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习惯的力量》 所属活动: TF1-1定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习惯的回路构成实验 学习目标: 了解习惯的回路

开场: 大家好,我叫冯可嘉,来自江南水乡无锡,而现在常驻南京。目前就职于一家500强的企业,担任高级营运经理。
我的三个标签是乐高,跑步,读书。
先说乐高,曾经梦想自己能搭个自己的城堡,可是现在房价太贵,城堡占的面积太大,所以只是想想。但我心中一直都有一个“我的世界”,等着我自己去搭砌。再说跑步,它是一个非常实在的项目,你有多少投入,就会有多少产出,因此跑步最精彩的在于平时点滴坚持,我所理解的人生亦是如此。所以我要做的就是迈出下一步。
最后说下读书这件事:我在学生时代老觉得读书是为家长读的,为老师读的,所以书读得不好。入职之后也是很盲目地看书,直到了解了拆书帮,我才真正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为更好地自己而读书。我终于成为了书的主人。受拆书帮影响,目前我喜欢读哲学类,沟通类,结构思考类的书。
很高兴能和各位分享我拆书的心得,大家共同进步。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就是便签法;组织学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想要了解如何能坚持一些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如何带上一群人坚持做一件事,这是值得一看的一本书。下面请大家花三分钟时间阅读下原文

段落一: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本段落提到了大脑为什么会趋向于帮助人形成习惯,一旦习惯养成,大脑就会进入省力模式。就好比汽车开入空旷的高速,只要巡航就行,解放了脚,自然也减少了大脑部分控制能量。

段落揭示整个进入习惯的过程有三步组成:

第一步:提供暗示,习惯的触发器;第二步:惯常行为,某种自动行为模式;第三步:奖励,大脑会对以上自动模式认可。最后剩下就是不断重复这个回路,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习惯回路对我平时工作生活又有什么联系呢?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 A1 便签 

回想自己以往经历当中一个好习惯,一个坏习惯,它与习惯回路是否真有联系呢?

首先说跑步习惯(好习惯)。。目前跑步的暗示是时间触发,平时晚上21:00左右,周六早上6点左右。

惯常行为就是换装备,带上手机和耳机,出门跑60分钟,然后回家洗澡。奖励是跑步后会消除掉一些心理疲劳,人会觉得更轻松,而且感觉会让自己第二天工作精力更充沛。

再说一个不好的习惯(曾经的自己)玩手游,暗示是游戏提示有日常任务了。惯常行为是找个闲暇时间,操作几把手游。即时奖励是好像虚拟人物变得更厉害了(落入游戏设计者的套路)

 

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好像都遵从习惯回路三步原则。但大多数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没有满足习惯回路原则。因此大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关注这些事情,无据可依,自然做的效率会低得多。

分享 A2 便签

尝试最最近优化我的晨读习惯。已经有好几次超时了。以前设计的暗示是时间触发,但是没有很确切地执行,因为7点多出门,所以心里压力是有的,老是看时间。

接下来我会暗示放在“梳妆打扮”之后。手机闹铃在6:30放上读书音乐。然后7:05再做个闹铃,提示要出门了。

惯常行为就是主动阅读保持不变。奖励行为打算在读书计划上划线。最后把礼物大大的画在上面。

这些动作今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