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
大家好,我是Tina,一个新手拆书家,一个爱好旅行的瑜伽初学者。
为了便于待会的学习,从我的左手边起两两分组,以便于稍后分享讨论。
【学习目标】
今天的片段比较实用,是关于家居整理的。通过今天的片段学习后,让大家能够应用整理收纳的简单步骤,对家中一处区域的物品设计一个整理方案。 另外,在大家回到家中能够对家居物品进行简化,分类,重新规划收纳,使得物品各有其位,整洁有序。
【图书介绍】
今天介绍的图书是《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
F:这是一本适用于中国生活环境的整理图书。作者是号称“中国整理女王” 的袁春楠,她曾是央视《整理人生》的特邀嘉宾;她也是国内早期的整理品牌“春楠整理”的创始人。作者通过亲手为近百户人家进行入户整理后,总结出200多条接地气又符合国人实际情况的整理技巧。
A:不同于市场上的日本整理收纳书,这本书是基于中国国情出发。该书的有声系列在喜马拉雅一开播,就有数万付费用户。如果你看过<断舍离>,却无奈于断舍离的实施,这本书可以帮助到你,整本书有丰富的图片、实践应用场景和操作步骤,让你从身边的事务开始属于你的整理人生。
B: 当我们发现家里东西越来越多,生活空间越来越小,我们想要整理却无从下手的时候,这本书会为我们提供实用的实践指导。
如果你总是觉得身边的环境有点乱糟糟的,时不时找不到打火机,遥控器,钥匙、手表这些小东西,今天的片段主题会带给你新的启发。通过今天片段的学习,会帮助你从家里的一个角落开始整理清洁,规划收纳,收获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居环境。
分类,辨功能、识区域、定频率
如果你要整理一间东西特别多的房间,那么可以准备一些小便利贴,写上物品的类型,在墙面上每隔一段距离贴一张,之后再把对应类型的物品堆放在便利贴下方的空地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混淆。
有一次,我只用了4种颜色的便利贴,就帮客户解决了他家待处理的物品分类问题。用多色便利贴,快速解决物品的“归属”问题;其中作为二手物品出售的家具贴红色,让房东搬走的物品贴蓝色,送到客户公司的物品贴黄色,直接扔掉的就贴绿色。做好分类后,物品马上有了“归属感”,虽然物品暂时还都四散在房间里,但客户的嘴角已经扬起了微笑。
辨功能
按功能给物品分类,
通常可以把常见家用物品分成7大类24小类(见附表)。分类时速度要快,在每件物品上花费的时间不要超过3秒。如果你在分类的时候,发现了在7大类24小类常见物品之外的物品实在不知道怎么分类,那么可以单独开辟一个待分类区。等以后有时间再仔细分类就好。
识区域
每个家庭空间、格局都不同,物品的摆放位置自然也不一样。原则是同一类物品最多只固定放在家中的1到2个区域。比如服装只放在卧室衣橱和门厅柜里,护肤品只放在卫生间和门厅柜上。同类物品的摆放位置超过3处,会过于分散,大大影响找物品的速度。
[7大类24小类常见物品推荐收纳位置(见附表)]
定频率
按使用频率分类
同功能属性的物品,在使用时优先级不同。最简单的方法是分成3大类:A类必需品;B类备用品;C类纪念品
A类必需品,这类物品你每天或每个星期至少会用到一次,值得保留。A类物品具备收纳陈列优先级,适合放到桌
子、橱柜等家具的表面上
B类备用品,这类物品你每个月、每个季度或半年才可能用到一次;属于可有可无的类型。B类物品的重要性不
高,适合放到橱柜、抽屉内,可以不摆出来
C类纪念品,这类物品你未来一年甚至两年以上都不会用到一次装饰、存档留念的价值超过了使用价值。有装
饰效果的C类物品,像花瓶山水画,适合陈列在家中的重要位置,比如多宝格、书架、客厅墙面上装饰效果不佳、
只剩下纪念价值的C类物品,适合存放在储物间。
过渡:接下来进行[I]的部分,由我为大家进行讲解。
【What】
这个片段介绍了家居整理的方法,对家庭物品进行简化,分类和收纳的步骤,片段介绍了分类整理的先后顺序的,环环相扣,最终完成物品的整理。具体做法有以下三个步骤:
【How】
1.分去留,减少物品数量。分开需要的和不要的,不要的清除。
2.辨功能,将留用的物品,依据不同的功能来区分类别。
3.规划收纳。
3.1划区域:为区分好功能的不同类别的物品找一个安置区域,集中放置。
3.2定频率:放位置:同类物品根据使用频率分类,设计不同的摆放位置,以便于取用
【Why】
家居整理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是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它实际上是对生活环境的更新,对生活习惯的重新回顾和梳理。当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整理时,家中物品会更加整洁有序,物品分类管理,便于取用也有利于提高生活的效率。
(如果不这样去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在整理的时候不按照上述的顺序进行,会让整理的过程效率很低,而且很容易半途而废。
比如,如果不对物品简化,就开始分类,就会陷入一边纠结分类一边纠结要不要淘汰;而且分类的动作很可能是徒劳无功;如果不为物品划定区域,会使物品摆放分散容易混乱;如果不考虑使用频率,规划收纳区域,即使好不容易整理好的物品,不久就会因为频繁取用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举个例子)
比如,我家门口有一个柜子,昨天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照片1),
上面放了钥匙,门禁卡,指甲钳,消毒酒精,口罩,发夹皮筋,塑料袋,胶水,药品,物业电话卡……我收拾过很多次还是很乱。根据片段的方法,我进行了以下步骤
第一步:分去留:因为有老人的关系,除了扔掉一些纸屑之类的东西,大多东西都保留下来。
第二步:辩功能,门边柜子的主要功能是方便进出门,我将这些物品分为两类:
一为出门必备类,包括钥匙,门禁卡,消毒酒精,口罩;剩下的为其他。
第三步,规划收纳:上述物品都将放置在门口柜子表面;出门必备类物品是每天使用的;而其他类物品中,发夹皮筋,垃圾袋的使用频率更高;药品,胶水等使用频率相对低一些。
整理后,出门必备类物品,每天要使用,放在门口柜表面显著的位置;其他类物品使用频率高的放在一个开口的收纳筐里,而其他类使用频率低的放在收纳盒里放在下层。
(整理后照片)
(预防疑义)
也有人会说,我自己的家爱怎么放怎么放,一定要费力整理吗?当然家是我们放松舒适的地方,不一定要时
刻整理,但是如果家中有重要客人到访,不得不开始整理时,这是一个可以立即上手马上见效的方法。
【Where】
这个方案普遍适用于个人生活空间整理;但对于家中成员较多的家庭来讲,实施步骤需要更谨慎,务必了解不同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再着手开始。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过去半年内,您家的客厅、衣柜、书房等,是怎样的情况呢?在你的客厅是不是一直可以保持干净整洁?有没有出现不知怎么的发现客厅东西越来越多,位置越来越小?或是换季时,总是觉得衣柜里没有地方放东西?或是家里书房里摆满了书,在床上、餐桌、沙发也时不时躺着一本书?或是打火机、指甲钳、遥控器等小东西老是找不到?请与你的本组小伙伴分享一下?我们用2分钟分享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请一位伙伴来进行分享。
学习者A案例记录:
我喜欢看书,我会固定一个地方来放书。但是有时拿出来书之后,在床上看了,就放在床头了。隔几天之后这儿一本,那儿一本的都是书了,这样子。
【A1+】反思加工
感谢这位伙伴的分享。
我们学习了物品分类整理收纳的三步法,刚刚大家回顾了自己家的场景,那么如果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重新进行整理和归纳,您会怎样做呢?可以用一张图画下来,也可以和口头描述出来下面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每位学习者分享时间大概在1分钟左右。
学习者B案例记录:
我平时的客厅,这里是沙发,这里是茶几。我平时看书喜欢在客厅,看完之后就把它放在茶几上。我刚买回一个书架,我打算把它放在客厅的一个角落;我现在看的书,看完就可以放在这个书架上;平时我不看的书,都放在书房里面,
结尾: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片段,我将它总结为整理的三步骤:第一,分去留,简化物品;第二,辩功能,不同功能物品区分类别;第三规划收纳,包括划区域和定频率来确定放置位置。希望今天大家回家后能够在家中尝试实践应用起来。最后将书中附页部分打印出来,提供给大家参考。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