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 自我介绍、分组(1分钟)
大家晚上好!欢迎小伙伴们来听我拆书。正式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冯敏,我的三个标签——互联网金融、阅读、一级拆书家。分别解释一下,互联网金融,我是一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产品经理;阅读,是我的兴趣爱好,喜欢广义的阅读——读书、看电影、旅行;一级拆书家,我已经获得了一级拆书家认证,目前还在拆书晋级的路上,想通过拆书助人达己。
自我介绍先到这里。下面我分一下组,今天根据咱们现场情况,分为2组。
二、学习目标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以运用正向聚焦确定目标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问、认可:问两个简单的问题“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什么?”“那怎么做会让它成为可能?”
第二步,设定目标:有难度的目标。
第三步,书写目标、发公告:用要用肯定的词汇和语气,将目标书写出并发布出来。
能够说服别人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进而让对方信服、更好的合作。
三、 图书介绍(2分钟)
<*技能点: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用FAB法介绍图书,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今天我带拆的主题是 “说服别人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务”,选自图书《高绩效教练》 原书第5版中的一个片段。<*《高绩效教练》是实用类图书*>
《高绩效教练》的作者是约翰•惠特默爵士,英国人,最初他在自己开办的运动爱好俱乐部里,发现了滑雪教练居然教出一个网球高手,使得他开始致力于教练领域的研究。这是一套主讲教练技术的书,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三大特点。<*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高绩效教练》,这本书的核心介绍了GROW教练模型,能激发人的最大潜能实现高绩效。应用范围特别广,既可以应用在管理和领导力领域,还可以用来管教孩子。尤其原书第五版,和其他同类书籍相比,有作者团队服务全球客户的真实实践案例,还有教练提问工具包,实用性特别强。<*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当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原地踏步无法提升自己的时候,或者遇到身边亲朋好友感到迷茫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读了这本书之后,就可以用里面的提问工具,帮助自己或者朋友突破瓶颈、不断取得进步。这本书已经吸引我读了两遍,大家可以先从我今天的拆解初步了解这本书。<*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下面给大家发拆页,请大家阅读拆页正面部分,读完抬头示意我一下。
四、【R】阅读原书拆页(1分钟)
<*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原文片段(R)】:
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你害怕失败,你就会关注失败,然后你就会失败。
正向聚焦
正向地陈述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目标被负向表达会发生什么呢?举例来说:“我们不能在区域销售联盟中垫底儿。”注意力聚焦在哪里呢?当然是在联盟的尾部!如果我对你说“不要去想红气球”,你的脑中会想什么?或者我对一个小孩说“不要把杯子打碎,把水洒了,不要犯错误”,又会怎样?用一个足球罚点球的例子,如果一个球员在射门前反复在对自己说“不要射偏出门框”,那么他很可能会射偏或者是射得过正被守门员扑住。消极的目标可以很容易地被转换成正向的目标,例如“我们要在联赛中争取前四名的成绩!”或是“我要用低平球用力把球射进左下角”。
(1分钟后)
我看大多数小伙伴都读完了,没读完的也没有关系,下面听我拆解就好。
五、【I】拆书家讲解引导(3-4分钟)
<*技能点:【I】给出了比原书拆页更加细化的行动步骤,或者将书中的案例进行了意译。*>
无论是工作还是个人生活中,当你遇到人们需要着手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人们却说“这事儿不可能做成”的时候,你就可以运用拆页中“正向聚焦“确定目标的方法,去说服人们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不可能的任务,大家注意不是异想天开,是觉得非常难,是大概率做不到,只要咬咬牙、努努力、找对方法还是能实现的任务。
那么,“正向聚焦”确定目标,具体的可操作性步骤是什么呢?
总共有三个步骤:<*细化的行动步骤*>
第一步,提问、认可:问两个简单的问题“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什么?”“那
怎么做会让它成为可能?”。当对方陈述完第一个问题,要马上给予认可,比如回应“我同意,这听上去是不可能的。”
第二步,设定目标(立Flag):帮助对方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有点难度的指标”,即翘翘脚才能够得到的指标。(比如,一个员工,这个月绩效考核结果为“60分”,可以激励他针对下个月考核目标设定为“80分“。)
第三步,书写目标、发公告:要用肯定的词汇和语气,将目标书写出来,然后通过发邮件、晒朋友圈等方式进行公告,让大家知道。
<*举例子*>
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说服别人完成不可能任务的小故事。一个月前,有个好朋友约我去咖啡厅一起喝咖啡闲聊,她和我倾诉自己换工作的烦恼,她是做财务工作的,平时工作加班特别厉害,已经影响到家庭生活,所以她特别想换一份新工作,目前面试了几家都失败了,她很有挫败感。
听完,我就用咱们今天拆页中的正向聚焦确定目标三步法,和她这样聊的:
我问:“你觉得现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什么?”
朋友说:“换工作是不可能了。”
我回应:“我同意,这听上去是不可能了。”
我又问:“那怎么做,会让它成为可能呢?”
朋友说:除非,我现在有注册会计师证书,可是现考来不及了。
我问:还有呢?
朋友说:除非,不嫌弃我35岁,或者有需要我现在经验的岗位。
我问:那怎么样能吸引到这样的招聘方?
朋友说:那我得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自我总结一下,比如找到我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招聘方要求完善简历,再通过面试不断总结自己……
就这样朋友进入了深度思考的状态,重新厘清了自己,然后,朋友自己设定了目标,并在当天晚上给我发了微信“我要在今年年前换完工作,2021年上半年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
很神奇的是,朋友第二天面试就成功了,换好了新工作,完成了她的不可能任务。
所以,说服别人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运用“正向聚焦确定目标三步法“,最关键的是通过提问引导对方将思维聚焦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上。
六、【A3】促动参与、分组(13-16分钟)
<*技能点:【A3】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大家看下拆页背面的两个场景案例。
场景1:在领导的办公室里,招聘助理小王,正在向HR总经理冯总汇报工作情况,小王提出要在一个月内招聘20名技术人员,招聘工作量太大,加班也完不成这个任务……
场景2:在烛光晚餐的家里,3岁的宝宝已经入睡,夫妻一起落座在桌子两旁,正在讨论丈夫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问题……
我来强调一下规则,咱们分小组讨论并进行演练,根据今天现场情况我们分为2组,每个组先选择场景,场景1或者场景2,进行组内讨论,最后每个组选出两个人分别扮演场景1中的小王和冯总,或者场景2中的丈夫和妻子,来完成场景中的人物对话,说服对方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对话中,要运用今天所学的“正向聚焦确定目标三步法”:
第一步,问两个问题——“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什么?”“那怎么做会让它成为可能?”。
第二步,设定一个有点难度的目标。
第三步,将目标用肯定词语写出来,给相关人发微信、发邮件都行,公示出来。
每个组,两个场景,只选择一个场景演练。给大家7分钟的组内讨论时间,7分钟之后,我会邀请小伙伴来前面为大家进行对话表演。
哪组的小伙伴来前面分享一下?<*邀请学习者当众进行角色扮演*>
学习者案例记录:<*技能点:补充现场的A3案例(1~2个案例)*>
学习者分享了场景1(现场角色扮演):
HR助理小王和HR总经理冯总的对话如下:
小王:“冯总,我向你汇报个工作,这个月让我招聘20个工作人员,这个工作量太大了,加班也完不成。“
冯总:“那你觉得不能做的事情是什么?”
小王:“就是感觉人数很多,一下子就懵了!”
冯总:“听你这么说,我觉得你们人员太少,好像也完不成。那如果要完成有什么办法吗?”
小王:“这完成不能靠我一个人啊,我觉得大家得一起上阵,咱们内部员工全员推荐,我这边招聘途径正常开展,建议技术部门领导给他们以前离职的技术人员打电话,看看有没有想换工作,想要回来的。“
冯总:“这个办法不错,还有别的吗?”
小王:“另外,让咱们公司员工帮忙在朋友圈发一下招聘需求,我在HR社群里面也发一发,所以我需要公司给予我支持。”
冯总:“这个方案非常的好,那可以定一下具体的目标吗?比如说每种招来的途径,大概能定多少人?”
小王:“嗯,我觉得,正常HR招聘可以招到一半10个人,全员推荐可以达到6个人,离职员工回来差不多2-3个人,全员发朋友圈和社群推荐2-3个人。
(招聘总人数目标设定,由原来的20人,小王自己调整到了20-26人。)
冯总:“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你回去梳理一下,给我发邮件吧。”
小王:“好的,谢谢领导支持。”
文娟和何伟表演的案例特别好,将具体的步骤在对话中都体现到了。
再次总结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正向聚焦确定目标三步法:
第一步,提问、认可,问两个简单的问题“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什么?”,“那怎么做会让它成为可能?”。
第二步,设定目标,有点难度的目标;
第三步,书写目标,发公告。
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景,当有人向你说出他很想做一件事,却觉得目标无法实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正向聚焦确定目标三步法“,说服对方去实现不可能的任务,从而让别人更信服你,赢得良好的合作。
我今天拆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总时长:20-25分钟
<*技能点:总时长没有少于20分钟,没有超过25分钟 *>
<*技能点:每个环节的时长分配符合本级训练概述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