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高效学习》 所属活动: 【NO.146紫禁之巅】:遇到尖锐问题怎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如何学的少会的多? 学习目标: 如何学的少会的多?

开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①在使用笔记流时,首先写下最主要的观点,②找到观点之间的的联系。
【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大家好,我是Emma。
不知道大家念书时班上有没有学霸,他看起来学得很省劲,问啥啥都会,你自己却苦哈哈每天写卷子晚睡。到了考试,人家轻轻松松就考第一,自己却只会泡图书馆突击。

除了天赋,方法也很重要,他们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能够会的多学的少?

也许你总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苦不堪言,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Scott Young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学霸,他用1年的时间全A的学分完成了麻省理工4年的33门课程,成为史上最快毕业的人。他在这本书《Learn More Study Less》中分享了“整体性学习法”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技巧,能帮助我们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像他一样学的少会的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说明:因为网站没有上传自测题的窗口,所以我先上传了出自测题,然后新增了一个片段上传实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如果你希望掌握整体性学习法中做笔记的方法,在阅读拆页之前,先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这种技术是否符合你当前的记录习惯。


请仔细阅读以下5个题目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当前的实际情况按照1~5的程度打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1

听课时,我花在记笔记上的时间多于跟随老师听课的思考时间。

1

2

3

4

5

2

我按照老师讲课的顺序而非我自己理解的逻辑顺序来做笔记。

1

2

3

4

5

3

我的笔记只记老师说的内容,不记我联想到的内容。

1

2

3

4

5

4

尽管笔记精确复制了课堂内容,课下复习时我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点。

1

2

3

4

5

5

我难以判断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是老师教的核心内容。

1

2

3

4

5

6

我尽可能详尽地记录下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1

2

3

4

5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通过自测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整体性学习法的差距。

如果得分低于12分,说明你已经具备了进行整体性学习的关键条件;

如果得分在12~24分之间,可能你做笔记的目标与整体性学习法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

如果得分高于24分,说明你当前的笔记习惯可能不太符合整体性学习法的思维方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片段三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请大家看一下自己刚才在拆书过程中做的笔记,谁是一句话一句话往下记的?【大家回答:有,我】这种记笔记的方式我们称作线性笔记。谁还有不同的方式?【大家回答:思维导图】刚刚读完的原文拆页中作者介绍的这种做笔记的方法是什么?【大家回答:笔记流】

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请看一下我手中的三张笔记,都记录了同样的内容:蛋炒饭的制作,大家觉得视觉上哪个最好看?【大家回答:思维导图】那个最完整?【大家回答:线性笔记】

 

第一张是线性笔记,笔记细致,看上去整齐,把老师讲的步骤一字不落地记下来了,但是文字太多,观点不够突出,观点之间的联系基本没有体现。

对比图1.jpg

第二张是思维导图,特点是:视觉上漂亮,信息分类也直观,观点之间有联系,但是仅限于记在这张思维导图上的观点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扩展和衍生受一定的限制,而且联系并不是笔记的主要内容。

对比图2.jpg

第三张是笔记流,特点是:看着就很low,杂乱、粗糙、可读性差。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观点之间的联系很明显,既有老师讲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有新知识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可以无限的扩展。箭头的关联就是大脑思维流向的呈现,你记录的这些观点和你本身的知识关联性很大。

对比图3.jpg

 

笔记流技术的做法是:写下最主要的观点,也就是老师讲的重点。在这些观点和其他观点(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有的观点)之间画上箭头,发现相互关联的关系。

我们来对比着说一下他们的区别。

线性笔记和思维导图

笔记流

以老师讲的内容为核心

以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核心

最大限度地还原老师讲的内容,是老师备课的呈现

最大限度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把它融入到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里

分析老师讲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课堂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尽可能完整地记录,课下再去理解

记录主要观点和联系,争取当堂理解并吸收

重点在于:记录

重点在于:思考

 

我知道老师讲隔夜饭并不是因为隔夜饭好吃,而是因为重点是隔夜饭软硬适中,我联系到自己吃过的馒头丁也符合这个特点,是不是也可以拿来炒?或者讲蛋液搅成碎鸡蛋的时候,就是为了获取更香更碎的颗粒,那我鸡蛋用完了,是不是也可以用老干妈代替?这样在老师讲知识点的时候,我已有的知识瞬间就浮现出来,给我理解这个出锅的节点提供了帮助。最后,我已有的知识告诉我光吃蛋炒饭有点干并且营养不均衡,这时搭配一瓶酸奶更赞。所以这堂课结束后,我不只学会了蛋炒饭,还举一反三地想到了蛋炒一切,老干妈炒一切,甚至还搭配出一个营养套餐。在课堂上,我跟着老师讲课在思考,理解并会应用了知识,比起课上记笔记+课下复习应用的学习方式来说更高效,会的更多。

 

现在大家觉得这三张笔记哪个能让我们最有效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大家回答:笔记流啊】


记好笔记流的一个关键能力是知道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是那老师教的核心内容。假如你平均记录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那你所做的工作就是实录而非思考。作者在他的笔记流中删减掉很多信息,重点记录了联系和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给信息分类。我们在练习时也要注意重点和删减。

 

对于有讲义的情况,笔记流的方式就不太适合了,这是我们会转而使用评注流的方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再讨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请阅读以下有关“什么是整体性学习”的内容,和你的搭档进行小组讨论,找出最主要的观点,在这些观点和其他观点之间画上箭头,发现相互关联的关系,请练习使用笔记流技术,你们需要共同合作来完成一份笔记流笔记,最后给大家看一下这份笔记,讲讲你们如何建立起的联系。时间5分钟。

2.jpg

学习者案例记录

倩倩和二毛组的分享:先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组完成的笔记流,再来讲一下怎么想到的这些联系。

首先,最主要的观点是:整体性学习法的主要内容是吸收整合信息、知识之间相互关联、创造信息网络、轻松的驾驭知识。我们是通过战争的对比来理解这段内容的。他们之间的联系是这样的:首先,吸收整合信息我想到的是——>哪儿打仗了,创造信息网络就是——>为什么会打仗?好像凡是能源通道上的国家都在打,然后就想到伊拉克阿富汗都在打仗这样就是相当于——>联通了一个网络,最后归结起来——>美国的利益,但是涉及到美国利益的地方,美国都要去打。

4.png


【A2】

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小的作业,我知道大家已经习惯了用传统的方式记笔记,所以在决定是否用笔记流取代传统笔记之前,请在今天回去之后,练习一次笔记流技术:把今晚做的传统笔记拿出来,按照笔记流的方式重新记录,记下知识点并在知识点之间画上联系。


学习者案例记录

二毛的笔记流分享


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