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5月份定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开场:

大家好,我叫杨蔚。首先,我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工作中按部就班,却渴望有所改变;其次,我是一个热爱生活、拥有许多爱好的普通女孩,希望遇到更多有趣的人和事。偶然的机会,参加了拆书帮的线下活动,接触到拆书理念,我觉得它会改变、提高自己的思考、工作能力,也会让我遇见许多优秀的人。3月份我完成了线上30拆,今天开始我的升级打怪之旅,感谢大家的帮助和参与。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说到拆书帮就需要先说清楚拆书是什么。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相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我们南通分舵正处于筹备阶段,我要和各位伙伴一起努力,发展、壮大我们的分舵。

下面请大家阅读发到你们手上的《非暴力沟通》片段,时间两分钟。差不多快到时间了,我会提醒大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表达自己或倾听他人,都是好的开端。但需要牢记的是,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非暴力沟通称为“沟通方式”,但有时语言是多余的。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怎样借助四个要素进行非暴力沟通。

首先,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其次,说出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对方的感受:喜、怒、哀、乐等。

再次,理清感受背后的需要:被爱、被认可、渴望安全感等。

最后,提出自己的请求或聆听对方的请求:希望对方采取的行动或我可以为对方做什么。

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觉察和借助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以及倾听他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爸喜欢向认识的人买菜,而事实上向熟人买菜并不一定划算。前天在家吃晚饭的时候,我看碗里的虾大大小小差距很大,就问我爸是不是向哪个熟人买的,跟他讲看似便宜其实并不划算。结果爸爸有点不开心。

阅读了这个片段之后,我明白了,我的话是评判性的表达,会把气氛搞僵。若尝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可以这样说:爸爸,你今天买的虾大大小小差距好大,个头大的也很少,我有点不开心,因为我希望咱们买品质好的菜,以后你可不可以尽量不向熟人买菜呀?

我说话快人快语,因此在工作中有时候会表达欠妥,既没有把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好,又忽视了他人的感觉和需要。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我计划每天至少使用3次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和同事说话,从而提升沟通质量。

当我需要和别人沟通某件事情的时候,说具体的事情、我的感受、我的需要、具体的请求。比如:你刚才把我们科室的一次性杯子拿到会议室去用,我有些不高兴,因为我希望大家对于科室物品的使用有界限感。以后若再碰到会议室没有一次性杯子的情况,你是不是可以去办公室领取呢?

当别人找我说事情的时候,我听具体的事情,体会对方的感受、对方的需要,听对方的请求。比如M说:“这个审批单,某某领导一直不肯签字。”我听到或者进一步问清具体的事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审批单因为什么原因没签到字。体会对方的感受:焦虑。体会对方的需要:想有人助一臂之力。听对方的请求:想让我帮忙去签字。

各位伙伴,今天虽然是我自己将对片段的理解、过往经验的联系、今后的规划和大家进行了分享,但是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许多感触。希望大家静下心来,对今天的学习和今后的规划进行一下梳理,让今天的学习对今后的生活有所触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