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文伊,今天我过TF1-1级,下面用三个标签做自我介绍。
第一个标签: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第二个标签:
是一名已有19年教龄的英语教师和家庭教育宣讲者。
在宣讲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家长学了很多的知识,懂得很多的道理,但是,他们不懂得如何把这些方法去实践,去运用。
带着这些疑问,我不断的寻找更好的方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很荣幸的结识了赵周老师的宣讲课,我了解了RIA便签学习法,就是我要找的方法,我相信它能够帮助我带领家长们更好的走下去。
所以,今天站在这里,我的第三个标签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未来的拆书家。
因为我喜欢阅读,我喜欢分享书籍,我希望通过分享,把阅读的每一本书籍分享给更多的伙伴。
所以,在未来拆书的路上,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谢谢大家。
拆书帮介绍(2分钟):接下来,我们了解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帮是由帮主赵周老师创建。以拆书为主。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它的目的是以提升能力和解決问题的成人学习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运用。
拆书法具体分为个人学习法和组织学习法。
个人学习法的应用是RIA便签学习法。就是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找出对自己有启发、有价值的片段,将知识拆为己用
怎么理解呢?
我们先准备三张便签,自己在书中读到了一个打动你的片段,就可以用便签来做标记,我们可以拿出一张便签,用自己的话把片段内容重述一遍,这是I便签;然后又拿出第二张便签,根据片段中的内容,关联自己的经验,把自己联想到的经验写下来,这是A1便签;最后,拿出第三张便签,写下当你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该如何运用片段中的方法步骤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A2便签。
而组织学习法,是由一位拆书家拿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这个过程当中,由拆书家引导和促进一群学习者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其效果不亚于一场培训。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比如我们南宁的清澄分舵。
拆书帮的目的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欢迎小伙伴们加入拆书帮,我们一起拆书晋级。
【R】阅读拆页(1-2分钟)
了解了拆书帮,接下来我们来体验拆书法。
首先,大家请看您手上的资料,是来自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第140页第十章的选段内容,请大家花一到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
如果您阅读完了,请举手示意我。
【R原文片段】
现在让我们看看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具体步骤。
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我们只能静静的体会自己。
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例如,无意中听到某人的谈话后,我们认为由于种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这时,我们体会着愤怒,并留意脑海中盘旋的想法:“这太不公平了!她这是种族歧视!"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想法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的表达。
于是,接下来,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
如果我把某个人当作种族歧视者,我需要的也许是被接纳、平等、尊重或联系。
为了充分的表达自己,我们需要张开嘴,说出我们的愤怒一怒火此时已经转化为需要以及需要联系的情感。
然而,表达此时的感受也许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我来说,生气并冲着人们嚷"你们这时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甚至还会觉得高兴。但是,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很可能引发不安。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也许会对那个人说:“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服,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会怎么样?
好,我有看到有些小伙伴已经阅读完拆页了,你们的阅读速度真是太棒了,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吧。
【分享I便签】(2-3分钟)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当不良情绪来临,特别是生气愤怒时,如何做到积极的暂停,体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去批评、不指责他人。
并且能先倾听他人,能觉察与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需要。
这四个步骤,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觉察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感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达到有效的沟通。
它适用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社会关系。
我是这么理解的。
第1步:暂停:闭上嘴,什么都不说,深呼吸。
当你感觉到某个人或某件事让你生气时,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呆在那里,静静的体会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不批评,不指责)
第2步:觉察。问自己:是什么样的想法让我们生气了?如,他不尊重我。
第3步:思考:我的哪些需要未被满足?如,需要关心,需要分担等。
第4步:表达: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当完成前三步骤后,开诚布公的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及需求。但要客观地重述事件的经过,或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可以用句式来表示:我看到......我现在感到很......我需要你的......
总结一下这4个步骤:暂停、觉察、了解真实需求,表达感受和需要。
这个方法怎么用好呢?它可以引导自己或引导他人觉察自己的想法,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从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它可以用在:
1.夫妻之间的沟通
2.亲子之间的沟通
3.同事之间的沟通
4.家人之间的沟通
5.合作伙伴上的沟通
6.学习工作上的沟通
【分享A1便签】(3-4分钟)
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个经历。
2020年9月的一天晚上,我接到闺蜜晓静的电话。
晓静火大的说:文伊,告诉你一件很气愤的事情,我儿子明明,今年小学三年级了,但是考试非常糟糕,还不要紧,我还是在群里知道的消息,老师特地在群里艾特我,被点名批评了,你说,我多气愤啊。
晚上孩子下课回到家,她生气的问明明:我听说,你这个学期考试非常糟糕,你怎么?考这么差?才考那么点分数?平时干什么去了?
孩子开始不耐烦。
闺蜜还不解气,继续唠叨: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差,作业马虎,粗心,你是想把我气死吗?!
谁知道,孩子回她一句:你真烦!就“嘭”的一声回了房,还把门给反锁了。
事后反思:闺蜜正处于愤怒的情绪当中,从一开始,闺蜜就带了愤怒的情绪,对孩子的问话处处都是责问,批评和抱怨,完全没有倾听孩子,此时说出的话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最直接的就是孩子关门了)。闺蜜她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所以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孩子不跟闺蜜沟通了)。可见,粗暴的发泄,不恰当的表达,都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反思:闺蜜的沟通是无效的,这是一个沟通失败的案例。孩子看到的感受到的是一个情绪不稳的妈妈,感觉不到妈妈妈妈对他的关爱。那么闺蜜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到底是什么呢?她只是希望儿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跟妈妈谈谈心里的想法,希望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分享A2便签】(2-3分钟)
通过这个拆页,我也学习到了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如何充分表达感受和需求。
背景:我们家姐姐是个很爱看书的孩子,常常看书到深夜,平时又不注意坐姿和用眼过度疲劳,导致眼睛近视,需要佩戴眼镜。
为此,我每次提醒她要早睡,要爱护眼睛,她都没有做到,还屡次和我发生争执。
目标:我决定在未来的一周内,如果出现争执的情况,我要运用表达愤怒四步骤向姐姐表达我的感受和需求。
行动:
1).暂停:闭上嘴,深呼吸,然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体会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不批评,不指责,)
当我提醒孩子看书要注意坐姿,用眼卫生,要早睡,孩子没立即没做到,我要生气时,此时要警醒自己:闭上嘴,深呼吸,然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体会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
2).觉察:问自己,是什么样的想法让我生气了?
然后,在心里问自己:我为什么生气愤怒?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还是害怕担心孩子的眼睛?还是关心孩子?
3).思考:我的哪些需要未被满足?(挖掘深一些)
希望孩子听话,希望孩子爱护眼睛等。
4).表达: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我可以对孩子说:姐姐,妈妈现在很担心你的眼睛,你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去呵护你的眼睛,这样妈妈才放心,你能配合吗?
我想,如果以这样商量,表达关心的语气和孩子谈话,孩子会接纳的,亲子关系也会变得和谐融洽。
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好好说话,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它也适用于夫妻关系以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关系,它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和谐。
现在我们对今天的分享来做个总结:第一是了解拆书法,它是将知识拆为己用;第二是了解RIA便签学习法。它通过重述知识,关联经验与反思,以及规划未来的行动与应用。将充分表达愤怒的步骤,运用到生活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恩大家的聆听与陪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