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珍藏版)》 所属活动: 2021年大连知行分舵 第十场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情绪易上头,四问助解决

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以在谈话双方因矛盾冲突产生激烈情绪的时(where),运用“情绪自问四步法”(澄清),摆脱本能情绪反应,让自己冷静下来(界定)。

【招呼分组】

大家好,我是橙子,已经晋升为二级拆书家,现在正奋斗在成为三级拆书家的路上。本场,也是三级挑战的过度战,感谢有你们的陪伴与支持,也希望你们可以有所收获。在座的一共有4位,按两人一组可以分成2组。这个分组在后续演练环节会用到,现在可以不予关注。

书归正传,我的另两个标签是,金融工作者及非暴力沟通实践者。我在二级主攻拆解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三级呢,准备死磕《关键对话》了,它们被誉为是沟通类书籍中的“倚天剑和屠龙刀”。所以,我在拆书江湖练级场的升级打怪历程,也可以说,是一部助力我成为沟通达人的《倚天屠龙记》。

【用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

在之前的拆书活动中,有位宝爸提出了这样一个现象:一天晚上,他正在参加直播学习,妻子想让他帮忙照顾下孩子,他没有理会,妻子就在一旁不停的数落、埋怨他不靠谱。他起初忍着,后来情绪失控,一把扯下电脑电源,与妻子大吵了一架。

【提问】

在座的各位,在你们日常生活中,当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引发情绪时,是否也会像故事中宝爸这样冲动走极端?要么隐忍逃避,要么暴力对抗呢?

【影响】

无论是冷战、还是热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破坏一点点建立起来的重要关系,导致社交障碍,事业发展受阻。长此以往还会影响身心健康水平,甚至苦闷抑郁、心态失衡。

【解决】

诱发如此严重后果的根源,就在于一次次关键对话中任由情绪控制自己,无法冷静的解决问题。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请赶快抱紧《关键对话》这本书。它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运用得当,无论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可以沉着以对,轻松化解。

通过接下来的学习,你会掌握在谈话双方因矛盾冲突产生激烈情绪时,运用“情绪自问四步法”,摆脱逃避或暴力反抗的本能反应,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方法。

在阅读拆页之前,先对大家的过往经历做个评估。自测表上一共有5道题,每道题设有1—6对应分值。“1”代表很不符合自身情况,“6”代表非常符合自身情况。“2”—“5”依据自身程度,大家酌情打分勾选。做完后请将各题得分加总,填写在合计处,谢谢。

一共给1分钟时间,可以开始答题了。

大家都算出总分了吧,来看一下你们的情况:

请问10分(含)以下的有吗?

没有哈,10分以下代表当谈话双方因矛盾冲突产生激烈情绪时,你可以不受情绪所控,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

11分-24分的有吗?

原来大家都在这个区间内,说明当谈话双方因矛盾冲突产生激烈情绪时,你会受到一定情绪因素的干扰,暴露出想逃避或是爆发的倾向,一会学习过程中,可以多关注自己分值比较高的选项。

25分(含)以上的,现场没有。这个区间说明当谈话双方因矛盾冲突产生激烈情绪时,会受到严重的情绪干扰。

虽然自测表能揭示你在当谈话双方因矛盾冲突产生激烈情绪时的表现,但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得分并不表示你的性格品质。它只反映出你过去的状态,通过学习,衡量结果是可以改变的。

接下来的拆页片段就会为大家揭秘,为什么我们平素可以表现得正常得体,而一到观点冲突引发情绪时,就容易脑子短路,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冲动之举。

是不是很期待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现在可以开始阅读拆页了,2分钟时间,读完请抬头示意我,谢谢。

拆页选自《关键对话》P4-5

人类的自然基因使然。也就是说,造物主在创造我们时,一时疏忽犯了一个小错误。当普通对话变成关键对话时我们经常会犯错,是因为我们的情绪还没有准备好进行有效交流。经过无数代人遗传下来的基因影响,每当面对关键对话时我们便会下意识地采取人类面对危险时最原始的应对方式——暴力对抗或转身而逃,而不是采用机智的说服和友善的关注来解决问题。

我们不妨来看看关键对话发生时人们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例如,对于一件和你有莫大关系的事件,有人表达了一些和你不同的看法,你气得连脖子上的汗毛都跳了起来。汗毛还好办,不幸的是你体内的反应更为猛烈。在靠近肾脏上方的位置,有两个很小的器官开始活跃,向血管里大量释放肾上腺素——很快,你就像失控的野马一样无法驯服了。这可不是你的错,你也不想这样做,但那个可恶的肾上腺在发作,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为所欲为。

这还没完,受到这种激素的影响,你的大脑开始调整任务级别,把血液从其他器官“调离”,充斥到你的四肢,以便做好战斗或逃跑的准备。糟糕的是,当你的臂部和腿部因为充血而高度紧张时,脑部负责思维的部分却因为缺血而无法正常思考。换句话说,当面对充满挑战的关键对话时,你的智力水平跟一只恒河猴差不了多少。你的身体准备应对的是一只剑齿虎的攻击,而不是什么老板、邻居或老公的批评指责。

我们都处在压力之下。由于关键对话经常是自发形成的,很多情况下它们都是毫无征兆地出现。受到这种突袭的影响,你必须随时随地做出高度复杂的人际互动行为。显然,此时的你没有书本和教练可以依靠,也没有赛间休息时队医的指导,你只能靠自己的应变能力。

瞧,这就是我们在面对关键对话时的真实状态——棘手的问题、不依不饶的对手、高度缺血的大脑和无法正常工作的思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素表现得正常得体,可面对关键对话时却会变成十足的白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各位伙伴都看完了这个拆页了吧,没看完的也不要紧,我会带着大家一起解读一下这个拆页。

【What】

这个拆页片段告诉我们,在肾上腺素和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当面对矛盾冲突引发情绪时,人们会下意识采取本能应激反应——暴力对抗或转身而逃。

【Why】

这两种最原始的应对方式,是两个极端化的选择呈现。无论是打或逃,反抗或忍受,反对或支持,我赢或你赢,都不利于化解矛盾冲突,实现共赢。更糟糕的是,因一时冲动,导致谈话失败,关系决裂,甚至引发灾难性后果。

如何才能摆脱本能的情绪干扰呢?通过书中的内容,我总结出“情绪自问四步法”。

【How】

一问行为:即“我现在的行为是什么?”

深呼吸,问问自己:我听到、看到自己在做什么?客观描述,不加评判。

比如在谈话中改变话题,沉默应对,指责、诋毁对方。

二问动机:即“上述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

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看,我的行为表现出了怎样的动机,符合自己的真实意愿吗?

比如改变话题、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的行为,表现出想逃避问题;粗暴、指责诋毁对方的行为表现出想要压制住对方,想打败他。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行为所呈现出的动机并非是个人真实意愿,可以进行第三问。

三问关系:即“我希望与对方关系如何?”

比如和睦、友善、互相尊重、互帮互助等等。

【预防异议】

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举例中说的都是一些和谐美好的关系,如果遇到不友好的人,或者让我厌烦的人,我也这样想吗?

【回应】

这里的举例并不局限,比如你可以选择与对方保持中立、甚至对立的关系,这是你选择的自由。我们今天讲的是当自己有情绪时,让自己可以平静下来的方法。这相当于一个制动机制,让你在产生情绪时,不被本能的惯性思维影响,做出一些冲动之举。至于你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就是另一个课题了。

四问做法:即“如果想实现这样的关系,我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行为?”

当你问到这一步时,你已经可以冷静下来,调用智慧的大脑,做出分析判断,来指导你的行为了。

【举例】

比如开篇导入的故事,宝爸在面对妻子不停的指责抱怨时,他起初隐忍不发,后来一把扯下电脑电源,与妻子大吵了一架。如果用“情绪自问四步法”当他意识到情绪的时候,他应该怎样做呢?

一问行为:隐忍时,行为是假装听不到;爆发时,行为可能是生气的扯下了电源,或是开始与妻子争论;

二问动机:假装听到显示出的动机是逃避问题、或不在乎、忽略对方感受;拔掉电源、引发争论的动机是宣战,要battle,要赢!是真实意愿吗?不是,那他希望的是…

三问关系:宝爸其实还是希望能与妻子和睦相处,家庭关系和谐。

四问做法:想和谐,要怎么做呢?比如,停止争吵,安抚妻子;告诉妻子,她不想让妻子误会他不靠谱;或者问问妻子,自己怎么做可以让对方满意…

这样,也就改写了故事的结局,一定不会引发家庭大战。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当谈话双方情绪激烈时,只要有一方能冷静下来,并保持冷静的状态,谈话就不容易再受到情绪的干扰,为最终达成共识、实现双赢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就是“情绪自问四步法”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具体步骤,分别是什么呢?

【拆书家】一问?

【学习者】一问行为。

【拆书家】对,问问自己刚才做了什么。二问呢?

【学习者】动机。

【拆书家】对,也就是你的行为显示出了你怎样的动机,是否是你的本意。三问呢?

【学习者】关系。

【拆书家】对,你希望与对方是怎样的关系。四问呢?

【学习者】做法。

【拆书家】对,也就是为了保持这样的关系,你应该怎样做。大家掌握的不错。

【Where】

这个方法可以用于在对话中因矛盾冲突产生逃避或暴力对抗情绪,需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时候。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疑问,当情绪激烈时,我怎么能想起来问自己这些问题呢,记不全怎么办?

【回应】

的确,这不容易,所以更需要我们刻意练习,当觉察到自己有情绪时,要有意识运用“四问法”给自己降温,将注意力回收到自己身上来,当用的次数多了,形成脑回路,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四问当中,最核心的是第三问关系,如果你一下子想不起来,或者没时间把四个问题都想一遍,至少问问自己,想与对方保持怎样的关系,也会对控制情绪起到一定的作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实操演练一下,用“情绪自问四步法”完成剧本。

A3促动参与

剧本背景已经提前列示在下发的材料里了,你们需要运用“情绪自问四步法”进行剧本续编,并分角色扮演。

【场景】

本周六是小王女儿过一周岁生日,提前很久就准备好了生日宴。他向领导李总请假回家,李总当时就急了,你不知道周二客户就要方案了吗?孩子生日重要还是饭碗重要?这个客户丢了我们都得喝西北风。小王当时火儿也起来了,客人也请了,跟妻子也敲定了,周末让我们加班,凭什么还这么豪横!

【分角色扮演】

接下来进行剧本续编并分角色扮演,按开场分好的组,一人扮演小王,一人扮演李总。运用“情绪自问四步法”小王如何让自己冷静下来,他与李总的对话会如何展开呢?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以组为单位演练,之后我会邀请一组面向大家分享。

好的,时间到,下面邀请一组用2分钟时间面向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

小王:李总,周六我得请假,女儿过生日。

李总:你不知道客户就快要方案了吗?孩子生日重要还是饭碗重要?这个客户丢了我们都得喝西北风。

小王的火一下子起来了,心想谁家能没点要紧的事呢,周末加班,凭什么还这么豪横!正当他想夺门而出时,突然想起刚学习过的“情绪自问四步法”。

他是这样做的:

第一问:行为, 想夺门而出,气愤的离开。

第二问:动机,上述行为可能显示出我要与领导关系决裂,不想干了的动机,这是自己的真实意愿吗?并不是。

第三问:关系,我还需要这份工作,项目做成也有一笔可观的提成,需要与老板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

第四问:做法,安抚老板,尽可能争取准假。

想到这些,小王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小王:李总,您消消气,我在这个节骨眼,提出要请假,实在很抱歉。刚好赶上女儿过一周岁,我也很为难。家里张喽了不少亲朋好友,还要抓周,我这个当爸爸的不到场,也不好交代。要不我周六只请半天假,宴会结束就立马回公司待命。您看这样行吗?

李总:家里的事必须去吗?我是真着急啊,我们剩的时间不多了。

小王:我要是不回去,我家那口子也得跟我闹,回头也容易影响工作情绪。这样呢,我请假期间手机畅通,有问题可以随时对接,保证不耽误方案正常推进,您看行吗,李总?

李总:行吧,都不容易,辛苦你了,小王。

小王:也是我应该做的,感谢老板体恤。

李总:也希望小家伙茁壮成长,来,我给包个红包。

【回应反馈】

感谢两位伙伴的精彩演绎,掌声送给他们。小王“情绪自问四步法”运用的很棒,及时控制住了情绪,并妥善解决了问题,非但没有与领导产生冲突,还收获了领导的祝福与认可,结局很圆满哦。

A2特定任务:事后复盘

随着剧本的落幕,我们本场的拆书活动也接近尾声了。大家都掌握“情绪自问四步法”了吗?

我们再来来回顾一下,分别为,一问行为:即“我现在的行为是什么?”二问动机:即“上述行为反映出我的什么动机?”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看,我的行为表现出了怎样的动机,符合自己的真实意愿吗?三问关系:即“我希望与对方关系如何?”四问做法:即“如果想实现这样的关系,我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行为?”冷静下来,思考要如何做。

当你下一次再遇到与对方争执不下,情绪上头的时候,想停下来,问自己四个问题并不容易,很可能一时冲动就本能操作了。所以事后复盘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更有效掌握“情绪自问四步法”。

接下来的两周里,如果遇到矛盾时忍不住要暴力对抗或沉默逃避的事情,请事后追溯当时的场景,用“情绪自问四步法”一步一步问下来,并整理成文字材料,私信给我,谢谢。

【结语】

虽然祖辈遗传下来的基因,会使我们在产生情绪时,本能的调取逃避或暴力反抗的惯性思维方式。但是学习了“情绪自问四步法”,你们就有了制动装置,可以随时对不良情绪叫停。前提是,你要通过刻意练习,让这个方法真的可以为自己所用哦。还记得刚才布置的作业吧,期待你们的反馈。愿你们都可以成为情绪的主人,从容应对对话中的矛盾冲突。

本次学习结束,我是拆书家橙子,感恩陪伴!

【学习者案例分享-安安】

昨晚,跟爸爸吵了一架,因为他又背着我给孩子买糖吃。本来没想吵架,因为没控制住情绪,还是吵了起来,现在也挺后悔的。

今晚,用“情绪自问四步法”复盘:

一问行为:我当时在指责父亲的行为是错误的,会害了孩子。我说:“小孩子不懂事,您都这么大岁数还不懂吗?”应该是这一句激怒了他。

二问动机:换位思考,我的行为表现出我不尊重他,甚至有些诋毁他的意思。这并不是我的本意。

三问关系:我希望我们关系融洽,他能接受到我的爱与尊重,爸爸年龄大了,不能总动气。

四问做法:冷静下来,跟他道歉。并让他知道,我们的初心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吃糖是不健康的,我们可以一起找找可以替代吃糖,也能满足孩子快乐需求的方式。比如,买个盲盒笔或者小玩具之类的。

这个方法我现在掌握的还不是很好,需要多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