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张然,很高兴认识大家。我们进行报数分组,分为两组。本次学习目标是:学完后,能够掌握一种学习领域聚焦方和一个学习新领域的方法。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名叫《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在当今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能轻易获取各种的信息和知识,我们每天一睁开眼睛,拿起手机打开微信,朋友圈的各类趣闻趣事、群聊信息、各类微课,数以百计的订阅号推送的东东,都会扑面而来。而我们就象只捡了西瓜丢了芝麻的猴子一样,视乎留下不了多少东西在自己身上。回想一下,你昨天看的微信相关内容,你今天还记得多少?
提问: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做才能有效的管理这些知识,让它变成自己的能力,助力自己的发展呢?
影响:若长期这样下去,我们就会被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不知何去何从,个人能力的提升就更不要说了。
解决:本书就提出了打造个人知识力五部法。这五步分别是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这五步就像个环,必须一一做到,知识才能转变成你的能力,是不是很想去了解其中内容呢?
音频地址(开场中放不下,故放这边):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ea17ac2fcaa738898af25767b329cd03
个人知识的价值由两个因素决定:
第一个因素是你的知识的独特性。如果你仅仅认识26个英文字母,绝对不可能找到一个翻译的工作;如果你仅仅掌握了加减乘除,也没有一个机构敢请你去做会计。现在学历很热,许多人都有硕士、博士的学位,很多人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就根本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其实追求学历就是追求知识独特性的表现,现在有许多正在读书的学生热衷于考取各种证书,其本质也是在用证书来证明自己在某领域中知识的独特性。
知识的独特性也分两种,第一种是专,在某个方向上深入,别人都不如我深,所以我有独特性,比如读博士基本上是这个意思,还有一种是博,我既会拍电影又会画画,还会说相声、做木匠,这样的人以综合优势树立自己的独特性。
这里有一个例子:
有个人要买鹦鹉,去了商店。
店主介绍说:“这只500元,那只1000元,另一只2000元。”
这人问:“你的鹦鹉怎么这么贵?那你倒先说说看,这只的500元的会做些什么呢?”店主说:“这只会操作电脑。”
又问:“那这只1000元的呢?”
店王说:“这只不但会操作电脑,而且还懂UNIX作业系统。”
“那么这只2000元的呢?”
“老实说,我还真没见过它做过任何事,不过另外两只都管它叫‘老板'。”
从本质上讲,这位“老板”具备了整合资源的能力,他可以将许多资源整合在一起,这是他个人知识的独特性。电影导演也是整合资源的典型代表。
那是不是说拥有了知识的独特性就可以提升自己知识的价值呢?在《庄子·列御寇》中讲了一个故事:“朱泮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就是著名的屠龙术的故事。这个叫朱泽漫的用三年时间,花费千金,学成了屠龙术,但很可惜“无所用其巧”,为什么呢?因为没有龙,谁也没见过龙。所以他学屠龙术还不如学习杀猪,因为会杀猪也算一种专业技能,起码可以找到一份工作。这就涉及提升个人知识价值的第二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学习屠龙术的成本不不菲,耗资巨大,时间需要三年,金钱需要千金,自然是门好技术,但到哪里去找到龙呢?因为找不到龙,所以这些技术知识毫无用处。所谓的“男怕入错行”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个行当的需求很少,哪怕你有通天的本事,也很难获取较大的成功。
如果你的知识社会没有需求,那么这些知识的市场价值堪忧,当然,如果你的知识是为了陶冶情操,为了修身养性则另当别论了。
我现在开始进行I
从本拆页能够知道,你的知识值多少钱是由哪两个因素决定的呢?
第一个因素是你的知识的独特性(意味着获取成本很高,要掌握它学习时间很长);
第二个因素是社会对此知识的需求。
如果我们把个人知识的独特性和社会对知识的需求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四个象限(顺序是 四>三>二>一):
第一象限:独特性低,社会需求低 叫作没有门槛的操作型人才,代表人物:公共汽车售票员
第二象限:独特性高,社会需求低 叫作专家,代表人物:地震救灾人员
第三象限:独特性低,社会需求高 叫作知识工作者,代表人物:大学生
第四象限:独特性高,社会需求高 叫作知本家,代表人物:百度创始人 李彦宏
无疑我们都要让自己处在第4个象限,我们现在就要将自己掌握的关键知识领域放到这个坐标系中,就知道我们要重点发展的知识领域会是哪些了。可以分以下四步走:
1.罗列;罗列自己希望掌握的关键知识有哪些?问:你希望掌握的关键知识有哪些呢?
2.打分;就个人知识独特性和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两个维度对这些知识打分(1-10)
>就独特性可以问:XX知识就知识独特性,1到10分打分,1分代表独特性很少,意味着很容易掌握或学到,10分代表独特性很高,意味着学习成本很高,要掌握需要很长的时间,你觉的要打几分?
>就社会需求可以问:XX知识就社会对知识的需求,1到10分打分,1分代表未来需求很少,10分代表未来需求很高,你觉的打几分?
3.放入;将每个知识放入坐标系中,>6分的表示高,<=6分表示低
4.排序;从几个象限的排序来说,顺序是 四>三>二>一,其中第四象限是重点要发展的知识了。
你可能会问我目前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希望掌握的关键知识是那些怎么办?这个就不在本拆页的解决范围之内,这个要解决就要运用到本书确定你学习方向的四步法来解决了。
你也可能会问,我如果不知道这个知识的社会需求怎么样,这怎么办?那这个就是你接下来要做的功课。
也就是说这个工具运用在你对你希望掌握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上的,若一无所知,这个工具就不适用了。
我就会用此工具来确定自己重点发展的知识是哪些上。
1.你希望掌握的关键知识有哪些呢?
我希望掌握的关键知识有个人知识管理、时间管理、IT技术、PPT技能、九型人格、教练技术 、讲师技术、MBA、拆书技术
2.就个人知识独特性和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两个维度对这些知识打分(1-10)
3.将每个知识放入坐标系中,>6分的表示高,<=6分表示低
4.看四象限的知识有哪些,这些就是重点要发展的知识了。
重点发展:教练技术、九型人格、讲师技术 、MBA,我最核心发展的就是教练技术了。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现在进行A2
在学习或希望掌握的关键知识有哪些,其中哪些要重点发展那些呢?请想一下,编一段小故事,假设有一位A,A是位你非诚信赖的并相信他有能力帮助你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你的偶像、领域专家或一个德高位重的长辈,设计一个你们相遇场景,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你们的对话、动作等,其中A的问话使用上面的方法。让A来帮你找到你重点发展的知识,自已写完后,小组讨论下。时间4分钟,4分钟后我会请一个小组分享下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拆书家:看起来大家都已讨论完了,我们请第一组来分享下他们的剧本。
第一组:自我介绍下,我叫多多。场景是这样的,正好下班,碰到我的旧同事,会跟他聊很多,这一天他正好和我聊起了工作上的事情,我们聊到了最近工作上的困惑点,他给我一些引导和帮助,他会对我说:
朋友:你认为你目前工作中需要的关键知识点是那些呢?
我:我想了想,从我的个人职业出发,我是做HR的,首先是我的沟通能力,第二个是我的协调能力,还有就是时间管理,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就是我的进阶HR知识,我就向他罗列了这四个关键知识点。
朋友:你觉的在这四项关键知识点中,从它的独特性和社会对他的需求性,1到10分,你会打多少分呢?
我:我考虑了下,
项目 独特性 社会需求 相乘得分
沟通能力 7 8 56
协调能力 4 8 32
时间管理 6 8 54
进阶HR知识 8 8 64
打完分后,同事会给我进行了一些分析
朋友:将关键知识点罗列到坐标系中,你会发现什么呢?
我:我发现关键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聚焦在专业进阶HR知识和沟通能力两方面
跟他聊完后,非常愉快,就很轻松愉悦的结束了此次对话
拆书家:很棒,剧本描写的场景也很好,掌声鼓励下。有一点我再提一下,你提到的专业进阶HR知识会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此部分可以再细化,按照这四步法进行,可能会更加聚焦。这个片段的拆解就到这边。
你的学习方法模型:
如果你确定了自己的学习方向 ——比如某个领域,那么就应该去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才能保证你能够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全貌,然后在工作中去利用这些知识并创造新知识。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
如果你不掌握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那你对该领域的掌握就比较肤浅很可能出现“无知者无畏”的情况,所以建议你要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在起步阶段最好定下心来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
掌握一个领域基础知识的最好方法是先读教材,选择一本经过时间检验、比较经典的教材深入研读,不要怕是“入门、概论”一类。对于新的领域每个人都要学习如何入门。弄清楚教材之后,你需要去读经典的书籍,哪些书籍比较经典,可以请有经验的人来推荐,也可以到网上去查看大家的评论。
此外,可以读相关的经典论文。论文是否经典,可以通过引用数据来进行简单的衡量,Google学术搜索提供了按照论文引用数据排序的功能。
第二,了解该领域的全貌
读完上述的书和论文,你对该领域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但是还没有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时候你需要大量地泛读以了解这个领域简单的方式是利用搜索引擎。就笔者自己来说我主要是做知识管理的工作,关于知识管理和相关的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例如Google和百度)前面100页的信息我基本上都看过一遍,通过这个广泛的阅读我从各个角度了解了这个领域的信息和知识接下来,你要确认领域内的专家是哪些人,与该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在有了基础,了解全貌后,你可能就会开始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和利用些知识来帮助你的工作。但你的学习还没有结束,你还需要持续地跟进这个领域,接触该领域的专家,反思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训等,以帮助自己不断提高。
第三,跟踪并掌握该领域的最新知识。
每个领域的知识都会根据需求和实践的发展而升级,社会的进步、技术的更新都会对知识产生影响,这个时候你需要持续地跟踪并学习。
你要明确需要跟踪的内容,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的包括报纸、杂志、新闻、论文,隐性的包括行业专家、参与讨论的相应社区。显性的内容大都以数字的形式存在,你可以用心订阅的形式订阅到自己的面前;隐性的内容你要保持与行业专家的定时交流、沟通。
通过跟进,你可以发现最新的趋势和规律,掌握你所在领域的进展,从而 结合你的工作进行创新。
第四,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
知识的创新离不开实践,在实践中才能产生真正的创新。你需要在实践中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显性化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要多说、多写,争取能够用最通俗的语言讲清楚复杂的问题。
【A1】请大家自测
知道了自己要重点发展的知识或领域后,要如何发展呢?有什么方法吗?下面一个拆页就给出了答案。大家先花1分钟时间做下自测题,看看自己发展新领域知识的能力如何?
【I】解释自测题
分数代表你发展新领域知识的能力如何?
4~10 你发展新领域知识的能力急需提高
11~15 你发展新领域知识的能力尚可,可关注薄弱环节
16~20 你发展新领域知识的能力很强,继续加油
要如何进行发展,就要看下面拆页了。
【R】阅读原书拆页
我今天截取的片段是:你的学习方法模型,请大家先看一下片段,给大家2分钟时间,看完了可示意一下我。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现在开始进行I
本文给出了学习新领域知识的四个步骤,是哪四个步骤呢?
1.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打好基础)
2.了解该领域的全貌(了解行业)
3.跟踪并掌握该领域的最新知识(跟进发展)
4.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实践创新)
每个步骤都有一些方法可参考。
一、打好基础;学习内容包括:
书籍:选择简单、经典的入门和概论书籍
经典论文、文章: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被收藏最多的文章
二、了解行业;阅读关于你关注领域搜索引擎的前50页内容,形成对行业的感性认识
与同行人士交流,获取隐形知识
三、跟进发展;跟进对象包括
>相关书籍、期刊、杂志
>互联网信息
>行业论文
>行业专家的观点、博客等,争取能够面对面交流
>参与行业的社区交流(研讨会、网路论坛等)
四、实践创新;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利用知识,做完每项工作后进行回顾和总结
有意识地做知识显性化的工作,写出你的观点和体会,充分利用机会说出自己的看法
有人可能会问,四步必须都要做么?我的实践体会是,都需要做,而且一个也不能少。甚至在某些步骤会有反复迭代的情况发生。
我就用在我学习九型人格的领域知识中:
1.打好基础
>阅读海伦.帕尔默的所有书籍
>花钱上九型人格的一阶和二阶班
2.了解该领域的全貌(了解行业)
>给行业的导师例如立波和子钰导师交流了解行业
>广泛阅读领域知识,了解行业全貌
3.跟踪并掌握该领域的最新知识(跟进发展)
>加入社群,参加全世界九型大会跟进发展
4.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实践创新)
>觉察自己和家朋友,总结经验教训
>将所学运用在亲子教育中
>在公司开公开课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现在进行A3:
请在小组内讨论:我们知道知识只有用才能掌握,正所谓练习,练习,再练习,这七字真言百试不爽,可见第四步实践创新的重要性。请脑力激荡下,我们有哪些实践创新的方法呢?请把讨论出的方法记录在一张白纸上。7分钟后,我请每组派代表来讲解你们的成果?
学习者案例记录:
拆书家:看大家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已经有结果了,你们有哪些实践创新的方法呢?请第二组先进行分享。
第二组:我将我们三个人想到的实践创新方法编成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的单位,从明天开始他有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和有新的工作要求。明天开始他也有一系列的培训,是关于工作上的技能的培训。他学习完后,一方面会进行总结分享,也会结合新单位和新领域的实际情况,构建新的体系和新的方法,有实践有创新。在构建新体系的过程中,他压力很大经常失眠,他就用到一套叫做内观的方法,用中午的时间,用佛家的思想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反复的内观自己,创新力也大大加强。因经常在外工作,家庭疏于照顾,小孩生病,他就结合用多年以来适合他孩子的配方,通过自己的观察结合别人的案例,进行创新,配制出了专门针对他家小孩的配方,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拆书家:好棒。我从中有听到几个方法,第一个是学习后立即用到工作中去。第二是他会输出进行分享,第三将内观用起来,来加强创新。最后他很善于将学到知识用到自己生活中去,进行生活化,这样每天都会用。非常棒的方法,大家掌声鼓励下。我们来请第一组来进行分享。
第一组:我们这边总结了下,主要是三个方面的方法,第一个是分享,第二个是记录。第三个是练习。分享就是可以和自己的同行进行讨论,可以互相进步和学习。再来就是讲述,讲给自己身边的人听,把别人讲懂了,自己才真正学会。第三个就是自己做讲师,这个对自己学习的要求就很高了。第二个是记录,我们组的同学提到用X-Mind,就是思维导图来笔记,图画出来便于自己记忆,别人也能很容易看懂。另外就是做笔记,我是做翻译的,就可以在会议时或听课时,心得体会用英文来进行记录。不仅仅复习了课程内容有练习了翻译,这也是练习的一种方式。第三个就是练习,每个人练习的方式不一样,平时就多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练习。
拆书家:就这个练习的场景和方法,能否分享的一个具体例子?
第一组:就拿上周六的拆书课来说,学习到的方法,我回去就找人讲,发现有些没有理解进行了反思,再进行了学习。
拆书家:这是很好的方法,掌声鼓励下。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现在进行A2,
请在一周内找一个,不管是你的伴侣、还是闺蜜、同事都可以,跟他用四步法找出他重点要发展的一个知识领域,并用四步码罗列发展此知识领域的具体方法,将结果发到我们的微信群中。
结语:今天,我们学习知识值多少钱是由哪两个因素决定的呢?独特性和社会需求,以此学习了选择重点发展知识领域的四步法,罗列-->打分-->放入坐标-->排序,最后学习了学习新领域知识的四步法,有哪四步呢?打好基础-->了解行业-->跟进发展-->实践创新,相信大家遵循练习,练习,再练习,这七字真言,定能发展处自己的核心知识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