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 所属活动: TF3-1定级:人脉是“麻烦”出来的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通过有效“麻烦”别人,建立人脉 学习目标: 了解人脉是“麻烦”出来知识点,并能区分怎样的“麻烦”可以求助

开场: 大家好,我是广州小蛮腰分舵的拆书家迪之。希望各位学习者通过本次拆书,知道“人脉是‘麻烦’出来”这个知识,能够区分什么样的“麻烦”可以求助别人,能够在拆书家的指示下初步运用知识点并关注到四个行动建议,后续将知识点运用在工作和生活中。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书籍介绍】

(事件场景)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大家都知道,销售人员除了自身专业技能要过硬,人脉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你和对方能产生一些链接时,别人才愿意为你买单。记得有一次月末冲业绩时还差一件单,虽然当时我手上有很多客户的名单,很多客户的名片,微信也加了很多人,但是这些东西在我手上只是一些名字和电话,和对方都说不上几句话,根本不能算是人脉,所以最后也没有办法达成业绩目标,业务做得非常糟糕,我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建立人脉。

(提问)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也有过像我这样的烦恼,虽然拿了很多名片、虽然加了很多人的微信,有些甚至是大咖,但是,也仅仅是认识了对方。你非常苦恼不知道如何让这些能够真正变成自己的人脉。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

(影响)虽然现在这个社会还是会很重视个人实力,但是如果有“人脉”的加持和帮助,即使你不做销售的工作,在很多方面将会事半功倍。“人脉”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题了,因为总听到这样的观点“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重要”“跟什么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人”……对“人脉”我们又是很陌生的,因为这个不是一项可以用指标来衡量的能力,很多人知道它重要,但却不知道怎么正确地“发展、建立人脉”。

(解决)今天给大家带来的马华兴的《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或许能给大家在这方面有帮助。本书分为6大板块和我们一起探讨工作和生活的问题,分别是能力、选择、行动、情绪、人脉、心智,尤其是在人脉部分,马老师提出了很多人脉方面的盲点和关键点,比如提到的强弱连接、人脉是“麻烦”出来的等,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动鬼马的语言给大家以全新的启迪和思考。


(引入)长辈们说“没事不要麻烦别人”,但马老师说——人脉是“麻烦”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阅读后举手示意我,谢谢。 


P147

人脉是“麻烦”出来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上一辈给我们的箴言:“没事别麻烦别人。”很多善良的人,他们什么事情都自己处理,从来不爱请别人帮忙,他们认为麻烦别人是错误的。

但是,这类“好人”的人脉网络,却往往较单薄。因为,当我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时,我们就缺少了建立关系的缘由。

美国国父富兰克林有一段轶事:

 

有一次,他很想与宾夕法尼亚立法院的一个议员合作,但这个议员是个难缠的铁石心肠的任务。如果你是富兰克林,你会如何处理?看看哪个议员有什么需求?找个中间人?还是“不打不相识”跟他干一架?富兰克林用了另外一招。

他知道这个议员的私人藏书中有一本绝版的稀世图书,于是就询问议员是否能把那本书借给他看两天。议员同意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正如富兰克林所描写的:“当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对我说话了(他以前从来么有这么做过),而且很有礼貌。后来,他还想我表明他随时愿意为我效劳。”

 

富兰克林把它借书所带来的成功归结为一条简单的原则:“曾经帮过你一次忙的人会比那些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再帮你一次忙。”换句话说,要使某个人喜欢你,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

富兰克林效应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人们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当请求对方帮忙时,你在给对方一个暗示:“我就是你喜欢的人啊。”于是,对方就被催眠了。你们俩有就成了小伙伴……

不过,当看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时,有的朋友就会想:原来麻烦别人也能交人脉啊?那太好了。我要买辆车,管人借个十几万,不但能开个好车,还能交个人脉,还省了好多钱,真是一石三鸟啊。

这是一个很脑残的想法。你把这个麻烦抛出去,那就真的是个麻烦了。别人不会因为这个忙而跟你成为朋友。他们的回应是:“药别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长辈们说“没事不要麻烦别人”,但实际上要能发展人脉,适当的“麻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麻烦带来了一定的链接。有一项研究的结果和文段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大意是“人们会一再帮助以前帮助过的人”,就像片段里面的富兰克林,本身对方议员是个很难缠的人,但富兰克林通过借书这么个“麻烦”,建立了和对方的“链接”,获得了好感,进而可以发展出很好的合作关系。当然啦。片段也提到了并不是所有的忙都可以“麻烦”别人,适当的“麻烦”才是正确有效的。那怎么样的忙是可以请求别人帮呢?下面有4条行动建议给大家:

1、 这个忙不会给对方造成真的大麻烦。最好是对方稍作思考就可以答复你的帮助。过大的麻烦对方会马上有防御:你小子到底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

2、 尽量不要涉及金钱这样的利益关系。人脉更多是一种个人感情,一旦牵涉到需要精打细算的利益,会演变成劳资、雇佣、购买、借贷等关系。实在要涉及到金钱,建议以契约的形式进行合作。

3、 一定要及时归还。一方面如果借了实物当然按时归还,另一方面,人际关系其实就是讲究“来往”。你麻烦了对方一次,算是借了一个人情,人情总是要还的,当对方提出合理求助时,一定要及时回应。

4、 能够展示对方引以为豪、或出色的方面,将会让这么“忙”更有价值。如果在请求对方帮忙的这个方面,是对方非常自豪、愿意展示的,对方一定会非常乐意,并且会有种“知音”的感觉,这个“麻烦”就更出色了。就像例子里富兰克林求助的忙,借的书是这位议员私人珍藏的绝版稀世图书,是议员本人非常引以为傲的,当富兰克林提出借阅时,议员是非常乐意借出的,甚至会觉得觅得知音啊。给予了对方展示平台,对方是十分乐意帮助的。

 

(例子,拆书家A1)恰好之前发生的一件事,也是非常符合今天的主题知识的。因为我是广州分舵的会员发展长老,所以和总舵工作的小师妹有一定的沟通来往,但并不是很亲密,也仅仅是停留在微信的回复来往中。但是小师妹一直是我想“勾搭”进一步认识的人,不仅是为了方便分舵工作,也想跟大咖进一步接触。恰好,分舵要搞内部的过级交流,我立刻就想到邀请小师妹到我们的会员群分享,一方面她是过级的权威,另一方面我就有借口和她有更多的沟通交流了。小师妹很快就愉快答应了我的邀请,我们还第一次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电话沟通,聊得非常愉快,而且我也响应小师妹的动员,参加了会员长老评选大赛,支持她的工作。在这次的事情上,我就是运用了以上4个方面的行动建议:1、不是大麻烦,在微信群的1小时分享对小师妹来说很容易;2、不涉及金钱利益;3、及时归还:我也及时响应小师妹的动员号召;4、给对方平台展示:她是过级方面的权威、达人,邀请她分享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方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催化A2】生活、工作中,我们总会有想进一步认识熟悉的大咖、领导、前辈、朋友、老师等,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来想想,最近你有想要进一步熟悉的人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有个心仪的女孩想进一步交往。

学习者2:有个行业内非常著名的建筑师想进一步接触。


【请学习者编剧本A2】请各小组一起来编一段关于请别人帮忙的小故事,这个对方是刚才你想起的需要进一步熟悉的人,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情节(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其中故事要体现出人脉是“麻烦”出来的,这个忙要符合我们刚才说的4点行动建议。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我们邀请小伙伴来讲讲他们的故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1)人物:心仪的女孩,大学研究生,计算机专业;(2)想要进一步认识原因:处对象;(3)事件(求助的“麻烦”):请教对方关于买电脑的事情,并邀请她陪自己一起去购买电脑;(4)对话:男:XX,我最近想要买一台新的电脑,但我不是太了解这方面,你可以帮助我吗?女:好啊,你有什么要求?男:我平时不打电脑游戏,只是办公使用,需要处理PPT、excel等办公软件的,希望能买台性价比比较高的电脑。女:那可以选的范围很多啊。 男:要不这样,周六你有空吗?你陪我去电脑城看一下,给我出出主意。完了我请你吃饭谢谢你。 女:这样……好啊,那就周六见吧。 男:那我们周六约XX时间在XX等吧。

拆书家反馈:运用非常棒,不仅是在人脉方面,在追女孩方面也用上了我们今天的知识点。设计很好,尤其在第三、四点建议上,提出请吃饭,立刻是还了对方的“人情”(当然也是为了制造更多相处的机会),同时是运用了对方擅长的专业,让对方愿意去帮这个忙。


学习者2:(1)人物:行业内知名建筑师,有自己的工作室,最近出了一本书;(2)想要进一步认识原因:我是刚入行设计师,非常想认识大师;(3)事件(求助的“麻烦”):买了对方的书,对书里面的知识点有疑惑,想当面请教对方;计划本周电话约对方见面;(4)对话:电话约访——余工您好,我是XX公司的XXX。最近你出了一本《XX》的新书,我非常认同也非常喜欢,尤其是对于您酒店设计方面。同时我也有一些疑问,比如说风格设定方面的问题。请问您本周什么时候有空,我登门拜访您向您请教呢?(5)预测结果:对方答应,并初步约定一个工作日时间拜访。

拆书家反馈: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运用,可以当做是经典的例子。除了符合第一至三的建议,更是突出了建议四——求助的是对方引以为豪的技能或知识。拿着书虚心向作者请教,相信没有哪位作者是不喜欢这样的“麻烦”的。


今天,大家通过共同学习,以及一个小小的讨论演练,都初步掌握了人脉是“麻烦”出来的,以及如何有效“麻烦”别人。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能进一步完善这个“麻烦”的动作,在一周内对刚才想到的要进一步认识的人进行一次求助、“麻烦”,并尝试分享体会在我们今天建立的微信群中。


感谢大家今天的参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