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
我叫金夕良晨,是今天的拆书家。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我是一名java开发程序员,负责网站后台代码的编写。
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名学习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学习新的知识。
第三个标签:我目前是拆书帮的一级拆书家。
这就是现在的我。
【分组】
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现在分一下组方便接下来的讨论与演练。以我的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一组。
【学习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在本次跟随我完成RIA现场学习后,能够在完成任务时不再拖延或放弃,而是通过学习到的“下一步行动”法,写出具体、可执行的行动计划。
【图书介绍】
F特征(Feature):
我今天的拆书是《小强升职记》,这是一本时间管理的故事书,在豆瓣评分8.8,销量15万册,被誉为时间管理入门必读书。作者是时间管理实战专家邹鑫,他有长达16年的时间管理的实践经验。
A优势(Advantage):
对比同类时间管理书,它的特点是读起来特别有趣,提供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普通人的工作,所以丰常适合时间管理的小白,尤其是觉得自己读书读不下去的新手。书中还具体讲述了在工作中的应用过程,读起来轻松易懂。
B利益(Benefit):
【B1】
说到时间管理,大家有没有过一天到晚,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忙地团团转,但回想一天好像什么也没做成的经历?这本书就可以帮你摆脱这种状态。那大家在工作中,有没有经常做一些本不属于你的工作,结果还背了别人的锅?这本书能帮你避免飞来横“锅”。如果你想改善因为时间不够而带来的问题,那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启发。
【B2】
时间管理是相对于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存在的。当我们的任务确认后,如果没有转换成下一步具体地行动,我们就会停下来陷入拖延,而今天的折页内容就是帮助大家解决无法进入行动的下一步的问题,将目标转换成可执行的行动。
刚刚我已经把今天我们的拆页内容发给大家了,请小伙伴们用2分钟阅读一下拆页内容。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一下我。
【片段】《小强升职记》P88-P89
“我们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下一步行动:我每接手一个项目或者从第二象限取出一个任务的时候,我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下一步行动是什么?”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会在纸上先将任务分解成若干“行动',然后去找到“下一步行动',最后再去执行它。执行完以后,再执行下一个“下一步行动',就这样,整个任务就在“下一步行动”的驱动下顺利完成了。我强烈建议你养成这个习惯:任何时候都问自己“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要知道,任何复杂的事情都是由简单的“行动”组成的,就像一个很大的毛线球,只要你找到它的线头,顺着线头,总会把毛线理顺的。工作上的事情是这样,生活上的事情也是这样,所以可以这样说,“下一步行动'驱动着你的人生。”“你就是靠这个力量一点一点地完成了那么多枯燥、复杂的任务?”小强问。
“是的,这就是我的秘诀,也是我的力量源泉。其实我和你一样,看到那些项目就头大,不过我善于将它们化整为零,这样就可以分段实现大目标了。”老付笑着说。“老付,为什么要写得那么复杂呢?明白意思就行了嘛,我就写“项目结构分析'可以吗?”小强问。
“不行,人的记忆不可靠,明明现在很明确地知道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但是三天后再拿出来看的时候,就抓耳挠腮地想不出来了,所以写行动也是有秘诀的。
秘诀一:动词开头。一个好的行动应该是以动词开头的,比如“打电话给某某”、“准备会议资料”、“回复E-mail',等等。以动词开头才能保证它具有可执行性。如果在你的行动清单上写着“电话”、“资料'、“E-mail',我想你一定会把它们放到一边置之不理的。
秘诀二:内容清晰。比如“准备会议资料',虽然是动词开头,但是描述得不是很清晰,“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几点开会'、“会议上要提出什么问题”,等等,这些东西还需要我们在行动之前一-落实。所以说,这样的“下一步行动'是失败的。我们应该尽量给大脑一个清晰的信号,避免大脑自己“擅自加工'。大脑“擅自加工'的结果就是相关、不相关的信息一股脑儿揉在一起。
秘诀三:描述结果。比如“早晨9点带着做好的计划书在会议室开会讨论营销计划',这已经算是一个错的“下一步行动”了,但是我一直强调对结果描述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任务开始之前就对想要的结果进行描述,描述得越清晰,产生的能量就越大。如果你在这段话的后面加上“说服与会者认同我的营销方案',那会是什么效果呢?
秘诀四:设定开始时间、周期、最后期限是什么。在设定了这三个和时间有关的属性之后,你就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把握行动的进度,照顾别人的时间。比如,会议的时间是“9点开始,需要2小时',那么你就可以做到在9点之前把自己的杂事都处理好,并且在9点到11点这个时段不再安排其他事情;与会的其他人,也可以根据这一点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我自从提倡会前明确会议时间之后,咱们这里会议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呵呵。”
好的,时间到了,我看大部分的小伙伴已经读完了。那我先来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what】
这个片段给我们讲了在实现任务时,如何描述出可执行性高的“下一步行动”的方法。
【why】
为什么需要把这个方法单独拎出来讲呢?因为很多人在面临完成一项任务时,明明写了行动清单,最终还是完不成任务。如果没有行动,再精准的地图也不会带你前进半步,还会让你对自己产生对能力的怀疑,自我的否定。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你设定的行动只是一堆杂事,并不是具备操作性的下一步行动。
比如一般人会这样写任务清单:领导分配的任务。结果当准备执行这个行动时,会让人无法采取具体的行动,没有头绪。如果用上今天讲的写出可执行的下一步行动的方法来列任务清单就变成:从早上9点半开始为领导分配的关于产品说明文档的任务。中午12点前完成目录与1-3章模块说明的编写。
调整之后的内容清晰明确,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轻松的将任务落实到实践中,提高按时完成目标的行动力。
【反面案例】
我自己也经历过无法执行下一步行动的失败经历。前段时间学习视觉笔记,为了更好的巩固学习,我按排每天早上花25分钟练习相关的知识点。我将里面的知识点列出来,做为每次复习的行动,表格是这样的:基础图像元素、色彩搭配、结构布局、字体设计。
这里面没有片段中提到的具体地动词、时间、结果,这就导致我起来后看着计划表发呆,不知道做什么,很快时间就过去了。这让我感觉非常不值得,早起的时间没有什么收获。如果把这些时间用来睡觉它不香吗?
【how】
那具体如何应用这四个秘诀,来实现将目标转化成可执行的行动呢?这里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以动词开头来描述行动。
如果没有动词开头的行动,列出的行动很可能是一堆杂事,做起来时总感到茫然。比如:2个小时的心理学课程、孩子的作业。而以动词开头就可以让我们动起来。
第二步:检查行动内容是否清晰。
行动的内容越清晰,我们的执行力就越大。比如:2个小时的心理学课程,我的行动是看第一章的第二小节。
第三步:描述具体地结果。
描述结果就是在任务开始之前就对想要的结果进行描述,描述得越清晰,产生的能量就越大。这里就可以问一下自己,行动的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第四步:设定开始的时间、周期和最后的期限。
这点特别重要,如果没有时间的限制,人就可以无限的拖延下去。如果时间给的太充足,也会有拖延的情况。所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监督行动的进度是确保任务完成的必要条件。
【正面案例】
根据这四步,后来我把当初练习视觉笔记的计划做出一调整:
第一步:动词开头。
画图像元素,给元素搭配色彩,画出读书笔记的结构布局,给每一个模块添加了动词。
第二步:将行动描述的是否具体清晰。
比如画什么类型的图像元素?画多少个?
于是我又将行动重新整理成:画5个商务类的基本元素。这让我明确了拿起笔需要做什么,更认真地完成。
第三步:将图像元素收集到图像手册里。
我专门用空白纸本子画元素,看着每天都会添加新的内容,会有一种成就感。
第四步:开始时间、周期、期限。
每天早上收集5个元素,周六周日画读书笔记。结果是从周一到周五分别收集:办公类、动物类、人物动作类、表情类、工具类,这五大类的25个基本元素。周六周日早上可以分别画一张读书笔记,以练习图像结构,这样一周为一个循环。
【where】
所以,当我们有了目标,但不清楚下一步如何行动时,就可以用这个方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但也有不适合这个方法的情况:比如你刚涉足一个新领域。
如果我们缺少对新领域从宏观的角度了解,急于下一步行动,那很可能容易在错误地方向上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这种情况下这个方法就不适用了。
【A1象征性问题】
以上是关于"下一步行动"的描述讲解,下面让我们一起实际应用一下。请大家回忆下,在过往的经历中,你是否遇到过想做一件事,但又不知道如何入手,或者因为任务太大而拖延呢?
比如:你正要准备开始写一篇影评,拿起笔或打开电脑,下一刻就会陷入迷茫,思绪万千但注意力始终集中不起来;紧接着你会感觉到烦躁、焦虑,一天过后什么也没有完成,又特别后悔。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给大家每人1分钟的时间,和同组的小伙伴讨论一下,内容越具体越好,最好有时间、地点、场景,待会儿我邀请小伙伴来分享。
好,下面我邀请一位小伙伴上台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 婷婷 :
婷婷晚上负责一个训练营的开营的仪式,需要做一个PPT。原本前一天没有安排上课,也可以出去吃饭,本来有时间完成PPT的。本来上午是可以做的,但拖延到下午,下午又安排了一个按摩,又没有做成。直到晚上快要开始的时候,急急忙忙地做了几张简单的PPT。因为缺少准备,导致效果不是很好。尽管会后补做了PPT,但还是感到不是很满意。
感谢婷婷小伙伴的分享,就像婷婷说的,如果一个项目不能具体的描述成下一步行动,我们就会拖延下去。这就像打地鼠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这不仅分散注意力,还让效率下降。
【A1+反思加工提问设计】
那么根据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方法,假如这里有一台时光机器,你重新回到那个时间,你会怎么做呢?给大家2分钟左右时间讨论一下,并将自己的任务,根据今天学到的方法将下一步具体的行动写在便签上。待会儿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好,下面我邀请一位小伙伴上台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 杨丹 :
对于读书想写读后感,但迟迟没有写。学习了今天的拆页,将行动清单进行了调整。
第一步:以动词开头。
以动词开头就是写读后感。
第二步:描述具体清晰的内容。
确定结构,从四个方面来写,分别是讲了什么;有什么吸引自己的地方;对我的帮助是什么;引发了我哪些思考。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写作。
第三步:具体地结果。
通过行动希望在发晚完成一篇读后感。
第四步:确认开始、结束时间。
从晚上7点开始到8点结束,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把它写完。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听了她的第二步具体内容时,读后感的大概已经出来了。通过这种描述之后,我们就可以将计划更容易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
今天希望通过本次学习,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将目标可以具体化,准确地描述下一步行动,帮助提高大家的行动力。感谢大家的参加,我们的拆书活动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