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张然,很高兴认识大家。我们进行报数分组。今天我们目标是:学完后,能够知道自己的学习偏好。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名叫《重塑心灵 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工作生活中的逆境我们都会碰到,例如碰到一个十分难缠的问题要去解决,多次尝试无果,心中可能就会有个声音出来,“我没有能力”,“没有可能”,人就会消沉下去,甚至会一蹶不振。
提问:遇到这类事情,也有很多人能很快振作起来,他们是怎么想的呢?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影响:在逆境中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影响到你解决掉该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你的健康
解决:N(Neuro)L(Linguistic)P(Programming)就是身心语法程式学,这本出就揭示了大脑运作的原理,并给出一些有效的工具来引导自己到正向,很神奇吧!
音频地址: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4a8821353cd606a902b6a8bb4841177c
什么是内感官
从外界经五个外感官接收到的信息,传入脑后,我们储存及运用这些信息.需要内感官的参与。外感官有五个,而内感官则只有三个:
外感官 内感官
视觉 → 内视觉
听觉 → 内听觉
味觉、嗅觉、触觉→ 内感觉(亦包括本体感觉、空间感觉、情绪感受等)
内感官使我们能够把对世界的认知有系统地储存和提用(回忆),因而能够运用。而运用的目的便是使我们便有效率地处理每时每刻的生活。当你见到一个人的时候,你看到他的外貌、听到他的话语声音并感觉到他的手的温度、力度和握手方式。这些数据储存在脑里,每次碰到类似这个人的外貌或者声音的人,你的大脑都会把这个人的资料提出,供你判断面前的人是否就是同一个人。你的大脑也许会提取几个类似的人的数据让你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从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们的接触的事物,每一分钟的人生经验,其中新的数据(第一次接触)都被储存在大脑里。储存和提用这些数据都靠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这是说,任何能够被记忆的数据,都必须用上内感官,同时,任何能够被储存和提用的数据,必附有一份感觉。没有这份感觉的事情不能在记忆里久留。
因此,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便是凭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而存在的,所有的思考都必须有内感官的参与,虽然未必是三内感官的全面参与。
内感官在学术上称为“感元”,英文是internal representational systems 。每个内感官的经验元素称为“次感元”,英文是sub-modalities。
【A1】请大家自测
这是一份关于你学习偏好的自测表,大家花2分钟填写下。
【I】解释自自测题
每个人的学习偏好有三种: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觉(动觉)型,视觉型的人适合图像化记忆,听觉型的人善于听,而感觉(动觉)型要动手做,到现场去感受才可记住。每个人都具备这三种能力,其中一种会主导。怎么会有这三种呢?接下来可看下拆页。
【R】阅读原书拆页
我今天截取的片段是:什么是内感官,请大家先看一下片段,给大家2分钟时间,看完了可示意一下我。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现在开始进行I
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场景,明月高挂,大家围坐在沙滩边,海风呼呼吹过来,凉爽爽的很舒服。中间起了篝火,火苗到处乱窜,不时的还有噼噼啪啪的声音,大家看到篝火感受的方式就会有不同,有些人关注火苗的形状,也看到火苗的影子,晃动着感觉很灵动,有些人马上关注到咋咋的声音,心想这火真够大的,而有些人就拿手靠近篝火感受温度,甚至有小朋友拿水去碰火,哇,好烫,以后再也不碰了。这里就有用不同的内感官来感受的,我们来看下各用了什么内感官,问一下大家:
>关注火苗的形状是用了什么感官?内视觉
>关注到咋咋的声音的用了什么感官?内听觉
>而去感受温暖并去碰火的用的是什么感官?内感觉
每个人都有这三种内感官,同时也有一个内感官很突出,也就是说他善于用一种方式在存储和提用记忆,比较少的人三种感官都很强,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偏好。了解这个有什么用呢?用处可大了,如果大家用适合自己内感官的方式来学习,效率可会很高啊。
内视觉的可多看图像、图表或文字,内听觉的听声音就可学习很好,内感觉的就需要去实际练习或到社群中学习才有效。
【A3】促进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现在进行A3,
刚刚我们测试了自己的学习偏好,也知道了三种偏好是由于我们内感官来决定的,我们来看如下学习方法,不适合哪些内感官的人?最适合哪些内感官?为什么?
1)听喜马拉雅音频
2)看书
3)看视频
4)现场学习,动手试做
5)跟人互动沟通学习
小组讨论下,3分钟后每组请一人来发言,有讨论完的可示意下我。
学习者案例记录:
拆书家:看大家都讨论完了,下面请第一组来进行分享。
第一组(1):第一个是听喜马拉雅音频,很典型是最适合内听觉的人学习,听音频的时候会带出你的感觉,相对你的视觉会少一些,我的理解是内听觉是最适合的,内视觉是相对不适合的。
拆书家:好的,谢谢!
第一组(2):第二个是看书,我们讨论了很久,看书首先是视觉,最适合的是内视觉,最不适合的是听觉,我们进一步讨论,看书是有感觉的,所以也将内感觉的放到适合这边,我们再深入讨论时,发现内听觉也会发生作用,例如刚才所说火苗到处乱窜,不时的还有噼噼啪啪的声音,这就靠内听觉来感受了。大家看小说时,也会想想出来各种场景,会调用各类感官,最后讨论下来就没有不适合的了。
拆书家:好的,非常精彩的说明。我们在记忆或提用记忆时,不只会调用一种内感官,而是三种内感官都会调用的,看书最先调用的内感官是内视觉,接下来才会调用其它感官,若内视觉很弱,看书就不是最佳选择了。
第一组(3):第三个是看视频,看视频有看的、听得也有整个场景的感觉,觉的三个都适合,三种都可从看视频中快速获得信息。
拆书家:看视频也是,最先调用的是内视觉和内听觉,之后才会跟内感觉结合,故若内视觉和内听觉很弱,就不适合这种方式了。第二组对前三个有不同意见,也可表达一下。
第二组(1):我们前三个跟第一组一样的,第四个现场学习,动手试做,开始觉的最不适合的就是内听觉,讨论下来听觉也要有的,现场学习肯定是需要互动的,不听得或怎么执行动作啊。最后讨论都适合的。
第二组(1):对于最后一个跟人互动沟通学习,刚开始讨论最不适合的是视觉,最适合的是感觉和听觉,后经过讨论现场沟通,视觉肯定要起作用,看对方的姿势表情啊,所以三个都会适合。
拆书家:大家讨论的非常棒,4、5其实没有固定答案的,因为我没给出实际场景。我是让大家体会,若一种学习方法能将三个内感官都调用,那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我现在宝宝报的英语班就是这样,有视频,有互动,有让重述,会将三种感官都调用起来,宝宝学习起来就会很快。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现在进行A2,
要布置作业罗,跟身边一个人,朋友、同事、伴侣或者子女都可,用测试题测下他的学习偏好,跟他解释内感官,并讨论下适合他的学习方式,明天将结果发到微信组中分享给大家。
后跟踪后反馈如下:
第一位:是朋友,测试后内视觉/内听觉/内感觉=32/36/26,内听觉最强,平常擅长看视频和听喜马拉雅来学习。
第二位:是朋友,测试后内视觉/内听觉/内感觉=32/26/24,内视觉最强,平常什么都喜欢记下来,反复看,后反馈说现在是高效时代,总用笔记记下来,还是不合适,接下来需要调高自己的内听觉能力。
第三位:是自己女儿,测试后内视觉/内听觉/内感觉=28/22/28,内听觉弱,其他强,平时喜欢看书后试做来学习,不喜欢听音频来学习,十分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