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NO:113】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拆书练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介绍一种学习输出方式“两轮笔记法

开场:

大家上午好,我叫曹夏明,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平时对商业、历史、易经风水玄学等一切探究事物本质及规律性的东西感兴趣。如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可以一起交流学习哈。很荣幸加入到拆书帮这个大集体,认识这么多爱学习爱思考的小伙伴,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我是刚刚迈入拆书帮大门的菜鸟,从今天开始正式打怪升级,也请大家多多指教。

咱们现场可能既有拆书帮的会员也有非拆书帮的会员,为了便于非会员对拆书和拆书帮的进一步了解,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

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

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

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

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

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

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希望通过我的解读能够加深大家对拆书和拆书帮的了解

大家手里现在应该都有我的阅读拆页,是关于怎么成为高效学习的人,如果没有可以示意我一下啊,给大家2-3分钟时间阅读下原文,大家阅读完把头抬起来就可以啊。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1. 记笔记

先来说说第一种输出,特别简单,就是记笔记。

这是我们最常见的输出方式,但我要推荐的方法比较特殊,我管它叫“两轮笔记法”。

什么意思呢?就是任何一次学习,你都要把笔记分成两轮来做。

第一轮,是在你学习的当时来记笔记。你可以把笔记本从中间画一条线,左边记老师当时说了啥,或者书上写了啥;右边,记你当时知道这个信息时,自己的感受。当然,你也可以用两种颜色的笔来区分,这不重要。

但我要跟你说说,为什么记笔记的时候,你要专门开一列,来记自己当时的想法呢?因为记笔记,其实就是缝合。把新知识缝合进自己原有的知识网络里,记录你的感受和联想,就相当于连接了自己脑子里原有的知识。

但是要注意,在记录的时候,不用记下所有的东西。你只需要记最重要的信息和关键词就行。比如,我那天听别人说“怎么发动员工创新”,他说了一句话,“从点兵点将到人才涌现”。

我的本子上只需要记一个词,“涌现”。如果怕记不住的话,我最多再多记一个词,“点兵点将”。看到这两个词 ,我就能想起当时的对话来。

对,就只记几个关键词,千万别记多了。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只顾着埋头奋笔疾书,你就会看不到老师的表情、状态,反而漏掉了更多更重要的信息,还可能会丧失跟对方交流的机会。

如果你真的特别担心笔记不够全,很简单,在手机上下载个录音软件,讯飞语记,就可以把录音转成文字速记。真的有遗漏的话,你对照着速记看一眼就行了。

好,这是第一轮笔记。第一轮笔记最好用手写,记忆的效果更好。到了第二轮,就要对照着关键词和速记,再完整地梳理一遍。

梳理什么呢?梳理你自己的逻辑。对方当时怎么讲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些内容对我有用?哪些内容冲击了我的观念?重新按照自己的逻辑,把它整理出来。

注意,两轮笔记之间的时间,不要隔太久。最多一天,就要做二次整理。

总的来说,记笔记的原则就一条:不值得花的时间,全部省下来;值得花的时间,咱就认真干。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大家都差不多看完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这个拆书页介绍了学习输出的一种方法叫“两轮笔记法”,第一轮笔记记录学习的内容和感受、联想。第二轮笔记按照自己的逻辑整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通过两轮笔记的输出实现知识的消化利用。

第一轮笔记记录主要学习的内容后记录感受联想是为了让新知与旧知产生链接,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知识体系中。第二轮笔记整理是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消化吸收,学以致用

这个“两轮笔记法”如何实施呢,方法如下:

1.第一轮笔记:在笔记本中间划一条线,一面记录学到的主要内容,另一面记录学习内容的感受和联想,两面的内容用不同颜色笔记录也可以

2.第二轮笔记:通过第一轮笔记内容,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3.两次笔记时间间隔不要超过一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在大二的时候,开始意识到读课程外书籍的重要性。开始读各种类型的书,只要没课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教室或图书馆看书。当时看完书也记笔记,就是将自己觉得好的内容单纯摘抄下来。一年下来读了三四十本书,记了整整一个笔记本的文字。当时很有成就感,但是想想当时学得内容挺多,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笔记也只是书中文字记录,没有加工,知识之间没有形成链接,更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反思了一下我大学期间读书记笔记的经历,我觉得我是在用记笔记的勤奋来掩盖思考的懒惰,没有完成知识的完整输出。一是记笔记只是记了自己觉得好的内容,没有记录书中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也没有记录学习后的感受和联系,不会和之前知识产生链接。第二是没有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也就是没有将知识学以致用。

大学期间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输出方式导致学习效果很差,所以当学习到了“两轮笔记法”如获至宝,下面讲讲我如何应用它

比如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听了《蔡钰 商业参考》中《陈凯:央行这篇文章值得反复读一年》这一讲课程,对由于货币政策革新导致市场上钱可能趋紧感触比较深,由于不方便记录,打算晚上再听一遍这个课程应用两轮笔记法对这个观点进行一下学习输出

具体行动规划如下:

1、第一轮笔记:在听得过程中我会用黑色笔记录感触深的知识点的关键词,比如“货币政策革新”“市场上钱可能趋紧”。用红色笔记录我的感想是政策变化今年牛市大概率没有了

2、第二轮笔记:对照第一轮笔记内容整理出对我有用的信息,并学以致用,我会记录由于货币政策变化,导致流入市场上的钱变少了,钱变少了自然不利于股市发展,所以我要缩减股票仓位。

3、第一轮笔记记录完立即记录第二轮笔记

以上是我1-1拆书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地聆听,也希望大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