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2021.4.14宁波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好好说话

开场:

各位小伙伴好,我叫吴晗,已婚。用三个标签简单介绍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高校辅导员,从事思政教育10余年,送过学生去精神病医院——康宁医院,见过午夜2点火葬场的灯光;

第二个标签是生涯咨询师/生涯教练,如果有职业困惑,欢迎预约,在座的来咨询报销路费即可;

第三个标签是幼儿教育的探索者,第一次做父亲,正在摸索如何教育引导孩子,目前在试验成就育儿。

在座的各位可能是第一次来参加拆书活动,我简单介绍下什么是拆书及拆书帮。拆书是一种成年人的学习方法论,“拆”顾名思义就是拆解、分别和辨析的意思。“拆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应用于个人学习的拆书帮便签读书法——RIA便签法,就是通过阅读书籍中的片段原文R,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重述知识点I,分享自己的经验A1以及用该知识点设定目标并执行A2。第二种是应用于组织学习的拆书帮现场学习法(RIA现场学习法)即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而拆书帮就是由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学习型组织,为的就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各位花2分钟的时间来仔细阅读手中已经拿到的原文,如果阅读完成,请眼神示意我。

用「戏剧感」创造惊喜,选自《好好说话》,作者:黄执中等P146页

介绍一款眼镜,如果按照「做报告」的思路,就是平铺直叙、规规矩矩的。可是,如果按照戏剧化的思路,则是先激起对方的好奇心,再给对方期待感,最后让他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惊喜。这样,对方的心自然就被你紧紧抓住了。

这就好比相声里的「抖包袱」,相声演员要先「铺梗」,用一唱一和勾起听众的好奇心,铺得差不多了,再抖出包袱,才会让人大呼过瘾。在说话中,你也可以利用这种陈述方式,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而且,这种讲话技巧其实一点也不难,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1)「你知道吗」——提出某个眼前常见的困扰。

(2)「想象一下」——畅想问题已经被解决的美好情景。

(3)「其实你不必想象」——这时候,你就可以把你的惊喜抛出来了。

连在一起就是:你知道吗?你正面临着某种困境……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种东西,能给你带来超级美妙的体验……其实你不必想象,它就是 ×××!

这个技巧,不仅可以用来介绍商品,写文案时也很有用。举个例子,谁都想有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平铺直叙地说,没什么出奇的。可是你应该还记得,之前有个名为「逃离北上广」的活动,在朋友圈疯狂刷屏,它是怎么抓住人们眼球的呢?其实就是利用了「创造惊喜」的小诀窍,把「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了一个充满戏剧感的故事。

这个活动的宣传,大致是这样一个逻辑:(1)你知道吗?每个人心里都有几个一直想去,却一直没去成的地方。(2)想象一下,假如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现在就去机场,是不是很棒?(3)其实你不必想象,这就是事实!我们已经帮你买好了机票,就在机场等你,赶紧来吧!

最后这个惊喜,简直就是挠到了上班族的痒处。但是,如果没有按照这个「创造惊喜」的方式来讲述,宣传语就会变成:「我买了一些机票,请你马上来机场,有机会体验一场免费的旅行。」这种讲法,对人的吸引力就大幅下降了,也不可能造成那么大的轰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大部分人都已经阅读完毕了,接下来由我来介绍下这个拆页,没看完的也没关系,可能我的分享也有助于大家的理解。

Why:有时当我们需要向他人介绍、宣传或推销某件事物或者理念时,如果运用平白直述的语言,常常会让人觉得有“我以前好像听过,也没什么新意嘛”的感觉。像上课或者领导作报告一样的方式,听众的关注点往往就不会放在你身上。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期待效应”,很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其剧情往往会通过预言、暗示等的预示告诉观众和读者剧情未来发展的原因。因为只有先建立期待,才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期待感,进而给其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效果,最终让其对作品产生积极的评价。

What:不以激发好奇心为前提,再好的故事都也出不来效果,当你希望让你所推荐的事物或理念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足够地引起他的注意和求知欲时,不妨试试这个片段提供的这种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技巧,我称之为“戏剧介绍法”。

Where:这个方法可以用在推介时,觉得自己讲话的内容让人觉得枯燥,不吸引人又想引起对方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的时候。

“戏剧介绍法”的陈述方式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展现痛点:可以选择“有没有注意到”、“发现了没”等句型作为开场白,来解释和说明某个常见的困扰或问题,引导听众明确需求;

第二步:创造理想状态:可以选择类似“来想象下”的句型,在不用考虑任何因素的情况下,构想下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情景,勾起听众的期待;

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可以选择类似“巧了,我这里就有这么个好东西”的句型,来抛出你要推介的东西,让听众的期待感得到满足,从而更容易接受你的推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是否也有遇到过需要推介的东西?在这里我分享刚刚经历的一个小故事,无意间用到了这个“戏剧介绍法”。上周五下午,有位大四的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来我的咨询室找我聊。一开始是放不开的,后来我了解到这孩子遇到了一个生涯决策的困惑,手里有两份offer,到底是选择哪一个他纠结了。我无意间就运用了“戏剧介绍法”,大致对话是这样的:

你发现了没,特别是有些女生,比如我老婆,买个家具纠结个半个月,发现A产品有这样的优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B产品有另外的优势,但是有那样的不足,犹豫再三还是难以决定。你也正处在这个阶段。那么抛开其他的考虑因素,我们来想一下,如果有一个机器你输入选项就能告诉你答案,而且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再也不用你去纠结这些优劣势,那会是怎么样的情况?我这里就有这么个工具,叫做“生涯决策平衡单”,堪称纠结解决神器,需要来试一下吗?

听过我的话,这孩子表现出强烈地好奇感,很仔细地和我一起做了这个测试,最后当结果出来,再经过其他的分析,他做好了决定。

看到了这个片段,并仔细阅读理解后,我有了个想法,打算本周五在《大学生生涯规划与择业指导》的团辅课上,运用这个方法来推介拆书法和拆书帮。可以这么讲:

同学们是否碰到过下列情况:感觉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看书、看视频,学习大牛们的分享和知识,却发现真正学进去的、能记住的反而没多少;感觉懂得了很多的理论和知识点,对自己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却没啥作用。

想象一样,如果有一种学习方法,一学就会,一会就能用;不用花大量时间在阅读、做笔记上,每次都有干货能够吸收;不用付费找知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前辈能来分享他的收获,那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

巧了,我这里就有这么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习型组织,欢迎你们加入拆书帮宁波幸福虚度分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