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311期线下活动(河东分场)总第338期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聚焦“影响圈”,开启积极主动的人生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晚上好,我叫旷湘敏,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正在过2-4的新手拆书家;

HRD从业人员;

户外运动爱好者。

很高兴跟大家度过一段愉快的学习时光。今天我有两个拆页,需要耗时50-60分钟,请大家一定要保持专注力噢。

主题是:聚焦“影响圈”,开始积极主动的人生,它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我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一本什么书:

【F 特征】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被《福布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图书之一”,在美国的地位仅次于《圣经》。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更是被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

【A 优势】

这本书自出书以来高居畅销书排行榜之首长达32年,在全球发行超过一亿册。与其它习惯类书籍相比,本书不仅提出七个高效能习惯,明确地说出其中的原理、行动步骤等,并搭成一个整体框架,还指出其中的逻辑关系,针对每一个习惯,都有大量的事例、具体的行动步骤和付诸行动事项表格,让读者马上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B1 利益】

如果你想要提升自我,解决当下生活和工作迷茫低效的困苦、人际沟通中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它会助力你了解现状、找准方向、通过持续不断的践行书中的七个习惯来改善和解决。

【B2】

我描述几个场景,大家问一问自己,我是这样的吗?在心里面回答是或者否。第一个,如果别人对我以礼相待,我就会笑脸相迎,如果别人对我冷言冷语,我就想自卫反击。第二个,如果公司提高待遇,我就会努力的工作。第三个,如果上班路上很堵,我就会很烦躁。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你可能倾向于消极被动的思维模式,长期消极被动的思维会让我们习惯性的怨天由人,负能量满满,那我们要如何从消极被动型转化成积极主动型,在遇到外部变化或棘手问题时,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应对?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阅读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1】关注圈和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额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过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为一个较小的“影响圈“(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阅读完了,下面我来讲解一下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

大家在跟随我完成第一个拆页后,学习者在遇到新事物时,能够辨认(行为)出在这件事情里,哪些属于影响圈,哪些属于关注圈,并且能够根据聚焦影响圈3步法,提升自控感和影响力。

【可被观察到的行动】

今天现场,我们将可以掌握“将我们的专注力调整到影响圈“的3个步骤,并通过联想和反思到自身的一个案例来进行切身体会一下它的用处。

【人们常规的做法】

刚才大家阅读的片段中,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关注圈和影像圈。关注圈呢?关注圈就是超出个人能力范畴不可控的部分,可以被掌控的部分即为影响圈。

例如:出门下雨我们的反应是“又下雨,烦死了”,上班赌车,“怎么又赌车啦”,公司不给我们提高待遇,“每天这么多事,都不给我加工资,一点也不想上班”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会经常遇到的事,也是我们习惯性的一个态度,当我们用这样的态度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是把问题放在了关注圈了。

【这么做的坏处】

当我们总是把问题放在这个圈的时候,我们就会紧盯外部环境、他人缺点,自己不喜欢不满意的客面条件,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负能量满满,个人心情也会受影响,长此以往我们就成了一个消极被动的人,只能是怨天尤人,一味的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形成不断给自己的消极行为找借口的习惯,负能量在身上越堆越多,最后将可能一事无成。

【举个负面的例子】

用我自己的一个例子,上周三我和平时一样在公交车站等车,二十分钟了,依然不见我要坐的车出现,眼看离上班就要迟到了,此时我就开始烦躁不安,不停的看时间,看来往的车辆,终于等到车来了,我上车之后,因为时间紧迫,我在车上又是一直焦躁的看时间,抱怨红绿灯时间那么长,这个车怎么有插队……好不容易赶到公司,一坐下又是跟同事一通抱怨:今天真是的,车子等了那么久,那个红绿灯工不知道什么情况。我相信很多人走过我这种经历了,结合我们今天的学习,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能怎么来做改变呢?读完这个片段之后,我知道积极主动的人都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那到底怎么能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关注圈转移到影响圈呢?我结合原文片段和书本中另外的内容总结了三个步骤来进行调整。

【细化原文步骤】【负面例子变正面】

第一步,判断,就是判断自己当下是处在关注圈还是影响圈。我们前面也说了,关注圈就是不可控的,消极的,被动的,影响圈就是可控范围的,积极可调整的,结合我的案例:我因为公交车来的晚,而导致一路焦躁不安,心情不好,我一直关注车子晚了,迟到了这事上,所以我是处在了关注圈。

第二步,分类,就是把第一步中被判断出来在关注圈的那件事情的各个部分进行分类,判断你关注的这些因素,哪些你能控制的,哪些是你不能控制的。那么我当时的情况中:公交车、红绿灯、时间是不可控的;属于关注圈,我的情绪是可直接控制的,我在车上看时间等待的过程是可直接控制的,这是影响圈,间接控制:我其实可以换个交通工具,打车或者骑个小电驴。可扩充的影响圈。

第三步,调整,当做完分类以后,找到你可以控制的事情,调整进一步细化并落地“影响圈”解决办法;

那我在等车和坐车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一下今天的工作,或者打开手机听听音乐,看看新闻,把关注力聚焦到自己身上来,也就是我们说的影响圈内,也可以这样,我调整方式,打一辆出租车,一路悠闲的到公司,与同事热情地打个招呼,开启完美的一天工作。

【预防异议】

也许你会说:“臣妾做不到啊”,一些客观因素还是会影响到自己?做不到的原因很可能是第一、你还没有学习到这些知识,第二、没有刻意的让自己关注影响圈,更没有把关注影响圈变成习惯,当你没有做到时,可以在事后反思,而不是责怪自己刚刚又没有做到,只有不断复盘修正,刻意练习并熟练运用专注影响圈三步骤,就能让关注影响圈成为习惯,制定有效改变计划改变自己。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法】1接下来应用一下

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让你无可奈何、倍感挫折、焦虑难受的事情呢?请回想下,比如:写了一晚的方案,突然电脑崩盘,什么也没有保存,你伤心欲绝,在家大发脾气;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表现得不礼貌,你焦虑难受,忍不住骂他。

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请写下这个场景以及自己之前的处理方式。

好,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伙伴分享】

杨美:在团队管理培训项目中,学员积极性不高,用了很多措施依然没有改善。

【显像提问法】2

嗯嗯,感谢杨美分享,好,那现在我们就来想一想,如果重新再面对一次大家写下的那个场景,我们还能怎么做呢?请大家务必用上我刚才讲解的3步骤哦,判断、分类、调整。时间是3分钟,大家再细化一下刚刚的行动步骤,待会我还会请伙伴来分享一下。

好,继续请杨美来完成刚刚那个事件

【伙伴分享】

杨美:

第一步判断:之前培训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对培训这事感受不好,停留在了关注圈;

第二步:分类:影响圈就是在我个人能力范围之内的部分;告诉他们是怎么运用的,如果大家工作忙,那培训时间是我可以控制的,培训应用是我可以控制的;

第三步:调整:

1、找到公司的关键人员,企业培训标杆人物的影响力是比较在的,我可以用关键人员带动学习;

2、调整培训内容与公司讲师沟通;

3、对培训时间和考核形势进行调整,根据学员的兴趣爱好来进行个性化制作。

【拆书家反馈】

哇,非常感谢杨美分享, 我很开心今天的这个拆页能给到你一些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让你将自己的专注力从被动的关注圈调整到了主动积极的影响圈,有没有觉得自己力量感更强了呢?

杨美:是的

再次感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伙伴们深入了解关注“影响圈”概念要点、边界,学习了应用3个步骤来关注自己的影响圈,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点出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

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拆页了。通过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区别,我们知道了人生由我们自己创造和掌控的。我们运用了判断、分类、调整的方式找到了我们的影响圈,找到影响圈只是说我们知道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哪儿。那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知行合一改变行动拿到更好的结果,成为有影响力的人呢?请大家跟我一同往下走,来到我们的第二个拆页,开始改变行为,第二个拆页和第一个拆页之间是递进关系。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过渡到第二个拆页】

在第一个片段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找到影响圈,但同时我们很清楚,不是说找到影响圈结果立马能变好。

下面请大家花3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阅读的时候可以划记一下重要的词句。

【R原文片段:2】

“如果”和“我可以”

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我就没这么烦心了。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

“如果孩子肯听话……….

“如果我学历更高……….

“如果我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体现了这个人的品德修养,例如“我可以更耐心、更明智、更体贴………

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定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面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旧约》里有段约瑟(Joseph)的故事。约瑟17岁就被兄弟卖到埃及,成为埃及法老的护卫长波提乏(Potiphar)的奴隶。面对这样的遭遇,任何人都难免自怨自艾,并对出卖和奴役自己的人满腔怨愤,但是约瑟却能够积极处世,专心磨炼自己,不久便倍受信任,帮助主人打理家事,掌管财产。

后来他遭人诬陷,身陷囹圄达13年之久,皆因他坚持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即便身处这样的困境,他积极的态度依然不改,他从自身做起,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愤为动力,没多久就掌管了整座监狱,后来又掌握了整个埃及,成为一人(法老)之下、万人之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阅读完了,下面我来讲解一下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

通过第二个片段的学习后,学习者在遇到外部变化或棘手问题时,能采用“我”为主语的句式,比如:“我可以”“我选择”,“我能够”等句式把行动落地,更好的扩展自己的“影响圈”,让自己积极主动的行动起来。

【what】

面临问题的时候,采用“如果”或“我可以”句式,实际上透露了你的焦点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why】

不同的句式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体验。

例如用“如果”句式。“如果天不下雨就好了”,“如果孩子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乖就好了”。这种假设性的语句,听起来都很消极,它将问题都归结为外在的因素。

而用“我可以”的句式,“我”为主语的句式,“我可以更理性”“我能够更用心”“我选择再试一次”,这样得句式将问题归结为内在的因素,明确积极改变的方向,也是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

【意译案例】根据原文中的案例,我也给大家讲个更接近的意译案例

今年有一部电影大家一定都看过《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的主演张小斐,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

张小斐作为杨幂,袁姗姗的同学,她从一开始就和她的同学一样得到很多幸运女神得眷顾吗?并不是,张小斐发展非常不好,演艺之路也很艰难,当她的同学都已经大红大紫时,她无戏可拍,无人问津。好不容易参加一个节目还被同学袁姗姗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困境里,她总在想着如果自己有同学那么幸运就好了。无奈一味期待幸运降临,耗尽了最初热情和能量,她开始变得沮丧沉沦。但还好她察觉了自己的情绪和糟糕的状态。她决定调整自己,从小舞台小众的小品里,慢慢打磨积累自己的资本和机遇。由于小品和相声界女性就比较少,要获得观众的认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过程非常辛苦,但她始终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时刻想着“我可以”“我能够”从自身做事,化悲愤为动力。终于2016签约北京大碗娱乐文化公司,同年参加综艺节目《喜剧总动员》,2018至2021年连续四年参加春晚,2021主演《你好李焕英》爆红,成为“国民妈妈”被大众记住并熟悉。

【how】

从刚才分享的那个案例里,我们可以悟得,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即便我们与别人起点不一样,但只要有正向的信念,我们便能找到成功的钥匙。当然,从这个案例里,我们也知道了,建立“影响圈”积极的做法是“由内向外”的改变,在遇到事情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实现:

1、觉察情绪思维,回顾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模式,发现正在使用“如果”句式,或用外部因素作为消极行动的借口时,积极喊停。

2、调整,发现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的时候,自己停留在关注圈的时候,把关注圈调整成影响圈,然后开始调整分类,就把“如果……我就……”改成“我”为主语的句式,比如“我可以”,“我选择”“我试试”“我能够”等。

3、行动,做我所说;把这些“我”式句式的内容变成行动计划,并付诸行动。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我已经很努力扩展自己的影响圈了,白天上班,晚上带娃,可是仍然影响不到我的老公,他一回到家要么打游戏,要么睡觉,我要怎么影响,原文中提出的“影响圈”重点是从自身能够掌控的方面着手,而不是考虑控制他人的行为,因此对方的反应如何,并非我们考虑的重点所在 。

【可被观察到的行动】

今天现场呢,我们将可以掌握“由内而外积极主动“的3个步骤,并通过联想和反思到自身的一个案例来进行切身体会一下它的用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给出具体场景】

刚刚我们学习了用“我”式句式来扩展自己影响圈的对应方法,现在为了检验大家对这三个步骤的学习情况,我们有一个情景演练,通过它,大家也能马上发现这三个步骤的魅力所在。

我来先给大家分一下组,从我的右手边开始,两人一组,一共2组,现在请大家认真听这个情景,拆书表上也给大家写出来的,大家可以看上面:

长沙春季一直在下雨,天气很潮湿又阴冷,春娇原本答应儿子约小梅和她女儿周末一起去动物园, 可是一连两个周末都下雨,于是儿子天天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动物园呀”,可是因为下雨,不能出门,于是儿子就在家大闹发脾气,春娇就把儿子打了一顿,自己又有点懊恼,第二天上班的时间跟同事小梅说,问小梅,“你们家女儿跟你闹没,我家儿子天天闹要去动物园,烦得。”

【给出清晰的指令】

现在根据刚刚的分组,请两人一组,一人扮演春娇,一人扮演小梅。春娇需要向小梅说明自己的困扰,那小梅呢,则需要运用到我们刚才的三个步骤来帮助春娇找到解决办法,先请小组内讨论写下对话的内容,待会我会邀请一组来演练对话。讨论时间为5分钟。请记住一定要采用我们学习到的步骤,先用“如果”句式进行消极情绪和行动的体验,然后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积极喊停。然后调整心态面对。能改变的用“我”为主语的句子,“我可以”“我选择”“我能够”“我换一种方式”的句式来提醒和激励自己。改变行为,改变方式,帮助春娇与儿子达成积极的行动。我说清楚了吗?

好,时间到,我看到大家都交流地特别热烈啊,下面有请一组伙伴来角色扮演,分享一下你们的对话。

【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淇月(春娇):小梅之前答应儿子去动物园的,结果天天下雨就去,唉呀他天天跟我闹,我烦死了

杨蓉(小梅):你看看你为什么会很烦呢?为什么下雨孩子一闹你就烦呢,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看

淇月(春娇):我觉得我没有办法控制天气呀,他哭闹的时间我也没有办法控制他不哭呀;

杨蓉(小梅):是的,天气是不能控制的,孩子哭闹是不能控制的,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你能做点什么呢?

淇月(春娇):嗯,他其实是特别想和小伙伴一起玩的,他自己在家会比较孤独一些的,如果去不了动物园的时候,我可以把邻居的小伙伴呀,或者你女儿接过来呀,一起在室内呀或者图书馆呀做什么别的活动。

杨蓉(小梅):哇,原来你有这么多好主意,下次就把关注放在可以做的事情上。

淇月(春娇):是的,那我们就可以约着这个周末带你女儿和我儿子一起玩吧

杨蓉(小梅):好

【拆书家反馈】

感谢两位的精彩演绎,刚刚两们的演绎改变行为的三个步骤,完美的呈现了什么叫学以致用。春娇在小梅的帮助下解决了自己的苦恼。我想问下两位演绎着,你们通过演绎后,对这几个步骤有了更深的印象吗?

杨蓉:有

那现在对自己以后对积极主动改变个人行为有信心吗?

淇月:有

A2 分步催化【分步催化—设定情景】

下面就到了我们练手操作的时候了。请大家设想一下 ,未来几天内或者一个月,你可能会跟你亲人、朋友、还是公司同事之间,会有一些糟心事情,比如:老板给你布置了很多任务,同样的岗位,我的工作任务安排得比别人的都要多,比如:长沙天天下雨家里衣服一直不干,老公又天天换衣服;比如:最近招聘面试了很多人,但是公司领导都不满意,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我们的3步骤来一步步进行梳理,注意,时间有限,请大家思考并写下来,时间为3分钟。当然这是我设想的场景,请大家各自设想跟自己相关的未来几天或一个月会发生的场景,注意先把场景写下来即可。工作上的事情呀,生活上的事情呀,

下周你可能跟领导同事有一些小事情呀,又可者你迟到了

好,时间到,有哪位伙伴主动来分享一下的呢?

【伙伴分享】

淇月:领导安排了个对我来说有一点难度的事情 ,我对自己期望比较高,我觉得不能完成,有点烦燥。

【分步催化—加工应用】

好的,继续往下写,刚刚我们学习了把“如果”换成“我”式句式,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按照这个思路,你刚才写下的场景你可以怎么处理,仔细梳理一下,然后用今天学习的积极主动改变行为写一个行动计划。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依然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写自己的场景,不是写其他人,现在就是实操应用的部分。

好,时间到,有哪位伙伴主动来分享一下的呢?淇月继续分享你的场景吧

【拆书家反馈】

是的,其实非常好哦,我不知道大家刚刚对于蓉蓉的一个分享,有没有听清楚,我觉得她的这几个步骤都有在应用,首先我们这个积极主动的首先是从我们自身的一个状态的调整,调整比如跟领导开开玩笑,然后伸伸懒腰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那我就可以再做我的一些状态了,一些细小的微心理的动作是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些心里暗示的,会让你有一个好的工作状态的,首先你自己已经在主动的破冰了,这就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点,因为工作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有,生活中也是这样的,我们没有一尘不变的方法,一定可以应用到极致,可以把它搞好,但是我如果我主动的去做这个事情 ,那么结果一定比我不去做这个事情或是消极的去等待要好很多。所以我觉得其实是非常好的。

非常感谢蓉蓉的分享,希望未来大家在工作或生活中可以多多应用这个积极主动的方法。最近这周,在准备今晚拆书的讲稿,我就发现,我几乎每天都有机会用上“关注圈影响圈”这个方法。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关注的事情太多了,我们想去改变的也太多,但只要我们更多把焦点放在影响圈内,生活就简单积极得多。

【强有力的结语】

今天第一个片段我们学习了如何区分影响圈和关注圈,第二个片段我们学习了先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改变你所能改变的,关注影响圈,先改变自己的行为,由内而外扩大你的影响圈,愿你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我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未来在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时,能够把握机会,把危机变成成长的契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