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于潇潇。
三个标签—
第一个:誓要完成三级拆书的拆书小白
第二个:运动爱好者(游泳、爬山、瑜伽、羽球、户外)
第三个:绝对吃货(肚皮够大,胃口超好,期望广交天下吃友)
书籍介绍: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拆页片段来自—《精力与时间》这本书。由拆书帮帮主赵周鼎力推荐,人气精时力导师&资深涉外律师告诉你日事日清与记录时间的秘诀。
本书和以往时间管理类书籍的不同在于,作者作为一名法律业界人士,用专业思维习惯,将时间和精力纳入同一纬度结合来进行管理,并且特别的容易实践。
让你真正实际的解决精力、时间不够的难题,轻松将24小时变72小时,让我们的精力值发挥到最大化。
并行多猜测的做法有两个要点:
第一点,对任何一件事,并行给出两种以上的可能性猜测。而且,至少有一个可能是中性或积极的,不能全是消极的猜测。
第二点,尽可能地验证我们的猜测。没有验证的猜测,永远都只是“可能性”,而非结论。
在日常实践时,并行多猜测的具体应用场景。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直接与对方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表述我们的猜测,并向对方确认。具体步骤如下:
* 第1步:描述客观事实;
* 第2步:并行做出两种以上猜测,至少有一个是中性或积极的;
* 第3步:请对方确认,验证猜测。
(why)大家都听说过“读心术”吧?— 传说中只要看对方一眼,便能瞬间读到对方心理活动的特异功能。但是,读心术得出的结论正确吗?
我们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看下手上这张纸反面的一段话,看完后问下自己,如果你是当事人,你是怎么认识和看待这个事情的。(阅读20秒)
情形:
周日上午你在床上睡懒觉,婆婆进来唤你起床。你说:“妈,我身体不舒服,想在床上再休息会儿。”婆婆听完后转身出去时,“duang”的一声关上卧室门。你心里想“婆婆一定以为我是在偷懒,不肯起床,对我有意见”。
好的。这是发生在一位小伙伴身上的真实事件。刚才的情形还原后的事实是:婆婆转身出去时,“duang”的一声关上卧室门,因为从窗户恰好吹进来一阵风。
不知道你猜对没有。有可能,大多数人都会猜错了。而不幸的是,在现实中,我们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猜错了,反而坚定地相信自己想的是对的。
受一些内在外在因素影响,我们绝大部分人天生是带有消极性。所以大多情况下在使用“读心术”的时候,容易得出负面的结论,这就很容易带来不良的后果,影响人际交往,产生矛盾和误会。
(what)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我们撇开“读心术”,从事实出发,不作那些负面和消极的猜测,正确的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呢?
(why)破解“读心术”方法之“并行多猜测”,通过同时给出两种以上及中性或积极的猜测,并尽可能的进行验证,来避免仅仅是大脑一拍出来想当然的念头。
(how)在实际场景应用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不妨直接与对方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表述我们的想法,并向对方确认。我们可以分三步来走:
第1步:(描述事实)将看到/听到的事情直接说出来。以刚才的案例情形为例,我们可以这样直接和婆婆当面沟通:“妈,您刚才关门时发出了很大的声音。”
第2步:(理性分析)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的猜测,而且不能是消极的猜测,其中至少有一个猜测是从中立面来进行思考或是完全积极正面的。
这里说一下什么是中性猜测?— 以居中的立场来看待事情。只是提出一种可能性,它不属于消极的,也不属于积极方面的考虑。比如刚才的案例,我们跟婆婆说:
(猜测1)“您是不喜欢我睡懒觉吗?”(偏消极猜测)
(猜测2)“还是您今天心情不好?”(中性猜测)
(猜测3)“或者是有其他原因呢?”(中性猜测)
第3步:(向对方确认)进一步向对方确认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跟婆婆这样说:“您可以告诉我吗?”
当然,当时婆婆的回答是这样的:“啊,刚才窗户正好有阵风吹进来了,关门的声音有点大,也吓了我一跳。你不舒服就歇着吧。平时工作也辛苦了,今天没事的话就多休息。”
看,如果这位小伙伴使用读心术只看表象猜测的话,很容易误认为婆婆是个“恶婆婆”。而当给出了两种以上且不完全是负面的猜测后,不但化解了对婆婆的误会,还意外发现虽然婆婆平时言语不多,内心里确是非常体贴的好婆婆。以后的婆媳关系更融洽了。那我们在大多时候的工作生活中的情形也是,如果不通过猜测三步骤来得到事情的真相,也很容易造成曲解和误会,给自己造成人际交往的危机。
在这个片段I拆解即将结束之前,我们再回顾一下破解“读心术”之并行多猜测的三步曲,分别是:1(描述事实)将看到/听到的事情直接说出来;2(理性分析)在下定论前,要做两种以上的猜测,并且是中立面或积极面的;3(向对方确认)这个必不可少。直接沟通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是打消顾虑很重要的一步。
(where)不过,也不是所有需要确认想法的情况,都要用到这样的三个步骤。比如在工作中与领导或同事在进行要事沟通时,以及其他的一些正式和公众场合,这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那我更加建议该方法步骤适用于时间环境较为平缓的私下场合,进行单独的沟通时是最好不过的了。
A1: 通过刚才的片段阅读和拆解,我们已经学习到通过三个沟通步骤来确认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接下来请大家从左至右每两人为一组,来进行讨论,分享一下各自与片段有关的实际经历。可以是你用正面积极的以及两种以上的猜测取得了对方答案的成功案例,又或者说在过去的一周/一个月中发生的事情中你有不够理性的推测。你当时是怎么说的?换了今天的你,又会怎么说?
总共4分钟的时间。小组内讨论2分钟,然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给大家进行分享。
(准备两种情形和背后的真实情况,以备分享参与度不够的小组参考回想与之联系的经历)
学习者案例:
昨天早上送我太太去一个地方参加面试,因为前面没有沟通确认好,所以送错了地方,导致两个人一路有些不愉快。晚上的时候,我跟太太进行沟通。我先描述了一下早上发生的事情,然后问了她是不是因为早上送错地方的事还在生气或是其他原因?然后太太回应了我不是生气而是因为早上的事略显尴尬。这样我就清楚了缘由,打消了双方心里的不舒服。
A2: 好的。谢谢小伙伴的分享。
那么接下来,请大家在片段拆页的这张纸的空白处,写下各自之后的应用或者是行动步骤。要是具体的做法,符合我们的SMART原则,有明确的期限,有可衡量和可观测到的预期结果。(近期,比如说明天或者一周后,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和你的领导、同事,你的父母、爱人、孩子。。之间,可能会因为什么事,需要运用到刚才我们分享到的拆页片段的三步骤来确认你的想法你的推测是对的呢?)
学习者案例:
前两天办公室有个同事说给我们讲个笑话。讲完了后无人反应,我顺口说了句:“这个笑话好冷”。然后那位同事后来一直没跟我正面打过招呼。我不知是不是言语有失,所以找他当面沟通。运用学习的片段方法,我是这样跟他说的。
1)描述事实:张,这两天早上都没听到你特有的“叫早”了(早上打招呼方式),觉得少了点什么呢~
2)理性分析:我做错什么了呀?是不是那天你讲笑话时,我一下脱口而出的让你尴尬了啊?还是最近心里有什么事吗?
3)向对方确认:你看咱俩平时关系也挺好的。那你能不能告诉我呢?
后来同事告诉我,是正好这几天晚上总是失眠,睡觉不好导致精神不好,所以没特别注意到打招呼的事。我心里就释然了。这种分析时带入中性和正面猜测的办法和沟通方式还真是好。
那么以上是我拆解片段的全部内容-破解“读心术”方法之“并行多猜测”。旨在对已发生事件进行推断,得出结论之前,通过对话沟通的三个步骤来确认和还原事件的本身因果,将使我们避免消极情绪的引导,从而拥有更高的情商和更圆满的人际关系。也感谢现场小伙伴们的积极分享,希望大家接下来能将这个片段的理解运用到自己之后的实际的生活、工作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