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幸福快乐健康的央央,今天带拆的是3-1。
【分组】为了便于大家充分交流,我们先分个组。今天我们场上共有11位,除了观察家与拆书家,3人一小组,分为3个组。
【场景法图书介绍】
能力要求:能够辨析出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事件场景:生动细致描生活、工作场景;提问:遇到这类情况,你之前的处理效果怎样?还可以怎样?是不是没想到什么;影响:影响大,后果严重;解决(本书中提出的思路{两三句概括},可以帮你解决,甚至比你想象的更好)关键引发认知冲突。
【场景】大家和我一起设想一个这样的场景:早晨闹铃一响,赶紧起床,匆匆买早餐,边吃边赶路上班。忙碌一天,拖着疲惫回到家,什么也不想做,一声叹气:“唉,工作真无趣”。
【提问】大家想一想:工作无趣的原因是什么?你是怎么处理的?效果如何?
【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有趣其实是一种情绪,更是有效的自我管理技能,能轻松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保持工作与生活的激情。但处理不好,时间一久,轻则对工作慢慢失去热情,幸福指数大大降低,重则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解决】遇到上述现象与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著名生涯规划专家古典老师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有答案。他建议用我们不确定性这一指标来分析工作不喜欢的原因,找到一个解决方法,效果比你想象的好。
【学习目标】
希望各位跟随我完成今天RIA现场学习后,我们遇到工作生活无趣时,能够根据不确定性高低(澄清),区分(行为)出愉悦与有趣(界定),并找到一个让工作生活有趣的方法(行为)。
阅读下面片段,时间2分钟。读完的伙伴抬头示意我,边读边思考:区分愉悦与兴趣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提高工作生活的有趣性?
愉悦/兴趣对于职业发展相当重要。很多人来找职业规划师,说:“我不喜欢我的工作。”却不知道自己获得到底是不愉悦还是无趣。如果是不愉悦,则需要做减法,找到核心价值,降低其他目标,进入一个相对简单、清晰的职业环境中去;而如果是无趣,则需要做加法——提高一些难度,或让自己进入更复杂、更不确定的职业环境。很多人只想活得愉悦舒服些,却给自己挖了更大的坑跳进去,结果更痛苦了。
我遇到过一位外企销售经理,收入高且稳定,但觉得工作无趣。在价值观的排列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利他助人”和“社会和家人的认同”。他觉得规划师的工作很有趣,执意希望成为其中一员。不过职业规划师不是个简单的职业,需要至少200小时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才能使一个有职场经验的人成为合格的咨询师。在此投资期间经济回报甚少,他看重的“经济报酬”会大打折扣,这很不让人愉悦。听到这里,他的脸抽动了一下。
我进一步告诉他,这200小时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读书拿证还好办,第一次咨询的灰头土脸,第一次讲课的一片死寂,训练营里高强度的极限挑战,写案例被督导说得一无是处,最后还需要通过PK才能开始授课。即使这样,也远未结束,开始讲课后看到打分的惶惶不安、咨询后的反复揣摩,依然会伴随你好几年——当知道这条道路充满这么多不确定的时候——你还觉得有趣吗?
听完我的讲述,这位兄弟顿时觉得规划师不那么有趣了,心算完收益产出比以后,他还是觉得他的一个创业项目相对更有趣——因为项目的不确定性没有那么大,他可以同时保持愉悦与兴趣。
看完这个片段,大家明白愉悦与有趣的不同了吗?
【what】
【概念对比及案例】
有趣与愉悦是两种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情绪,平常很容易把你愉悦当成有趣。
比如:
(例子1)张丹丹是我的学生,她想成为一名室内设计师,在一家公司帮师傅画了两年半的效果图,这是有趣吗?
学习者A:看她自己的感受
其实这是愉悦,画了两年的图,熟练了,虽觉得开心,但不确定性没那么高了。
(例子2)小敏听说上官在跑马,心动了,就去参加跑马运动,想成为一名跑马运动员。这是有趣吗?
学习者A:愉悦
学习者B:有趣
好,有的伙伴说是愉悦,有的说是有趣。其实这是有趣,要成为跑马运动者,不确定因素相对较高的。
(例子3)打游戏是有趣还是愉悦呢?
学习者:有趣
学习者:愉悦。
有人认为是愉悦,有人认为是有趣,取决于你怎么玩。如果打游戏作为竞技大赛当然是有趣了。
(例子4)拆书这件事呢?选片段,写预备表,现场带拆,整理实录……处处有坑。是有趣吗?
学习者:都有
是的,但这是十分有趣的事,期间的不确定性非常高,但观察家说“恭喜大侠升级时”特别开心。
以上事实证明有趣就是那些“不确定”性相对较高并在合适范围的事,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事。
【How】
让工作生活有趣需要走两步:
第一步:评估辨别:用1-10分来评估不确定性,8分以上是高,会觉得有趣,但不愉悦,有压力;3分以下为低,会愉悦,但让人无趣,容易倦怠。
第二步:增减调配:如果不确定性太高,就要降低期望、目标或难度;如果不确定性太低,需要增加事情难度。总之让不确定性处在合理范围内,把不确定性调配到3-8分,就有可能让工作生活有趣了。
【案例】举个例子吧。上个月一天的周三中午,同事小莉来办公室找我拆苦,书记说她职位升迁已不太可能,但职称还可努力,让她三年内评上教授。于是我就用了两步法来帮她从焦虑中走出来:评教授要有课题、论文,评审时要跟评委打招呼,三年内完成,她认为不确定性高达10分,压力很大。(评估辨别)
怎么办?我建议她拉长评职称时间,用五年时间来做评职称的准备:前三年时间完成省级课题与论文,后两年做国家级课题(降低了难度)。这样一来,小莉评教授的不确定性稳定在7分左右,就有信心完成任务,评教授这件事就成为有趣的事情了。(增减调配)
【why】
有人曾经问过我:为什么要区分愉悦与有趣呢?其实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找到那些“不确定性”比较合适的事,从而让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充满激情。
好的事情就应该是有趣的。合适的“不确定”性,是成长的动力,推动你去探索发现新世界,抵消能力培养中无趣感。
【预防异议】当然评估中的评分是你的主观感受,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只要能够区分出不确定性高低或者找出不喜欢原因就行。
【适用边界】此方法可改变不愉悦与无趣的状态,用来解决工作中的压力与倦怠,对学习、生活同样适合;对有强烈愿望成为激情满满的人帮助特别大。
【A2催化应用】 编写小故事
能力要求:请学习者编写出一个带有具体场景和具体应用的小故事:包括背景、人物设置、人物动作、人物对话等等。
明白了增加有趣性方法后,今天我们演练的是编写一段小故事,几百字即可,设计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使用“评估辨别----增减调配”技巧。要点写在一张纸上。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我们请人站起来讲讲你的小故事。
场景可以是:初入职场的小张在科技公司画了几年的图,觉得没有成长感;孩子回来告诉你他不喜欢数学;在移动公司做了五年后勤工作的朋友,告诉你她讨厌这份工作,想改行做心理咨询等等。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我做了个模板供参考,大家可直接写在上面,请看到第二页:
编小故事提纲(参考)
上个月周三中午,小莉来办公室为评职称的事跟我诉苦。(时间、人物、地点、起因)
对话(经过、结果):
A(小莉):我学院书记说,我年龄大了,职位升迁是不可能了,她让我三年内评教授去。
(经过)
B(我):三年评上教授确实难度挺大的。你觉得不确定性是几分?
A(小莉):我感觉有10分。
B(我):是的,三年评上教授的不确定性高达10分,让你很不愉悦。(评估辨别)
A(小莉):太难了,我的压力好大,怎么办呢?
B(我)我倒可以给你一些建议,你可以试试看。
A(小莉):好呀。
B(我)那时间上从3年调整为5年。前三年你专攻省级课题与论文,后两年准备国家级课题。这样不确定性降到了7分左右,你的感觉怎样? (调配增减)
A(小莉):谢谢央央姐,这样我感觉压力没那么大了。(结果)
【学习者案例】
时间到,刚才在写小故事的过程,我发现军利小伙伴很认真地思考并已在小组里进行分享,下面我们让军利来说说她的小故事哟。
放学后(时间),我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人物),回家(地点)后告诉我:“妈妈,我讨厌数学。”(事情起因)
【经过与结果】
妈妈:跟妈妈说说你不喜欢数学的原因?
孩子:数学做得不对,考得不好。
妈妈:错误率高,是让你不舒服。那你现在对数学的兴趣是几分?
孩子:60分
妈妈:想提高到几分?
孩子:80分总是要的吧。(以上对话妈妈跟孩子在做讨厌数学的原因评估辨别)
妈妈:那妈妈建议你增加做数学时的玩法,比如错误率降到40时,给你小红花哟。
孩子:我试试。 (以上是妈妈用新玩法来帮助孩子增加对数学兴趣,属于增减调配)
【结束语】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精彩分享。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是愉悦,什么是有趣,以及增强工作生活有趣的两个步骤:评估辨别,增减调配。希望回去后继续尝试,期待你成为行动的巨人,多试试让生活工作有趣又愉悦的好方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