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冬日暖阳”。
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教辅图书编辑:15年英语教辅图书编辑。自从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辅图书的编辑和校对工作。
第二个标签是爱读书。由于长时间做的是文字工作,不太擅长沟通。我就是传说中的工作中做到90分,但是汇报时只说60分的人,因此想通过读书而改变和提升自己。
第三个标签是在路上的拆书家。偶然的机会遇到拆书帮,这里有一群热爱读书的人,并且愿意“助已达人”,因此我也决定加入,做更好的自己。
【分组】为了方便一会儿的讨论,我来分一下组,我左手边一组,右手边一组。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会选择一位分享者。
请大家阅读选自《关键对话》摘录自第49-50页(学会对比说明),片段不长,给大家1-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看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Why】为什么会出现在谈话中“逃跑”或“对抗”的方式呢?当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与他人发生矛盾,我们是默默走开还是与对方争吵?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关键对话”时,更好地处理双方的关系,否则会使工作和生活受到不利影响。
【What】当结果充满风险、观点背道而驰、双方情绪激烈时,普通的对话就升级为关键对话。这个拆页讲的是在面对“关键对话”时,对话高手会拒绝“逃跑”或“对抗”的方式,而是采取win-win双赢的方式来对比说明。
【How】
1.说明自己的真正目的。面对关键对话时,先停下来,问自己谈话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清楚地表达自己在对话中可以为自己、他人以及我们之间的关系带来的正面意义。例如:我的目的是让让丈夫变得更理解人,每次我提出什么意见或观点他都持相反意见。
2.表明不想实现的目标。这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可以表达自己对于这样剑拔弩张的对话会给双方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我不希望这样无意义的争论,最后陷入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境况。
3.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结合前两步,然后跳出沉默和暴力的傻瓜式选择,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使双方都满意。例如:我应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让他理解我的想法,而不是他一提出反对意见我就生气,。
【Where】
这个方法可用于同事之间、亲人朋友之间,当普通对话升级为关键对话时。
为了让你们更深入了解这个方法,我举个自己的例子。
【A1-联系自己的过往经验】上周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去商场玩。到中午时候,孩子说要吃麦当劳,于是我们就去了。现在点餐都是手机扫码,他说手机快没电了,让我点。我说那你看好孩子,周末人多。我去店里点餐时,回头看了一眼,不看不要紧,一看我赶紧走出店里。孩子自己坐在椅子上东看西看,他和一个推销人员不知道说什么?我特别生气,赶紧走过去,你怎么回事,孩子一会自己走了你都不知道。你在这弄什么呢?他说在帮忙弄一个试听课程,他们也不容易。那个推销人员看我生气地样子就走开了。我说你不懂得拒绝吗?要不你就手牵着孩子,周末人这么多,一会照看不到孩子走丢了怎么办?
看完这个片段之后,我用此方法来反思了一下:
我当时没有考虑到我想要的目标,也没有考虑我不想要的后果,冲动之下,就直接去指责先生。
按今天学习的方法,我应该这么做:
1. 说明自己的真正目的。看好孩子,无论你干什么,孩子一定要看好。
2. 表明不想实现的目标。我不希望你因为干其他事情,而把孩子丢在一边。
3. 想出解决的办法。领孩子出来玩的时候一定把孩子看好,你可以拒绝那个工作人员,或者你不好意思拒绝的话不能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范围,或者你进去告诉我一声都可以。
[A1]激活经验提问设计:
好,接下来请大家回忆一下,之前有没有遇到因为意见不同而与家人、朋友、同事产生矛盾或冲突、大家闹得不愉快的情景?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时间1-2分钟,然后我请一个小伙伴分享具体的故事情节。
(请注意故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只分享什么矛盾什么冲突就可以了,不用想怎么解决。)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一个夏天,一家三口去苏州旅游。一家三口在狮子林玩了一天,其他地方都没去。学习者认为出去玩应该多走几个地方,而学习者的老公认为在一个地方就玩一天,待在一个景点里多舒服。学习者认为带孩子出来玩怎么能就玩一个地方,当时就很生气。然后两个人在争吵,儿子在一旁看着。
[A2]催化应用提问设计:
请小伙伴设想一下,未来一个月,如果出现了需要进行“关键对话”的场景,您计划如何运用“对比说明三步法”,说明自己的真正目的、表明不想实现的目标、想出解决办法来化解矛盾呢?给大家1分钟时间写下应用所学个规划?
(提醒不能是表决心,要有具体的做法,明确的时限,可衡量的结果)
学习者应用:
未来一个月再出去旅游的话,一定要和老公沟通好。首先要表明自己的目的。出去玩要多走走。其次表明不想实现的目标。不能再像上次一样,只玩一个地方。最后提出解决办法,一天玩两个地方。
谢谢分享者给我们分享的案例。
我们刚刚学习了“关键对话”对比说明的方法,希望大家运到实际生活中,达成人际关系和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