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说话的力量》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第279期线下活动(河东曼哈顿)总第306期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表达时的受众分析

开场:

大家好!我叫于潇潇。

我的三个标签—

第一个:誓要完成三级拆书的拆书小白

第二个:运动达人(游泳、爬山、瑜伽、羽球、室内攀岩、户外)

第三个:绝对吃货(肚皮够大 ,胃口超好,期望广交天下吃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拆页片段来自—《说话的力量》,是著名营销及销售行为专家孙路弘的最新作品。书中通过8大说话方法、4大说话技巧和两大说话工具给读者提供了实战指南。它不是一本空谈理论的教科书,而是一本能直接运用于具体生活、工作的手册。书中丰富的案例也能让我们能更形象、具体地理解说话的方法、技巧和工具,解决我们在日常人际关系遭遇的困境。

而有关于拆书和拆书帮,我来给新来的伙伴进行一下介绍。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使用“RIA便签法”,通过R阅读原书拆页I拆书家讲解引导A学习者拆为己用这三个便签,将内化与应用知识、分析与整理信息、追问与反思经验这三个学习维度提升为解决问题的学习目标,并最终构建出每个人自己的知识体系。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比如我们现在的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表达中需要提前进行受众分析。分析应该从3个方面展开:

1、分析受众的认知水平。包括受教育程度、文化程度、生活环境以及水平,甚至要了解他们的用语、他们习惯的词汇。

2、分析受众的价值取向。大致的思想境界、意识形态,以及对表达者可能的态度,是敌意还是善意。

3、分析受众的内心期待。就是他们期待听到什么,他们希望通过倾听你的表达有什么收获,是知识方面的还是信息方面的,还是得到启发、增长实际技能等。

分析受众就是从以上3个阶段入手。在收集到的信息不足以支持我们做出判断的情况下,一般采取中等假定,并在开始表达的初期随时观察受众的反应,随之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话内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大家还记得前不久的美国大选吗?总统竞选时会在全国各州对各种不同的人群发表演讲和竞选宣言。他们在面对商业州和农业州,面对黑人白人以及不同种族,面对政客、商人,甚至不同性别的人群时大多会发表不同的说辞。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都会遇见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的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职业不同,还有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如果面对不同的人群,采取同一套说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势必会有理解不畅的时候。

(what)那面对这么多的自身内在和外在的不同,我们在与对方的交往过程要如何展开对话,让彼此间的沟通更为顺畅和获得他们的认同呢?

这里有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在表达中提前从三个方面对于想要表达的对象进行分析,做好分析将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与不同人群打交道时的尴尬感,也将推动更为顺畅的人际交往。

(how)进行受众分析的三个方面是:

第一个方面:了解对方的认知水平。他/她们的教育程度怎么样?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他们的语言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方式。比如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认知肯定是不一样的,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看待金钱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方面:知道对方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立场。不同的国籍、不同的职业职位都会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经历,从而对一些事物会有不同看法和不同立场。比如说公司经理在分析处理一些事情时候的方式很可能会跟主管、跟员工不一样。

第三个方面:充分明白对方心里所想所望。他/她们期待什么,通过倾听我们的表达想收获什么?如果你不能充分了解他们的意愿,那么说出的话很可能跟他们的期望不能匹配或达成一致,这样的交谈大多就会遇见瓶颈。

所以在面对公众表达以及熟悉/不熟悉的人员进行沟通和交谈时,我们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进行分解,并根据对方所透露出来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讲话内容,将会收到更好的反馈效果。

适用边界:基本适用于大多数场合及人群。通过分析对方的情况和期待,将引导谈话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进行;并在开始表达的初期观察受众反应来确定谈话方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经验:

今年疫情期间在家,总公司工厂和长沙公司均不能正常开工。当时外界负面和糟心的消息也很多。时间一长,不确定性增大,人心易涣散。所以作为人事的我在公司群和工厂群里每隔两三天会发送一些正能量的消息,比如如何在家做一些健身运动啊,哪里可以有免费的学习资源啊,推介读些什么电子书啊以及一些好精选公众号推文的。

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公司群里时不时会有一些同事反馈或者有个表情冒泡,但是工厂群里基本就是毫无动静,没有任何回应。

反省:

我意识到,为了省事把同样的讯息分发在两个群里是起不到鼓励和抱团的作用的。

一从文化程度出发。公司办公室和工厂人员文化知识面的不同,所以发送同样推文的内容,肯定是不能产生共鸣的。

二从公司和工厂人员所处环境和立场出发。办公室年轻人关心的是业界事件,现阶段能做些什么,公司之后的经营思路和方向会不会因此发生一些变化。而工厂人员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心里肯定更加盼望和焦急。他们更担心什么时候能复工,会不会给他们生活带来重大变故等。

三从对方的心理期望来说,工人除了想要得到公司准确回复以外,也希望能够有一些切实他们生活的小事件小技巧来吸引注意力和打发时间。

所以后来,我重新挑选了一些内容和信息分别在两个群里进行发送和传达。公司群仍以充实、丰盛自我为主,强调当下大家在家里可以韬光养晦、学习提升自我。而工厂群我会发送一些非疫情的热点小事件、生活小妙招、政府支持返工的利民政策以及时常通报目前厂区道路恢复、审批手续等等情况,让大家尽量安心。并取得一定效果,群内互动和转发消息的也逐步多了起来。

A2规划运用:(2分钟)

背景:每周六晚上妈妈都会做好美味的晚餐等我回家,然后晚餐之后一起出去散散步聊聊一周的生活,这成为了每周末一个固定的休闲亲情时光。如果我某个周末有事情晚回了或者不回了,妈妈就会开始抱怨:“陪我的时间又少了,就知道自己去玩。”

目标:下周六下班后准备参加一个俱乐部活动,回家肯定又很晚了,需要跟妈妈打“申请报告”,通过对妈妈的分析,我决定采用新的对话方式取得认同。

行动:

1、由于对母上大人的熟悉,采用亲和习惯称呼:“亲爱的娘老子大人,你此刻是不是又趴在沙发上了呀?跟你商量一个事情哈~”(用对方熟悉的词汇和语言)

2、“我明晚要参加一个活动,是有关于培训演讲内容的。我知道这样就不能享受你精心为我准备的晚餐也不能陪你散步了。娘老子你别不开心哈?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而且这次的主题和我目前工作中的困惑也挺贴近的,所以我想能去参加一下。但是这样呢,我明晚可能要11点才能到家了。”等待反应。(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并判断可能有的态度)

3、“作为明晚不能陪你的补偿,我周日晚上就不回自己那边了,仍然可以多陪你一晚,然后周日家务的我都包了,拖地抹桌子擦窗户,有事您说话~”(了解对方的期待,投其所好)

综合应用受众分析三步,虽然是熟悉的亲人,也并非什么要事,但是为了顺畅的取得对方认可,根据对方情况做出一些话语技巧的调整,也将显得更加温婉。

以上就是我拆解片段的全部内容。《说话的力量》之表达时的受众分析,从三个方面出发来调整对话内容,将让我们能更从容的面对不同人员的交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