西又给扔到水里了。我儿子很生气就对旁边的小朋友吐口水。我对儿子说:“这个小朋友扔你的东西虽然是不对的,但是你也不应该向他吐口水,你可以跟他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另外东西被扔到水池里,再捡起来也是很容易的,我现在就可以帮你捞上来,事情就这样打住了。
结合今天所学是内容来看,我完全没有引导儿子换位思考,也没有引导他说对别人吐口水,你可以做些什么来弥补,甚至可以跟对方的妈妈来沟通一下两个小朋友彼此来做弥补,由于前面没有做好,也就没有鼓励和赞赏孩子的做法。
A2:规划应用
在未来的某天,当我们想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自愿进行弥补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今天所学弥补4个步骤:理解孩子的感受----换位思考---关注解决问题,弥补过错---鼓励和赞赏孩子的做法,去引导他们,想想具体我们该如何去做?
请大家在便签纸上写出一个运用这个方法的计划,写清楚你何时,在孩子犯什么错误时,怎样用这四个步骤的。给大家1分钟时间写在便签纸上。下面是陈品针对儿子吐口水这件事写的具体的规划应用:
时间:今天晚上 。 事件:儿子对别的小朋友吐口水。
行动:1、我理解你的东西被别的小朋友扔到水里很不开心,所以你对他吐口水,以这样方式来还击他。
2、但你想一下,如果别人对你吐口水,你是什么感受呢?
3、现在你想一想可以做些什么来弥补呢?
4、儿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要怎么去做时,我会及时鼓励他很棒,那就开始行动吧。
通过今天拆页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当孩子犯错时,通过做出弥补四步法进行弥补过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敢于面对错误、敢于承担责任的品格还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以上就是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拆为已用,在管教孩子的路上越走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