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伙伴们下午好,我是朱应涛,正在成为二级拆书家的路上,感谢你们和我一起参加今天的线下拆书活动。
我今天拆解的第一个主题是:如何避免陷入嫉妒。我所选的原文来自《思考的要诀:松浦弥太郎的幸福工作术》。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本书。
全书分为5个部分:思考、想象、沟通、时间管理和超越国界的工作术。其中既有理论,又有策略。作者松浦弥太郎是日本文化界的传奇人物,是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生活美学的先行者,也是日本老牌城市生活杂志《生活手帖》总编辑,也是畅销书作者。
在书中,作者用淡淡的、具有文艺气息的文字讲述工作智慧和生活哲理,引发读者共鸣,获得了范玮琪、郑秀文、张德芬等名人的一致推崇。
这本书与我之前读过的许多日本作者的书有很类似的风格,简短,分类清晰,但是又很实用。围绕工作这个主题,我觉得作者对全书的编排是很有心思的,从想到做,从点到面,从自我到全局,这不止是工作发展需要顾及的方方面面,更是自我成长,达到幸福工作境界的可行之路。
原文片段一 沟通术P102
良好的沟通中,最忌讳的就是嫉妒他人。
无论是嫉妒或是被嫉妒,都只有害处,最好是能够敬而远之。对于遭人嫉妒,你完全不需要一一回应并说:“这个人有偏见吧,净说些令人讨厌的话。”
避免嫉妒的最好做法,是对任何人都抱持着感谢之意。为了尽可能避免遭人嫉妒,当自己越是顺心如意的时候,就越要为大家付出,这一点很重要。
遗憾的是,即使这么做了,有时仍然无法避开所有的嫉妒。在了解这件事之后,我有一个经常提醒自己的沟通秘诀,也可以说是成功的秘诀,那就是“目标八胜七败”。
不论在哪个领域,赢得全胜,都是非常危险的。想要全胜,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将自己的一切投身于工作,同时也需要投入时间和专注力。如此一来,自然而然便会逞强,让自己的身心都变得满目疮痍。而且,总是赢了就跑的人,人际关系会渐渐崩塌。当你达成全胜目标时,相对于工作上的成功,你将失去许多东西。
很多时候,人们会因自己的软弱,拿他人与自己相比。遇上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自己拥有更多的人,心里往往有羡慕,也有嫉妒。那么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提供了几条避免遭人嫉妒的方法:第一,对人要有感谢之心;第二,在顺利时尽可能为大家付出;第三,目标八胜七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不追求大胜,而是长时间持续保持相对领先的状态就好。如果我们不留意避免嫉妒的情绪,因为嫉妒的缘故,我们好不容易顺利进行的事情却被人绊了一跤,不仅妨碍工作的顺利进行,还有可能让自己陷在麻烦当中。
A1 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思意念会影响我们的行事为人,所以要留意我们每天的所思所想。请大家回想一下,在工作中,你有没有因为同事、朋友比你的工资高而觉得心里不舒服?在家庭中,你有没有因为自己家境不如邻居而心里不愉快?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因为别人比你拥有的多而心生羡慕?如果这些不舒服、不愉快、羡慕进一步恶化,会是什么结果呢?请伙伴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在小组里面讨论分享好吗?想一想刚才分享的三个方法中,有哪一个可以运用到你所分享的案例中呢? |
学习者案例记录:【分步催化】 张磊:我想说的是所有人都会有嫉妒,可是好些人不愿意承认。我也不承认,出现这种情况的后果是什么样子呢?我和一个女同事关系关系特别差,她嫉妒,但不表现在我面前。但由于她跟领导关系好,会离间我和领导的关系,我连掐死她的心都有了。后来,有一次,我听见她和妈妈打电话沟通装房子遇见的一些事情,因为我也体验过装修房子的过程。那一刻,我感觉我的心都快融化了,她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突然我不那么恨她了。 如果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可以考虑能为她做些什么,比如替她倒一杯水,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反馈:虽然是她嫉妒你,但是你如果能提前运用这三种方法,或许她也不会那么嫉妒了。 |
A2 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2008年,我和我的堂哥一起考上大学,当时我俩分数差不多,他进入了甘肃中医学院,我进入了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我俩毕业了,他进入了学校的附属医院,我进入了一家公益机构。工作一年后,他的工资竟然比我高一倍,当我知道这样的差别后,我心里很不舒服,那我就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能让这种不舒服发展成嫉妒。请问如果是你,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你要如何来避免让自己陷入嫉妒之中呢? 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你该如何让自己不陷入嫉妒的情绪中呢? |
学习者案例记录:【分步催化】 Lian:我是这样想的。我俩起步是差不多的,虽然我们没有利益冲突,但我也会嫉妒。如果是我,我会给他说:“如果你累了,可以到我这来吃顿饭;或者那天你心情好了,你请我吃顿饭吧!”我们可以有更多感情上的交流。另外我也会这样安慰我自己:“我们这个单位的待遇就是这样,如果我一味地追求高工资,我就太逞强了,哪有完美的人呢?” 在我自己的工作中,也有和我起步一样,但比我工资高的人,我知道嫉妒对我自己不好。首先,我感谢我现在的这份工作,可以把自己养活;其次,在我不顺心的时候也愿意付出,在有空的时候请他吃顿饭,毕竟赚钱多的人,可能也会比较辛苦。 反馈:特别感谢lian姐的分享,很自然的流露出自己的感谢之心;片段中提到的是在顺利时为对方付出,lian姐却愿意在不顺心时为别人付出,愿意请“堂哥”吃饭,已经通过加工原文更灵活运用了,特别棒。 |
通过第一个片段,我们了解到在良好的沟通中避免陷入嫉妒是很重要的,那么其实好的沟通方式也能帮助我们扩增人脉,接下来我会分享扩增人脉的方法,以此帮助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更顺利,最终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原文片段二 沟通术P113-114
为了满足自己一个人需要的工作方式,总有一天会让人感觉空虚。以为是庞大的目标,事实上却没什么了不起,一瞬间就完成了。你以为自己在达成目标的时候会非常开心,可是一旦达成了,反而会觉得遗憾,这种感觉是多么令人惋惜呀!
可是,一旦意识到“工作是为了用幸福来填满社会”,目标就会无限扩大。你将会与一个无论怎么填都填不满的广大世界直接面对面。
在“用幸福填满社会”的过程中,当某件工作顺利进行的时候,许多人都会感到开心。如果在这里尝到了小小的成就感,你将会被巨大的喜悦围绕,这样的喜悦远胜于你完全达成自己个人目标的喜悦。这虽然很辛苦,却是很棒的事情。
如果说动机是工作的引擎,在“为自己”和“为社会”两种截然不同的动机之下,引擎的力度也会是全然不同的。如果能在工作方式上抱持这样的意识,对于优化人脉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想要扩增以信赖关系联结的人脉,方法有三个。
第一,是让自己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中枢。
不是拜托别人“介绍谁给我认识”,而是自己把某个人介绍给另一个人,将自己人脉中的独一无二的优秀人士,以这种为了他人好为目的,将陌生的两个人联结起来。“我想认识这样的人,好让自己更加出类拔萃”,在产生这样的期望之前,就要先帮助自己周围的人打通人脉。
“他需要那个人。”
“他和他认识的话,他的事业应该就会成功吧。”
我总是思考着这些事情。
顺带一提,要成为人际之间的联结中枢,最重要的是仔细倾听别人的话。全然忘却自己的事情和自我彰显的企图,只是用心地仔细倾听。
要扩增以信赖关系联结的人脉,第二个方法则是要主动请人帮忙。
就算可以靠一己之力达成目标,但是若想为人无偿付出、贡献,还是需要相当的力量。因此,就从请人帮忙、欠别人的人情开始吧。
当然,这个人必须是你已经用信赖关系联结的人脉中的其中一人,主动把这个人带进你的工作圈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仅靠一个人,是没办法提高工作质量的。而且,在我们“为社会做贡献”这样认真的工作上出手相助,这样的人和我们之间将会产生超越利益得失的深刻联结。
我认为,更加理想的状况是“欠一个人大人情,而不是欠许多人小人情”。因为我们和欠下大人情的对象,会产生非常深厚的情谊。为此,也需要我们付出相当的努力。
以金钱来说(这充其量只是比喻),如果向一个人借了一大笔款项,就要出借小额的金钱给许多人。甚至,要无偿地尽可能施与众多的人。这是投资上的理论,也是古时候传承下来的一种智慧。
像这样,先借一笔大的,再小额借贷或付出,勤勉地持续进行这样的行为,总有一天,你就能获得可以出借他人一大笔款项的力量。就算眼前的这条路看起来遥不可及,最后也会与广结人脉的目标相互联结的。
想要扩增以信赖关系联结的人脉,第三个方法是,一天说一百次“谢谢!”这也和第二个方法有关,更是付出行为的一种。
在人际沟通中,最最基本的就是感谢。为了记住这个道理,我们要对种种事情说声“谢谢”。当你订下一天说一百次“谢谢”的原则之后,你的世界就会改变。
早上,对清醒的自己说声“谢谢”,对准时的电车司机说声“谢谢”。对车站贩卖部的店员说声“谢谢”。谢谢你打电话给我,谢谢你提交文件······每一天你都有无限的机会可以说“谢谢”。
想要扩增以信赖关系联结的人脉,这段文字给出了三个方法:
第一,让自己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中枢。一方面,为他人着想,将认识的优秀的人介绍给其他需要的人;另一方面,仔细倾听别人的话,倒空自己。
第二,要主动请别人帮忙。这里的“别人”是你们互相信赖的。
第三,每天说一百次“谢谢”。包括对自己,对每一天所接触的人说“谢谢”,而且具体到事情更好。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三条方法很简单,我们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介绍人认识,时常也会请别人帮忙,并且对帮忙的人说“谢谢”,这是理所当然的呀!然而,正是这样看似简单的基础工作,才会帮助我们建立人脉,也会成为提升工作质量、自我成长的契机。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考虑我们真正的动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我们有没有从内心深处愿意为他人付出。
关于书中提到扩增人脉的这三个方法,我想分别给大家一个例子。
今年七月份的时候,曾来过我们中心的一个英国的志愿者联系我们,说她今年会来中国,问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她是一名从业30多年的特殊儿童康复师,而我们机构已经从之前服务特殊儿童转型到服务残疾青少年了,所以不是很需要老师的资源。我们就决定把老师介绍给我们网络里面,北京的一家同行机构,果然,他们需要这样的资源,没想到他们没有独享资源,而是组织了一场培训,邀请同行的其他机构参加,培训下一周就举行,主办方还特意邀请我们的主任去担任本次培训的翻译。
接着上一个故事的背景,我给大家分享第二个例子。就在七月份我们把英国康复老师介绍给北京的机构之后,八月份,兰州某医院儿科的主任打电话给我们,说他们要组织儿童康复的培训,希望我们能帮他们邀请专家,我们听了心里有些不愉快,因为2014年的时候,我们曾带着这位英国康复老师去给这家医院的脑瘫儿童和家庭提供免费的讲座和义诊,结束之后,他们再没有联系过我们,还害怕我们中心抢他们的孩子,现在要用到我们了,才打电话来,所以我们拒绝了她的请求。我想:如果她能平时和我们保持良好的互动,建立信任的关系,那么我们也许会考虑帮她介绍相关的资源。
第三个故事,看到这段文字里面第三个方法的时候,我也平时有意识的对周围的人尽量多表达“谢谢”。上一周,我们机构信息变更的证明材料被银行的员工弄丢了,我不得不去政务大厅重新开一份,这周三下午我去了政务大厅,大厅的办事员每天接待很多人,有时候挺不耐烦的,其实他们也不容易。在我去说明情况之后,她就给了我原件,让我复印之后把材料原件还给她,我就去复印了两份,还她材料的时候,我对她说“谢谢你,真是帮我大忙了。”她微微一笑,说:“把材料拿来我给你盖章”,我赶紧把材料拿给她,两份都顺利的盖上了公章。她之前没说要盖章,如果我把材料复印好直接掉头就走掉,那下次要用的时候我还得跑回来盖章,就麻烦了。
A3 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下面我给出两个情景,请伙伴们分组讨论之后,我们来角色扮演好吗? 情景一:你是小王,你想学好英语,之前一直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好。刚好通过一个平台你认识了国外的朋友彼得,他很乐意帮助人,也会讲流利的汉语,他正在和你进行每周一对一的英语学习,你的英语水平很快的就得到了提升。现在,你的朋友小李告诉你,他也想学习英语,但苦于没有渠道。请在你的小组讨论并作出决定,是否要介绍彼得和小李认识? 情景二:在你个人的观念里面,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时,不太愿意麻烦别人,总是尽量自己想各种办法解决。现在,想象一下你在一家公益机构工作,公益机构需要聘请几位公益讲师,免费为各个高校的志愿者组织培训讲座。主题围绕:情绪管理、沟通力、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这几个方面。公益讲师需要有专业的知识,乐于分享的精神。领导让你想想周围是否有合适的人选。这时,你想起你曾经参加过拆书帮兰州分舵的活动,里面有合适的人选:天南姐擅长情绪管理、红彤彤是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师,但是你只参加过两次他们的活动,和他们不太熟悉,但你又想请他们帮忙?请在你的小组讨论,你要如何克服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的观念,主动去请求他们的帮助? |
学习者案例记录: 情景一:三人一个小组,张瑶扮演小王,向南演鲍勃,王炯萍扮演小李。小王会先和小李聊天,了解小李的真实需求是学口语,还是语法,再考虑是否适合介绍给彼得。 情景二:也是三个人一个小组,lian扮演公益机构员工,柴虹扮演天南,赵乾亮扮演红彤彤。天南很容易就答应了,红彤彤本来是不想答应的,但因为lian的坚持与真诚,她还是答应了。 |
A2 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情景一经过讨论之后,分享你是否要介绍彼得和小李认识?如果愿意,请分角色扮演如何介绍。如果不愿意,请分享原因。 情景二经过讨论之后,请小组里的伙伴们分角色扮演你主动请他们帮忙的过程。 |
学习者案例记录: 角色扮演情景一: 第一幕:小李和小王对话 小李:听说你最近再学英语啊,我英语特别差,你是跟哪个老师学习的,可以给我推荐一下吗? 小王:是这样的,我有一个网上认识的朋友,他叫鲍勃,他是教英语的,但他汉语也教的非常好,他擅长教口语,你是想找一个教口语的老师,还是教语法的老师?如果你找口语方面的老师,我可以帮你联系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是收费的,你需要考虑一下。 小李:好的,我考虑一下。 第二幕:小王和鲍勃对话 小王:鲍勃,你好! 鲍勃:你好! 我有一个朋友她想找一位外教学英语,我觉得你的英语很棒,想把你介绍给她,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鲍勃:我周内没有时间,周末有时间。其实我俩关系算不错的,如果你的朋友要学习的话,费用就不提啦! 小王:费用还是要给的。这样吧,我给你们彼此的联系方式,你看可以吗?如果费用方面你不方便提,你告诉我,我再跟她提。 鲍勃:可以! 小王:好的! 反馈:角色扮演特别好,伙伴表演很投入,而且小王考虑到小李的需求,问到是要学口语还是语法。鲍勃这边也很乐于助人。谢谢你们的表演! 第一幕:lian和红彤彤 Lian:你好!我有一些事项麻烦你。 红彤彤:你好! Lian:我在一家公益机构工作,最近我们想给我们机构的志愿者做培训,主题是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我知道你比较擅长这块,而且我看你在拆书帮也做得挺好的。能不能花费你宝贵的时间,请你给我们的志愿者做分享呢?不过单位是公益机构,可能不会支付培训费给你。你有什么想法? 红彤彤:我主要是给工作3-5的人做职业生涯规划的。你们那边学生是不是比较多,可能不太适合吧! Lian:我们这边志愿者分布比较广,有刚参加工作的,也有,工作3-5年的,还有工作5-10年的,我觉得你分享之后,他们根据个人情况吸收吧。 红彤彤:我有点不想去。 Lian:虽然不能给你费用,但我会请你吃饭的,咱们拆书帮有一个理念说:“教是最好的学”,对你个人也会有提高。必要不要再考虑一下呢? 红彤彤:我不是在乎钱,主要是我的时间也比较紧张,做这件事我觉得意义不大,所以我不想去。 Lian:你看这样好吗?我根据你的时间来安排培训的我们单位的时间。 红彤彤:那行吧!这也是双赢的事,对我也是锻炼,对你们也有帮助。 Lian:彤彤,你太好了,我太喜欢你了。 第二幕:lian和天南 Lian:天南姐,你这会忙吗?有个事情想麻烦你。 天南:不忙,你说吧,是什么事情, Lian:我们单位最近想举办一次关于情绪管理方面的培训给志愿者,我想起在拆书帮兰州分舵,你也是我心目中的导师, 是没有费用的哦 天南:你们打算什么时候举办? Lian:这个星期天下午可以吗? 天南:我看了一下,这个星期天没有什么安排,可以。 Lian:你太好了。谢谢你,但愿你通过分享,使自己也能得到锻炼。 天南:教也是学嘛! 反馈:lian姐,我看到在角色中你是很敬业,很有热情的。我也观察到你一直在肯定对方的能力,通过说请吃饭,灵活调整时间来争取她的同意,在很难的情况下,你还是坚持最终邀请到她。天南姐这边答应的很爽快。谢谢你们的表演! 【催化应用】柴虹:我今天特别高兴,小朱你分享的“对别人说谢谢”得到的收获,我也曾体会过。我就想分享一点,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尽可能去记住别人的名字。第二次见面当你能叫出别人的名字时,他会非常惊喜的,他会感觉到受到尊重。还有,我以前总觉得不好意思请朋友帮忙,现在我要试试主动请朋友帮忙,增进我们彼此的关系。 反馈:谢谢柴虹姐的鼓励,以及你的宝贵的分享。 |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幸福工作中有关良好沟通的方式,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良好的沟通中,最忌讳的就是嫉妒他人,避免陷入嫉妒的三个方法,分别是什么呢?第一,对人要有感谢之心;第二,在顺利时尽可能为大家付出;第三,目标八胜七败。 幸福的工作离不开良好的人脉,那么扩增人脉的三个方法,分别是什么呢?第一,让自己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中枢。第二,主动请别人帮忙。第三,每天说一百次“谢谢”。 我的拆书活动到此结束,谢谢每一位伙伴的参与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