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本场的拆书家-阿柒,这次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如何绕过拖延这座大山。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让学习者能够在面对想去做但又迟迟不行动的事情时,使用明确目标及列出可行性计划这个方法,战胜拖延而达成自己的目标。【学习目标】
(F)分发给大家的拆页是节选自《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作者是简·博克、莱诺拉·袁,两位美国的流行心理医生,这本书探索了拖延显现的心理学的各方面原因,还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改善方案。
(A)这是一本影响了二十五年的研究拖延症心理学的畅销书,本书的写作风格十分热情还带点幽默,但观点十分明确,他们所提供的战胜拖延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是极为成功的。
(B)B1:你有没有经常懊悔自己的行动力不强,老是拖拖拉拉,导致完不成自己的计划,这本书能陪伴你面对拖延的挑战,学会接受,学会行动,让自己的心理更加成熟。 B2:学完本片段后,在大家遇到拖延时,能够使用系统的方式来战胜自己的拖延,采取行动而达成目标。
节选自《拖延心理学》第12章—作战武器:明确的目标与可行性的计划
拖延本身就包含难以达成目标的意思,拖延可以对你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以至于你几乎很少能够完成你所设定的目标。或者,你最终终于完成了你的目标,但是期间经历了很多痛苦的挣扎。
拖延者在目标设定上也存在着困难,这一点或许并不明显,因为表面上看来拖延者一直在忙着设定和重新设定目标,但是,他们所设定的目标几乎总是模棱两可的,比如:“今天我得做掉一些事。”或者,设定的目标太大,太雄心勃勃,比如:“我想在这个领域里做到第一。”以这样的方式所设定的目标往往含糊不清,实际上更容易引发拖延的问题。
看你的目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当你想达成一个目标的时候,专注于即将投入的行动,因为这会帮助你看清自己的方向。一个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具有以下特征:
● 可观察性
别人不能看到你的内心感受,也不了解你的想法,但是他们可以看到你所做的事情,为了让你的目标具有可观察性,你必须用行动来定义它。
● 具体性和特殊性
拖延者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比较模糊,无法做到具体化。当你达成目标的时候,你究竟做了什么?你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去做它?还有谁会在那里?
● 它可以被分解成几个小的步骤
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可以被分解成几个小的、明确的步骤,就像最终目标一样,每一个小的步骤都应该是可观察的和具体的。
● 第一步可以在五分钟内完成
拖延者常常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因为他们想问题的时候往往过于理想化,好像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无限的。你可以设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它既非常小,又可以给你带来进步感和成就感?例如,你设想的目标是重新装修你的房子,但是一个最小目标或许是更换你的沙发套。
知识点和相关理念 what
拖延症—作为我们人性的弱点之一,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除非你的行动力特别强。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明知要做但是无法让自己开始,然后你心里会感觉到焦虑、烦躁,有负罪感,这就是典型的拖延症。仅仅拖拉而没有负罪感和内疚感,这个不叫拖延症而是懒。
我们一直都在不断的是定目标,然后不断的拖拉再重新开始做计划。也有可能是我们定的目标太大、太模糊,而让我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惧担心自己完不成,所以迟迟不去开始。
前因后果说明 why
以为自己做了计划就算努力了,但是因为拖延导致目标经常无法按计划完成,或者说有些人拿自己的拖延症当挡箭牌,不去行动,或者到最后关头不用心的应付下完成任务,结果当然不会尽人如意,给其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然后你开始自责,对自己进行否定,觉得自己没用,心情焦虑的同时而且又没能很好的完成当初定下的目标。不断的陷入这个恶性循环中。
(通常做法,不按行动建议做的坏处)
我自己也是个拖延症患者,不知道算是哪一个段位,对待不同的事情行动力不一样。比如我每个月都会在写一篇月度复盘作为对自己的监督和总结,和下个月的简单计划,我最理想的状态是月初前三天就完成,但是每次都会拖拖拖,可能就会到月中,然后越到后来内心的内疚感越强烈,内心好想快点行动做这件事,但又迟迟不去做,最后导致原定的计划目标没有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反例)
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 how
片段中给我们提供了几个应对拖延症的步骤。
第一、判断下目标是否可通过行动来实现
第二、将计划目标分解为几个可观察的具体的步骤
第三、找一个最小的容易完成的步骤开始行动
(行动建议)
先开个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等你跨出第一步的时候,有了自己的方向,接下来都会水到渠成。
我自己做完这个拆书内容,感觉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一步:先判断下写月度复盘是否可通过行动来实现,这个没有问题。
第二部:分解为几个可观察的步骤:新建一个记录十月复盘资料的文件夹—列大纲—统计数据和完成的事情—将内容进行填充—进行排版设计—完成
第三步:开始行动—即这个最容易完成的步骤—建立文件夹
(将刚举的反例变成正面例子)
这种方法适用于目标太大或者太难而产生的拖延现象。而对于小而容易的事情的拖延,比如只是现在不想去做的这个事(起床、洗碗、扔垃圾等),我们可以采用“结构性拖延法”,比如为了不洗碗,就去做另一件想拖延的事情—扔垃圾等(适用边界)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那我们还是按照刚刚的分组,大家都已经看过这个拆书页了,我刚刚也已经大概讲解了一下相关的内容,那么现在【请回想一下,自己曾经或者现在有一件想做或者应该要做的事情而迟迟不去行动,或者进度很慢,比如工作中的小目标,或者在生活中想提升自己,准备考证、准备报名成为拆书家、准备去某个地方、准备做某件事等】,给大家2分钟时间(显现提问)
…… 讨论的差不多了吧,请一位小伙伴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就是工作上有一个重要的汇报材料拖了很久一直没去写,不确定自己写还是另一个同事写。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请大家再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结合下自己的案例,思考下现在你会怎么去做,来战胜这件事的拖延行为呢?】(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每个人都尽量表达一下,大概每个人1~2分钟的时间,一共给大家大概5分钟的时间】,如果大家讨论好了可以看向我。
那么现在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下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 工作上有一个重要的汇报材料拖了很久一直没去写,不确定自己写还是另一个同事写。按照今天学习到的方法,第一步:这个事情可以确认通过行动可以实现。第二步:分解步骤-1.去确认是别人做还是我做2.确认是我做的话那就开始去写这份材料了。第三步:开始做比较容易完成的第一步,去确认下谁写。
结束语: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生活中的拖延症很常见,当意识到后我们先要了解对于这件事为什么会有拖延行为,如果是因为目标大或者难而导致的,我们可以使用今天学到的新方法。
那么今天我的带拆就到这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