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图书介绍【2分钟】
豆小乐,因为喜欢一群人的成长学习,所以能够来到这里与大家相遇,本次带大家一起拆的是2-3级别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
☑2级要求: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 F、A、B
F: 《把时间当做朋友》由李笑来老师著作。李笑来曾经是新东方的讲师,2017年在得到开设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几个月时间销售额达到恐怖的3700万!而这本书就是集合他的个人经验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
A:这是一本在豆瓣阅读上有8.4分的推荐书,喜马拉雅樊登读书都有解读,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
相对于市面上很多讲时间管理的书来说,这本书不仅仅给到时间管理的具体工具,而是
从人的心智模型出发,让我们认知到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B1:如果你觉得如今生活的节奏让自己窒息,很多事情分身乏术,恍恍惚惚中顿感时间流逝飞快,那就可以翻开这本书,通过作者的指引,理清自己和时间的关系,其实我们只是互相的陪伴者而已
B2:就像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重复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是我们每次都做成了新的,重新花时间理思路,重新花精力关注细节,如何省下这些“重复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片段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让重复的事情流程化
☑2-3要求: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验了该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可以让大家在面对很多重复性的任务时,能够通过流程清单的方法总结整理出流程清单,从而应用到下一次重复性任务中。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2分钟】
☑2级要求: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2级要求:拆页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容。
☑2级要求:所选拆页包含有具体行动或做法。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在这里,我拿拨打工作电话做为例子.而且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因为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打电话”——“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连打电话都不会?!”
场景一
大多数人是在有事的时候抓起电话就拨。
可是,等等!你凭什么确定对方现在就可以接电话?每个人的工作习、工作时间都不相。
例如,身处管理层的人通常可能要参与更多的会议,日常工作也更加繁忙,
所以,给他了电话的时候,最好的通话时间很可能是在上班时间的前半个小时,因为他们通常是准时上班的,而半小时之后,他们要么去开会,要么正忙于处理其他事。
另一些人(尤其是那些从事与设计相关工作的人)往往是夜猫子、上午11:00以前给他们打电话很可能会令他们大为光火,而在凌晨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却不一定会觉得意外。
应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良好习惯是,在电话上簿中加上备注,记清此人通常情况下方便接电话的时间。
另一个是,在无法确定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的时候,可以发一条短信过去:“请问您方便接电话吗?我是XX,有关于xx的事情找您”其实,最好能在手机里做一条这的信息模板,以备随时调用。
分享I便签【4分钟】
☑2-3要求:【I】的讲解中要体现出把原书拆页的建议加工出具体步骤,或体现出音译原书案例。
【Why】我们每天需要重复做的事情很多,无论是工作上的写邮件,写报告,做项目,还是生活上的煮饭,取快递这些事情
但是我们每次都做成了新的,重新花时间理思路,重新花精力关注细节,遇到相同的问题,重新的思考,重新的准备,也会重复的掉坑,
其实,这些“重新的”时间精力都是可以省下来的,让重复的事情流程化,时间才能更可控
【What】所以文中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流程思维的方法,在每次做完之后,立刻重新梳理流程清单,让下一次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前一次的经验上去做,让我们轻松节省出重新思考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减少重复失误的情况
【How】
第一步回顾梳理关键事项
回顾在整个场景中自己都做了哪些事
第二步将事项总结为具体的行动动作
1、 将好的事项中的行为动作记下来
2、 将问题事项转化为可解决规避问题的行动动作
第三步:整理为流程清单
按照时间顺序将本次行为动作转化为各环节中的流程,要点
注意:同一时间段内的行为动作可合并为1个大的步骤,过小的动作可作为要点标记
就比如我曾经在8月的运动会主持后使用了流程清单的方法
在八月时,主持了一场运动会,整场相对来说比较流程,因为自己稿子准备充分,而且稿子也给前辈把关看了,但是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刚上场就发现话筒仅剩2格电中间又换了话筒;
中间走位时,搭档新手,没有跟上;报幕后演员未及时就位;结束后大家散场走了,工作人员收拾工作量很大。
结束后我想到,主持是我们需要经常做的,何不用最近学到的流程清单法,让之后的主持少一些这样问题的发生呢
第一步回顾梳理关键事项(用便签呈现)
因为自己稿子准备充分,而且稿子也给前辈把关看了,但是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刚上场就发现话筒仅剩2格电中间又换了话筒;
中间走位时,搭档新手,没有跟上;报幕后演员未及时就位;结束后大家散场走了,工作人员收拾工作量很大。
第二步将事项总结为具体的行动动作
1、 将好的事项中的行为动作记下来:写稿-请前辈过稿子
2、 将问题事项转化为可解决规避问题的行动动作:确认话筒有电-彩排走位-设置环节指引员-结束后倡议一起收拾
第三步:将行为动作转化为流程或注意要点
按照时间顺序将本次行为动作转化为各环节中的流程,要点
写稿-请前辈过稿子
彩排走位
确认话筒有电
设置环节指引员
结束后倡议一起收拾
之后的主持时,就拿出清单重复使用,并进行多次迭代,逐渐的体会到流程清单的好处。真的省下了每次梳理过程的时间,也逐渐规避了很多可能发生的问题
【where】当我们面对重复性任务比较多的情况,就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流程清单的方法,快速提高时间效率。
【预防异议】有伙伴可能说,其实这样写事项会比较零散,而且产出的流程清单不够完善,
首先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步骤比较少的活动,如果是大型的项目,那就不需要重新添加流程,只需要每次在流程的基础上增加注意要点即可
其次,我们不需要有一次性就让流程清单完美的想法,因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和行动,所以我们只需要每次做的时候拿出清单使用,结束后及时迭代就可以大大提高做重复事情的效率了
分组【0.5分钟】
(要求:在进入【A】之前进行分组,每组人数3-6人为宜)
接下来我们还是按照刚才的分组进入到A3催化应用的环节。
分享A3便签【10-15分钟】
☑2-3要求:给出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案例场景,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演练,最后邀请一组做当众表达或角色扮演
小明入职第一天,准备了需要沟通的事项列表给同事打去了确认了对方的身份,沟通了事项,挂断电话后,电话铃又响起来,接通后听到对方说:“真不好意思,您是哪位,刚刚没听你介绍,然后有几点刚刚忘了,能再说一下吗……”遇到这种情况,小明在礼貌地回答“没关系”的同时,默默地在心中把对方划人“不靠谱”的那一类……
这时小明突然想到打电话时很常见的场景,这种情况以后也会经常发生的,刚好最近学习了一种流程清单的方法,是不是可以应用起来呢
请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今天学到的流程清单法的每一步,帮小明梳理出打电话的流程清单,最后我们会邀请1组的伙伴进行分享
时间为10分钟,若大家时间有富裕,可以将打电话的流程清单依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完善出迭代2次,3次的版本,但是我们本次的演练重点是在练习今天学会的步骤,不需要在多次迭代环节花过多的时间哦
陆侃:
第一步:回顾事项
拿起电话,忘记自我介绍,整理沟通清单,交代任务,对方忘了几点
第二步:总结为行动动作
拿起电话,自我介绍,整理沟通清单,交代任务,和对方确认信息,提问是否有异议,短信或邮件告知对方要点
第三步整理为清单
打电话前:整理沟通清单
打电话中:拿起电话,自我介绍,交代任务,和对方确认信息,提问是否有异议
打电话后:短信或邮件告知对方要点
结尾:养成流程清单思维,获得高效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