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咕咚猫,我的三个标签是:爱画画的工程师、仓鼠癖的手帐儿、爱折腾的拆书家。为了方便接下来的讨论,正式拆书前我们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组。我们就以相邻的两位伙伴组成一个2人的小组。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当众演讲的经历?在公司活动上做主题演讲,或者作为一位拆书家当众带拆?在当众演讲的时候你会不会感到紧张?会不会因为紧张导致各种小状况和小错误?会不会因为紧张导致脑海中一片空白?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在演讲中避免太把错误当回事!然后再学习使用“故事性陈诉”的技巧,避免脑子一片空白的尴尬。
【FAB法介绍图书】
(F:)今天我选择的拆页来自《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这本书的主创成员有马东、马薇薇、黄执中等,他们是《奇葩说》的缔造者,三季冠军及幕后导师团队,是华语圈最会说话的组合。全书围绕话语权这个核心,从沟通、说服、谈判、演讲和辩论这五维展开,全面呈现说话的精微奥妙。
(A:)本书是对播放量超2200万次的音频节目——“好好说话”,进行的全方位、体系化的梳理和集结,获得了马东、罗振宇、樊登和李笑来的推荐。新鲜、有趣、有用,在每一个场合,打造你的话语权,让你成为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B:)现代社会高度竞争和相互协作的复杂人际关系,快节奏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如果不能“好好说话”,往往会造成各种误会,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综合提升说话之道的宝典。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需要进行当众演讲的情况,但是却总是难免紧张,害怕出错,害怕忘词。今天我们学习的拆页就是从“演讲”的维度,改变这种现状,帮我们依靠语言的力量赢得观众的好感。(技能点:FAB法介绍图书)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第一个拆页的现场学习后,能够学会正确评估演讲中的失误,不要把出错太当回事,掌握面对错误的三个步骤去解决一些小的错误和失误。(技能点:学习目标)
【R原文拆页】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手中的拆页,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篇幅很短,希望在阅读的同时大家也可以有些思考。
别把出错当回事
<误区>重点都放在了尴尬上
紧张这事儿,说来也怪,人家越叫你别紧张,你就会越紧张。许多人在公开场合讲话,总是担心会出错误,害怕场面变得尴尬,觉得自己的小错误在大家眼里就是大问题,拼命想掩饰这种紧张的状态,结果往往将紧张暴露得更加明显。
在出错了之后,还有人会努力解释这个错误,想让大家接受。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反而将大家的注意力更加聚焦到这个错误上来,本来能被接受、被原谅的错误,在一再解释中变得格外醒目。
<小诀窍>别把错误当回事
想要应付这种紧张,或让尴尬局面尽快过去,你得先明白一个道理: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就算你在台上讲话,也没谁会像你自己想象的那么关注你。也就是说,首先,你自己不示弱,没人看得出来你有多紧张;其次,你就算真的弱掉了,也没有人会像你一样觉得那么严重。
举个例子,如果你看那些高水平演讲的视频时,留神仔细盯着看讲话人的手,你会发现一一基本都在抖,特别是拿着稿纸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抖成筛糠。这就是紧张嘛,可是如果不仔细观察,你肯定也不会发现。为什么?因为作为观众,你很少能留意到演讲者到底有多紧张。
反过来说,当你处在类似演讲的公开表达场合时,你要记住,观众根本看不出来你有多紧张。既然人家看不出来,你也就不用再花力气刻意掩饰。进一步说,就算你一不小心出了差错,也尽量不要当场纠正,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台下的听众根本就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像你自己那样在意。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读完了这个片段。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的是演讲中的错误并没什么大不了,我们应该正确评估疏失,不要刻意解释和掩饰,从而降低自己的紧张感。
【why】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使你在台上演讲,观众对你的关注也远没有你想象得多。观众并不会在意你的差错,他们甚至都不会发现,你只需要继续下去,而无需刻意掩饰或者解释自己的失误。
【预防异议】可能有人会说,万一别人就能发现我的错误呢?如果我不解释的话,他们会不会觉得我态度不诚恳呢?其实,演讲、工作等,都是信息高速流动、关注点不断变迁的场景。大家并不会把注意力放在你的错误上,更不愿意听你没完没了的解释。(技能点:预防可能的异议)
【我的例子】举个例子,拆书过级我已经参加过很多次了,但是我每次站在台上带拆都会紧张,甚至会遗漏一些预备表上准备好的内容。可是只要我不说,你们都不会发现我紧张或者遗漏了哪一段,对不对?相反,我告诉大家我现在紧张得发抖,不得不得多次看稿以免忘词,你们是不是都发现我在紧张了?如果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再差点,可能接下来就会结巴卡壳、呆愣当场,今天的分享就进行不下去了。
【how】那怎么避免这种“一上台就紧张,小失误变成大错误”窘境,正确评估失误,消除紧张感呢?按照拆页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步骤:
1、第一步:不掩饰。当出现紧张时,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现象,没什么必要掩饰。当出现较大的错误,比如关键数据错误、念错人名等,不要试图掩饰,应该第一时间诚恳致歉。
2、第二步:不解释。出现差错时,坦然承认错误,不要做任何多余的解释,重点放在展现诚恳的态度上,而不是解释具体的原因上。
3、第三步:不过激,合理引导关注点。出现差错时,坦坦荡荡是最好的态度,不要反应过激,否则只能错上加错。可以采用这样的句型:“这里有些小问题,不过不重要,我们来看下一个话题。”“没关系(这个小错误并没有太大影响),我们继续。” (技能点:细化行动步骤)
【不这么做的坏处】当我们在演讲中如果犯了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失误,比如紧张得脚抖,忘词时,如果我们陷入到颜面尽失的自我感受中,不断的解释我为什么会紧张,为什么会出错,反而把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的失误上,只会把小错误不断放大,让自己更紧张,更语无伦次。另一方面,当我们的错误比较严重,比如记错关键数据,或者念错人名时,如果不能马上承认错误直接致歉,而是试图掩饰错误、转移焦点,则会给人不负责任的印象。(技能点: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负面一般做法+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举个例子,上周小明去参加了一个拆书的活动,他拆书过程中发现自己遗忘了介绍图书的环节,这个时候他特别紧张,然后不停的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忘记了介绍图书怎么办!我明明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不好意思,我太紧张了,哎呀,我又出错了怎么办?我这回是不是过级不能通过了。”他不停地解释,只能让情况更糟糕,大家学习的体验也不好,都不想原谅他了。(技能点:更贴实际的例子)
【改正方法】
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解决错误的三个步骤,我们怎么样帮助小明正确的处理忘记介绍图书的情况呢?
第一步:不掩饰。小明只要坦然面对这个失误就可以了,知道紧张都是正常的,没必要刻意掩饰。
第二步:不解释。小明也不需要解释为什么自己这么紧张导致忘词了,诚恳的向大家承认就可以了。“抱歉我刚才忘记介绍这本图书了。”
第三步:不过激。无需陷入自责中,正确的引导关注点就可以了。小明完全可以直接说,“没关系,我们现在再来了解下这本书多么有趣,我们继续。”
总结来说,小明只需要诚恳地对大家说:“抱歉我刚才忘记介绍这本图书了,没关系,我们现在再来了解下这本书多么有趣,我们继续。”就可以正常展开分享啦。
【where】今天学习的正确面对失误的三个步骤,适用于演讲或者当众讲话,同时,也适用于我们在工作中出现小差错的时候,比如,你今天迟到了,或者是你提交给领导的报告出现了错别字,这种小错误你都可以直接承认,“抱歉,我今天迟到了,我下回一定早到。”这样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但是并不适用于重大伤害性的失误,比如因为在工作中填错数据,造成公司重大经济损失等。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才我们的拆页中讲到了在当众演讲的时候因为紧张出现失误的情况。那现在让我们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当众演讲的经历呢?比如,作为新手拆书家的第一次现场带拆?在公司里,领导让你在年会上发言?或者,在家庭聚会的时候,被要求上台说两句?在当众发言的时候,你会紧张吗?你有没有出现疏失失误的情况呢?(技能点:显像提问法)
2分钟的时间,请与小组的小伙伴分享一下你的经历,一会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为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海川:我有一次印象很深刻的失败经历,在我刚开始出来工作没多久,我们在南职院做了一个项目。做完之后,信息中心的主任让我们在政务办公会上给他们展示成果。当时我们公司没有专门的人员做展示的工作,也没有重视这次演讲。当时销售就跟我说,“要不你去吧!”当时,我热血澎湃,觉得自己对功能和系统操作都熟悉,就答应了下来。我觉得讲功能很简单,也就没有做准备和练习。当我到他们的办公会上时,他们的院长和很多领导都来了。但我并没有太多的演讲经验,站在台上,只剩紧张和凌乱,脑子一片空白,所有内容都忘了,就在台上胡乱讲,讲了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心里面压力特别大,特别慌乱,演讲效果也不好。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好的,谢谢你!刚才我们在小组中进行了分享,海川也给我们分享了,他在演讲中因为准备不充分,非常慌乱的情况。请大家试想一下,未来当你再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你怎么样用到我们片段中不掩饰,不解释,不过激的三个步骤,去更好地处理出现失误的情况。
给大家小组讨论两分钟时间,我们再请位伙伴来做一下分享。(技能点:【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学习者案例记录:】
海川:我今天学了这个拆页之后,如果再一次站在那个讲台上,还是同样的情况,当我没有提前准备好时,我不会马上开始演示,而是先跟大家道歉。我会说:“抱歉,我没有准备充分”,我也不会过多解释没准备的原因,然后专注在演示的内容上,专注在自己擅长的那一块,把功能等我知道的东西讲出来,讲完整个过程,我觉得这样就会比我之前要好很多。
【反馈·简短重述】非常好,就是其实我们先承认,我没准备好,请大家谅解,然后我尽我所能,尽我已经知道的去帮助大家去解释这个功能,这就非常好了。(技能点:反馈·简短重述)
【学习目标】第一个拆页我们学习了在演讲中消除紧张的第一步,也就是正确认识失误,别把错误当回事,即使临场忘词也能机智应对。那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进一步避免在演讲中因为紧张而忘词呢?那不如直接准备不容易忘词的演讲内容吧!下面,让我们学习第二个拆页,用三个步骤掌握故事性陈诉,解决上台后大脑空白的尴尬。(技能点:学习目标)(技能点:多个拆页搭配为系统)
【R原文拆页】
请大家用3分钟时间阅读第二个拆页。
<小诀窍>故事性陈述
应对公开演说时的大脑空白,有一招最简单的方法:故事性陈述。只需三个步骤,就能掌握故事性陈述的要领,解决上台后大脑空白的尴尬。
第一步:用故事,带大纲
例如当你被选中临场上台,讲一个《白雪公主》的故事,即便没有太充足的准备时间,你会忘词吗?会不会讲了邪恶的王后却忘了说魔镜?会不会说了七个小矮人却忘了说毒苹果?不会。为什么?是因为熟悉?等一下,扪心自问,你真的很熟悉白雪公主这个故事吗?你平常经常练习讲这个故事吗?你当然不会专门练习,可是一旦开始讲这个故事时,往往会讲得比练过的那些话题还要好。
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白雪公主》是个故事,而故事本身就是有因果关系和逻辑条理的。就算你每次讲这个故事,说的话不同、细节不同,可你却一定不会漏掉关键的转折点。
你说到了魔镜,就一定会说到王后要让猎人杀白雪公主;讲到猎人,就一定会讲到森林,讲到七个小矮人。在一个好故事里,内部的情节环环相扣。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大纲,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背。
用故事来带大纲,自然不会说了前言、忘了后语。
第二步:说故事,加感想
最简单的演讲结构就是先点出主题,然后讲一个和主题相关的故事,接着说一点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想,最后结東。用这种方法,不但不容易忘词,而且效果通常也比那些长篇大论的演讲好得多。若以“友情”这个话题做演讲,可以这么说: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谈谈友情这个话题。有时候,不起眼的朋友,也许恰巧可以改变你的一生。(点出主题)
“这就让我想起来《穿靴子的猫》这个故事。故事里说一个磨坊主死掉了,小儿子没能得到遗产,只得到了一只猫。然而,正是这只聪明机智的猫,把主人包装为一个伯爵,得到了公主的芳心。最后,猫跑到恶魔的城堡里,哄骗恶魔变成老鼠。然后它吃掉老鼠,让主人得到了恶魔的财富。最终,主人娶到了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故事陈述)
“这只猫本来是很弱小的,在故事的开头,就连主人都得没什么用。可是,也正是这只猫成功地帮助主人走上人生的巅峰。你看,不起眼的朋友真的改变了他的一生。谢谢大家!”(对故事的感想)
这样,你就轻松地完成了一次简单且没什么毛病的演讲了。
第三步:贴标签,存故事
为了应付平时的各种演讲,我们平时就应该用心,看看有什么好用的故事。而且,讲一个故事可以对应好多个主题。
譬如,同样一个《穿靴子的猫》,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一个形象包装的话题:
“你看,一个平凡的青年,在包装之后成了伯爵。人还是那个人,却可以娶到公主,可见良好的包装是你走向成功的开始。”
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说人的自我提高:
“在故事的结尾,如果那个小儿子没有得到恶魔的财产,结婚后可能养得起娇贵的公主吗?可见,没有实力作为后盾,光有包装根本没用。”
我们甚至可以跳出故事,点评创作本身:
“读者大众其实并不喜欢深刻的作品,很多人都只是满足于轻松的小文章。好比故事的作者夏尔・佩罗,本来是法国文坛很有名气的学者,一生中写下过很多深刻的作品,他写过《友与爱的对话》《镜子里变形的祷告像》,他还写过《赞扬妇女》,是很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可是,这些作品根本就没人看,让他在文学史留名的恰恰是那些简单的童话故事一一《穿靴子的猫》《灰姑娘》和《小红帽》。”
如果你能把同一个故事贴上不同的分类标签,让它可以帮助自己应付好多个演讲主题,那只需要在脑子里积累十几个有趣的故事,把它们偶尔熟悉一下,就足以应对几十个话题而不会怯场。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读完了这个片段。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故事性陈诉是最简单的解决公开演讲时大脑一片空白的方法。
【how+why】根据片段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整理出故事性陈诉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理顺故事大纲,故事叙述不慌乱。使用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故事作为演讲中的案例,即使不背稿也能依据故事本身的叙事逻辑自然的讲出来。
第二步:主题+故事+感想,演讲结构更清晰。“故事+感想”的结构不仅简单,而且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可以先点出主题,然后讲述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故事,最后加上自己的感想,这种总分总的结构逻辑清晰,也不容易忘词。
第三步:收集故事做储备,灵活运用不怯场。如果日常可以多积累各种故事,那么在想要阐述不同论点的时候都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故事作为论据。做生活的有心人,把同一个故事存上不同主题的标签,日常再收集十几个故事,那么就算临时需要进行不同主题的演讲都能轻松应对了。
【例子】第一步:理顺故事大纲,故事叙述不慌乱。先熟悉故事的逻辑结构,记住故事的大纲。如果你被临时要求上台讲“白蛇传”的故事,相信你即使没有事先准备也不会忘记故事的关键点,因为这则故事是有着因果关系和逻辑条理的。
说到许仙与白娘子的相遇,就一定会说到西湖断桥赠伞;讲到雄黄酒,就一定会说到白娘子显出原型吓死许仙;讲到白娘子救许仙,就一定会说盗仙草和水漫金山寺;说到法海,就一定会讲到白娘子被镇在雷锋塔下。
故事本身自带的叙事大纲,让你不需要背稿就能娓娓道来。只要熟悉故事的大纲脉络,就完全不会发生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
在演讲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在大纲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描述性的语言使故事更丰富就可以了。
第二步:主题+故事+感想,演讲结构更清晰。当我需要进行关于“坚持”的主题演讲时,我可以这么说: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坚持’的话题,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坚持不懈,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迎难而上,才可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点出主题)
“这让我想起‘三顾茅庐’的故事,当年刘备得知隆中有位叫作“诸葛亮”的奇才,决定请他出山当军师。于是,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前往诸葛亮的茅庐,可惜诸葛亮出门了,刘备只能留下名字悻悻而归。又过了几天,刘备听说诸葛亮回家了,于是冒着大雪和关羽、张飞第二次前往诸葛亮家,可惜诸葛亮又出门了,刘备只能留下一封信,请求诸葛亮出山帮自己平定天下。转眼过了新年,刘备挑了个好日子第三次去隆中拜访。这次,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则在台阶下独自等待。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交谈中,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让刘备非常佩服,于是邀请诸葛亮做自己的军师。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也让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后来,诸葛亮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为刘备奠定了蜀汉的国基。”(故事陈述)
“在故事中刘备前两次去隆中都没有见到诸葛亮,这时如果他不能坚持第三次前去拜访,就不可能得到诸葛亮这么厉害的军师。所以我们对于目标的实现要有坚持的恒心,只要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愈挫愈勇、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达到目标。”(对故事的感想)
这样就轻松地完成了一次简单的主题演讲。
第三步:收集故事做储备,灵活运用不怯场。我们可以把同一个故事存成不同的主题标签,方便使用。同样是“三顾茅庐”的故事,我们可以用来说明“诚意”的话题:
“人与人的交往一定要诚心诚意,才能得到别人的真心相助。”
我们还可以用来谈职场中老板与员工的关系:
“老板应该任人唯贤,礼贤下士,对人才充分尊重;员工应该不藏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干。”
我们甚至可以用来说明怎样写个精彩的故事:
“我们可以采用‘三顾茅庐’这样的故事结构,利用‘重复+冲突+递进’来编写原创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用心,同样的故事就能挖掘出不同的角度,做生活的有心人,日常收集十几个故事,再把他们存成不同的标签,这样面对不同主题的演讲都能轻松应对啦!(技能点:意译案例)
【where】今天我们学习了故事性陈述的三个步骤,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演讲,还适用于于写文章阐述观点,家长们还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指导孩子写作文。学会讲故事能让你的演讲或者文章更精彩,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上台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啦!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才我们学习了用三个步骤完成故事性陈述的方法。为了更加熟悉对步骤的理解与使用,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告诉家长,他被老师安排参加下周举办的演讲比赛。演讲主题是“亲情”,但是孩子很紧张,不知道演讲可以讲什么,于是向家长求助。(技能点:具体场景设计)
现在请每两个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人扮演孩子(儿子/女儿),一人扮演家长(爸爸/妈妈)。那么作为家长,会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内容帮助孩子呢?家长可以根据演讲主题帮助孩子设定论点,引导他找到合适的故事,并使用“主题+故事+感想”的结构完成演讲。最后,家长还可以启发孩子,同一个故事还能想出其它角度的论点吗?
给到大家5分钟进行演练,5分钟后,我们邀请一组小伙伴来进行分享,听听家长是如何帮助孩子的。那么现在开始讨论。(技能点:小组讨论)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ndy扮演妈妈,学习者林七扮演女儿。
女儿:“妈妈,我要去参加学校的一个演讲比赛,主题是亲情,但是我非常紧张,不知道要说什么。”
妈妈:“那你可以讲一个故事啊,有关亲情的,比如说跟爸爸妈妈,跟爷爷奶奶,跟外公外婆,或者是你的表哥、表妹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你特别想讲给我们听呢?”
女儿:“我想起外公,每天晚上他都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拿着一本书阅读,他几乎每天都重复这样的动作。而且我看到他当跟别人发生争执的时候,比如外婆责怪他,你怎么不关灯啊,怎么没有关煤气啊,他都是不慌不乱的态度,以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去回应这些事情,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责怪而让他心烦意乱。我觉得他那种应对别人责备,表现出来的平静是他通过学习带来的。我也想成为他那样那样富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我认可他读书的理念,所以我也走在读书的路上。”
妈妈:“很棒,很棒,你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是吗?那从外公的这个故事来看的话,这个关键词(论点)就是他对于我言传身教的作用非常大,对我造成了一个好的影响,那还可以提取其他的一些关键词(论点)吗?”
女儿:“言传身教,还有坚持,以及影响力是从自身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以身作则开始的。”
妈妈:“对,还有书籍带给我们的一些成长。这个小故事,其实可以提取多样化的主题。”
【反馈·真诚赞美】非常棒!真的非常棒!非常感谢Andy和林七的演练,这是一个日常化的场景,小朋友需要参加一个演讲活动,作为家长怎么样去帮助他寻找一个演讲的内容。我们看到Andy做得非常棒,她会引导,你可以从什么角度,比如说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你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什么故事。可以用故事的方式表达亲情的主题。林七讲了故事之后, Andy又会不断地提问她,你从这个故事要表达的是什么样一个主题,除了这个主题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非常棒!非常感谢Andy和林七为我们分享。(技能点:反馈·真诚赞美)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规划应用阶段。请大家想象一下:
作为容易紧张,不太善于演讲的你,未来一个月,你会遇到什么样的演讲局面呢?或者说,你是个擅长演讲的人,未来某个场景中会有演讲新手向你请教演讲不紧张的方法。请大家设想一下,你是演讲新人还是演讲高手呢?未来你会遇到哪种场景?把场景写到便签上,在小组里分享讨论。
【学习者案例记录:】
略。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相信大家已经把我们未来可能会遇到场景都写在了我们的便签上了。
如果你是一位演讲新手,在未来一个月遇到了一个需要演讲的场景,你可能有些不知所措,你能不能运用“故事性陈述”的方法帮自己完成演讲呢?
或者,你是一位非常擅长演讲的大神,在某个场景中需要给演讲新手一些指导性建议,你会如何运用“故事性陈述”的方法去帮助他完成一次演讲呢?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一会我们邀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是什么场景,以及相应的做法。(技能点:分步催化)
【学习者案例记录:】
略。
【结语】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需要当众演讲的情况,而大部分人在演讲中都难免紧张,甚至脑中一片空白。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拆页告诉我们:首先别把出错当回事,正确的运用不掩饰、不解释、不过激的三个步骤去处理你的错误,即使你忘词或者紧张也是没有关系的。那么第二个拆页告诉我们怎么样避免脑子一片空白,我们可以用到故事性陈述的方法,先去理顺你的故事大纲,然后采用“主题+故事+感想”的结构进行演讲,最后日常多收集故事,做生活的有心人,可以给故事贴上不同主题的标签,方便我们未来临场的运用。(技能点:强有力总结)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非常感谢大家全情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