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逯晓风。
【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
人生中经常会遇到看似两难的困境,假如你现在有一个升职的机会,无论是对职场发展还是经济收入,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要到另一个城市去工作。不仅要和你的另一半分居两地,也没有时间陪伴体弱多病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孩子。你该怎么办?
<提问>
小伙伴们遇到类似的困境会怎样处理呢?是被困住,不知道要怎样选择,每天都在纠结和苦恼之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呢?
<影响>
这种人生困境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会让我们每天生活在纠结、痛苦和对自己的怀疑之中,会极大的降低我们的幸福感。
<解决>
但是回头想一想,我们的选择就只剩下选A或是选B这么几种吗?今天我带来的《精进》这本书中“校正隐含假设”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潜意识中不合理的部分,打破“无路可走”的假象,找到新的解决方法。
【设定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行为)校正隐含假设的三个步骤(澄清),找到新的可能选项(界定)。
来看今天的拆页
当我们陷于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
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其结果是,我们通常只是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可见选项:从我们的个人经验和当前情境中自动产生,显而易见,无须主动探索和发现。
可能选项:指未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来自与我们关联的未知世界,或者已知事物的深层信息,需要我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隐含假设的威力在于,虽然它们存在,你却意识不到,只是时时刻刻被它们影响着。
在我们遇到的困局时,好像怎么选择都有问题:
我是留在体制内工作,还是辞职去外企工作?
我是继续学不喜欢的研究生专业,还是退学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是继续留在老家陪伴父母,还是独自一人到北上广打拼?
我们觉得无法选择,痛苦不堪。
但事实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
这个拆页告诉我们一个概念,叫做隐含假设。
当我们思考在运行的时候,在我们潜意识的后台会偷偷开启一个叫做“隐含假设”的病毒程序,限制了思考的范围,让我们只能看到有限的两三个可见选项。
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这个病毒程序,把它清除,就能解放思维,发现新的可能选项。
【强化讲解概念】
那什么是“隐含假设”呢?
隐含假设的第一个特点是——假设,是主观的。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同事,她被安排去基层锻炼,回老家的一个小县城去工作,她很不喜欢,但是她不离开的原因,是她参加那一类的公务员考试,明文要求,她考的职位要有两年的基层服务。
我这个同事在县城工作不开心却却不辞职,是不是有类似“女孩子工作就要安稳一些”之类主观上的隐含假设障碍住她啊?
不是,她必须去基层待两年是考试规则里面明文要求的,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隐含假设的第一个特点是,假设是主观的,而不是明文规定的。
隐含假设的第二个特点是——假设具有隐含性。
就像拆页中讲的那样,它存在,但是你感觉不到,因为它隐含在那些我们能够说得出口的理由之下,隐含在潜意识中。
举例有一个女生她很喜欢画画,想去学画画做原画师,但是她父母要她去考公务员。她就非常纠结,每天都痛苦。她觉得父母不理解她,父母是老脑筋。
让这个女孩陷入困境的,真的是她认为的父母不理解她,父母老脑筋之类的原因吗?
不是的,真正障碍住她的是隐藏在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她觉得她选择工作一定要先征得父母同意。
从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隐含假设的两个特点:
1、假设--主观的“我觉得XXX”
2、隐藏-在潜意识中,很难察觉
正是因为我们思考时,思维里隐藏着许多“我觉得XX”:“我觉得必须有条件A才能做”、“我觉得B这个方法不行”、“我觉得只有在C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等等等等。
这些隐藏的“我觉得”让我们的思维变得狭窄,只能看到有限的几个选项,所以我们会觉得无路可走,陷入困局。
【加工出具体的how】
隐含假设要怎样破?
1、写下阻碍你实现目标的隐含假设
句式是
因为 (具体的原因),所以我无法 (实现目标)
比如我的本职是在机关工作。我希望能够不断学习新的东西,能够在工作中有积累,让自己不断的增值,不断成长。但是我觉得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是能一眼看到退休的,没有变化,没有成长。所以我每天上班就像上刑一样难受。
阻碍我实现目标的隐含假设是什么?
因为我的工作一成不变,所以我无法获得成长。
因为我的工作中学不到新东西,所以我无法获得成长。
2、举出反例
对刚刚写下的具体原因进行反驳,这一步会让你发现原有的某些想法是不正确的。
我的工作一成不变?
不,我工作十年虽然在同一家单位,但是工作内容有四次大的变化。平均也是2年一变。
我的工作中学不到新的东西?
不,今年下半年我新承担的工作就单位的公众号,从写稿件到编辑排版都要学,甚至还要学摄影技巧,让放到公众号上的照片更好看。
3、改写:
这一步要用一个句式帮助你打开脑洞,找到更多可能性
因为 (具体的原因),所以我反而更能够 (实现目标),
因为:
1)
2)
3)
因为我的工作一成不变,所以我反而更能够成长,
因为:
1)我可以把精力放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领导力等方面;
2)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我想学的东西,做想做的事情,比如来拆书帮;
3)因为工作内容一成不变,我可以掌握单位里每一个岗位需要做的工作,从全局的角度去把握单位的各项工作。
1、请大家想一想,接下来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境,在这个困境中,你拥有怎样的隐含假设?是否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校正隐含假设”的方法来破除它?
请大家编一个小故事。
2、要求:要求有两点——
一是要有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加上对话,动作。
二是要用上今天学到的“校正隐含假设”的三步骤。
我们2人为一组,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在小组讨论,之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
青青的案例
背景: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在考虑是不是要考研,但是有担心自己考不上,感觉很纠结。
时间:某天拆书活动
人物:青青、春红
对话:
青青:我觉得我的工作很烦,领导和工作内容都不喜欢,我觉得是不是要去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的研究生。
春红:你的选择肯定不止有工作或是考研究生这么两个,有什么原因让你觉得你没有办法实现你的目标?
青青:我觉得因为我工作很忙,所以我没有时间去准备考研究生。
春红:真的是没有时间吗?有没有什么反例?
青青:其实我工作忙是工作8小时内忙,双休日没有事情,晚上也是有时间的。
春红:你来用“因为XXX,所以我反而更能够XXX”来思考一下
青青:因为我工作时间很忙,所以我反而更能够考上研究生。
因为①促使我可以更合理的去安排工作和学习的时间。
②目标更加明确,我更有动力去好好学习,准备考研。
③我可以节省下工作消耗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还可以照顾我的身体。
这样一来我就觉得我有更多的选择。
总结
看到大家通过讨论,对三个步骤校正隐含假设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的讲解就到这里,祝愿大家在今后遇到这样的困局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打开脑洞,找到更多的可能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