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技能点要求1:拆书活动前,已发送《拆书预备表》给观察家,且内容填写准确、完整。
技能点要求4: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开场介绍】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学习现场,我是拆书分享者Reta,先用三个标签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第一个是烘焙爱好者,我空闲时候喜欢做蛋糕、咖啡等;第二个是旅行达人,比较擅长做很完善的攻略,旅行期间朋友什么都不用管,他们都说我是“哆啦A梦”;第三个是一级拆书家,还在进阶。
【分组】
为了后面环节的需要,我们先分一下组。今天人不多,我们就分一组吧!好。
【学习目标】
完成本次拆书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他人不配合自己的时候(界定),不再使用命令、威胁、指责等容易引起抵触的方式,而是运用(行为)今天所学的鼓励他人合作的三个方法(澄清),在尊重的基础上赢得对方的合作(界定)。
技能点要求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技能点要求5: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图书介绍】【学习者场景法】
好,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拆书学习。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这本亲子沟通圣经。
【场景】【反例】
首先请大家跟我想象一个场景,不知道大家在养育熊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每次吃饭都像打仗一样,不坐下好好吃,需要你满屋子追着喂饭。结果饭菜洒的衣服、家具、玩具上到处都是,让你非常生气。你嘴里就一直念叨“坐下吃饭,别乱跑”“给你说多少遍了,就是不听”“你看看人家小明就不这样” “我数一二三,再不坐下不要你了”“你这么跟多动症似的”……
【提问】
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养娃日常呢?(学习者:有)如果是你,会不会也这样命令孩子好好吃饭,或者指责他屡教不改,再或者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说事儿呢?(学习者:恩,会)
【影响】
那在孩子不和我们合作的时候,我们往往本能反应是采取指责、抱怨、比较、批评等让人不舒服的方式。这样孩子或者会产生逆反心理,越说越和你对着干;或者长期被父母强硬压制而被迫顺从,导致长大变成懦弱胆小、随波逐流、没有主见的人,甚至重大决策上也茫然不知所措。
【解决】
那么,我们应该使用怎么样的方式和技巧,才能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降低孩子的逆反,让我们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处理,孩子也变得愿意和我们合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中的解决方案。
【A1】请大家自测
技能点要求8:【A1】环节的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那在读拆页之前呢,我们请大家先来做一个简单的量表测试题,了解一下自己。那题目已经发给大家了,一共6道题,每道题都有1-6分的不同选项,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请大家尽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第一反应打分,然后把分值加和。给大家一点时间,做完可以举手示意我哦。
【自测量表题目】
【I】解释自测题
我看大家都示意我了,那么这个自测表呢,是让我们了解自己,是否是一个善于鼓励孩子合作的人。
1、总分10分及以下的小伙伴,有吗?恭喜优秀的你们,是个很棒的父母,已经懂得应用很多教育技巧,大概率孩子是会和你一直合作的哦。
2、总分在10-25分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好吗?好的,这个分值说明你在鼓励孩子沟通方面呢,有一定的能力,离成功只差一点点了。期待通过今天的学习,有更大进步哈!
3、那25分以上的小伙伴呢,在和孩子的合作方面是最具有提升空间的,那今天的学习只要用心投入了,收获也是最丰富的,有助于改变现状哦。
那我们的测试结果呢,仅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原文拆页,那么拆页片段已经发给大家了,请大家先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下,读完的小伙伴呢,可以举手示意我。
技能点要求3:拆页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技能点要求6:原书拆页【R】为why或者what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整的案例。
在亲子关系中,教导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源自于我们和孩子在需求上的矛盾。成人需要的是外表整洁、讲秩序、懂礼貌、按流程办事。孩子可不在意这些。有多少孩子会自觉自愿的去洗澡、去说“请”或者“谢谢”、去换内衣。有许多孩子甚至根本不愿意穿内衣。家长花很多精力调教孩子,让他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但是,我们的态度越强烈,他们越是反抗。
有好几次,我的孩子把我看成他们的“敌人”,总是让他们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洗手去……用纸巾擦……小点声……把衣服挂起来……作业写了吗?……你确认刷过牙了?……过来,把马桶冲了……穿上睡衣……上床去……快睡觉……”
同时,我总是不让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情:“别咬手指头……别踢桌子……别乱扔垃圾……别在沙发上跳……别揪猫尾巴……别把豆子塞到鼻孔里!……”
孩子的态度变成:“我就要干我想干的。”而我的态度变成:“按我说的去做。”于是,争吵就不可避免了。每次都让我心烦意乱,最后,即使要求孩子去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也会让我头疼。
技能点要求7:【I】环节拆书家有进行简短互动,并能精准控场。
【互动】
好,大家看完了,通过阅读片段,大家回答我:
1、父母希望孩子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但孩子们理解吗?
(学习者:不理解。)
2、那么,父母教导孩子时,态度越强烈,孩子越听话吗?
(学习者:不是,越反抗。)
3、我们让孩子做不愿意的事情,不让他们做愿意的事情,最后孩子把我们当朋友了吗?
(学习者:没有,当敌人了)
对,小伙伴都很棒,对片段理解很到位。
【What】
片段讲述了亲子之间的教导中,因为需求矛盾而产生引导不畅,孩子越来越逆反,越来越不肯合作问题。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父母希望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而小孩子却认为父母在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不让自己做喜欢的事情,不尊重自己。在孩子不理解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还使用命令、抱怨、指责、批评、比较、挖苦等语言来逼迫和训斥孩子,只会让孩子逆反抵触,最后不可避免地与父母发生争吵和矛盾。
【How】【细化步骤+正例】
那么让孩子和我们合作的正确方式是什么呢?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上,我们细化出了三个步骤的方法,具体是这样的——
第一步,陈述事实。我们只需要描述问题,或者描述所看见的事实。比如开头孩子吃饭乱跑的例子,我们可以说,“宝贝,你在吃饭的时候跑着玩玩具,衣服洒上了菜渣”;
第二步,给予提示。提示对的行为或提示需求,不唠叨和说教。比如我们只需要说“吃饭应该坐下来好好吃,玩具应该吃完饭以后再玩”;
第三步,表达感受。只表达我们自己的感受,不去评价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而且真实的感受可以赢得信任。例如,“我不喜欢总是追着你让你吃饭”。
一般的孩子,经过这三步,就足够让他们合作了。
【适用边界】
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方法,是同时适用于赢得孩子和成人合作的。但它并不适用于紧急情况,比如孩子在红灯时候过马路,我们要首先阻止危险发生,事后再告诉孩子原因。
【举例】
为了大家加深理解,我们再举个成年人的例子。我们可以综合起来灵活应用这些方法,比如我老公洗完头发,又一次把湿毛巾扔在了我们的床上。第一步,我们可以先尽量平静地陈述事实,说“亲爱的,湿毛巾把我的被子弄湿了”;如果不见效,我们可以继续使用第二步,提高一点音量地提示他做法“湿毛巾应该挂回浴室”;如果还不行,我还可以使用第三步,也就是表达此刻的生气感受:“我不想一晚上都睡在又冷又湿的床上”!三步之后,我老公应该就会把湿毛巾放回浴室了。
【预防异议】
那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比如——
1、这些方法每次都要按顺序用完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只要达到目的即可。不仅可以变换顺序,还可以抽取其中的步骤单独使用。
2、那如果这些方法都用了还是不行,怎么办?我们的回答是,没有万能的方法,如果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寻求其他片段或知识中的方法。
3、这些方法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和成人吗?不一定,我们要注意所提示的动作是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的,避免引起反感;而且也要真实表达我们的感受,不是生气时候还要强装平静,否则可能引发反效果。
【A3】促动参与
技能点要求9:【A3】环节,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
技能点要求10: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应用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鼓励他人合作的三个方法,也就是陈述事实、提示做法、表达感受。
那么现在我们来给大家提供一个场景,我们应用这种方法来演练一下,来帮助大家掌握。场景是这样的,小朋友豆豆上完厕所总是不关灯,爸爸妈妈抱怨了他很多次,他还是不当回事,甚至越说越不关。今天你打算应用鼓励孩子合作的三个方法,看看能否成功地让他主动去把灯关了。
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小组内讨论和准备一下。然后组内选出扮演大人和孩子的学习者,通过对话演示一下刚才的场景,一定要应用刚才我们学习的方法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哦。
好,时间差不多了,大家讨论很热烈,我们请第一组来角色扮演。
【学习者案例记录】
妈妈:豆豆,妈妈看到厕所的灯正在亮着。(1、陈述事实)
豆豆没有动,继续玩玩具。
妈妈:上完厕所要关灯哦。(2、提示做法)
豆豆没有动,回答:哦。
妈妈:上完厕所不关灯,让妈妈很生气,因为妈妈很注重节俭。(3、表达感受)
豆豆看了看妈妈,把灯关掉了,说:好的妈妈,我下次注意。
【回应反馈】
感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不仅应用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而且声情并茂,十分有感染力。我们给小伙伴鼓个掌好不好?
【A2】催化应用
技能点要求11:【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那我们的分享即将接近尾声了,在分享的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作业。为了更好的拆为己用,请大家在活动结束的一周内,留意一下他人不配合你的一些事情,比如,孩子总在墙上乱画,丈夫总把湿雨衣挂进衣柜,朋友总是借东西不还,等等。然后应用我们今天的鼓励合作的三个方法,去对孩子做一个针对性的引导。
之后可以将实践应用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呢,通过微信的方式反馈给我,提前感谢大家的配合哈。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晚上。
地点:跃姐家中。
人物:跃姐和女儿。
起因:跃姐的女儿在墙上乱涂乱画,跃姐希望引导她停下来。
经过:
跃姐思考了一下,对女儿说“宝贝,你正在墙上涂画”。(1、陈述事实)
女儿好像没有听到,继续画着。
跃姐走近女儿,继续说:“宝贝,墙不是用来画的,纸是用来画的”。(2、提示做法)
女儿停下来,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妈妈。
跃姐抱了抱女儿,温柔地说“宝贝,妈妈不想被客人嘲笑墙面不整洁”。(3、表达感受)
女儿拿了一张纸,说“妈妈,你可以陪我在纸上画吗?”
跃姐很高兴,说:“当然可以。”
结果:跃姐陪女儿在纸上画了二十分钟的画。
【结语】
那么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我们学习了鼓励他人合作的三个方法,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它促进他人与我们的合作!非常感谢大家的用心投入,希望本次分享让你们有所收获。
技能点要求12:总时长没有少于20分钟,没有超过25分钟。
技能点要求13:每个环节的时长分配符合本级训练概述的要求。
技能点要求14:上传实录时,须提供学习者至少一个在拆书家布置任务指令下写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