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TF1-1定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学习目标: 分析自己做出选择时的标准

开场: 我是于晓荷,名字取自"小荷才露尖尖角",出生在早晨,就是晓荷了。职业是一枚程序猿,三个标签:读书,战胜拖延症,自我提升。在那个读课外书被视为"玩物丧志"的年代,它们便是我生活里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更是自己精神食粮的来源。我是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现在正处于能力培养的"有意识的无能"阶段,从里到外打破自己坚硬的外壳,超越自己,提升自己。今年6月份遇到了拆书帮,神奇的拆书技能帮我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我的读书不知道用到哪里的问题。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就是便签法;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在拆书学习活动中,拆书家不是权威,权威是拆书家所选的图书,拆书家扮演的是引导者、促动师、催化师的角色,启发、引导学习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促进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行动,践行“知行合一”。在拆书帮内部有一本人人必读的书——《这样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进行考察,如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时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因此,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很可能在所有选项中并不优越;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现在到了—个陌生的城市,准备找一家餐厅吃饭。现在你把附近的餐厅由近及远排序依次标号为A,B ,C,D,E…如果你的内心标准是“找一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的店”,那么也许你就会立即选择A,而对于B、C、D、E等考虑都不会考虑;如果你的标准是“找一家干净卫生的餐厅”,那么也许你会在A、B、C中选择卫生条件最好的B;如果你的标准是“找一家干净卫生并且口味好的餐厅”,那么也许你会继续去寻访D、E、F、G、H……同时参考网络上的点评信息,最后你会在这么多家中找到一家最好的所以,如果你想吃到好东西,你首先要有一颗“想吃到好东西的心”。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的人生被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进入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每次我们都和同学们站到了同样的一条起跑线上。可几年之后,我们往往又有不同的解决。高中毕业之后,我们进入不同的大学;大学毕业后,我们又进入不同的公司,有的人公司好一些,有些人公司又差一些。很多人都会很疑惑,为什么我们又同样的起点,结局却不一样呢?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是依据“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满意原则是指:人会从第一个可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和自己心中的标准进行对比,如果遇到一个能够满足标准的可选项,那么就会停下来选择这个,而不是将所有的可选项进行对比,从中选出最好的那个。因此,人们最终做出选择的结果,和他内心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

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会有更好的选择,才会有最优的行动。一个人想要有更大的收获,首先要有颗渴望收获的心。当一个人的选择标准很低时,他很快就能挑选到符合自己内心标准选项,也许,他的选择在所有的选项中并不那么优越,相反如果他的选择标准很高,他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比对所有的可选项,从中挑选出相比而言最好的那一个,他会为自己的高标准付出相应的行动。就像在高中时,有人将本一当作自己的标准,有人将目标定为985,211,大家会为这些标准付出不同的行动,因此大家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3月份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参加了一个21天写作训练营,希望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养成写作的习惯。21天里面,给自己设定的标准是:不管怎样,每天完成一篇至少800字的文章。在这期间,我们的写作计划倒是顺利进行着,一天也没有落下。训练营结束后,把自己所有的文章拿出来互相读了一遍,感觉没有任何的提升,所写内容都是嚼之无味的流水账。由于没有成就感,我们就将这个计划放弃了。回想一下当初设置的标准“每天完成一篇文章”,自己果然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行动的。写的时候盯着word里面的文字计数的地方看着,一到八百字的时候就觉得很兴奋,要完成一项任务了。从来没有想过要对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行提升。字数达到后,就匆忙结束。如果可以提高一下自己的标准,为了完成对自己的承诺,如果我将自己的标准设定为“逻辑结构清晰或者主题明确”,我会更加郑重的对待写作这件事情。

A2.重新开启“写作”这项计划,将每天一篇调整为每三天一篇。将九月份的标准定为"保证文章没有错别字,逻辑结构清晰",找两位小伙伴进行监督,针对主题这一方面并提出反馈意见。并进行自我总结,将自己每天在写作这件事情上面取得的进步。按照日期来计算的话,到月底能顺利完成任务,这时候我应该完成十篇文章的写作,会奖励自己一个笔记本子。等到月末在自己的小群组里面,分享自己的在这上面的收获和心得,请小伙伴们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