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学习目标】
大家好,感谢大家来听我今天2-3拆书分享。我叫以诺,我的三个标签是:素食主义者,情商修炼者,以及成长中的拆书家。今天拆的主题是“4步达成第3选择”。通过今天的学习和训练,都学会运用第3选择思维来引导自己和他人在面对两难境地时,能找出双赢解决方案。比如:面临要求时,不再只是勉强接受或拒绝;面对冲突时,不再只有对抗或逃避,而是能通过协商让彼此满意。
【FAB】法介绍图书
F:Feature(特征)我今天拆的书籍是《第3选择》。作者是史蒂芬·柯维,是“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得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本书深度阐述了“第三选择”这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协同思维,并给出了20条创造第三选择的有效建议。
A:《第3选择》是典型的沟通类书籍。作者另一本职场人几乎都知道的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至今每年影响着全球上百万成功人士,包括通用、可口可乐公司的高管,李开复等中国顶尖的管理者。而《第3选择》作为柯维先生的最后一本著作,他说:这是我自认为最好的作品。之前的7个习惯最终指向就是随时随地能作出“第3选择”。可见,我们人生中几乎所有问题,都值得用这个思维来重新思考一遍。
B:Benefit(利益)
B1: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通常只看到两种选择:“我打败你”,或者“我认怂,我输给了你”,“我赞成或我反对”“我成功了或我是一个Loser”、“爆发或沉默”等等。这种你死我活,非赢即输的思维方式,使得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纷争。而本书用大量的成功案例讲述了职场、家庭、社会中的第三选择,贴合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现实生活场景。
B2:今天拆解的是本书的开篇总论与精华部分,将用最简单,最直接,实操的方式带大家现场达成一个第三选择。超级简单的三步,拿来就能使用,从此当你面对别人看似无理的要求,面临一场剑拔弩张的谈判,或遇到家庭矛盾冲突时都可以用起来。
R原文片段: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要第3选择思维到底包含哪些要素,请⼤家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阅读完请小伙伴们举手或眼神示意我一下。
我看到伙伴们已经阅读完了我们的拆页,接下来我会带着大家一起解读。
【Why】
你有没有过谈判或砍价的经历?比如租房买房,价格谈不爽,导致放弃签合同;比如逛街买衣服,特别喜欢却被价格吓跑,谈都没敢谈;再比如,员工觉得自己为公司付出了很多要涨薪,老板却觉得达不到涨薪要求,僵持不下导致员工懈怠工作,老板越来越看不顺员工,等等。
【What】
以上这些情况中的当事人通常都是缺乏第3选择思维的。确实,生活中80%的人都只能看到两种选择,只有20%的人,能看穿所谓“两难境地”是种骗局,他敢于探索未知,TA能看见双方共同的东西,创造出“共赢”,创造出不可思议,彼此欢欣的结果。这就是第3选择的魅力!
【How】
那么如何达成第3选择呢?在片段了我们可以找一些指引。理解了片段中给到第3选择达成的四个思维要素,我们就清楚如何去做了。那四个思维要素分别是哪四个?【互动】对的,我看到我,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与你协同。
我看到我,是我能看到在这个事情中我做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我有自己的立场和需要。我看到你,是我不拒绝或否定你在这个事情上同样也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也有自己的立场和需要。我找到你,我主动与你沟通,我愿意倾听你的需求,感受你的情绪,让你感受到尊重。我与你协同,我希望在彼此平等彼此了解的情况下,我们一起寻求共赢的方案。
我刚才对四个思维要素的解读,不知道是否表达清晰?【互动】好的,清晰了,那么接下来我们根据这四个思维要素,来指导我们达成第3个选择的步骤。这些步骤里,我会给到一个非常清晰,直接拿来用的沟通模板,可以提升大家的沟通效率,大家一定要认真听哦!~
第一步:觉察自我。我先探索清晰自我的世界,只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能与外界协同。在这里可以对自己提2个问题。
1.“我对于这事情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
2.“在这件事情中,我的需求点是什么?”
第二步:主动倾听。我厘清了自己的立场和需求,接下来就是靠近了解对方的世界。
首先,邀请对方说下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感受,具体句式“xxx,我很想了解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接下来,与对方确认你的解读是否正确。具体句式“刚才你说的,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最后,你需要让对方也了解你的世界。具体句式“对于这个事情,我自己的看法和需求是.....”
注意,在对方表达的过程中,不要强行打断,要表达充分的尊重。
第三步:诚邀共舞。当彼此都了解对方的心思了,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其实也做好协同的准备。这个时候,我们就邀请对方一起找寻最优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询问意愿,“你愿意与我一起找第3个解决方案吗?
罗列标准,写下彼此的需求和标准;
探讨方案,双方共创满足两者需求的可行方案;
达成选择,与对方选定最终方案,达成合作。
【案例】
我同事Cathy来公司2年,没有涨过薪水,她找到上司Jacky提出加薪。Jacky一直认为Cathy是值得培养的,最近正在考虑怎样能更大激发她的潜能.于是Jacky借这次机会运用第三选择谈判法与Cathy沟通,得到了一个双赢的结果:Cathy得到加薪的机会,公司最后也获得了一个能力更强的员工。Jacky是怎么做到的呢?
第一,觉察自我—— Jacky认为Cathy提出加薪要求这件事很正常,他体会了一下自己内心是平静的;2,作为上司,他希望得到愿意挑战、能力不断提升的团队成员,也希望所有成员的能力、薪酬都是匹配的
第二,主动倾听—— Jacky:“Cathy,我很想了解你今天提出加薪的一些缘由,可以说来听听吗?”等Cathy说完,他进行了确认“刚才你说的,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你认为自己来公司2年了,以工作年限和工作饱和度足可以加薪。是这样吗?”得到对方肯定后,他继续说:“我有些不同的想法,加薪除了看这些,还有工作深度的突破,是否参与了公司当前关键要务,等等。”
第三,诚邀共舞——
询问意愿,“Cathy,要不我们现在花20分钟聊下,如何才能让你顺利加薪。你看怎样?”
罗列标准,明确加薪条件是工作饱和度+工作深度+参与战略关键要务,Cathy同时提出不能太多加班,因为要照顾家庭
探讨方案,Jacky和Cathy各自提出了一些想法,有的是加大现有工作版块的难度,有的是兼职其他部门工作
达成选择,Cathy担起了新员工培训的工作,契合公司今年“专业主题年”的价值。如考核合格则可以加薪1000块。
【where】
以上所提到案例是职场中的第3选择思维,我们还可运用它帮你解决工作难题、处理家庭问题、面对亲子问题等等…几乎所有人生问题,都可以用第3选择思维来重新思考一遍,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但前提是你得有开放,愿意探寻合作的态度,否则你随时可能卡在四步中的某一步导致协同失败。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下面我们就生活中一个常见的夫妻沟通情形来演练一下,如何运用第3选择思维进行双赢沟通:
你的好朋友夫妻,丈夫叫李雷,太太叫韩梅梅。韩梅梅跟婆婆生活习惯不一样,俩人磕碰不断。梅梅曾要求李雷让婆婆回老家住。而李雷从小由母亲独自养大,认为要将母亲留在自己身边才是孝顺。夫妻之间经常为“要不要老人回老家住”而争吵。
李雷想起了刚刚学习的第3选择,准备用这3步跟梅梅进行沟通。沟通目标是,除了让老人家回老家,和他们一起住之外,找到其他更好的方式让他们三人和谐共处。
现在,请每2人一组进行演练。特别请扮演李雷的一方,注意使用第3选择思维引导沟通,按照步骤在小组内进行演练。3分钟后,我会请2位进行现场对话演练。
温馨提示:你们的演练过程,重点不是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操练今天学习的方法尝试达成第三选择。
【3分钟后,小组讨论结束】拆书家回应:
我看小组内大家交流的差不多了,请这一组李雷和韩梅梅来进行场景演练。
【现场演练案例记录】:
(本案例中,觉察自我,主动倾听,诚邀共舞三步都有用到,最后达成了第三选择)
李雷首先自我觉擦,感受是有些难受,左右为难。需求点是妈妈能留下来,离我们近一点,我方便照顾她。
然后问韩梅梅:老婆,你看除了让妈妈回老家,还有什么可能性呢?。。。你有什么需求,能详细地跟我说说吗?比如咱妈妈住在这里,对你造成了什么困扰。
韩梅梅:严重影响到我的工作效率,影响了家庭幸福感。我的需求是要跟婆婆完全隔开来住。这样不干扰我的购物习惯,不要让我们吃剩菜不影响到健康,等等。
李雷:(嗯,我理解了你的困扰和需求。)你看看我们能不能协商一个第三方案呢?我的想法只是想让妈妈能留下来,也能满足你的需求,让妈妈不说你。
韩梅梅:可以租一个房子,或者有资金实力的话,也可以在同一个小区或隔壁小区买一个小户型。又可以照顾到老人,你也可以表达孝心。妈妈去乡下了,年纪大了也不太现实。。
李雷:(嗯,可以的。)
最后,双方愉快地达成了第3选择。
【结束语】
谢谢李雷和韩梅梅的分享。我们今天学习了3步达成第三选择的方法,通过觉察自我找准自己的需要,通过主动倾听找到对方的需要,最后诚邀对方共舞,通过“询问意愿-罗列标准-探讨方案-达成选择”来取得双赢结果。相信大家通过演练已经初步掌握。接下来的生活工作中,如果你真的足够主动积极,愿意相信、学习并锻炼第3选择思维来解决问题,一定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人生成果。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陪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