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珍藏版)》 所属活动: 喜乐拆书®常规场·总第573期丨4月18日(下)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共享观点库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田浩毅,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第一,我是一名国企智库工作者;第二,我是一名拆书家;第三,我是一名迫切地想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充实知识、提升能力的学习者。

什么是拆书呢?拆书是一种将书本上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和理论内化吸收,并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读书方法论。大多数人在读书时遇到精彩的内容,会摘录,会标注,但这个过程仅仅停留在自己认为已经理解的层面,并没有将其中的理论转化为个人生活工作中真正的实践。而通过拆书这种方法,能够更深层次理解关键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把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也就是拆为己用。

那么拆书帮是什么呢?拆书帮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在全国30多个城市中有40多家分舵,这里集中了各地优秀的拆书家和对知识有着狂热追求的学习者。拆书帮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氛围良好,能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的学习促进平台。

今天,我要给大家拆的书是科里·帕特森等人的《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有人会问,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人进行对话,难道有什么不同吗?在此之前我也存在这样的想法,直到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开始重视关键对话的作用和价值,它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我们的沟通技巧和效果,对我们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键对话是如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协同效应。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和对方展开对话时,我们每个人都会带有个人观点、感受、猜测以及和对话内容相关的生活体验。这种思想和感受的独特组合会构成完全自我的观点库,它不但能让我们形成对问题的看法,而且能驱使我们的每一个动作。

当两人或多人举行关键对话时,毫无疑问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库,这些观点库彼此之间并不一致。我们的看法往往大相径庭,我有一套观点,你也有一套观点;我有我的经历,你也有你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对话高手的做法是努力营建一种安全氛围,让双方都愿意向共享观点库中添加信息,哪怕这些观点乍一看多么富有争议、多么离谱、多么不符合对话者的想法。显然,此时此刻他们并不会同意所有的看法,他们只是努力做出一种保证,保证双方都能开诚布公地表达任何意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差不多看完了。那么,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原文。原文当中阐述了一个核心观点,叫做共享观点库。当我们在进行对话时,毫无疑问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库,这些观点库彼此之间并不一致。正是由于观点库的不一致,所以造成了我们在对话中会出现误解、争论,甚至严重到彼此攻击的现象。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的对话氛围,让对话的双方都愿意充分展示自己观点背后的背景、分析和论据等等,从而让我们的共享观点库更加充实,这样才会作出更加高效、更加明智的决策。

实际上,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共享观点库不一致的情况,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争吵、敌对、沉默或是逃避,会通过暗示、讽刺、口出不逊或流露厌恶神情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限制了和对方的观点交流,甚至试图迫使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

作者在书中讲到一个案例,是一对夫妻在探讨亲密行为,丈夫觉得和妻子很少亲密,而妻子对这种状态比较满意。在出现问题时,两个人总是以暗示的方式进行交流,丈夫往往沉默不语,独自生闷气,而妻子越来越感到郁闷。于是妻子决定当面和丈夫讨论清楚这个问题。她选择了一个双方都相对轻松愉快的时机,告诉丈夫说:“我们能不能谈论一下昨晚的事情,我当时很累,确实不想亲热”,但是丈夫很粗暴地回应说:“这种事从来都是你说了算,我已经受够了!”结果妻子转身离去。我们可以看到,在对话过程中,丈夫并没有明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是采取了冷嘲热讽和批评的回应方式,面对丈夫的冷嘲热讽,妻子也感受到了整个对话存在很强的风险,于是选择了转身离去。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感到这次对话不够安全。

我们平时交流时出现的大部分争执、敌对、沉默和逃避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话的双方没有意识到对话时安全感的重要性。正因为忽略了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我们才会在根本不考虑对方的前提下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会使对方在对话中感受到风险,于是选择用沉默、暴力等错误的沟通方式去应对。比如上司在决策的时候,他特别固执或者说表现得非常自信,那么我们往往会倾向于抑制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们没有感受到安全的对话氛围,就会觉得我一旦说了和他不一样的想法,他肯定会说“你这个想法完全是错的”等等这样的话去反对和驳斥自己。又比如在和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时,我们想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他们会选择逃避、沉默,甚至把门一关不理睬你,这是因为在他们眼里,会觉得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你,你肯定会批评他,说些“啊,你这个想法不合适,不应该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也就是说当我们无法在对话中保证安全感的时候,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沟通,更不要说充实我们的共享观点库。

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做呢,文中给出了一个方法,就是加粗的字体:努力营建一种安全氛围,让双方都愿意向共享观点库中添加信息。努力做出一种保证,保证双方都能开诚布公地表达任何意见。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三个步骤:

1、暂停对话。当对话出现安全危机时,可以暂时退出对话,让双方都冷静下来。

2、创建对话的共同目的。让对方感受到你们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感到你关心他的目标、利益和价值。

3、做出承诺。向对方做出承诺,保证不会在对话过程中出现驳斥、反对、讽刺对方这样的行为,从而引导对方在回到对话时可以随心所欲地讨论任何问题、发表任何观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分享一个自己的例子。一天晚上和我妻子在家讨论起公司里专职和班组之间的工资关系,虽然我们在一个系统内,但是由于工作单位运营方式不同,我们对专职这个岗位的理解并不相同,导致我们的讨论进行的并不顺利,她认为我并没有理解她的意图,对我进行斥责,而我选择了不予理睬、自己生闷气的应对方式,于是对话不欢而散。

其实在讨论过程中,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营造安全感的重要性,在我们感到对话逐渐失去了安全的氛围时,都选择了错误的应对方式去应对。而当我看到这本书中提到的观点后,我回家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和我妻子再次进行沟通。第一步,暂停对话。我当时跳过了这个步骤,因为我们讨论是前几天的事情,当时已经停止了。第二步,我明确地向我妻子表达了我的目的,是想和她一起去弄明白公司班组和专职之间的工资分配关系,而并不是和她争吵。第三步,我向她作出了承诺并且和她达成了一致,我俩都要耐心倾听对方的认知和观点,不能反对和斥责,等我们都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开始讨论。于是我们的讨论很顺利地进行并且完全解答了她那天想要弄清的问题。

所以明确了安全的对话氛围对共享观点库的作用之后,接下来我需要怎么做呢。我的工作中每个月都有月度讲话材料,撰写方式都是由我牵头,和另外两位同事三个人一起完成,但是每次讨论提纲时由于我更有经验,总是表现得比较独断,而她们则很少发表意见。所以我打算运用这个知识点在下一次撰写过程中引导她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怎么做呢,首先我会暂时中止讨论。之后我会告诉她们,我们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材料的撰写质量,共同完成这项工作,而不是反对她们的思路和想法。最后我会向她们表态,我非常希望倾听她们个人的思路和想法,而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可以畅所欲言,我不会试图进行驳斥和反对。这样就可以营造一种比较安全的对话氛围,能够让我们三个人在充分表达观点和思路的情况下,进一步充实我们的共享观点库,共同完成我们月度讲话的提纲,提升材料的写作质量。

最后,我引用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当我们面对重要问题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活便开始上演悲剧了”。一个人应该具备在沟通中主动营造安全氛围的能力,让对话的众人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实共享观点库,保证每一次关键对话都更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