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帮哈尔滨索菲亚分舵的二级拆书家旎旎。看了一下,今天来现场的大部分都是熟悉的面孔,但我还要通过三个标签来重新介绍一下自己:一、健康促进者;二、持续自我觉察者;三、永葆天真的老阿姨。
好,介绍完我自己,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正题,今天我将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学习主题)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如何控制情绪,做到有效沟通。因为下面的学习有讨论的环节,相邻的两位伙伴为一组,希望在稍后的讨论时间大家能积极参与进来。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RIA学习,当我们与人沟通遇到矛盾或冲突时,大家可以“先思后言”沟通法(澄清)控制情绪,化解矛盾(行为),实现有效沟通(界定)。
【事件场景】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事件”刺激我们敏感的神经。比如,你已经约了心仪很久的男(女)神晚上看电影,却被同事要求一起加班;好吧,等你“据理力争”拒绝了同事的无理安排依计划去赴约,你心仪的那个他(她)却迟到了一个多小时;再比如,爱人总是因为在外应酬无暇照顾家庭,而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每天写作业都弄到很晚,你是又心疼又生气......
【提问】那我想问问大家,如果在你的生活和工作遇到了上述的问题,你们第一时间表现会是怎样的?是冷嘲热讽还是大声喊叫?是埋怨还是指责?
【影响】我想大家也很清楚,无论是冷嘲热讽还是大声指责都无益于我们解决问题,维护关系。
【解决】今天我带来的这本《快行动慢思考》,作者是国际著名心理作家、品牌营销专家——迪安•德尔•塞斯托。作者以其20年的观察和分析,重新诠释了行动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先思而后言可以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在生活或工作中人际关系,化解各类矛盾,实现有效沟通。
R:片段选自《快行动慢思考》P170
当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言语时,我们的言语就会更有力量。
你找不到多少图书、电视节目或讲座是关于说话的自制力这一话题的。或许是因为作为人类,我们觉得讲出我们任何想说的话是一种权利,虽然有时说出口就会后悔。控制好自己的嘴巴是那些我们到十八岁时,希望自己已经用过上百万次的性格特征之一,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仍将继续存在于一段战争的时间里,我指的是一生。我们的嘴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让我们以比呼气更快的速度惹上麻烦,然而这个话题还没有得到很大重视。学校里不会教授这个,自制力失控常常通过谴责和体罚的方式处理,至于这个难以做到的、不寻常的特点的价值所在,则几乎没有得到说明。
我在生活遇到的每一个人,几乎没有例外地,都想要在个人的或者商业上的人际关系中更加聪明、智慧、通达、有成效。
【what】
这个片段很短小,是向我们传递里一个理念,与人沟通有冲突或矛盾时,先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先思考再说话。
【why】
原文中有这么一句——“我们的嘴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让我们以比呼气更快的速度惹上麻烦......”。不知道大家看到了这句话是不是很快就和自己曾经的经历链接上了?没错,我就曾多次这样给自己惹过不少麻烦。而且这个问题还经常被我们忽略,所以,今天我带来了这个片段。
【强化概念讲解】
在文中第一句中就提到了“掌控”,在不同的场景下,掌控可以有不同的含义,那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在沟通中如何通过“掌控”来帮我们达成目的。
掌控的释义:拥有、控制;了解、熟习并加以运用。那如果“拥有”和“控制”了是不是就算掌控了呢?为什么还要“了解”呢?都了解些什么呢?
【举例讲解概念】
接下来我举个例子。家有男娃的人举手示意一下。好,这一天你和7岁的儿子去超市购物,买的时候只顾尽兴了见啥拿啥,结账的时候却发现东西好多好重啊,超市离家不到1公里,打车有些浪费,如果有人帮你分担一部分东西,走路回家还是很轻松的。于是你把邪恶的目光投向经常自吹已经是大人了的小儿子。你是说:“来,你拎着”,还是说:“哟,儿子,妈妈光想着给你买好吃的了,没想到这么重,我拿不了,怎么办?”这两种说法的结果都是儿子要帮忙拎东西。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哪种说法会真正地掌控事情的结果呢?
学习者:第二种。
拆书家:对,很明显是第二种。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妈妈知道自己的需求,即不想浪费钱打车,又想让儿子可以帮忙;
其次妈妈陈述了事实,大部分的东西是为儿子买的(当然这可能是掺了水分的事实),东西太重她一个人拿不了;
然后妈妈应该也很了解儿子为了证明自己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儿子一定会自告奋勇地帮妈妈分担的。
那我们回头看看第一种说法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呢?儿子有可能迫于妈妈的权威不得不帮忙,说不定还会小声嘀咕,凭什么你自己买那么多还非要我拎.......
再举个案例,同办公室的小A生病和你请假,但她手里有一个很急的资料需要总结和领导汇报。你作为小组负责人,(自己的需求)需要协调将工作完成,于是你和另一位同事——哈哈说,哈哈,小A生病请假了,她手里的报告你接过去写总结再和领导汇报。
学习者哈哈:很不悦地说,凭啥啊。(大家哄笑)
拆书家:那我们换一种说法再看看效果。
组长:哈哈,(事实)小A生病了,她手头有个很重要紧急的资料需要总结,明天上午就需要和领导汇报。我看你平时写总结材料逻辑很清晰,文笔特别棒,而且你口才也那么好,就连赵经理都总夸你呢。你看看你能不能先把这个工作帮小A完成了?
学习者哈哈:好啊,我这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对方想法)有机会就多锻炼锻炼自己挺好的。组长,交给我吧。
组长:好啊,辛苦你了。
拆书家:大家看看第二种沟通方式是不是更好地掌控了谈话的结果?更容易让对方接受额外的工作安排了呢?
学习者:是的。
那如果我们了解了自己的需求、事情的经过以及对方的想法,再去给出解决方案,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沟通的结果。
【适用边界】
如果你想建立和维护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好人际关系;如果你想出现矛盾或冲突时,积极解决问题,可以适用今天的方法。前提是你对对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对方是个陌生人,或者你对他不了解,这个方法不一定适用,你需要选择其他的沟通方式。
【How】那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在沟通中掌控语言,实现有效沟通。共有4个步骤。
1.问——自我内心需求。挖掘内心与此次沟通相关最真实的需求。
2.说——陈述事实。这里的事实不要添加情绪,只说客观事实。
3.听——对方想法。尊重对方的想法,不评判对错。
4.求——解决方案。一起协商以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举例】
先铺垫一下啊,我外甥今年16岁,初四学生,一个普通中学的“差生”,每天放学回家都磨磨蹭蹭,写作业差不多都得到1、2点钟,他爹妈一催他,他就“大发雷霆”,写作业晚不是因为他慢,而是老师留作业太多,让他爹妈有本事去找老师、找学校、找教育局说去。结果每次都是我妹妹妹夫“败下阵来”。10月末我去给外甥开家长会,看到他的成绩我都惊呆了,除了语文外,其它科目都不及格,听着班主任高一声低一声地和家长们分析着目前形势的严峻性,我内心有很强烈的急迫感。
1. 问——自我内心需求。
我为什么一定要管这件事呢?一是外甥从小跟我就比较亲,加之我本身没有小孩,几乎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二是看到妹妹为了孩子的事每天愁眉不展,我很心疼。
2. 说——事实经过。
我和外甥说:“上周三我去开家长会,看到你的成绩,也感觉到老师都在为你们这些孩子着急。明年你就要考高中了,这样的成绩恐怕连普高都考不上。如果你接受这样的结果,我和你爸爸妈妈可以由着你,但是我却能感受到你并不想放弃自己,每天无论多晚你都坚持把作业做完,周末想带你出去放松放松,你也总是说要在家学习。”
3. 听——对方想法。
外甥说:“我当然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我也知道如果考不上高中,以后很难找到好工作,我不想放弃,也想努力学习,却苦于缺少动力,而且学习没有方法。”
4. 求——解决方案。
当确定自己的内心需求也得知外甥的想法,接下来我们做的就是坐下来一起商量如何解决。结果就是我要和我妹妹前世的小情人共同生活学习直到这个学期末。一来给他换个环境,缓解他和父母剑拔弩张的状态;二是我可以陪他一起学习,规律作息。目前已经实践了一周,其实我是苦不堪言,每天过得慌慌张张,但对我外甥而言应该是初见成效了,这一周我们不仅都是在12点之前完成的作业,而且还能抽空去公园锻炼锻炼身体或读些课外书。
【拆书家提问设计】
2020年已到年末,我们的各种工作也到了要收尾的阶段,工作也会比年初时多一些,强度和压力也会随之增加。但偏偏还可能因为和同事的沟通缺乏默契,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完成质量;还可能因为你一直忙于工作,忽略家庭,引发家庭矛盾。那我们现在设想一个在近期可能出现这类问题的场景,然后根据今天学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编写一个小剧本,要包括背景、对话、情节等等。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来编写剧本,按照之前的分组,小组内可以每个人都写一个小剧本,然后互相讨论、分享;也可以组内的人共同完成。稍后我会请小伙伴上来和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
角色:哈哈——公司职员,家在外地
枫枫——饰哈哈的小姨
背景:年底哈哈单位事情多,回家次数减少,生病的妈妈想哈哈。小姨对哈哈不能常回家陪陪妈妈这件事有些不满。
对话:
小姨:哈哈,你都好几周没回家了,你妈妈总念叨你,你这周末就别加班了,回来吧。
哈哈:(内心需求——想回家陪妈妈,也想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事实)小姨,最近年底了,单位事情特别多,就连领导们都在加班加点工作,我实在不好意思提休息的事。
我这周多完成一些工作,争取月底把所有工作都做完就能回家了,或者下个月初和领导请假回家。小姨,你看
行吗?可能这样就辛苦你帮忙多照顾照顾我妈妈。
小姨:(对方想法)我倒不是怕辛苦,就是看你妈妈想你,心里不好受。
哈哈:(解决方案)嗯,我知道了。这样吧,小姨,我每天都抽时间和我妈妈视频聊天,这样她就能看见我了,我俩
也可以多说说话。
小姨:这样可以啊,你妈妈看见你心情肯定能好。
哈哈:好,一会儿午休我就和我妈妈视频。
【结束语】
谢谢哈哈和枫枫的精彩分享,相信大家如果学会并掌握今天拆页的内容,当我们遇到矛盾冲突时,一定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让它以比呼气还快的速度为我们增添烦恼,通过1.问自己内心需求2.说事实经过3.听对方感受4.求解决方案这四个步骤,掌控自己的言语,做到有效沟通。
今天的拆书学习就到这里了,谢谢各位小伙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