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儿童技能教养法》 所属活动: 【拆书活动】6月5日钱塘区-海聚中心等一个爱学习的你哦~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学习技能点认定

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30秒

大家好,我是Tina,拆书家,爱好旅行的瑜伽初学者。

为了便于待会的学习,从我的左手边起两两分组,以便于稍后分享讨论。

【学习目标】---10秒

今天的片段是选自图书《儿童技能教养法》。通过今天的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转换视角,把问题变为可学习技能。

【图书介绍】---1分钟

F:《儿童技能教养法》是芬兰著名的心理学家本.富尔曼先生的著作。他是芬兰国家电视台心理学主持人,拥有三十多年心理学教学经验。《儿童技能教养法》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这本书迄今已经有18种不同语言的译本。

A:儿童技能教养法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将焦点解决融入亲子教育的工具,(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而非追问原因的心理学理论)。整本书就是一本有15个步骤的SOP操作说明书,方法直观有效,不仅深受家长的欢迎,孩子也乐于接受和参与。

B1: 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在儿童教养中,从教育的角度,通过技能培养的方式解决各种成长的困扰;同时,也可以在转移应用于人际交往和沟通。

B2:今天的片段可以使学习者运用积极的视角,把问题转化为可以学习的技能。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技能认定---发现问题背后的技能

当开始学着把问题看成是需要学习的技能时,我们就会很快知道,若要克服某个特殊的问题,孩子需要学习或加强的技能。假定孩子有入睡难的问题,可以问问自己,孩子需要学习什么技能呢?你也许会想上那么几秒钟,然后知道,哦,他需要学入睡的技能。另外一个孩子缺乏耐心,想要什么就得即刻实现,你会意识到,哦,这个孩子需要培养的是“等待”的能力。如果能够预见,孩子一旦掌握了某个技能,问题就会消失的话,这个技能找对了

然而,透过问题找到需要学习的技能并不总是一件简单的事,事实上,把问题转变为技能,“技能认定”本身也是一项技能。它是我们都应该学习和培养的技能。许多学习儿童技能教养发现,这一步是最难把握的。

当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技能的时候,也许问一问下面的这个问题就能帮到你。

孩子需要学习一个什么技能才能让问题消失?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场景,来应用这项技能。假定你的孩子有挖鼻孔的坏习惯,那么你现在就可以问自己:“我的孩子需要学习一个什么技能,才能让这个问题消失呢?“答案也许就是:孩子需要学习用手绢(而不是手指)来清理鼻子。

在寻找可以帮助克服问题的技能时,必须牢记焦点解决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技能是你要学会做什么(正确的),而不是停止什么(错误的)。下面的例子可以帮助解释这个原则:

--- 如果孩子夜里尿床,他要学习的技能不是停止尿床,而是夜间起床去上厕所,或者是学会憋尿到早上去解手。

--- 如果孩子边吃边玩,他要学习的技能不是停止玩食物,而是规规矩矩的吃饭。

--- 如果孩子穿衣服时总是磨磨蹭蹭的,他要学习的技能不是“停止磨磨蹭蹭”,而是迅速的穿衣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小伙伴都都已经读完了。下面我来对片段做一下讲解。

【What】

这个片段表述了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起点,将问题转化成技能来学习的做法。

【How】

我将它们阐释为以下两大步骤:

1、 转换视角,将问题转化为可习得提升的技能

1.1 写出问题事项:针对某一事件中的行为问题列出来

1.2 积极暗示,“问题只是暂时还没有学会什么技能带来的困难”

1.3 列举对应解决问题的行为:可以有什么行为进行引导和避免

2、确认要学习的技能

2.1 正向思维:学着去做什么而不是停止做什么,删除“禁止……“的技能

2.2 选择让问题消失的行为【如果是儿童,可先与其他家长/成年人商量】

2.3 找到技能的应用场景

【Where】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儿童教育,也可以适用于人际交往沟通,生活习惯改变,甚至员工管理,培训发展等方面。

(预防疑议)

有人会说,这个是用来教小孩子的吗?成年人也可以吗?这个方法虽然起源于儿童教育心理学,但也可以适用于类似问题的成年人人际生活中。

也有人会说,用惩罚或禁止的方式,改变行为不是更加立竿见影吗? 是的,但是在对于冲突减少,关注“怎样做才能更好”会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

技能教养法是针对行为改变,提升技能能力帮助建立习惯,来解决问题。

【Why】

当下,个人价值观越来越独立,包括成人和儿童,这样的做法强调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发挥个人主动性去解决问题,有利于探索和启发个人潜力,融洽交往关系。

(举个例子)

我家小孩喜欢咬指甲,有时候经常说手指痛,我去看的时候发现都流血了。 咬指甲是非常不好行为,也不利于健康。我总是叫她不要咬,但是没有用。我用片段的方法开始重新思考。

1、 转换视角:

1.1写出问题事项:小孩经常一个人的时候会咬手指

1.2积极暗示,“咬伤手指的问题只是暂时没有学会什么技能”

1.3 列举问题对应的行为:比如禁止咬手指,换成咬铅笔,学会保护手指……,

2、 确定要学习的技能

2.1正向思维,学着做什么,而不是停止做什么,删除“不要咬手指”这个选项

2.2我与她爸爸商量,要让问题消失,应该让她学习保护手指的技能

2.3去年冬天天气干燥,小孩给手指涂油膏,是我们找到给手指穿盔甲的技能。

我觉得是一个好的开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今天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希望大家能够学习技能认定的方法,来处理一个问题。把问题转变为可习得技能,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和禁止。今天将引入一个小的场景,我们一起来演练一下。

(场景设计)

大多平时总是到处乱放东西,经常丢三落四。他自己也很苦恼。 有一天他跟朋友大宝聊天。发现大宝的小孩小宝以前在家也是所有玩具到处扔,找不到喜欢的玩具时会不开心。大宝是《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学习者,他通过书中的内容解决了小宝乱扔玩具的问题。大多向大宝请教。

(角色扮演)

请各位伙伴两两一组,一人扮演大多,一人扮演大宝。设计一个对话,根据片段中提到的技能认定的步骤,来寻找到一种大多可以学到的技能 。接下来的2分钟,请小伙伴讨论一下,请使用片段中的技能认定法来模拟演练。讨论演练时间2分钟,稍后我们邀请一组伙伴来分享。

好的,大家的讨论都很热烈,

请学习者A和学习者B 小组来演练一下。

学习者A:扮演大多;学习者B:扮演大宝

大多:我在平时总是乱放东西,老是找不到东西,有时候很烦恼。听说你已经教好你家小宝不乱扔玩具了,你怎么做到的?

大宝:你觉得是乱放东西导致什么问题呢?

大多:我就是觉得乱扔东西很有趣啊?

大宝:但是找不到东西会给你带来问题。你现在乱扔东西会带给你很难找到东西的问题是吗?

大多:是的,经常找不到

大宝: 其实,你只是暂时没有学会整理的技能,还没有学会定点放置东西,没有学习收纳的技能。

大多:是的,我就是平时喜欢到处随便放。

大宝:你要做的不是不让自己乱放东西,可以先学习定点放置的技能。把东西放在固定位置上。就像小孩子会有一个玩具箱,它可以把所有的玩具都放在那个箱子里。你可以弄一个箱子,上面写上标签,把同样的东西都放在里面,这样会好一些。

【结束】

好的,非常感谢两位学习者的分享。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尝试运用片段的做法,转换视角,把问题转变为需要习得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