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丫头。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美少女。我的三个标签是旅行、吃货和翰林分舵一级拆书家。
学习目标:今天是我二级最后一次拆书分享,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可以学会如何区分事实和观点,并且用细节来充实事实内容;结合两个技能点,从而让我们的表达更上一层楼,推荐、建议更有说服力。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两个拆页来自《拆出你的沟通力I》。
F:这本书的作者是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首席拆书家。这本书主要通过运用拆书帮 RIA的拆书法针对表达能力和主动倾听能力两方面进行拆解,纯干货。
A: 相比于其他同类书籍,这本书的优势是什么呢?首先这本书里汇集了十多本沟通类经典的精华,里面还附带了大量的案例和讲解,即使一个初中生也可以马上看懂书中的知识,立刻拿来应用。总结起来有三点:全面、实用、易懂。
B: 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桥梁,在职场和生活中往往很多让我们纠结不能解决的问题,大部分的原因或多或少都跟沟通有关,例如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有的时候就有点不那么愉快,每次跟爱人谈话最后总会以争吵结束等等。这本书里赵周老师将经典图书中涉及沟通的知识片段拆为已用,转化为自己的沟通能力,他有明确的指令,你可以直接与自
最近有一部电影特别火,《中国合伙人》,大家都在谈论。我犹豫要不要去看,就问了三位看过的朋友。一位对我说:“就是新东方的广告大片,没什么好看的。”另一位说:“和大部分港片一样:结构散乱、重心游离、主题薄弱、滥用音乐。”第三位说:“片尾放CAST时候,我激动的鼓了掌,影院里好多人响应。有的台词我现在还能背出来,‘如果皱纹终将刻上额头,你能做到的,就是不让皱纹刻进心里’。 ”结果是二比一,反方数量占优,但我还是去看了。因为那两个说不好的表达加起来也没有第三个表达更影响我。
与此同时,电影界还发生了一个奇葩事件:一部叫做《富春山居图》的电影,口碑奇烂,豆瓣上73.1%的人打出了一星差评,但票房奇高,上映十天票房突破2.5亿。
观察者都目瞪口呆:口碑不好但票房不错的电影并非没有先例,但一部零好评电影能票房过亿,这样大的反差绝对是前无古人。
于是就有各种解释蹦出来,试图理解这种认知失调,有审丑说、狂欢说、时机说、猎奇说……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我认为评论专家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其实绝大部分电影观众的评论都没能影响其他人。因为大部分人在表达中给出的信息都是主观的。
“不好看”是主观的,“剧情混乱”是主观的,“烂得没有底线”还是主观的。无论你用多狠的词句,仍然属于片段1.1中罗素所说的“看法”或“信念”,不属于“客观的世界”。所以,当其他条件都合适的时候(比如电影高价雇佣的宣传家们用了大量的技巧去推广),普通观众的评论和表达都不足以拦阻买票的人们。这些人可能看到一半就忍不住离场,再悔之晚矣地加上自己主观的评论:“千万别去看啊”。然后悲催地发现自己也是说了跟没说一样。
不独差评如此,反过来也是:真正口碑好的电影也不见得票房好,因为人们的好评也是主观多而客观少。
除非,很多人都学会像喜欢《中国合伙人》的那位朋友一样表达:“我鼓掌了”,这是事实;“影院里好多人响应”,这是事实;“台词我都能背出来”,这还是事实。
一句事实,顶得上一万句看法。
我们所谈论的所有内容,总可以分为两类:客观的和主观的。客观的,称之为事实;主观的,无论是看法或信念,称之为观点。
能够随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说是事实还是观点,是提升表达能力的第一步。
这一点知易行难,因为人们习惯说观点,到了习焉不察的程度:刚刚看到的事情、参加的会议、看过的文件,他可以概括、总结、评价,但若有人问“你是从刚才的哪些事实的到这个观点的?”超过一半人会愣住。
在大家都看完这个片段了,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对一些事情表达我们的主张,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表达更加有说服力,更容易被接受呢,片段中给出了一个观点:一句事实顶上一万句看法。首先我们要随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说的是事实还是观点。(客观的,称之为事实;主观的,无论是看法或信念,称之为观点。)然后用事实来进行客观的表达。
不那么做的坏处:大家可以看到在原文片段一电影影评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正是因为绝大部分电影观众的评论给出的信息都是主观的,都没能影响其他人。所以导致了真正口碑好的电影也不见得票房好,而口碑差的电影反而票房奇高。如果我们在关键的表达中没有运用事实而都是主观表达的话,很可能也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举例:比如有一次我给朋友推荐电影《大鱼海棠》,我一开始说我觉得挺好看的,你去看吧,真的挺好看的,然后她说好的,就没有然后了。学习了今天的片段后我换了一种方法,说首先豆瓣评分很高,证明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其次剧情以庄子的《逍遥游》为背景,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最后我看完之后哭的不成人样,故事太感人。这些都是客观事实,所以当听完我的推荐之后我朋友立马就去电影院看了。
预防异议:可能有的小伙伴觉得这样很难。原文片段中也说到了,能够清晰的意识到自己所说的是事实还是观点,是提升表达能力的第一步,这一点知易行难,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说观点,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在做出评论之前细细考虑事实是什么,虽然前期有点困难,但是当你慢慢的养成习惯并且你的表达得到认同时你会觉得都是值得的。
拆页一的A1: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的经历中有哪些推荐反而遭到拒绝的事情?比如说介绍一本书,一个品牌的衣服,一个值得去的地方等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发生的什么事情,结果是什么,你当时是怎么表达的?
学习者分享:
夸一个女孩:你真好,很棒、你的衣服很得体,很漂亮,有亲和力,声音甜美。结果是人家说我太假。
拆页一的A1+:
刚刚各位小伙伴都回想了一些曾经经历的一些案例,接下来请大家针对过去在案例中的的表达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将失败的案例转换成观点和事实清晰的案例,请大家组内进行分享,等会叫小伙伴起来做分享。
学习者分享:
通过今天的方法我发现其中观点:你真好,很棒,你的衣服很得体,很漂亮,有亲和力。
可以用事实来说:演讲的场合穿正装很得体,首饰颜色跟衣服颜色黑白搭配相呼应很漂亮,说话时总带着微笑很有亲和力。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二个片段,表达事实离不开细节的呈现
“花比你预想的要少的钱”说了跟没说差不多,但具体到“每周35磅”,就具备了强大的影响力。
表达事实离不开细节的呈现。
很多人记得5.12地震中有一位争议人物叫范美忠。凤凰卫视采访他所在学校的校长,问范老师平时表现如何。若校长回答“范美忠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句话很难说是主观还是客观的,恐怕很多不喜欢范老师的人会觉得校长在袒护他。但校长说的是“他的学生都尊称他为‘范老’,跟我发短信说要顶住压力,千万不要开除他“——有了细节,事实感就很强了。
当然,表达中的细节应是根据表达的目的而精心挑选过的。
西谚有云“魔鬼在细节中”说不关注细节一定会失败。诸如乔布斯设计苹果产品的例子,说明成功者都关注细节——当然,是关注有意义的细节,任何细节都过问不可能带来成功,只会把人累死。
在大家都读完片段二后我想和各位小伙伴分享一下我对片段二的理解。
细化步骤:片段二实际上是片段一的一个补充,也就是怎么样表达事实,一共分为三个步骤,1、明确表达目的;2、根据表达的目的精心挑选出有意义的细节;3、说出三个细节特点最佳。(太少单薄,太多繁琐)
举例:接下来我分享一个我的案例。最近我有个朋友想买三星的手机,然后我对三星手机做了一个评论,我的目的是让他慎重考虑要不要买三星手机,于是我给出了三个代表我观点的细节内容。1、我用的是三星手机,就我的手机而言,用了两个月摄像头出现了问题,在论坛里咨询后发现有其他人也出现同样的问题,并且找售后也处理不了;2、同事用的也是三星,大概用半年系统就会变得很慢,我的手机也是这样;3、三星手机掉价快,只要新款一出,之前的手机价格会掉一千元以上。朋友听完之后表示需要再好好的考虑一下是否要买三星了。
拆页二的A3(预计用时20分钟)
感谢刚刚各位小伙伴的分享,接下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下面给出的几个场景中,首先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场景,通过今天学习到的方法,用细节表达事实。一会我会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分享。
场景一:
你最喜欢身边的物品是哪一件?也许是你爱不释手的手机,也许是你钟爱的皮包或手表,也许是你千挑万选的高保真耳塞或笔记本电脑或者你们公司的产品……如果你想让朋友或家人也像你一样喜欢它,你会怎样去精心挑选一些细节去介绍它?
学习者分享:
推荐一个APP必要,细节:1、私人定制。可以在衣服上做自己的签名;2、质量好。开发商找的都是奢侈品的供应商,自己裤子去沙漠徒步都没事;3、性价比高。我买的冲锋衣才三四百,同等品牌的要三四千。
关于原文知识点的回应和反馈: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大家可以看到,在他的分享中他的目的是要为大家推荐一个APP必要,并且针对他的目的用了三个细节来表达:首先可以私人定制。可以在衣服上做自己的签名;其次,质量好。开发商找的都是奢侈品的供应商,自己裤子去沙漠徒步都没事;第三性价比高。他买的冲锋衣才三四百,同等品牌的要三四千。
场景二:
请阅读下面这个表达的片段。
公司生产车间包装打包岗位的打包机因为生产设备老化,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卡带现象,有时在一个小时内会出现四到五次,影响生产线的正常工作。生产部门找到了设备部门进行协调,我委派技术人员小孙前往现场确认。小孙检查后,发现打包机连续作业时,在传送打包带的轨道内会有打包带的碎屑残留,影响打包带输送造成卡带,需要定时清理。小孙想到了利用生产线压缩空气进行除尘的方法,并立即制作了工具现场使用验证,效果良好。小孙手把手的教授岗位操作工如何独立操作,并重点强调了操作的注意事项。当日下班前小孙拟定了一份新的设备保养操作规程,下发到车间。后续打包机卡带现象明显减少。
是否发现,这个片段几乎全部都是事实,但很像流水账?这是因为表达的节奏很平淡,没有根据表达的目的而精心挑选和呈现细节。请尝试改编一下这段表达:
1、如果我的目的是让读者认可小孙的创新能力,那么上述哪件事需要铺陈展开,加入更多的细节?
学习者分享:
一、细节:1、小孙发现打包机连续作业会有打包带碎屑残留;2、小孙发现影响打包带输送造成拉带,要定时清理;3、小孙想到了利用生产线压缩空气进行除尘的方法,并立即制作了工具现场使用验证,效果良好。
二、细节:1、首先原理是用在别处的;2、别的地方没用过;3、是针对性的给出方法。
2、如果我的目的是让读者认可小孙做事缜密周到,那么对上述哪件事可以描述更多的细节?
学习者分享:
一、细节。1、手把手教别人操作流程;2、下班之前整理了保养流程下发到车间;3、结果非常好,之后机器没坏过。
二、细节:1、认真排查发现打包机连续作业会有打包带碎屑残留;2、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保养操作流程;3、手把手教授操作工人如何操作。
拆页二的A2
接下来大家回想一下最近有没有看到一本好的书、一个不错的电影、一个好玩的地方、一个好吃的饭馆、一个好用的APP或者其他自己认为很好,特别想推荐给身边朋友和同事的案例。
结合我们的案例,如何让事实的说服力更高,你应该加入哪些细节,我们在这一步可以按照今天学习到的步骤进行加工,提升我们的说服力
首先要明确目的,其次根据表达的目的精心挑选出有意义的细节,最后至少说三个以上的细节。请大家组内进行分享,等会叫小伙伴起来做分享,分享时请大家先告知我你表达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说细节。
学习者分享:
一、推荐大家去高兴火锅店。细节:1、服务到位。乐队会挨桌点歌献唱;2、有自己的停车位,停车方便;3、食材新鲜,入口即化。
二、推荐大家去日本旅游。细节:1、安全。东西落在那里15分钟没有人动;2、安静。说话声音小,有秩序,排队;3、干净。很少有垃圾桶,垃圾自己拿袋子装好,垃圾会分类,街道干净。
三、劝来北京不要吃北京烤鸭。细节:1、烤鸭店人多,环境不好;2、口味单一,只是卷着吃;3、菜品单一,对于湖南人没有辣菜。
四、推荐朋友养猫。细节:1、不用溜,有自己的猫砂,比较省心;2、可以陪伴你。3、猫毛有特有吸毛器,方便打理。
五、出行坐地铁。细节:1、地铁时间靠谱,公交会堵车。2、安全,有安检。3、无障碍。地铁带小孩有绿色无障碍通道。
总结
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分享。接下来我想对今天的拆书做一个总结。今天我们通过两个片段学习了如何用细节+事实的方法来进行表达。我们回想一下具体该怎么做,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其次用细节表达事实,这里有三个要求,第一、明确目的;第二、根据目的精心挑选细节;第三、要用三个以上的细节进行表达。希望经过我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各位小伙伴提升大家的表达能力,提高说服力,树立自己可信赖的形象,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