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路人,路途的路,行人的人,一位在更好地成为自己的路上不断“折腾”的路人。
接下来由我为大家带来关于《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的拆书分享。
FAB:
【F】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他曾担任美国白宫儿童顾问。这本书讲授了一套父母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解决冲突的技巧。
【A】这本书以33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豆瓣评分9.2分。与其他育儿类书籍相比,它所介绍的方法自作者1962年首次作为PET课程开设以来,风靡至今,已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考验,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近500万父母参加学习。
【B1】如果你是一位新手父母,想用和平、民主、非惩罚的方式来养育儿女,创造一种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实现孩子心智、情绪的健康成长,这本书将能给你指导与启发;如果你面临亲子关系紧张的问题,与孩子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冲突,这本书能提供你一套实用、有效的解决技巧。
【B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个拆页内容将聚焦于当父母与孩子发生需求冲突时,父母如何通过引导孩子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来和平化解,从而增进亲子关系。
两个拆页的关系:
拆页1为“没有输家”需求冲突解决法的概念理论介绍,拆页2为“没有输家” 需求冲突解决法的具体操作案例,属于“概念理论+具体操作”的组合。
下面,我给大家发拆页1,请大家传一下,谢谢。
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1。
【拆页1】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地知道,第三法是一种不涉及权力的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没有输家”的方法;因为冲突的解决方案必须是被双方都接受的,在冲突解决后,没有人赢也不会有人输。双方都共同获胜了。这是一种双方彼此对最终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的冲突解决方法。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第三法:
父母与孩子之间面临一个需求冲突的情况。父母请孩子一起来寻找某种能令双方接受的解决方案。亲子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可能会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们会仔细地评价这些方案,并最终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最终解决方案。在选定解决方案后,不需要再去说服谁接受,因为双方都已经接受了它。由于没有人对这个决定持有异议,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任何权力来迫使对方服从。
I:
时间到,请问大家都看好了吗?看好的小伙伴请示意一下,谢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拆页学习。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拆页1的RIA现场学习后,大家在与孩子发生需求冲突时,能通过运用“没有输家”的方法化解冲突。
【What】
这样的一些生活场景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即使你已经一再告诉孩子,全家人10分钟后必须得出发了,他仍然继续玩他的游戏;与孩子约定好了,写完作业才能看动画片,但你下班回到家,发现他作业没写,却吵着非要先看动画片,等等。
这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需求冲突,不仅是每个家庭无法避免的,而且是注定会经常发生的。
通常,父母们是怎样解决这些冲突的呢?是不是要么就是以父母的权威来要求孩子,要么就是哄着孩子顺从他?
拆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第三法的解决方式——“没有输家”。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为什么要倡导“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式呢?使用父母权威来要求孩子有时会得到孩子的服从,但代价是孩子的叛逆、敌对,也会剥夺孩子发展自律精神的机会;一味哄着孩子顺从他,孩子会成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却又苛求他人的人;这些方式都是以牺牲一方的需求来向对方妥协,长期来看,是一种“双输”。
【Why】
但“没有输家”的方式是以双方共同找到一个彼此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为基础的,一方面,因为考虑了孩子的需求,尊重了他的权力,孩子在其中能感到被信任、被平等对待,有助于融洽关系;另一方面,因为方案是双方共同参与决策,一致同意达成的,孩子会比较有动力自觉去执行。
【how】
那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双赢”呢?从这个拆页中,我拆解出“没有输家”的方法有以下五步:
1.确认双方需求。
(1)积极地倾听孩子表达他的需求。
(2)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的需求是什么,或者有什么事情正在困扰着你。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区分需求与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这对我/你有什么好处”的提问来进行辨别。比如,孩子说要有自己的房间,因为他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房间是解决方案,保护隐私是需求。
2.寻找解决方案。
和孩子一起尽可能多地想解决方案,可以运用一些引导语鼓励孩子多提供备选方案,比如“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呢?”“让我们一起再想一想还可能有什么方案?”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一定不要做任何评价,哪怕是一个“好”字。
3.评估解决方案。
(1)和孩子一起评估双方提出的所有解决方案,可以做些引导,比如“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方案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出的这些方案是不是有哪个比其他的更好呢?”
(2)坦诚地表达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感受,比如“我不喜欢这个方案”“我认为那个方案对我不公平”。
4.确定解决方案。
当所有的解决方案都评估后,找到一个你和孩子都满意的方案。可以用一些提问来测试双方的想法,比如“我们都对这个方案感到满意吗?”直到双方都一致同意执行。
【学习者提问】那如果没有一个方案是双方都很满意的,怎么办呢?
【回应】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有时的确可能找不到,就可以试试回到第二步继续提方案;或者可以确定一个双方都愿意试一试的方案。方案完不完美不重要,方案的选择也不意味着不可改变,最重要的是,双方都同意执行这个方案。
5.执行解决方案。
双方确定好解决方案后,开始执行。
【Where】
“没有输家”的方法适用于解决孩子的行为干扰到了父母需求的冲突,对于涉及价值观、信仰及个人品味等并不会对父母造成切实具体影响的行为,如果父母固执介入引发的冲突,就不大适用了。
【分组】
为了方便大家稍后开展练习,进行组内讨论和演练,我们先分一下组,两两一组,牛牛你们俩一组,青青你们俩一组,春红你们俩一组(加上手势)。
A1: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个最近一次令你大动干戈或连哄带骗解决的亲子冲突,比如,很晚了,孩子还在嚷嚷着要看动画片不肯睡觉;早上催孩子起床久赖不起,等等。请大家先在小组内分享。2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和大家分享。
【小组内分享】……
好的,小伙伴们,时间差不多了。下面,请牛牛给大家分享一下。
【分享】
上个周六晚上,我因为和另一半有事出门去了,我就拜托我妈妈陪孩子一起睡觉。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4点钟左右,她醒过来发现我妈妈不在身边,她就非要我们去把住在同一栋楼的外婆叫过来和她一起睡,我刚开始就劝她说“现在还很早,外婆他们在睡觉呢”,但孩子并不听,还哭起来了。然后,我就变得很不耐烦,我就说“哭什么哭,这么大个人了,还总是爱哭。要么你自己睡,要么你就别睡了。”结果这么一说了后呢,她哭的更大声了。
好的,谢谢牛牛的精彩分享,这真是非常“家常”的冲突场景了。
A1+:
现在大家了解了在面对与孩子的需求冲突时,可以运用“没有输家”的方法来解决。那么,假如重新回到你刚才想到的那个冲突情境里,运用“没有输家”的方法,你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和大家分享。
【小组内分享】……
好的,小伙伴们,时间差不多了。为了咱们冲突解决的连续性,还是邀请牛牛继续给我们作分享。
【分享】
假如重新回到那个冲突场合,运用我们今天这个拆页“没有输家”的方法,第一步,我可以先询问一下孩子找外婆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并告诉她我的需求;第二步,我会和她一起寻找解决方案,比如,我陪她睡、允许她第二天去外婆家睡,等等;再逐个进行评估,找到孩子和我都满意的方案,确定后执行。
谢谢牛牛,刚才她把“没有输家”这个方法很好地运用到了跟孩子关于睡觉起来找外婆的这样一个冲突当中。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种需求冲突的解决方法——“没有输家”,了解了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尝试着去使用了一下。作为父母,我们很少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冲突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冲突不一定是不好的,冲突得到妥善处理,关系会得到维护甚至加强。冲突如何解决是如此重要,那接下来呢,我们再通过一个拆页来学习下,如何深入应用这种方法。
我给大家发拆页2,请大家传一下,谢谢。
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2。
【拆页2】
我们不会把第三法等同于“妥协”一词,意即接受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为根据我们的经验,它的解决方案几乎总是会超出父母和孩子的预期。这些解决方案常常被心理学家称作“一流的解决方案”——对于双方来说是很好的,或者常常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因此,第三法并非意味着父母做出让步或牺牲,事实完全相反。请看下面这个涉及全家人的冲突,并注意它给父母和孩子带来了怎样的回报。这是一位母亲所描述的:
又到了为感恩节作准备的时候了。与往常一样,我觉得有必要准备一顿有火鸡的家庭晚餐,并举行一场正式的家庭聚会。我的三个儿子和我丈夫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开始着手解决问题。孩子的爸爸想要粉刷房子,并且讨厌花费时间吃一顿冗长的晚餐,还要招待客人。上大学的儿子想要带一位朋友回家,这个朋友从未在他自己家庭参加过真正的感恩节家庭聚会。我上高中的儿子想到家庭木屋去住上整整四天。最小的儿子抱怨说自己又得打扮起来,经受“正式”晚餐的折磨。我,当然非常重视全家团聚的感觉,此外我还需要通过准备一顿上等的火鸡晚餐来显示自己是位称职的母亲。通过解决问题得出的计划是,我准备一顿可以外带的火鸡晚餐,在孩子的爸爸粉刷完房子后我们把它带到家庭木屋去。上大学的儿子将带他的朋友回家,他们都将帮爸爸粉刷房子,以便让我们早点动身到木屋去。结果与往常不同,没有摔门声,也没有人生气。每个人都过得很愉快——这是全家人过得最好的一个感恩节。就连儿子的朋友都帮忙进行了粉刷工作。这是我们的儿子第一次毫无怨言地帮助爸爸做家务事。爸爸非常高兴,男孩们十分热心,我也很满意自己在感恩节所扮演的角色,并且我不用做准备一顿盛大的晚餐所需的所有工作。这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以后我再也不会反对这样的家庭决策!
I:
时间到,请问大家都看好了吗?看好的小伙伴请示意一下,谢谢。
好的,那我们进入拆页学习。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拆页2的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熟练掌握“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地应用到与孩子冲突的解决中,建立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
【What】
这是关于“没有输家” 需求冲突解决法的具体操作案例。在这个拆页里,作者给我们举了一个美国家庭为感恩节作准备的例子,家庭里每一位成员都有不同的过节需求,通过运用“没有输家”的方法,一家人共同寻找、评估解决方案,得到了令全家人都满意的过节计划,共同度过了一个超出预期的感恩节。
【意译原文案例】
我身边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
我的朋友小王有一个8岁的女儿,因为看了一些关于故宫的纪录片和书,就很想去北京看看,于是央求妈妈小王在2019年寒假时能带她去趟北京。小王觉得女儿的要求很合理,也挺想带她去的,但她和老公的工作年前都比较忙,不大能抽出几天时间出行,只能安排在春节假期里。可是原计划那年春节是要回奶奶家过年的,爷爷正好是初一70大寿。怎么办呢?奶奶家在山东,离北京倒也不远,小王于是和女儿及家人商量,得出的计划是:夫妻俩春节前休2天假,一家三口先回奶奶家过年,给爷爷祝寿,初二再开车带女儿去北京玩,并提前在故宫博物院官网上预定好初三的门票,提前给老家的亲戚们准备好礼物,跟他们说明情况,礼到心意到,就不上门拜年了。一家人过了个和和美美的春节。
【回顾How】
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没有输家”需求冲突解决法的五个步骤:第一步:确认双方需求;第二步:寻找解决方案;第三步:评估解决方案;第四步:确定解决方案;第五步:执行解决方案。
【举反例】
关于需求冲突,我也举个我生活中很典型的例子。上个周六中午,外公已经做好饭菜叫大家吃饭了,孩子却提出非要我们陪她玩一轮《儒元小镇》的游戏,这是一款关于财商的桌游,我断然否决了她的请求,要求她必须先去吃完饭才能玩。她不肯,双方僵持了一会,在我声音高八度的“不可以”下,她才很不情愿地去吃饭,吃的也很不好,慢吞吞地扒拉了几口就不肯吃了。搞得我也很心塞。
【举正例】
在学习了“没有输家”的方法后,再碰到前面那个场景,我会这样解决:
1.确认双方需求。
我:你是很想让爸爸妈妈陪你玩游戏呢?还是肚子不饿?
女儿:你自己说过的,每周都要教我一次财商,这都周日了。
我:哦,妈妈知道了,可现在是午饭时间。我们一起来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既可以不耽误一家人吃饭,又能满足你的请求,好吗?
女儿:好。
2.寻找解决方案。
我:亲爱的,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呢?
女儿:我们把《儒元小镇》拿下来,先摆好,再去吃饭,怎么样?
我:嗯,还有吗?
女儿:或者,请外公外婆先吃,你和爸爸先陪我玩一会,到时我和你一起收拾碗筷怎么样?
我:嗯,还有吗?
女儿:没有了。
我:我也想到一个办法,让小艾同学订5分钟,爸爸先去摆碗筷,乘好饭,我们俩把《儒元小镇》道具摆好、角色选好,然后去吃饭,吃完再来玩。
3.评估解决方案。
我和女儿对3个方案表达了喜好。
4.确定解决方案。
我们选了方案3。
5.执行解决方案。
愉快解决。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觉得这么做太麻烦了。事实上,不这么做会更麻烦,因为冲突总是发生会导致时间、精力浪费,要严重的多。尝试使用一段时间“没有输家”的方法后,你将看到冲突会减少。
A3:
前面2个拆页,我们一起学习了“没有输家”的需求冲突解决法。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你有一个10岁的女儿麦麦,她的好朋友这个周日要过生日,举办一个生日聚会,为此,麦麦提前2个星期就开始期待了,精心地准备了生日礼物。可是,周五时,你接到孩子奶奶的电话,说周日会从老家过来给叔叔带孩子,正好麦麦的姑姑在上海出差几天,一大家子聚聚。当你把周日需要家庭聚餐的计划告诉麦麦时,她很不开心……
针对这个场景,你可以怎样使用“没有输家”的方法解决与麦麦的冲突呢?请大家花9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需分配好角色、加工出对话剧本并演练。注意,大家最好忘掉过去可能解决过类似问题的成功经验,只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
9分钟后,我将请一组小伙伴为我们演练。
【小组内讨论】……
小伙伴们,时间到了。下面,请青青他们俩为我们演练一下。
【演练分享】
爸爸:麦麦,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周日家庭聚餐的问题。奶奶这次过来到叔叔家带妹妹,正好碰到你姑姑也在上海,我们都快两年没见到你姑姑了,我想知道你对周日的家庭聚餐是怎么想的呢?
麦麦:可是我最好的朋友周日过生日,会组织个很有趣的聚会,我很想参加。你看,我生日礼物都准备好了。
爸爸:嗯嗯,你需要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你很重视你们的友谊。
麦麦:是的!
爸爸:我很高兴你有这么一位好朋友。只是,如果你不能参加家庭聚餐,奶奶和姑姑都会很失望的,我也很希望你能参加。
麦麦:姑姑对我很好,我也想去的。
爸爸:那你觉得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呢?
麦麦:生日聚会定的是周日下午1点开始,然后晚上会有一个聚餐。奶奶周日什么时候到呢?
爸爸:上午10点半。
麦麦:可以中午家庭聚餐吗?
爸爸:也可以,我跟叔叔和姑姑说一下。你可以跟我一起去火车站接奶奶吗?
麦麦:可以啊。或者,我也可以下午晚一点儿再去朋友那。
爸爸:嗯,我来看看,可以找一家离你朋友聚会近一点的餐厅,节约路上的时间。
麦麦:那太好了。
爸爸:好的,那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刚才我们提的这些建议,你和我周日上午10点一起出发去火车站接奶奶,中午家庭聚餐,你下午晚些,2点再去朋友那,是吗?
麦麦:可以下午1点半吗,到那可能都要2点了,我不想晚去太久。
爸爸:好的,那就1点半。我们都同意这样安排了,对吗?
麦麦:是的,现在我更期待周日了。
爸爸:那我们就这样定了。我去联系叔叔和姑姑,定个餐厅;你跟朋友说一下会晚到1小时左右。
麦麦:好的,太棒了。
【反馈】谢谢两位小伙伴,表演的非常精彩(带头请大家鼓掌),“需求冲突”的5个步骤他们都明确地体现出来了,父女俩通过围绕彼此的需求进行沟通,共同提出双方都满意的方案,完美地解决了这次冲突。
A2分步催化一: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你可能在什么场景下会与孩子发生需求冲突呢?比如,冬天了,太冷,孩子提出要跟你们一起睡,不肯自己睡小床了;孩子又贪上吃零食了,不好好吃饭,等等。请你试着去想象一下会发生需求冲突的场景,并在小组内分享。强调一下,只需要分享你可能遇到的会产生需求冲突的场景,不需要涉及如何去解决,我们将在下一个环节思考如何做。给大家4分钟时间,随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小组内分享】……
时间并不多了,那接下来邀请一位小伙伴来给大家做一下分享。凯轩,你来,好吗?
【分享】
我想到近期可能会发生的冲突就是小孩晚上不按时睡觉,要大人一直催他才肯去睡。
谢谢凯轩,小孩不好好睡觉这可能是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发生的冲突了。
A2分步催化二:
接下来,让我们尝试将“没有输家”的需求冲突解决法运用到我们在第一步中所联想到的那个场景,针对在那个场景中所面临的冲突,把冲突解决的具体行动步骤写到便签上,并在小组内讨论。给大家6分钟时间,然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你的应用。
【小组内分享】……
小伙伴们,时间差不多了,为了咱们冲突解决的连续性,还是先邀请凯轩继续给我们作分享。
【分享1】
我刚才提到的是孩子晚上不按时睡觉,运用“没有输家”的方法,我觉得可以这么做:
第一步,就是跟孩子确认需求。我会说:宝贝,我们需要讨论一下睡觉时间的问题。你晚上总是需要我们一再催促才肯去睡,我这样做的时候感觉很不好,你是怎么想的呢?孩子可能会说:我现在都6岁了,我可以再晚一点睡了吧。
针对孩子希望他长大了就能允许他晚点儿睡的需求,以及我也不想每天晚上总是催着他睡的情况,(第二步)我们就可以展开解决讨论。因为孩子他之前是晚上9点睡,那现在孩子可能会提议9点半睡觉;我会提议9点15上床,这样就可以9点半前关灯这样的一些提议。
第三步,我们一起对方案进行评估。我们可以表明一下,比如,我是绝对不能接受9点半才上床,但是9点半前关灯我可以接受。
第四步,共同确定方案。比如我们达成一致的是,把睡前阅读改为在床上阅读,这样我们就能9点上床,20分钟后关灯,就能在9点半前睡觉。
最后,就是我们共同执行这个方案。
好的谢谢凯轩的精彩分享。我们再邀请一位小伙伴春红来作下分享,看看她是怎么样解决她的需求冲突的。
【分享2】
我女儿现在每个星期四都会去上英语课,课后会有家庭作业,就是在星期天早上上课之前必须得提交3个录制的视频给老师。女儿她每次都拖很久很久,拖到星期六的晚上,一直会搞到很晚很晚,大家都不开心,需要吼啊、强迫啊、惩罚啊,各种措施才能让她把这个视频给弄完,每次都冲突很大。
通过今天这个学习,首先,我女儿的需求是她不想一次弄很久,每次学习时间很长,她就逃避不愿意,所以就拖到很晚;父母的需求就是要把视频给弄完。其次,我们找解决方案,女儿愿意每次学习大概20分钟,可以把录视频拆开,用20分钟先把英语绘本和作业读完读会,读个10遍20遍,星期五读个10遍20遍,星期六读个10遍20遍,然后星期六的晚上就可以进行录视频。然后,评估这个方案,女儿愿意每次学习20分钟的需求能满足,父母希望按时录完视频也能满足,双方都能接受这个方案,并去执行。
谢谢,刚才春红给大家讲的是关于女儿录视频的这样一个冲突,通过双方共同了解彼此的需求,把视频录完但可以分次录完,共同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结语:
各位,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一种解决需求冲突的方法——“没有输家”的方法,还记得有哪几步吗?第一步:确认双方需求;第二步:寻找解决方案;第三步:评估解决方案;第四步:确定解决方案;第五步:执行解决方案。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没有人想输,但也没有人总是赢,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助到大家。
我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我是路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