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晓雯教练好,来自我老家郑州轩辕分舵的小燃晚上好,大家晚上好,我是娜姐。
来自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现在居住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广西北海,我和朋友合伙经营了一家康养文化产业公司。
我的2个标签是:热情,喜爱极简生活。我是娜姐。
我今天选的书籍依然是《顺应天性的时间管理法》。
作者纪元是咱们国内知名的效能管理专家,他在12年的时间管理的实践中,为近万人提供过时间管理方面的咨询,优化过的时间表超过25000份,平均为每人每周节约时间13.7小时。
书中提出:我们为什么一直忙却不出成效?每天有太多碎片化时间,怎样做到高效运用?怎样告别拖延症?这些问题,你躺枪了吗?本书全面分析了我们在时间管理方面常犯的十二个毛病,每个问题都帮我们对症下药,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有互动环节,我先分一下组。
我把拆页发下去,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读完的请示意一下,谢谢。
【R】《顺应天性的时间管理法》第三章 任重道远——如何落实长远计划?
【片段】使用蛋糕切分法就是要一个一个地切出下一步行动,面对这个下一步行动(了解下如何学一门外语)要比面对整件事情(学法语)轻松很多,我们也就更愿意开始动起来。为此,下一步行动应当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下一步行动完成后,应该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结果。我上网搜索后得到了关于进一步学外语的信息,从而产生了接下来的行动,清晰的结果也有助于我们产生做事的成就感,帮助我们增加做事的动力。
第二,下一步行动所需花费的时间应该较短,理想状态下,30分钟以内为宜。这个任务量对于我们来说是压力较小的,如果只花半小时就能把一件事做出结果,我们的拖延问题就会减小很多。
第三,下一步行动的步骤应该提前想到,这代表你知道要做什么,也知道如何做,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大家都已经看完了,咱们继续。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面对一件非常困难、不得不做的事情,会产生畏难情绪,会焦虑、会想逃避,在拖延的状态下,我们就想什么都不做,也不想开始。
实际上,我们是改变不了任务本身的,但我们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看待任务的感知和看法,“蛋糕切分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强调,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我们的关注点不要再放到整件事情如何全干完上,而是把关注点着重放在如何往前一点点推进上,也就是注意力放在每一个下一步行动上,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拖延。
【how】
巨大的困难事情就好比是一个大大的蛋糕,每一个下一步行动就像是切下的小块蛋糕,要怎么切、切多大的块儿,才是合适的下一步行动呢?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进行判断,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它就是适合的下一步行动。
第一问题、我们的困难任务被切下一小块,这一小块是否有明确的结果?
第二问题、这一小块任务能不能在30分钟内完成?为什么是30分钟呢?因为它时间短、任务量小,人的压力就会小,在轻松的状态下做事就能很好的减少拖延。
第三问题、这一小块任务的步骤是否能提前想到,并且知道做什么,如何做。
【举例】就拿咱们拆书过级举例,如果把写完预备表设定成下一步行动,首先它里面包含了自我介绍、书籍介绍、I部分、A1部分和A2部分,这么多内容30分钟内肯定写不完,所以,写完预备表不是适合的下一步行动,它太大了,要往小了切。
思考后,我从写预备表中切出来先写“自我介绍“这一步,把它拿过来对照判断3问,看它是不是适合的下一步行动?
第一,自我介绍写完后,能不能得到明确的结果?答案是肯定的,自我介绍呈现的就是关于自己的介绍性文字,结果就是别人认识记住自己了。
第二、30分钟内可以写完吗?这个没问题,能完成。
第三、自我介绍都写什么内容呢?我想好了,这次会写名字、职业和标签等。
综上所述,三问皆符合,先写自我介绍是一个适合的下一步行动。
最近应朋友的要求,写一篇关于复盘的稿子给她,用于发表在公众号上。
1、我会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2、了解他人如何写作业的文章、思路
3、列出属于自己的框架,写出大纲以及三个案例
4、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成为我的负担而导致拖延,我会根据大纲细想每个节点,我是否能用三十分钟去完成。我会把写这边稿子,分解为5个30分钟,让自己更专注,更有效率的完成这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