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分组:
大家好,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我们的拆书过级。我叫杨丹,三个标签介绍自己,学习爱好者、教练传播者、一级拆书家。
为了后面分享交流,我们提前分个组,这两位一组,这两位一组。
学习目标:
跟随我RIA现场学习之后,学习者能够在这次拆书活动中,让自己在面对沉默或暴力的场景时,为了跳出沉默或者暴力的应对方式,避免过激行为,运用一次“控制想法反推四步法”。
FAB图书介绍
我今天要拆解的片段来自《关键对话》这本书。下面我用FAB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
【F】这本书的作者是四位著名的演说家、咨询家,他们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多万人的跟踪调查,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对话情境和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A】这本书一经面世,就受到史蒂芬·科维、樊登等等国内外大咖一致推崇,这本书不仅技巧实用,还结合了很多应用案例,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小总结,让人读起来生动、有趣而不枯燥。
【B1】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会遇到冲突,要么当面反对,把对方惹恼;要么沉默接受对方错误,做出很多傻瓜式选择。通过阅读了本书,以后在沟通中,不论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我们都能够以事半功倍的效率轻松面对。
【B2】这个拆页能够让大家通过“控制想法反推四步法”,避免因为主观臆断导致的过激行为带来的冲突。如果我们经常能够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控制想法反推四步法”,就能让我们学会识别是什么情绪导致我们有这样的行为,分析是什么想法导致我们产生这样的情绪,从而更好的管理情绪、控制不当的行为方式。
原文片段阅读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个片段主题是“控制想法的技巧”,下面请大家花两分钟时间阅读拆页内容。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
【主题】:控制想法的技巧
【片段来源】:《关键对话》P97-98 ,科里·帕特森等
要想形成不同的想法,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对话高手的做法是,想办法放慢节奏,然后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行为方式回顾
要想放缓转瞬即逝的主观臆断过程,避免随之出现的激动行为,你应当沿着行为方式模型一级一级地向前反推。这个过程需要费点儿脑力,首先你必须停止当前的做法,然后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整个反推过程是这样的:
l 【行为】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询问:
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
l 【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询问:
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
l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询问:
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l 【见闻】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询问:
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通过这个反推过程,你会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活动中,进而改变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好,我看到小伙伴们都差不多读完了,那么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拆页。
【是什么】what
《关键对话》中,提出了反推四步法来帮助我们从“行为、感受、想法、见闻”四个方面去思考冲突的根本原因,通过改变其中一个或多个因素来避免产生激动的行为,从而改善关键对话的结果。
【为什么】why
在激烈的争吵下,我们通常采取的两个策略就是沉默,或者暴力。当情绪来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忘了本来沟通的目的,陷入错误的应对方式。激烈的争吵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可能还会导致关系破裂。
【反面案例】不这么做的坏处
比如五一节,我和孩子就发生了一次冲突。五一放假,我和孩子约定好他自己在家做计划,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我去参加教练课程。可是当我回来看到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我认为他就知道玩,不好好学习,发火道:“你怎么就不知道主动学习呢?五一本来就是查漏补缺的好机会,你作业都不做,还要不要考大学了?”。孩子也很生气:“你知道我在学校有多累吗?五一就不能让我休息休息?五一就应该玩,不应该写作业!”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着。最后他也没写作业,我也没心思干别的,还气得胃疼。
【行动步骤】how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通过控制我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避免冲突呢?书中就提到4个步骤:
1、识别行为是否处于沉默或者暴力的方式。当对话气氛不对的时候,冷静下来关注一下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的情绪是在隐忍,还是在爆发?这个时候让自己像摄像机一样,客观的审视自己的行为。以上的案例中,当时我是暴力方式,声音很响,语气很重,措辞也很过激。
2、识别当时的感受。问问是什么情绪导致自己沉默或者爆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是委屈、恼火还是其他?要尽量找到准确的情绪。以上的案例中,我应该问问自己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当时的自己表现的是非常恼火,其实内心是有焦虑。
3、分析想法。分析是什么想法导致我们有了这样的情绪。为什么会感到委屈或者恼火呢?以上的案例中因为孩子没有写作业,我就认为孩子不想好好学习,只想着玩。这都是我的想的,并不一定是事实。
4、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问问自己产生这样想法的依据到底是什么?这个依据是否是看到的或者听到的?是想法还是事实?以上的案例中,我找到了想法背后的依据其实是我想的,并不是事实。孩子在学校里每天都从早学到晚,睡眠很少,压力很大,回来确实是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他考试的成绩也不是很差,只是算不上很优秀。
通过“控制想法反推四步法”分析,我知道了自己希望孩子能主动学习,多写点作业,把成绩搞得再好一点。我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因为过度担心导致了过度解析,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
【适用边界】where
“控制想法反推四步法”并不是所有对话都适用,当你在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和重要的人沟通重要的事时,我们处于沉默或者暴力的方式时,可以通过“控制想法反推四步法”帮助我们反思自己地行为,找到事实,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A1】激活经验,提出一个显像问题
我想问一下小伙伴们,大家以前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有没有发生过激烈的争吵?这种争吵给大家带来了比较大的伤害和痛苦。比如,上周末我刚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就在玩游戏,我当时就把电脑关了和孩子说:“你就知道玩!”孩子说“你就知道学习!根本不关心我!” 于是和孩子吵了一架。我很生气,孩子也很伤心。又比如工作中我们要应标,需要资料,财务就是不给,我们就对财务说:“你们就知道在家享福,我们不签单,你们工资从哪里来?”财务说:“你们签单了不起,我们就要惟命是从?”双方都很恼火。
现在给大家2 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讨论,并把过往激烈争吵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案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事件等关键要素写在便签纸上,一会请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分享的时候注意用一句话简练地概括。
好,时间到了,现在请这位小伙伴和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柯莱:昨天晚上,孩子要去打篮球,自己希望孩子先完成作业再去打球,孩子因为和同学约好了,希望先打球再写作业,两个人发生了争执。
【A1+】反思加工经验
通过刚刚的讨论和分享,我们发现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那么结合我们今天学的“控制想法反推四步法”回顾一下,如果时间倒流,重新回到刚刚你分享的那个案例中,你会怎么运用“反推四步法”来控制自己的想法,改变沟通的结果呢?大家用3分钟时间在组内讨论,并把四步法要点写在便签纸上,等会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好,小组讨论的时间到了,现在请这位小伙伴和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婷婷:
婷婷是做采购的,每周一早上都被计划催,觉得很不开心,但是也不愿意和对方吵架,于是保持沉默。
识别当时的感受:被对方催让自己感觉自己很不专业,做事还要别人来催吗?不开心生气。
分析想法:就是对方经常周末加班把事情做完了,而自己要照顾家庭、孩子,和学习,周一事情很多,认为对方不换位思考,不理解自己。
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发现是客户催销售,销售催对方,然后对方催自己。
经过反推四步法,婷婷决定下周找对方沟通,和对方提出每周五加会班帮她处理一下紧急的单子。
结尾:
非常感谢大家参与今天的拆书,我相信大家对“控制想法反推四步法”都有了理解,1识别行为是否处于沉默或者暴力的方式;2识别当时的感受;3分析想法;4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希望大家在需要的时候积极运用。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请大家给我一些苹果和洋葱。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