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272期 线下活动(河西步步高分场)总第299期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知觉检核三步法,教你准确理解他人、避免陷入人际沟通困境

开场:

开场+目标

大家好,我叫陈娟,开始今天2-1过级分享之前,我先对咱们现场的小伙伴进行分组。


首先,说一下我今天这场分享的目标:我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学习后,能够知道为什么在沟通中要进行知觉检核,并掌握知觉检核三步法的使用,从而准确理解他人、避免陷入人际沟通困境。

FAB法介绍图书

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下今天分享的这本书。

【F】

《沟通的艺术》顾名思义,是一本讲沟通的书籍,作者是2位来自美国的作家:罗纳德.阿德勒,和拉塞尔.普罗科特。

【A】

相较其他沟通类书籍,这本书有以下3个优势:

1、 权威科学。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教材,全球有200多万大学生使用。因为是教材,书中的观点都是基于被科学验证的理论,介绍的方法也都会说明适用条件,非常科学严谨。

2、 简洁有趣。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教材,语言简洁易懂,并引用了大量热门电视剧、电影作为案例,配有大量照片、诗歌、卡通漫画等等,非常好读。

3、 广受好评。该书在全球畅销40余年,已再版15次,豆瓣评分高达9.1分。

【B】

【B1】那么,如果你想全面了解沟通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比如说认同、知觉、情绪对沟通的影响,语言、非语言、倾听等不同沟通方式的特点,爱人之间、朋友之间等不同类别的人际关系之间的沟通等等,这本书一定是你的首选。

【B2】如果你想避免因对对方的错误理解,而导致的沟通不畅,一会儿一定要认真跟着我了解今天分享的片段,我相信通过一个片段的学习能让你对这本书的深度有所感知。

总之,这是一本科学权威、表述简洁、内容有深度的关于沟通之道的百科全书。



好,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来阅读我刚刚发给大家的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可以举手跟我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知觉检核的三步法

选自:《沟通的艺术》P131-132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

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知觉检核的要素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就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方式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准确的知觉,这一技巧还借着保留对方的面子来降低对方的防卫心。我们使用知觉检核其实是以一种更谦恭的方式来向对方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看完片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是知觉检核?为什么要开展知觉检核?为什么一本讲沟通的书里要讲知觉检核?我先来解答这几个问题。

首先来说什么是知觉,知觉就是我们的感官(比如说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受到外界事物而产生的认识,这里面有2层,第1层是感官感受到外界事物,第2层是感受到的外界事物带给我们的认识。比如说我看到一个人在哭,哭的这个行为给我的认识是这个人很难过,这就是知觉。

知觉检核,简单理解,就是知觉的再次确认,也就是说我们要对产生的认识进行再次确认,还拿刚刚的例子,我看到一个人在哭,给我的认识是这个人很难过,知觉检核就是要对这个人是不是很难过进行要确认。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例子

那为什么要确认?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直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事物的理解形成一个观点,并且基于这样的观点来采取行动,但是我们的经验和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经常是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还拿刚刚哭的例子,我看到一个人在哭,我觉得他很难过,但是,这个人哭也有可能是因为激动开心而哭,对吧?

所以,如果一开始的认识就是有偏差的,接下来所采取的行动或者沟通就会让你走向错误的方向,导致沟通失败或者让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举个例子,你的家人走出房间时“嘭”的大声关上房门,你可能想当然的就认为,他在生气,然后就可能会想:怎么这么容易生气?真是个心胸狭隘的人!这种上升到人格层面的负面判断将对你们未来的关系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或者好一点,你尝试主动沟通,问对方“你为什么生气?”那如果对方没生气,可能会觉得你莫名其妙;如果对方真的生气,面对你的这种咄咄逼人的质问,可能什么也不愿意说,导致沟通失败。

如果我们尝试用书中介绍的知觉检核三步法来进行沟通:

第一步,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注意只是客观的描述行为,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观点。在刚刚大声关门的例子中[85] ,我们可以这么说“我看到你走出房间时大力的关上房门”。

第二步,列出关于此行为的至少两种解释。并不假设自己一开始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在自己观点之外补充另外一种或者多种可能的解释。我们可以说“我不确定你是在生我的气?还是你只是走得比较匆忙?”

第三步,请求对方对行为解释作澄清。可以这么说。“那你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呢?”

综合起来,用知觉检核三步法的沟通就是:“我看到你走出房间时大力的关上房门”,“我不确定你是在生我的气?还是你只是走得比较匆忙?”,“你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呢?”

采取这样的沟通方式,是不是对方会非常容易接受,并且很可能积极的和你沟通他的想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提出显像问题)

接下来进入A1环节,请大家回顾一下,过去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对方做的某个行为让你产生了误会,你没有确认就按照自己的想法采取了行动。比如说:伴侣突然挂断电话,你以为他发脾气了,事后跟他吵了一架;或者,跟闺蜜约饭,她迟到一小时,你认为她不在乎你,生了很久的闷气;或者,同事有几次没及时处理你的邮件,你认为他不尊重你,对对方的工作也开始不配合,等等。给大家2分钟左右的时间,回忆一下,并跟小组内的小伙伴进行分享,一会儿我邀请1位小伙伴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A1 现场实录】

现场学员分享经验:老公回家经常看手机处理各种事情,她和女儿会觉得老公不重视她们。

A1+

好,接下来进入A1+环节,请大家结合今天学到的知识,针对刚刚A1阶段回顾的情景,想想看,如果用知觉检核三步法,按照知觉检核三步法应该怎么跟对方沟通?这样沟通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请大家在小组内与同伴进行分享,时间2分钟。最后我也请1个小伙伴跟所有学员一起分享。

【A1+ 现场实录】

现场学员分享经验:如果下次老公回家再一直玩手机,她应该这样跟老公说,“老公你回家来一直在玩手机,电话信息不断,你最近是事情多呢?还是遇到什么头痛的问题呢?你能不能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