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叫朱冬玲,是一名职业培训师。很荣幸有机会参加申活分舵的
TF1-1拆书晋级活动。
二、拆书帮介绍(2分钟)
“拆书”是一种以提升能力或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的方法。强调以学习者不是以知识为中心。通过将知识与学习者的经验相关联,并规划具体运用,将图书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便签读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需要用到拆书最为核心的RIA流程工具。其中R环节是指阅读原文片段,I环节是对原文知识的理解,或拆书家对现场学习者的引导。A环节就是将拆出来的知识,工具和方法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分为A1及A2两部分;A1是指学习者要联系与该知识有关的以往的经历,A2是指学习者要制定今后可执行的具体的行动计划。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是一种公益性的学习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多个城市都建有拆书帮分舵(拆书帮俱乐部)。
这个段落来自于一本畅销书《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主要讲一种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手中的片段。
原文: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比方说,一位邻居因为急事借走了你家的车。你的家人知道后责骂你:"你把车借给了陌生人,真蠢!"此时,你就可以好好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既不反驳也不自责。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此时此刻的(a) 观察 , (b) 感受 ,(c) 需要,和 (d) 请求。
在这个例子中,很明显,家人观察到的事实是:车陂借给了陌生人。有的时候,别人的话基于怎样的观察,并不一目了然。例如,一位同事说:“你没有团队精神。”在这句话中,他并没有提到他的观察是什么。我们需要通过询问来了解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
有一位女士和她的先生的交流出现了一些困难。她先生对她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我给她的建议是,她先猜猜先生的感受和需要,然后,再回去何先生谈。在下面的对话中,我试着帮助这位女士做到这一点。
(先生:“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太太:“你生我气了吗?”
马歇尔:“你这么说,意味着他生气是由于你的缘故。我建议你说,‘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这有助于你去了解他此时此刻的状态,而避免责备你自己。”
太太:“但我说什么呢?‘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需要什么?”
马歇尔:“从你先生的话中去寻找线索。他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当他那样说的时候,他没有得到什么?”
太太:(试图体会先生的需求)“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
马歇尔:“你现在关心的是他的想法而非他的需要。我想,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拍。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时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太太:(再试一次)“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马歇尔:“这正是我想到的。你觉得这和你之前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
太太:“当然,很大的不同。我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现在的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我对以上片段的理解是:每个人在表达自己时,无论他用了什么方式,说了什么,其实都包含了此刻他的观察、感受、需要及请求。而大多数人无法充分表达他们自己,通常我们听到的是对方表达的想法,而不是他们的观察、感受及需要。因没有体会这种表达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及请求,所以会妨碍与对方的联系,也无法互助。我们可通过先假设再询问的方法,来确认对方没有充分表达出来的观察、感受、需要及请求。可使用“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的表达方式,这会有助于你去了解对方此刻的状态,而避免责备自己。这样我们就即能使用爱的语言:观察、感受、需要及请求来充分表达自己,也能使用爱的语言来体会他人。可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
A1:
分享一个与此相关的我的1个经历:有一次我兴高采烈地做了西式炖菜,因为在料理店吃到,感觉很好吃,就在超市里买到调味料,试着做了,觉得老公一定喜欢。等老公吃了以后,我就问他好吃吗?没想到他回答说:“你很自私,你只做你喜欢的菜。”我听了后感到很失落,很气愤。回敬他说:“你真没良心,我是觉得你喜欢,才专门为你做的。以后你喜欢什么,你就自己做吧!”从那以后,我就真的不考虑老公是否喜欢吃,我只考虑我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在他心目中这更证实了我这个人是自私的。这也影响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因为我没有听到老公在此刻想要表达的感受、需要是什么。 A2: 本周日我会约老公出去吃饭,吃饭过程中我会提起这件事,询问他:“上次我做了西式炖菜,你不太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体贴吗?”我也表达当时我的观察、感受、需要:“我觉得你会喜欢吃才特意做的,听到你说:‘你很自私,你只做你喜欢吃的菜!’我感到很伤心,因为我需要得到你的理解。”用这种沟通方式来消除彼此间的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