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喜乐拆书®常规场·总第573期丨4月18日(上)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亲子教育

开场:

大家好,很高兴大家来参加这次的线下拆书分享活动。我是这次即将成为拆书家的伙伴蒋恺轩,大家可以叫我恺轩。在我们正式进入拆书分享的环节之前,我们大家先用三个标签的方式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让我们互相认识,我先做个示范。

我目前是在链家(一家地产公司)做培训相关工作,所以我的第一个标签是培训人,我的第二个标签是吃喝玩乐(吃辣,喝酒,玩桌游,乐趣在于篮球、唱歌),我的第三个标签是持续成长,也是希望通过加入拆书帮,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互相鼓励和帮助共同成长,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人成长。

拆书和拆书帮介绍(2min):

"拆书",不知道大家对“拆书”有什么样的理解?

从字面意思来看,拆书是拆解一本书,但这种拆解不仅仅是通过某种方法让我们把书中的核心观点/知识点/结论提取出来帮助我们记忆,所谓拆书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论,要大家记住一句话“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拆书是帮助我们提升能力、解决问题,重点不在于学习知识,而在于如何将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1、当我们把这种方法用于个人学习,我们称之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也称为RIA便签法。

2、当我们把这种方法用于引导和促进一群的把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我们称之为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那何为“拆书帮”呢?拆书帮是由一群认可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组成的共同成长的非营利性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亲子教育的主题内容,这个拆页是《正面管教》一书中的“有效地运用鼓励”章节里的一部分内容,给大家2min的时间先浏览一遍。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鼓励自我评价

三年级的科丽把写满了字母g的作业纸交给了她的塔图老师。塔图老师看着她的作业,并且让科丽指出自己喜欢的g.在科丽向她指了几个之后,塔图老师说:“我也可以指出我喜欢的吗?”科丽愉快地点点头。老师指出了另外一个写得很漂亮的g.然后,塔图老师指着一个有两条小尾巴的g,问科丽是怎么回事儿。

科丽惊讶地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小嘴,“啊”了一声。塔图老师问科丽是要自己改正,还是需要帮助。科丽说自己能做,然后回到座位上去修改了。塔图老师没有只是指出错误。她先关注好的地方,然后让科丽自己去评价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问孩子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他们通常自己就能知道,而不需要我们告诉他们。这个例子包括了要以优点为基础而不能以缺点为基础的概念。当你指出哪些做得好时,孩子们往往会希望继续做好,或者做得更好。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学习并且改进学业和社会技能。然而,鼓励往往是激发一个孩子上进的最好方式。如果还要采用其他一些办法-诸如下面介绍的办法-如果我们先通过鼓励“赢得”了孩子,使孩子们更善于接受,这些方法将会发挥出其最大效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看完了么?内容其实很短。这本书是我大概一年前看的吧,然后前一阵子又重温了一下。今天我要讲的话题是“辅导孩子写作业”,网络上有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妈妈,因为辅导孩子作业崩溃大哭,孩子也跟着痛哭流涕,母子二人都歇斯底里。说实话,现在的孩子真的不容易,家长真的更难,单反亲力亲为辅导孩子作业,没有崩溃的家长应该是凤毛麟角了。没有辅导过小孩写作业的你真应该庆幸自己暂时还没有这样的经历。

所以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和周围旁观和网络新闻,总结了一下辅导写作业的三部曲:写作业前,温馨和睦其乐融融,写作业中,喜怒无常暴虐无度,写作业后,肝肠寸断悔恨交加。

如何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悲惨的局面呢?拆页中给了我们答案:

鼓励是激发孩子上进的最好方式,而拆页中就是教我们用“鼓励自我评价”的方式去帮助孩子养成自我评价自我修正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那这种鼓励自我评价的方法,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当孩子完成了作业后,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并指出来。比如一个小朋友刚写完一串文字,我们不是劈头盖脸地说你这这错,给我改!而是要引导他发现自己的好,你觉得有哪几个字写的比较好呢?树立信心的同时也促进一下双方之间的关系。

第二,征询小朋友的意见,让我们也指出几个我们觉得特别棒的地方。当孩子指出了自己好的地方,这还不够,因为孩子的标准有可能和我们不一致,他可能觉得这几个字像画画,就很好,写的特别瘦,就很好,写的满满的就很好,我们作为大人应该要指出哪些符合绝对标准的好,作为几个范例指引小朋友。也是一种我们鼓励孩子的体现,双方共同的认可更能促进孩子的自我认同。

第三,指出小朋友存有问题的几个地方,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些做的也不太好,并及时改正。这一步就是引导孩子去养成自我检核和修正的态度和习惯,例如孩子写的字确实有几个就是很夸张的错误,我们可以指着那几个字,问孩子,你看这几个和之前我们指出的特别好的有什么区别么?让孩子自己发现差异并修正,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固化的行为习惯。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下

1、当孩子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自己做的好的地方的时候,我们当家长的,绝对不能我们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说“你这个哪里好了?”切记,小朋友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有可能在初期和我们大人得评价标准不一致,但是当我们持续地用这个方式鼓励他,我们会最终达成标准一致的。

2、就是这个方法论试用于在孩子比较小的阶段使用,大概也就是一到三年级。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一个小孩辅导的四阶段理论,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一到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家长最为暴躁,因为他们什么都会;四到六年级就变得比较低调了,基本上不骂了,因为他们大部门的题都不会做;到了初中就变得心平气和,经常和孩子交流沟通,因为他们所有题都不会;到了高中就被鄙视了,只能做饭煲汤的后勤工作。这说的就是这个现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其实,我之所以分享这个内容,是因为我确实因为在辅导小朋友写字的时候碰到过一些困扰,总是想让孩子改的尽善尽美,一方面是自己有点要求太高,也不太知道这个阶段的小朋友能达到什么水平,就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本来觉得自己很早就学历这个方法,用的已经挺好了,一回想,发现自己就在本周一的时候,因为小朋友的写字的问题,当时我看了一眼他写的歪七扭八的字,我就直接说“这、这、这、这”这几个字全擦了重新写,孩子就很不情愿,回我说“又要我重写”,我听完了就爆炸了,“什么叫又要你重写?第一,我说过如果你按照要求写,就只要写一遍,所以这是你自找的;第二,这几个字我都教过你怎么写,所以你已经会了;所以你不要废话了,赶快改了去睡觉,否则又要超过9点了!”当时小朋友就憋不住了,可能本身当天有一点类,作业也比较多,快睡觉的时间,就比较没精神,被我一说,就马上很委屈地眼泪在眼眶里转。其实当下我就有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要让小朋友意识到自己写的不太好,应该鼓励他自我评价,并且找到不太好的地方进行改正,而不是直接的“挑刺”,导致一些逆反心理,对结果也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其实我这不里反思的不仅仅是自己没有用这样的方法去指导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自己改正错误的习惯,还应该反思一下,就是我们在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做亲子间的交互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心里想着真正帮助孩子,而不是想着用一些“套路”去控制自己的孩子,这样就违背了《正面管教》这本书的初心。

A2:

虽然也不是第一次看这个内容了,但还是需要提醒自己需要更多的践行,把理念变成信念,最后转化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那就先规划一个小目标好了。

因为接下来一周是期中考试周,会涉及很多的复习和练习,我要遵循“鼓励自我评价”的方法,帮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在期中考试考出好成绩。因为小朋友的困难点在于写字不太好,其他知识点都掌握的比较好,所以我的目标就是在一周内做到关于写字辅导的“0冲突”。

第一,每天的练习卷在小朋友做完之后,绝不妄自下判断说写的“好与不好”,先让小朋友自己评价自己写的好的地方;

第二,根据我和她共识的那些写字的内容,指出来我觉得符合我们共识标准的那些内容,并挑一些我觉得特别好的地方;

第三,指出一些相对有问题,不符合我们之前共识的标准的内容,让小朋友自己判断问题在哪里,如果有不懂的再问我。希望在这一周里,我能做到写字辅导“0冲突”,帮助小朋友把字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