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谷谷。
(分组)我们继续沿用刚才的分组,上官和娜娜一组,文静和其他两位小伙伴一组。
【场景图书介绍】
【事件】请大家先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因为工作中犯了一个小错,被领导严厉地批评了,你满腹委屈,回家后向另一半或者朋友倾诉和抱怨,可对方还没等你说完,就打断了你,开始自顾自地给你建议……
【提问】请问,假设这事真的发生在你身上,你在倾诉的时候不断被爱人打断,最后演变成他说的比你还多,你的心情会怎么样?感到宽慰?高兴?还是愤怒?难过?
【学习者回答】:都有,愤怒多一些。
【拆书家提问】你们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哪儿?
【学习者回答】:不被理解,被打断……
【拆书家反馈】:大家都说得很好。其实这里主要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方没有做到很好地倾听。
【影响】所以,如果我们在沟通中不能进行良好的倾听,不仅会影响双方的关系,也不利于问题或冲突的解决,长此以往,甚至还可能影响职场发展,家庭幸福。
【解决】
今天的片段我们会带来一个有效的倾听方法——同理心倾听。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让对方真正向你敞开心扉,情绪得到纾解,从而更有助于问题和冲突的解决。
该片段选自的书籍叫做《第3选择》,作者史蒂芬·柯维,也是经典书籍《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的作者,在豆瓣、知乎等平台享有很高的赞誉。本书作者开创性地提出了“第3选择思维”的理念,为解决个人的职场难题,以及企业、组织面临的各类挑战提供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同理心倾听的5个步骤(澄清)来倾听和回应(行为)他人的观点、情绪等(界定)。
【A1:量表自测】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倾听水平如何,下面请先来完成几道自测题,按照1-5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5分代表完全符合,请用1分钟的时间完成,并完成分数统计。做好的小伙伴示意一下我。
【I-解释量表】
请各位对照一下自己的得分。得分在10分以下的小伙伴请举手,哇哦,恭喜你,看来你具备非常不错的倾听能力,接下来你可以看看我们今天的内容是否对你还有别的启发;得分在10-20分的小伙伴请举手,恩,看来你的倾听能力总体还是不错的,但还有提升的空间,希望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让你的倾听能力有更多的提升;剩下得分在20分以上的小伙伴,你今天来真是太幸运了,我们正好可以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如何倾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解决问题,提升我们的沟通水平。
当然,我们这个自测题并不代表权威,主要还是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
下面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并把你认为重要的关键词划出来。
用同理心倾听并不代表我们赞同别人的观点,它表示我们在努力领会别人的观点,意味着聆听他人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以便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会对方的感受。
我将用同理心倾听比作“心理空气”。当你快要窒息时,除了空气之外你不会关心任何东西——马上给我空气!但是你在呼吸顺畅的时候,你的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就像人们对空气的需求一样,人类最大的心理需求便是被理解与被重视。
当你用同理心倾听他人的时候,你就给那个人提供了心理空气,在满足这种迫切需要之后,你就可以致力于解决问题。在冲突的世界里,太多的人感到自己被漠视、被剥夺权利,他们为被忽视或误解而沮丧。向前一步去倾听的人——真正的倾听——掌握着解开令人窒息的精神牢笼的钥匙。
【提问互动】
【拆书家】:好,看到大家已经看完了,谁能告诉我这个片段介绍了一个重要概念是什么?
【学习者回答】:同理心倾听。
【拆书家】:那么关键词有哪些呢?
【学习者】:理解、重视、解决问题、情感……
【拆书家】:大家都说得非常好。
【what】
其实通过本片段的阅读,我们可以提炼出同理心倾听的3个关键点:
1. 努力理解而不评判对方的观点;2. 聆听内容和情感,而非安慰或给建议。3. 全身心地关注对方而不是关注自己;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同理心倾听,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让大家判断一下,小B的做法是不是同理心倾听。
【反例1】:
假设小A对男友小B吐槽说,我们新来的领导可真不把我们当人看,每天都让我们加班,……这时小B说,你这样说可能有点过了吧,加班不是挺正常的嘛……
【互动提问】
【拆书家】:请问,小B的回应属于同理心倾听吗?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为什么呢?
【学习者】:因为他在评判对方的观点。
【拆书家】:对,非常好,因为同理心倾听是要去理解而不是评判对方的观点——第1个关键点。这里小B没有理解,而是在评判小A的观点,因此这不属于同理心倾听。
【反例2】:
再看,还是小A对小B吐槽领导不把他们当人看,每天加班压榨的事儿……这时小B说,你别生气了,天下领导都一样,你要真干得不开心,就换工作吧。
【互动提问】
【拆书家】:请问,小B的回应属于同理心倾听吗?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为什么呢?
【学习者】:不是,因为小B在安慰给建议了。
【拆书家】:对。因为同理心倾听第二个关键点是聆听内容和情感,而非安慰或给建议。例子中小B安慰小A,还给了她换工作的建议,也不属于同理心倾听。
【反例3】:
再看,还是刚刚小A向小B吐槽的例子,小A在吐槽的时候,小B心想,我以前每次安慰她都没什么效果,反而还被她说,待会儿要怎么回应才能避免又被她说呢?他忽然想起这两天学了一个同理心倾听的方法,里面有一些技巧,于是他表面上虽然看似在点头,说恩,但其实大部分时间一直在思考待会儿要怎么去回应,甚至都没有认真听小A在讲什么。
【互动提问】
【拆书家】:请问,小B的回应属于同理心倾听吗?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为什么?
【学习者】:不是,因为小B的关注点在自己身上。
【拆书家】:对。因为同理心倾听第三个关键点是全身心地关注对方而不是自己。例子中小B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技巧和方法来回应才能不被小A数落,关注的一直是自己,而不是小A,所以表面上也许小B的做法符合前两个关键点,但是仍然不是同理心倾听。
【正例】:
再来看,还是刚刚的例子,这会儿小B看小A这么生气,就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小A身边,认真地听小A说话,没有发表任何观点,偶尔中间嗯一下,或者点点头,等小A说得差不多以后,回应了一句:你们老板每天让你们加班,你觉得很生气对吗?
【互动提问】
【拆书家】:请问,这回小B的回应属于同理心倾听吗?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对。本例中小B的做法完全符合同理心倾听的3个关键点,它们是:
1、努力理解而不评判对方的观点;
2、聆听内容和情感,而非安慰或给建议。
3、全身心地关注对方而不是关注自己;
这几个关键点中的最难点在于我们要理解但不要去评判对方的观点,而最容易与同理心倾听混淆的是使用沟通-倾听技巧,只有全身心关注对方而不是自己才算是同理心倾听。
【适用边界】:当别人对我们吐槽倾诉时,当我们面对沟通中的冲突时,都可以使用同理心倾听来感受对方的情绪,领会对方的观点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但如果是在一些需要质证对方的沟通场景,比如法庭辩论,则不太适用。
【why】
同理心倾听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我们在沟通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对方,打开对方的心扉,对于修复受损的关系、处理被压制与误解的问题,以及拓宽我们的思维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how】:
那同理心倾听究竟该怎么做呢?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做:
1. 准备倾听。这一步非常重要,要求我们放下手中的一切事物和心中杂念,全身心地投入,甚至面对面时最好用目光温柔地注视对方,让对方充分感受到我们的关注点是全部在对方身上。
2. 认真聆听内容,用心理解对方的观点。这一步我们需要放下评价、分析、判断、同情等,保持安静,对方没有说完前不要打断或插嘴,可以点头,或者只说“嗯”、“继续“、”再多说一些”类似鼓励对方说下去的话。
3. 密切关注对方情绪,适时肯定对方感受。可以用“你应该感到很难过/气愤/受伤……”等来回应。
4. 复述内容和感受。在对方差不多讲完以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复述,讲出内容和对方感受,确认自己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如果没有就继续努力,直到他满意为止。可以用的话术有“你刚刚是说……/我刚听到你说……所以你感到很生气/难过……对吗?”等等
5. 结束时还可以表达感谢。感谢对方表达的观点或者对自己的信任等等。
使用注意点:
1. 同理心倾听不代表我们要一定要赞同对方的观点,重点是理解对方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 同理心倾听的重点是听,而不是说,开口的唯一目的是保持倾诉的流畅性,鼓励对方多说,哪怕只回应“嗯”,也是可以的。
3. 同理心倾听的第2和第3步没有严格的顺序,是同时进行的,第5步也是一个可选项。
接下来举一个我生活中的例子。
今年过年回家有一次,我因为一件事拒绝了我妈的要求,不知怎的激怒她老人家了,以至于受到了她的持续指责还有情绪发泄,我觉得又委屈又难过,就离开家想出去冷静一会儿,然后给我闺蜜发了个消息。没想到闺蜜马上给我打来电话,她告诉我已经把孩子让老公在照看,现在有时间听我说。于是我边哭边倾诉了大概半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闺蜜几乎没怎么插话,最多说几个“嗯“字。等到我说完后,闺蜜把我描述的事情简单归纳了一下,点了一下我妈否定我的内容以及情绪发泄的方式让我很受伤,我感到了自己被她理解,情绪得到了很大缓解。
现在回想起来,我闺蜜就是做到了同理心倾听。首先,她专门把孩子让老公照看,主动电话给我,让我感受到她把关注点都放在我身上,全身心地投入听我说;其次,整一个过程,她几乎没有打断,而是顺着我的讲述适时给一些“嗯“或者”你继续说“这样的语句鼓励我说下去;第三,在我讲完后,她还用自己强大的逻辑能力简单复述了我倾诉的内容,并点出了我的情绪,让我感受到了被理解的温暖。
【预防异议】:
这时可能有人会说,安慰给建议怎么就不行呢,我也是好意想帮助对方啊?大家想想安慰是什么,就是说你别难过别生气了,从同理的角度,安慰本质上是否定对方的情绪,对缓解情绪是没有作用的。那给建议又会有什么后果呢?也许你的建议确实非常好,但是在对方情绪没有缓解前,一上来就给建议,对方不仅听不进去,还会觉得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即便你要给建议,最好也在完成同理心倾听以后再根据对方的需要适当的给才会更有效果。因为很多人其实并不需要建议,只需要一双倾听的耳朵。
这时可能有人又会说,第三步回应情绪好难,万一我回应错了怎么办呢?比如我说对方应该是伤心,其实对方是愤怒,那这样会不会适得其反呢?其实不必担心,如果你说得不对,对方会很自然地来纠正你,这时你只需要继续聆听就可以了。
这时可能有人又会说,同理心倾听要求我们关注对方,而不是关注自己如何使用技巧,可是这个方法有5步啊,不关注自己又怎么去做练习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当然不会。其实同理心倾听并不复杂,虽然有5步,但其实你只要做到前三步有一些简短的回应就已经算基本完成了。当然如果你想要挑战一下自己,可以再试试第四步的复述内容、情感以及第五步表达一下感谢。
【A3:促动参与】
刚才我们学习了同理心倾听5步法,现在我们要开始进行演练了。下面给大家一个场景,是这样的。
老李是一个单亲爸爸,十几年来辛辛苦苦一个人把儿子小李拉扯大。小李进入青春期以后,开始有自己的想法,面对老李的唠叨,会开始顶嘴,甚至会和老李对着干,让老李总是气不打一出来。高考结束要开始填报志愿了,老李希望小李优先填报本省的几所大学,离家近,也方便他去探望,但是小李却想走出本省,去北方的大学念书,两人对此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老李又生气又难过,便来找身为朋友的你倾诉。
好,那现在我们就以2人为一组,其中一人饰演老李,另一人就运用今天学习的同理心倾听5步法来倾听和做出回应。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上官饰演老李,学习者娜娜饰演老李的朋友。
上官:这个儿子真的气死我了!
娜娜(把手机静音后,放在一边):怎么了?(准备倾听)
上官:今年考大学填志愿嘛,我让儿子就报省内的,可他非要报黑龙江的。
娜娜:报黑龙江?(聆听内容,理解观点)
上官:对啊,你说报黑龙江干嘛啊,你说是不是,你说黑龙江这么远,不光说别的,来去还要坐飞机,你说我一个人养他这么大,挣的钱都花到飞机飞上去了,你说咱家,就咱两个人,他那么远,一个南,一个北,以后家里要有个啥事也照应不上是不是?我还指望有个儿子给我养老是不是?
娜娜:黑龙江是远啊。(聆听内容,理解观点)
上官:对啊,再说,黑龙江经济也不发达,这鬼地方,天寒地冻的,又没什么工作机会,你说发展哪比得上我们杭州啊,对吧?
娜娜:是的。所以他要报那么远,你就挺生气的。(关注情绪,肯定感受)
上官:是啊,你说要在杭州,毕业工作也好找啊。而且这么远,我也管不了,万一他走上什么歪门邪道的,加入东北的什么黑社会,还有,万一在黑龙江找个女朋友,以后入赘了,那我老了可怎么办呢?让我一个人孤独终老吗?那你说我这儿子不是白养了吗?这也太不可控了,而且再过几年,我也老了,这怎么办呢,这真是……
娜娜:明白。你认为去黑龙江上大学路途遥远,气候恶劣,还有你说的生活上,以及以后成家立业都会发生很多问题,杭州经济发展不错,而且至少在你可控的范围内,所以你听到儿子想去黑龙江,感到愤怒和担忧,对吗?(复述内容,肯定感受)
上官:对,我心里真是又愤怒又担忧,这里还有对他的关爱,很复杂。唉,如果我儿子像你儿子那么听话懂事就好了……
【互动提问】:
拆书家:上官,你觉得自己有感受到被理解吗?
学习者:有的,但是我觉得自己的表达不够好,所以感觉第4步给对方造成了压力。
拆书家:没关系,我们今天的目的主要还是去运用一下这个方法,来感受一下它的效果,毕竟第4步复述内容和感受还是有一些挑战,未来多练习几次就能越来越熟练了。
【A2:催化应用——布置作业——特定任务】
好的,今天我们学习了同理心倾听5步法,相信现在大家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们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所以下面我要来布置一个作业,请小伙伴们今天回去以后和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用一下这个方法,然后在下周六之前把对话的过程写下来,在微信上反馈给我,好吗?
学习者S作业:对总助小吴进行的同理心倾听(文字记录)
背景:总助小吴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后,面色凝重,闷闷不乐,一直在座位上,还不住地叹气。
S于是坐到了小吴身边,关切地问:咋啦,小吴?——准备倾听
小吴指了指电脑上的文件,说:今天晚上不知道要加班到什么时候了,唉……
S:这是今年各部门的年度计划?
小吴:是的,从年前改到现在,都不知道改了多少版了,现在又说要改,每次说得都不一样,这还有完没完,要改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天哪……
S:你的意思是文件你改了好多次,但经理每次都提出了不同的修改意见?(聆听内容, 理解观点)
小吴:是啊,我都当着他的面逐条逐条地改了,可是过了一夜,老板又说不行,说我没有理解他的意思,改改改,我都快要崩溃了!
S:所以你感到很沮丧,很难受对吗?(关注情绪,肯定感受)
小吴:是的,不过谁叫他是老板呢,唉。我没事,谢了,你先走吧,我待会儿再弄。
S拍了拍小吴的后背:好的,那你保重,我先走了。
【结语】
好,最后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了同理心倾听5步法,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的沟通场景中经常运用同理心倾听,相信一定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他人,提升你的沟通水平。我的带拆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