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5秒法则》 所属活动: 喜乐拆书®常规场·总第573期丨4月18日(上)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克服拖延症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诸葛。

我先用三个简单的标签介绍下我自己吧。

我的第一个标签是:程序员,因为我从事的是软件开发工作。

我的第二个标签是:新奇事物探索者,因为我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抱有好奇心想去尝试看看。

我的第三个标签是:正在升级打怪的拆书家,我希望通过拆书来提升自己的各项竞争力,比如表达能力、即时回应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等等。也希望能通过拆书来找到一起学习,一起共同进步的小伙伴。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拆书就是我们能把书中的内容、精华提炼出来,然后将原著的中心思想和精华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具体清楚。最后,将这些内容关联到自己的经验,并应用到未来的生活中去。

这个方法在拆书帮,我们将它称作“RIA”拆书法,“R”是指阅读原文,“I”是指以自己方式表述原文的中心思想,“A”是指将书中的内容联系到自己过去的经验,并应用到未来的生活中去。RIA拆书法,一般适合拆书家,做现场的个人分享用的。当然RIA拆书法也适合用于个人,通过写RIA便签,真正做到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

那什么是拆书帮?拆书帮是一个基于RIA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的非盈利组织,我们拆书帮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分舵,上海目前有五家,我们喜乐分舵算是其中最活跃的一支分舵。

在拆书帮里,我们将促进学习者持续学习并提升能力的人,称作拆书家。

看一本书和参加一场专题培训,它们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看完一本书把知识点写出来和把知识点表达出来,它们的效果又是不一样的。

拆书帮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让一部分人成为拆书家,拆书家可以像培训师一样带领一群学习者学习,这种学习法不亚于同主题培训,还可以让学习者获得比自己阅读好百倍的效果。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当你在用5秒法则的时候,你也会发现这一特别之处——你有5秒的窗口时间,决定自己是跟随天生的行动本能呢,还是任由大脑阻止你的行动。意识到这5秒的窗口时间,我做出了心理上的全面改变,问题很清楚:问题出自我自己,是我自己每次都用不到5秒钟时间束缚了自己的脚步。

因此我做了个非常简单的决定:如果我知道这个改变的行动对我有益,我就会用5秒法则来推进自己的行动,不管当下我的感觉如何。我不仅把法则应用在早起上,还有健身房、找工作、减少喝酒,用5秒法则学着做更好的母亲和妻子。

当我觉得太累,不想锻炼,我就会默数5,4,3,2,1,强迫自己走出门,开始跑起来。当我拿起酒杯,虽然心里知道自己不该再喝酒,我就会默数5,4,3,2,1,把波旁威士忌放下,让它离开视线。当我觉得自己正刻薄地对待克里斯时,我就会默数5,4,3,2,1,纠正我的语气,让自己更友善些。当我发现自己正在拖延时,我就会默数5,4,3,2,1,坐下来开始准备我的简历。

这项发现非常有效:简单地促使自己做出行动,能给你的信心和工作效率带来连锁的良性反应。通过推动自己采取行动让生活继续,你就能体验到那种难以形容的解脱感和力量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我们大家一起来想象一个场景:

本来我们躺在沙发上刷着手机,很舒服,但一看时间,该起来写拆书稿了。

这时候我们很可能有这样的情绪:“好累啊,不想动诶,没心情,再玩会手机吧…”结果就是一直拖延着不写,直到最后草草了事。

哈哈,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肯定都有过这种拖延的的经历把。那么,是否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协助我们有效克服拖延症呢?

我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可以有效摆脱上述拖延症的方法,那就是“5秒法则”。

什么是5秒法则呢?

简单来说,5秒法则就像是一个口号,或者触法行为的一个按钮。通过倒数,让自己在5秒内快速做出肢体行动,只要开始行动了,我们就夺回了对自己的控制权,快速战胜拖延症。

每当我们想要去做一些事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找些理由阻止自己去执行,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用5秒法则,倒数“5、4、3、2、1,开始!”大多数人都可以立即行动起来。

Why:

为什么5秒法则会这么神奇呢?

“五秒法则”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屏蔽掉了自己的感受,直接进入行动模式。

举例来说,我们一般的行为是:目标 -> 感受 -> 行动=拖延,而其中的感受是拖延、退缩和胆怯的根本;而利用“五秒法则”就是让自己先屏蔽感受:目标 -> 5秒法则屏蔽感受 -> 行动=摆脱拖延。

这5秒钟的倒数,就像百米赛跑前裁判员的那声“预备~跑!”使我们专注于当下的目标,并储蓄能量准备行动,只要动起来了,后续的问题就能引刃而解。

How:

那我们该如何使用5秒法则呢?

我这里提供了一个5秒法则的应用步骤,给大家参考:

1.设立目标。就是指你大脑中突然想去做一件事情,并且认为这么做对你有益,那就将其设为目标。例如你突然意识到要写拆书稿了,觉得写拆书稿可以使自己得到提升,那就将写拆书稿作为当下的目标。

2.屏蔽感受。在倒数“5,4,3,2,1”的过程中,不过度思考当下的情绪和感受,有意识地回忆并专注于设立的目标。在上述例子中就是,当我开始倒数时,我尽量不去想“好累啊,不想写”之类的负面情绪,有意识地回忆并专注当下的目标,“5秒后开始写拆书稿,4秒后开始写拆书稿…”。

3.立即行动。当倒数结束时,立刻行动。在上述例子中就是,当倒数到0后,马上着手开始写拆书稿。

5秒法则的应用步骤可以浓缩成一句话,即:设立目标→倒数5秒屏蔽反对感受→立即行动。一个字:快!

Where:

那5秒法则可以应用到哪些场景中呢?

5秒法则可以应用到很多拖延的场景,比如说有事情马上要做,自己却不想立刻行动的时候,就可以使用5秒法则去克服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我来举一个自己的实际经历把:

上周五晚上我兴致勃勃的决定周六去加个班,定了计划第二天10点钟到公司。

转眼到第二天早上,被闹钟吵醒后的我,关掉闹钟后还是很困,想着再不起来就没法准点到公司了,当我正在犹豫的时候,内心就响起一阵声音:“反正今天不用打卡,再睡一会吧。”于是又心安理得地睡过去了。

又睡了一段时间后,醒来迷迷糊糊拿起手机一看,已经快十点了!离公司要至少有一个小时的路程!这时候内心又开始盘算起来:“算了,干脆再迟一点把,中午去到没关系的,不急,再躺一会。”接着又睡了过去,等到再次醒来已经十一点半了,我的计划已经从原来的十点到公司,变成了今天还要不要去公司加班?内心又挣扎了一会,回应道:“算了,今天还是不去了吧!”

A1+: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从最开始的计划准点到公司,再到后来迟点也没关系,再到最后打算不去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前一天晚上睡得比较迟,第二天醒来后还很困;

2. 行动力不足,在起床前会拖延很长一段时间;

3. 内心将“拖延”的行动合理化 ,使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之前定下的目标;

如果当时可以果断起床的话,后面结果肯定会不一样。

A2便签:

学习了5秒法则后,怎么去将它应用到我们以后的生活中去呢?我这里使用5秒法则做了一个行动计划。

目标:

从今天起至四月底(还剩十几天),将闹钟调整到早上7:00,每天当它响起的时候,就立即起床。

具体行动:

1.每天晚上上床之前,将闹钟放得离自己远一点,保证必须离开床才能够得着。

2.每天早上当闹钟响起,睁开眼睛后第一时间开始制定起床计划:5秒后立刻起床。

3.倒数“5,4,3,2,1”,倒数过程中尽量不去身体和情绪上的反馈,心里一直默念“还有5秒立刻起床,还有4秒立刻起床…”。

4.倒数结束后,立即把被子掀开,站起来,关掉闹钟,走出卧室,开始新的一天!

可检验标准:

四月底统计挑战成功的天数,超过10天即算挑战成功。

奖惩措施:

如果成功完成起床挑战就奖励自己一本喜欢的书,如果没有完成就喝一小杯陈醋作为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