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用一年时间重生》 所属活动: 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第203次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提升效能感和幸福感的日程管理法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陈嘉玲,刘嘉玲的嘉玲,目前就职于一家MBA商学院,职务是带班老师,那也是起源于阅读了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然后加入了广州的拆书帮,今天是我的第一次过级,1-1,还请各位多多指教和给我反馈,谢谢!

拆书是一种成人学习的方法,主要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提升能力,而不是照本宣科、学了就算了,它会关联学习者的自身经验去做反思和重述知识,并作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去实践应用。拆书法主要分为个人和组织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通过拆解书籍就能达到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现在拆书帮分舵遍布全国各地,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赵周老师创办的,主要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拆页 P130-132

用四维度日程管理法规划每一天
生活就像跷跷板,一边是个人事业实现的成就感,一边是融入家庭、社会关系的幸福感。过分侧重任何一边,都会造成失衡。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平衡并不来自单一的决定或者短期调整,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换一份不加班的工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短期内也许能让你感觉良好,很快生活的惯性又会把你拉入失衡的怪圈。
所以,我们需要有觉知地去生活,在无序的生活旋涡中不断练习掌舵划桨的技巧。四维度日程管理法就是一种很好的帮助我们达到持续成长和幸福的平衡点的方式。每天晚上,抽10分钟时间根据“输出”“输入”“开源”“固本”规划第二天的日程,具体步骤如下:
重生四维度的一天

第一步:在当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根据四维度分类规划好,尽量让四个维度都有事情做。有的事情可能同时符合几个维度,可以分别描述。比如和闺蜜一起喝下午茶谈天说地,既是链接关系的开源事件,交流中收获心得又是学习成长的输入事件,可以用不同描述同时放进不同维度中。
第二步:快速评估一下四个维度的待办事项是否过量,尝试把大事项分解成小事项,分多日多次完成。比如你计划采访一位前辈,就可以把采访分解成联系被采访人、沟通采访大纲、准备采访资料、进行采访、采访文章撰写、采访文章审稿、采访文章定稿等小任务,然后一天做一点,逐步完成。
第三步:不要把日程安排得太满,留出一点空余时间,以便灵活应对临时任务。
第四步:特别重视固本维度,不要因为待办事情多,就压缩滋养自己的时间,哪怕抽10分钟静心冥想也会对提升幸福感有莫大的帮助。
第五步:第二天结束时,做一个快速复盘。看哪些内容如期完成,新增了哪些内容,又有哪些内容没有完成,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再做下一天的安排。
试想一下,如果每天你都能做一点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事情(输出),做一点为成长积累学习的事情(输入),做一点跨界链接、拓宽视野的事情(开源),做一点关照自己、回馈家人的事情(固本),而这些事情都跟你的人生关键词紧密联系,那么你的精力、时间就会像从放大镜中穿过的阳光,经过折射聚焦在一个单点,产生足以点燃火堆的能量。同样,这也是能让你用一年时间实现重生的能量来源。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这是一种科学的、可以提高人生效能和幸福感的日程安排法。

Why: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个日程法呢?

一因为现在时间管理的方法特别多,例如四象限法、番茄工作法、清单工作法等,这些大部分都是强调工作的部分,没有生活的部分,容易导致我们工作和生活不平衡;

二因为这些时间管理方法,只是教会我们要更高效地利用时间,但是没有教会我们去关注所做事情背后的意义,以及背后产出的价值是什么,缺少思考;

而四维日程法是从四个维度输出-为他人创造价值、输入-为持续输出提供燃料、固本-提升幸福感、开源-链接资源,来帮助我们清晰地将自己要做的事情进行分类,从而让我们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并且提升我们的幸福感,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How:

1)、每天晚上花10分钟,先写出明天输出(为他人产生价值的事)

2)、写输入(为输出产出价值的燃料)

3)、写开源(链接创造机会:人际关系、拓展视野)

4)、写固本(自己幸福感的来源)

5)、评估事项是否过量,把大事项分解成小事项,分配到具体的时间

6)、晚上回来进行复盘总结,将输入的部分进行学习总结,未完成的事项放到第二天继续完成,再接着写第二天的四维日程;

7)、贴一张日历表,每完成一天就打勾;

8)、每个月底进行当月复盘,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否因为四维日程而有一些变化,以及哪里需要做调整或改善,不断迭代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适用边界:适用于每一位想要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和提升自己人生效能的人士。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自己的经验

经历:在2021年之前,我一直都是用to do list清单法去工作,每天早上把要做的事情,不论大事小事全部列出来,然后按紧急程度去做,完后再一件件打勾。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自己有遗漏的事件,但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经常是在做一些紧急的事情,不论重要还是不重要的,并且记录的都是工作上的事情,对于生活,自己是很空白的;多年以来都是年初定的书单,到年底才发现看了没几本,说了好多次要见的朋友一直都没去见…等等,常觉得力不从心、生活有些枯燥无聊。

反思:检视自己以前的日程管理法,完全是任务式记录,没有分类。虽然基本每天都在上班,而且经常加班,但是却很少产出价值,缺少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对他人产生的价值是什么,也很少去思考自己做这件事背后的意义,大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所以成就感很低。并且缺少生活的规划,比如开源-去有意识地链接朋友、固本-每天给自己放松的时间,10分钟也能很好地增加自己幸福感,所以相信用四维日程法去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会更精彩有趣。

A2:自己的行动计划

目标:用四维日程管理法半年的时间,去实践和复盘,并且半年后分享给至少5个人。

行动计划:

1) 工作日每天晚上花至少10分钟时间去写自己的四维日程安排,例如输出:写出要做的事及事件背后自己可以为别人输出的价值是什么;

2) 写输入,针对要做的输出,需要学习什么知识及如何去学习;

3) 写开源,要做什么去链接人际和拓宽视野;

4) 写固本,至少计划用10分钟来做自己喜欢、感到舒服的事情。

5) 评估自己当天要做的事项是否过多,并把大的事项分解成小的事项;安排到每天具体去做的时间;

6) 在每天晚上,花10分钟进行复盘和总结今天四维度的完成情况,将输入的部分进行学习总结,未完成的事项放到第二天继续完成,再接着写第二天的四维日程;

7) 2021年坚持半年的时间(工作日),贴一张日历表,每完成一天就打勾;

8) 每个月底进行当月复盘,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否因为四维日程而有一些变化,以及哪里需要做调整或改善,不断迭代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9) 2021年7月-8月进行线下分享—自己使用四维日程法的收获和感悟,至少5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