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大家好,我是老轩,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现场。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三个标签是:跑步,徒步,售卖体验。现在我们做一下分组,请从我右手边开始三人分为一组,等会会有小组讨论,谢谢。
【学习目标】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当我们跟伴侣和孩子同事意见不同时,可以采用“共同目标四步创建法”,可以把对话重返安全,寻找新的共同目标;
WHAT这是一个教会我们在沟通过程中通过“共同目标四步创建法”把对话从对抗回归安全并寻找出新的目标的便签;
Why;在关键对话的过程中由于意见不同,情绪激烈,造成沟通陷入危险,沟通无法进行;
一般做法:
在沟通过程中,由于感觉不到安全感,大家会选择逃避对话,或者选择对抗,为了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造成沟通无法继续
一般做法的坏处:
无法完成沟通的目标,让沟通变成了没有意义的争吵,
反例:上周我接儿子放学,儿子让姥姥或者妈妈家访同学,说同学再学校在他书上划了一笔;他扬言要告老师,但是没有告,让家长帮忙告小朋友家长;
我:“以后再学校有人欺负你,你先还回去再告老师”
儿子:“老师说了,如果还手,就算告老师老师也会批评”
“批评就批评,最起码不会吃亏”
“怎么不吃亏,老师说了,如果你还手了,就不会同情你”
“同情你有什么用,不是还是受欺负了么”
“还手有什么用,老师也不会向着你”
儿子和我都很生气,谈话陷入僵局
HOW:
1.表决心,获信任,就是原文的第一步:
积极寻找共同的目的-什么叫做积极寻找共同目标呢,就是表态获取对方信任;
2.找目标背后的目标,就是原文的第二步
识别策略(我们常常把期望的目标和实际目标等同起来,期望目标是策略,策略带来的结果才是真正的目标)背后的目的-也就是我们要找到目标背后的目标;
3.寻找第三种目标,就是原文的第三步
开发更高级的目标-何为更高级就是第三种目标,符合你我利益的目标;
4.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就是原文的第四步
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明确目标找方法;
反例变正例:
第一步:表决心,获信任
“儿子我们白天的问题还么你有讨论完,你认为受欺负就要告老师,我认为应该先还回去,再告老师,我们的想法虽然不一样,但爸爸还是想把这次讨论继续下去,帮助我们把问题解决了”
“那好吧”(虽然不情愿,但还是配合)
第二步:找目标背后的目标
“儿子为什么你总认为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告老师?而不是自己解决?“是不是这是老师的要求?”“是否你认为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
“当然了,我都说了,老师说有事情就要告诉老师,我要做个听话的孩子”
第三步:寻找第三种目标
“儿子,我们先不说谁的观点不对,你只是想做个听老师话的乖孩子,我只是想不让你在学校里受欺负,你看这样行不行,当再遇见类似事情时,保证自己身体不要受到伤害,你可以选择反抗,可以选择告老师也要告诉爸爸妈妈”
“好吧”
第四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儿子,我们的目标既然是身体不受到伤害,我们可否遇见类似时候,先判断是否会被打疼了,如果打疼了,请你一定要先以同样的方式反击,然后告诉老师和我,我们去一起分析原因;其次如果只是像今天一样只是划一下书,你可以警告他我会告老师还有你的家长,他们会批评你的,你今天做的就很好;咱三,如果同学仍然这样做,告诉老师和我,一定去他家家访把问题解决;
预防异议问题:都已经接近翻脸了,是否还要用这么复杂的方法一步一步来,有效果么?
答:已经 接近翻脸了,那么就更应该把对话中止,停止恶化,按照共同目标共建4步法,一步步把对话回归;不要求每次做到完美,但是每次进步一点点我们都可以提高自己对话和解决分歧的能力;
适用边界:当我们判断如果沟通结果并不能达到统一,而且通职务和位置的优势完成强制指令,完全可以用强制实施的方法;往往强制实施完,对方就知道原来你说的有道理;
【分步催化设计】
接下来请大家想一下未来一个月内,你有没有什么场景需要用到“共同目标创建四步法”,比如辅导下属按照你的方法工作?他们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教育孩子按照你的思路学习生活?他(她)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和你的伴侣讨论谁辅导孩子?谁做家务?谁为家庭教育应该付出的多?他(她)有不同的看法;
提醒一下我们只讲其中一个可能发生的场景,不用讨论具体解决方案;我们讨论三分钟,稍后找一个同学分享一下这个场景;一会儿会有解决方案的讨论时间;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家里养了12只猫,受到邻居投诉,和物业的警告;和爱人讨论猫的解决问题;
【分步催化2设计】
那么接下来,针对自己的场景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如何应用“共同目标创建四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给大家一分钟写下来,然后小组内部分享三分钟,一会儿找个同学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第一步:跟爱人表决心,无论你如何解决,我都会支持你;第二步:通过沟通得知爱人养猫是因为缓解工作压力,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第三步:想维护好更好的家庭关系大家达成共识,只要家人都开心就好;第四步:花钱改善阳台的通风系统,解决猫的味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