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Leo。按照惯例,用三个标签简单介绍下我自己。我的第一个标签是企业瓶颈改善的顾问。第二个标签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比较感兴趣的是管理和个人成长方面。第三个标签是太极拳,平时我会去公园进行太极拳锻炼,经过几年的练习,感觉身体是有所改善的。
好,下面我要介绍这本书叫《语言的魔力》,属于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的范畴。
神经语言程序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优点的学问,它提供了大量的关于人类如何理解自身经验以及如何理解与他人的关系的知识。
《语言的魔力》这本书是神经语言程序学大师罗伯特·迪尔茨的经典作品。它主要讲解了回应术——如何通过语言为自己带来力量和积极的效果。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的思考往往被一些信念所限制,而使得无法带来行动,而通过回应术可以帮助我们改变我们的信念,并带来实际的改变——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别人。
好的,下面我们进入阅读环节。
好,接下来我们进入A1环节,我们要激活大家的经验啦。
你们两人一组,还有你们两位一组……
一旦发现了批评所蕴含的正面意图并用正面言辞来陈述,批评就变为询问。当批评变成询问时,与用总结或判断来陈述它相比,听者可以选择的回应完全不同。比如说,批评家不是说“那太贵了”,而是问“我们准备怎样支付它”,被问到这个问题,其他人可以列出计划的详细细节,而不是被迫反对或对抗批评家。现实生活中这适用于所有批评。“这个想法永远不会实现”这一批评可以转化为询问“你打算怎么执行这个想法”;“这个计划不现实”可以重述为“你怎么让这个计划的步骤更切实更具体”;“这太费力了”的抱怨可以转述为“你怎么让它行动起来更容易更简单”。显然这些询问与批评的意图相同,但更有建设性。
注意上述所有询问都是“如何”“怎样”式提问。这类提问一般最为有用。诸如为什么式的提问常常预示着其他判断,容易导致冲突异议。提问“为什么这个方案这么昂贵”或“你为什么不能更现实一点儿”,仍然预示问题框架。“什么让你的方案这么昂贵”或“谁来付帐”也是一样。一般来说,“如何/怎样”式问题能最有效地重新聚焦于结果框架或反馈框架。
帮助批评家成为顾问
简而言之,为了帮别人成为“建设性”的批评家或者顾问,需要(1)找出批评背后的正面意图;(2)确定这个正面意图做了正面陈述(或框架);(3)将批评变为询问——特别是“如何”式询问。
这可以通过下面这一系列问题来实现:
1.你的批评或异议是什么?例如,“你的建议太肤浅了。”
2.批评背后的准则或正面意图是什么?你想通过批评实现或保护什么?例如,“深入而持久的改变。”
3.如果那是意图所在,需要问什么“如何”式问题?例如,“你如何确定你的建议找到了深刻和持久改变所需要的核心议题?”
我们应该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对别人的想法、计划或者行动提出批评,本来是出于好意,但结果往往是对方的抗拒或者是发生冲突。
但是,如果你深挖批评背后的正面意图,并用询问的方式表达出来时,不但不会让对话变得紧张,反而会引导事情朝着积极行动的方面发展。
这个技巧的使用时机: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对别人的想法、计划或者行动持不同意见,对此有指责批评的倾向的时候。
步骤:
1. 问自己对这件事的批评的话语是什么。
2. 问批评背后的正面意图是什么?
3. 将这个意图转化为“如何”式的提问句,并向对方表达出来。
那么如何应用这个步骤呢?我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上个月我和大姨电话沟通,聊着聊着,就听说我大姨要单价邻居牵头的一个炒外汇的活动,那么大概要投5万块钱。我当时脱口而出“那太不靠谱了!”实际上就是一个批评。但是我背后的正面意图是,我希望大姨的资金安全。那么我就可以将我的批评转化为问句,“你如何保证本金的安全呢?”,然后向大姨提问出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继续进行一些建设性的讨论了。
好,接下来我们进入A1环节,我们要激活大家的经验啦。
你们两人一组,还有你们两位一组……
请大家想一想,最近一段时间,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在对别人的某个想法或者行为有不同意见时,你用批评的方式或者“如何”式的提问表达了出来。
请刚才分好组的小伙伴花2分钟时间讨论一下。我等下会请一个小伙伴分享下。记住,只要分享你过去的经验就可以,现在我们还不用讨论如何应用今天学到的这个片段。
好,那么我们下面就开始。
(讨论)
好好时间到你们组,你来分享一下,只是过分享在过去发生的事情,当时你是用批评或者是提提问式的方式表达如何式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刚才你分享的。
分享——“上个星期五我老公想要买一个书架,我当时脱口而出就是你为什么买这个?你买这个书架放哪里,干什么?就用这样的方式,然后我老公就不是很开心,开始说要买这个要做什么……,然后我就一直不同意。就是发生冲突了,”
下面我们进入A2规划应用环节, 我们要规划一下将来如何去应用。
请大家想一想,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在家庭或者职场中,发生的什么事情时,你最有可能会对别人提出批评?这个批评是什么?然后用今天这个拆页的技巧,把批评转化成讯问式的问句提出来。请大家在拆页右侧写下来。
然后写下来,你预期对方会就你的“如何”的问题开展进一步对话吗?
好,给大家1分钟时间写下来。大家写好了吗?好的,我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小伙伴的A2分享:
“下面一两个星期内,最有可能发生的是这个情况:
我的同事会把一个项目所有的纸质文件、EXCEL、电子版文件一个人全部核对一遍。
我的批评会是——你这个方法根本就不行。
我的背后的意图是要能更好更快地完成这个任务。
转化为如何式的提问就是——你如何能更好更快地完成这个任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