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在拆书帮的昵称是上官兰幽,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第一个标签“特”、第二个标签思维导图学习者、最后一个标签写作爱好者。
学习目标
我们本场的学习目标是:学会“培养孩子独立整理自己物品”的方法。
F
我今天所讲的片段来自于《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这是一本教6-12岁孩子父母改变孩子行为的书籍。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日本育儿畅销书作家奥田健次。
A
市面大多教育类书籍都是在交我们情绪管理以及与孩子沟通,而《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是以“表扬”为基础鼓励孩子完成孩子原本做不到的事情及改正孩子不良行为。
B
我看到许多孩子在马路上乱跑也不看车,妈妈在后面追的呼哧呼哧的却怎么都追不上;一点不合心意就发脾气、打人、满地打滚等行为。遇到这些问题大多父母都是责骂、打一顿或是顺其自然的态度,但这样做这大多时候都是无效的,孩子的顺从也是为了顺从而顺从。本书就交给我们以表扬为基础改变孩子不良行为。
我今天所讲的拆页解决孩子乱丢玩具、乱扔衣服、不叠被子而把屋子弄的乱糟糟,无处落脚的不良行为。
分组:为方便大家讨论接下来的问题,我们分成2组。佳薇和海洋饼干一组,哈哈和辉哥一组。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阅读材料中1-2页的前三行。
《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P9-10
我在育儿指导和咨询过程中遇到过各种类型的孩子,有时也会帮助患有自闭症和心理发育障碍的孩子培养自己动手整理东西的习惯。结果证明,很多孩子虽然在语言表达上有障碍,却能很快学会自己收拾东西——而且是在不批评的情况下。
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假设有10样东西需要整理,妈妈就要先按照1、2、3的顺序依次进行整理。最初几样东西的整理工作几乎完全由妈妈来完成,但要将最后三个,也就是第8、9、10样东西留给孩子,让孩子体验完成整理(整理得干干净净)时的快感。这时,妈妈不能只对孩子说:“我们来收拾一下好不好?”而是要让孩子坐在需要整理的东西前,且妈妈要紧跟其后,一边说“我们来收拾一下好不好?”,一边和孩子一起将东西放入收纳箱。
在孩子把最后三样东西整理好后,一定要记住表扬孩子:“做得真棒!”“了不起!”只要是表扬的句子,什么都可以。总之一定要表扬孩子。表扬的标准就是要让孩子感到高兴,而并不是只要“表扬了”就可以。这就是说,妈妈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看他是否真的因为妈妈的表扬而开心。实际上,由于大部分整理工作都是由妈妈来完成的,要求较高的妈妈或许不太愿意去表扬孩子,但我希望妈妈们能够不吝啬自己的语言使劲儿地表扬,哪怕只是装装样子也可以。如果是我,我会发自内心地向孩子表达我的感动和喜悦。
第一步完成后,接下来将孩子要收拾的东西增加到4个、5个,最终引导孩子独立完成所有的整理工作。
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虽然大部分东西是由妈妈来整理的,但孩子会感觉到是他自己完成的。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动手整理东西能让妈妈高兴”,于是他自己也会感到高兴,并逐渐养成独立动手收拾房间的习惯。
有的学者单从理论层面出发,批判这种做法,说孩子只是“为了得到夸奖而并非真正喜欢”。其实这些人并不了解孩子。妈妈们,放心吧,即使刚开始是看似夸张的称赞和表扬,久而久之,孩子肯定能感受到自己动手整理东西的乐趣。
已经有读完的小伙伴,也请没读完的小伙伴占停,跟着我接下来的讲解来理解原文。
why
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我们面前的桌子堆满了乐高、拼插玩具、多米诺骨牌、叠叠乐等数玩具,甚至都掉到地上这样一个情景。
这时的你是不是开始生气,开始吼孩子“你看看满桌子的玩具,能不能收拾收拾,你天天就生活在猪窝里呀?”有的家长会拎起来揍一顿。但我们发现这样做了以后孩子是好了,但过几天又恢复原样了,或者已经皮了你说啥我都不在乎该啥样还啥样。
你有为孩子乱扔玩具、衣服等情况而头疼吗?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what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主题拆页是“培养孩子主动整理自己物品的习惯”,具体步骤如下:
how
1、列清单—帮助孩子列出需要整理物品的清单,注意要标明1、2、3……的顺序,父母先帮助完成部分,留2-3样让孩子自己整理。
2、表扬孩子—在孩子整理好后不吝啬的表扬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整理物品可以很开心开心也很快乐快乐。
3、每次增加1-2个物品让孩子整理,直至孩子能够全部独自完成整理。
在去年11月我看到这一方法后联想到去年因为收拾屋子与老公吵架的事情,如果回到那一天按照书中的方法我我该如何做:第一步把女儿所有的玩具分好类,乐高放一起、多米诺骨牌放一起……并在盒子上贴好标签。之后按照书中的方法,帮助孩子把所有的玩具都收到一起,把贴好标签的盒子按照顺序放在要整理玩具的旁边。把女儿放在玩具中间,帮助女儿整理,剩最后两样东西时,让女儿自己整理。
我是那种不会表扬别人的人,表扬这一步是让孩子开心,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妈妈的一个人吻,一个拥抱,哪怕只有一句“宝贝你今天把自己的玩具都整理好了。”都可以让孩子开心。
最后,当孩子能够独立整理完2件物品时,我给女儿又增加一件物品,就这样循序渐进的增加,直到女儿能独立整理好自己多有的物品。
where
这一方法适用独自带孩子的妈妈,帮助3-12岁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这一方法不适用于成人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以及急于求成或是处于愤怒中的父母。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
还记得过去一周看到孩子的房间乱糟糟,孩子玩具、衣服满屋飞的情景吗?试着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做的。给大家1分钟时间回忆发生这一情景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以及结果,并在材料x页做好记录。
有哪位小伙伴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吗?
请海洋饼干分享。
时间:儿子上高三的时候
地点:家里
人物:儿子和我
起因:各种物品堆满地
经过:我给放床上
结果:睡觉时把拉个空就睡
感谢海洋饼干分享。
还有想分享的小伙伴吗?
请辉哥分享
时间:这一周
地点:家
人物:我、孩子
起因:我不收拾
经过:女儿学我
结果:屋子里乱糟糟
感谢辉哥分享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环节,我们刚有回忆过去一周发现孩子不整理自己物品的情景,那如果时光倒流,我们回到那一天,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该如何去做呢?我们做的比较好的可以思考一下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呢?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x页。
已经有讨论完的小伙伴,没讨论完的先占停一下,一起听讨论完的小伙伴分享。
有小伙伴想主动分享的吗?
请海洋饼干分享。
1、列清单:准备箱子,分类。先收拾书,我帮收拾一些,剩一部分孩子收拾。其余先放一边下次收拾
2、表扬孩子:儿子你真棒。
3、每次增加一个物品直至能够全部独自完成整理。
感谢海洋饼干的分享。
还有想分享的吗?
请辉哥分享
这周再次收拾屋子的时候
列清单:我会把孩子的东西分成学习类、玩具类、娃娃类,然后准备2个箱子装玩具和娃娃,把每天需要准备的东西列个清单;
表扬孩子:孩子把玩具装到箱子里,我会表扬一下孩子;
每次增加:下次计划增加计划,让孩子装玩具。
感谢辉哥的分享。
最后,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更好的应用就需要不断的复习。大家翻到材料的最后一页,大家可以只保留最后一页的导图,我今天所讲的内容都体现在这张导图上。大家可以只把这张导图带回家复习今天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