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311期线下活动(河东分场)总第338期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赢得更多沟通时间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本次的拆书家淇月。我的三个标签是:

1、终身学习者,缘起从小带我长大的外婆,每天帮我做完饭,都会坐在椅子上,戴着1000度眼镜看书。

2、越挫越勇的拆书家,势必今年11月前成为三级拆书家。

3、朋友心中“温柔的定海神针”,不管他们遇到什么困境,有我在,就会比较心安。

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拆解的主题是“赢得更多沟通时间”。学习了今天的方法,在别人不愿意听你讲话时,就能使用(行为)“买时间”3步法,“预判期待、制造意外、强调价值”(澄清),引起对方沟通兴趣,为自己争取更多沟通时间。(界定)。

场景介绍法:

【事件场景】一项多次垫底工作,领导不抱期待,你突然给他汇报,希望得到更多支持,他说“我现在挺忙,再说。”你答应朋友一件事,结果忘了,你打电话过去,朋友说“你别说了,我不想听”。

【提问】你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可能面对不够信任你的领导、客户,或是正在气头上伴侣,好友,你会怎么做?是尴尬离开还是不管不顾先把自己想说的说完?

【影响】如果尴尬离开,直接浪费了这次沟通机会。如果快快说完,对方根本没听进去,这次沟通也是失败的。甚至长期来看你还可能失去是晋升、投资、改善关系解决问题的机会。

【解决】今天的学习就能帮你改变局面。《好好说话》这本书把各种说话场景分门别类,是近几年国内最会说话的一群人给你支招,今天我们学的这招就是在对方不愿意听你说时,帮你争取更多沟通时间。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我给大家1分钟时间阅读一下片段,看完了可以举手或眼神示意我一下。

《好好说话》第二章节

为自己赢得表达时间【why+what】

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你想说话,却发现机会稍纵即逝,不得不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比如在电梯里遇见领导,或是客户拨冗给你三分钟介绍产品的机会,抑或是在女友负气出走前追上去想连忙解释误会……此时,怎样让他们愿意听我们讲话?怎样让他们回应到我们想讲的主题呢?

很多人有个毛病,想着既然时间紧迫,那么当然就要快问快答、长话短说,恨不得像相声里“报菜名”那般,连珠炮似的一口气把事情说完。

但请注意,沟通这件事永远是双向的,不是你单方面把事情讲完了,任务就结束了。更重要的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听众还得能投入,沟通才算成功;否则,说得飞快,只会让原本能耐心表达的重点变成一股脑的噪声。一不小心,情况就会变得像早年的琼瑶连续剧那样,男主角满头大汗地在一旁忙着解释,只换得女主角捂着耳朵,摇着头说:“我不听,我不听!”

时间既是阻碍沟通最大的绊脚石,也是成就沟通最好的催化剂。所以在沟通中,我们最需要的往往是为自己赢得时间,才能让人家愿意听我们好好说话。

在此,我们要介绍一个“买时间”的小技巧。

什么叫“买时间”呢?简单说,就是在对方不给我们足够时间说话的时候,先别忙着去埋头想自己要讲什么,而要先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别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听?我们得先给自己争取到时间,才有机会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看得差不多了。先把注意力给到我。

【what】在片段中我们看到这个赢得更多沟通时间的策略叫“买时间”,也看到买时间的重要性。书中对“买时间”解释是,对方不给我足够时间说话时,先别忙着去埋头想自己要讲什么,而要先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别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听?这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听到什么内容才有兴趣,并有主观意愿给你更多时间。

看下面的例子,我们来理一理。

现在举我跟领导汇报我策划的一个音乐剧,准备参加6月上级领导组织的文艺比赛,希望领导同意我的方案,划拨超过去5倍的经费。过去我5年我们没拿过前3名,领导没兴趣。不想听。

【反例1】我说“领导,我问了您的秘书,您下午三点开会,两点半到三点,开会前有段时间空出来,给我十分钟汇报吧。”我说完。领导说,“到时候再看”。

互动:

【追问】这是买时间吗?(学习者:不是)

【差异点】这不是。因为领导不想听,并不是完全没时间,是对“文艺比赛取得好名次”觉得不太可能,就没啥兴趣;而且领导午休后期待2点半到3点调整状态,对看不太感兴趣的东西更不想听。我没有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如何让他感兴趣,所以沟通的结果是领导不好直接拒绝,只好说“到时候再看”委婉拒绝。强调下,“买时间”的关键点之一是沟通的内容需要从对方角度思考,必须是他有兴趣的内容。

【反例2】换种方式,我向领导恳求“领导,我们这种搞的新节目绝对不会让您失望,您再抽个时间给我10分钟,10分钟就够了”。领导勉为其难同意了。

互动:

【追问】这是买时间吗?(学习者:不是)

【差异点】也不是“买时间”。沟通结果虽然是领导答应再给时间,但并非他有主观意愿,而是因我的“恳求”被迫答应,而买时间的关键之二是“对方有主观意愿给时间”,主观意愿很重要。

【正例】

现在再换个方式。我说“领导,我们这次筹备的节目可达到湖南台节目的水平。这次请了湖南台优秀导演全程指导,她是汪涵同学,帮我们编了一个原创的舞台剧,而且专门为您设计一个男主角的角色。”领导说“有点意思,继续说说。”

【追问】这是买时间吗?(学习者:是)

【差异点】这是买时间。因为我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他很期望我们的节目能出个好成绩,他也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我告诉领导这次节目请的导演和剧本很有优势,并且还专门为他设计了男主角的角色,极大激起了他的沟通兴趣。沟通的结果是他主动表示想再了解。这个例子就完全符合“买时间”两个关键点①沟通的内容是从对方角度思考的——他有兴趣的内容;②沟通的成果是对方有主观意愿给更多沟通时间。

【how】在搞清楚“买时间”的逻辑关键点,我们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用“预判期待、制造意外、强调价值”3个步骤来表达。

一、预判期待

说话前,站在对方角度,判断你讲的事情是否是对方感兴趣的、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对方此刻对你这个事的期待是高还是低,理由是啥。

举个例子,我向闺蜜推荐一款适合她的减肥代餐。预先判断对闺蜜感兴趣且有实用价值,因为她生孩子后还是比之前胖20斤,试过无数种方法,花了很多钱都没有效或减10斤又马上反弹。闺蜜想减肥,只是因为过往失败经验,所以对各种减肥产品不抱期望,不想听。

二、制造意外

根据预判,打破对方期待,出乎对方的意料之外,吸引对方注意力。还是闺蜜的例子,我告诉她,“亲爱的,我只跟你讲一分钟。你知道吗?我的同事美丽,你还见过的,生完孩子用这个,半年瘦了30斤,现在都一年了没反弹。”闺蜜现在减10斤都很难,觉得挺意外的。

三、强调价值

强调你讲的有实用价值和可行性,让对方主动愿意花更多时间。我继续跟闺蜜说,“这个方法不用打针,不用节食,美丽用这个方式时状态特别好。我周末约你们一起见面聊聊,怎么样?”闺蜜说“好啊好啊,太需要了。”因为方法既是见过的美丽亲身体验,又不是那些很贵很难受的,所以闺蜜觉得有价值,想花更多时间进一步了解。

【适用边界】这里要提醒大家,这个方法使用需要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是对方主观上不给你时间,不是现实客观原因不能给你时间,例如想要每天看200个病号的专家花更多时间给你看诊,你就没办法用这个方法。二是,你有底气“买时间”,你争取的更多沟通时间是要对方觉得言之有物,有价值。不然会失败得很惨。

【预防异议】用了这个“买时间”策略就一定能争取更多时间呢?不一定。也许对方近期工作或生活重心不再这或这个事已另有安排,很难争取时间。

有人说,很难找到对方的需求,判断对方的期待,怎么办?再次强调,站在对方角度换位思考是关键,刚开始可能不太能想到,需要多多有意识的练习,才能做到沟通高手那样。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俗话说“大脑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一遍”,那接下来我们编个故事演练一下。

设想未来两周,对方不太愿意和你交谈,但你想争取更多时间的场景:比如你以往工作上比较保守,有个新方案希望得到领导支持,但他只给你2分钟时间汇报;比如你和老公以前谈到孩子玩游戏影响学习的问题总是互相指责不欢而散,你还是期待和老公详谈。

你用到今天学习的“买时间”3步法,和对方交谈,赢得更多沟通时间。写出你们对话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对话经过写关键词,每个人独立写, 5分钟后我请人来讲他的对话。下面范例是我在职场中的,之前讲步骤时讲了生活的案例,大家都可以参考。

【结语】今天的拆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大家能在今后生活工作使用“买时间”3步法“预判期待、制造意外、强调价值”,为自己赢得更多沟通时间,抓住想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