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晚上好,各位!
我是锐群,我是一名拆书家,也是今晚的拆书分享者。今晚我们要在这里一起拆书学习,相互促进,把知识拆为自己的能力。
【分组】
在我们正式分享开始之前,为方便下面的交流学习,先给大家组个队分个组。
咱们依现场情况,我左手边的伙伴分为一组,右边的伙伴分为另外一组。
接下来,请大家把目标投向我手中这本书,这本书叫《七堂思维成长课》
【FAB】
F
本书作者卡罗琳·韦布,TA在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任职,有12年的工作经验,《七堂思维成长课》主要讲了目标课、效率课、社交课、沟通课等七个来自精英群体行为习惯的主题内容;
A
书中的方法和建议都有来自心理、行为或神经科学方面最近几十年的科学理论和实证支持,在开篇部分就做了重点说明。相比同类书籍,它是少有的内容严谨又安排巧妙的一本书,让读者仅学习开篇不到全书1/10篇幅的科学理论和三大主题内容,就足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部分问题,可以减少读者拿到一本书就必须看完的焦虑。
B1
本书内容因为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实证之上,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帮助我们解决设定了目标又无法坚持和达成的问题,每天总有忙不完的要紧事焦头烂额又缺乏效率的问题,面对选择下决定时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导致拖延和焦虑的问题,以及与人沟通时直言不讳容易伤人拐弯抹角又传达不了等问题。
B2
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片段是一个处理他人请求的沟通方法,它既能让我们保持良好关系建立持续的影响,还能通过拒绝一些非必要的请求来减少自我委屈自我牺牲,提高自己手上紧要事项的效率。
R【原文片段】《七堂思维成长课》p80-81
现在想想,我们一般是如何优雅地拒绝一个请求的。我们首先说“真的很抱歉,我没办法出席会议/接手项目/完成你交代的画自画像这件事……”,听起来很礼貌,但若以发出消极信号的“真的很抱歉”开头,哪怕你满腔好意,还是会让对方高度戒备。他们的大脑马上就进入了防守模式:“你要退出!出现威胁!”在这种模式下,不像处于最佳状态时那样,人们没有精力来大方豁达地思考问题。你可能还在期待对方能理解和支持你要处理的要紧事,但人们一旦处于防守模式,你就很难获得理解。
为了更多地与处于发现模式的人交流,提高成功拒绝的概率,你应该以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信号开头,比如:
热情开场:首先认可并且赞许对方的请求。
你的“是”:然后,不要以“真的很抱歉…”开场,兴高采烈地突出你正在忙的积极的要紧事,解释为什么这件事有意思、很重要或者对你意义重大。最好找一个能和你的谈话对象产生共鸣的理由。
你的“不”:解释清楚情况,表达遗憾之意,意思就是你无法答应他们的请求。
温情结尾:也许你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完成真正优先事项的前提下,给个建议或提供帮助,比如引荐能帮上忙的人。最不济也可以热情祝愿对方项目成功。这是一句很重要的结束语,而我们通常都光顾着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而忘了说这一句。
【what】
今天这个片段的内容,讲了普通的、直接拒绝请求的方式可能引发的反应,抛出一个叫做“积极拒绝”的方法。它是一种融入了脑神经科学原理的沟通技巧,是一个在他人提出请求时,不伤感情不委屈自己的拒绝法。
【how】它的具体步骤是:
1.认可请求(表认可)
首先认可并赞许对方的请求;
2.解释要事意义(讲意义)
说明自已正在忙的要紧事,解释它为什么有意思、很重要(能和谈话对象产生共鸣的理由更佳);
3.表达拒绝(表拒绝)
解释情况,明确表达无法答应他们的请求;
4.给予帮助或祝愿(送温暖)
在不影响自己完成真正优先事项前提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或建议,如果不能,至少表达真心的祝愿,结束对话。
【why】
原文片段中提到两个词“防守模式”和“发现模式”,简单做个解释。“防守模式”指的是我们的大脑识别到对自己不利的信号时,本能表现出来反击或逃避或暂停推进行动的一种自我保护状态;“发现模式”是,当我们受到赞扬、鼓励、认可等有利刺激,激发出来的期待、探索等开放性的精神状态。
这两种模式,是近几十年来,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研究发现的,大脑为了保证种族繁衍,所进化和保留下来的一种内在机制和生存本能。
(不这么做的坏处)我们通常拒绝请求时,往往是直接说“不”,或者是先陈述自己的要紧事,这些信号刺激就启动了对方的“防守模式”,轻则让对方失落让自己事后内疚,重则影响关系导致对方敬而远之。
(这么做的好处)而使用“积极拒绝”时,通过认可对方的请求、解释自己要紧事的意义产生共鸣等这些积极的信号,打开TA的“发现模式”,对方更具开放性的接受我们的理由,既不伤感情还使得对方期待下一次的请求。这就提高了拒绝成功率,让我们不再被动的委屈自己和牺牲时间而失去自我的掌控感。
【例子】
今年国庆和中秋叠加在一起,难得的假期。小长假前几天,长辈们计划着全家大小18口人一起回一趟老家。我因为国庆期间还有工作又考虑到疫情,都以直接拒绝又陈述理由的方式回应,结果导致了家里人反复的劝说。设想,当时使用“积极拒绝”的方式,是可以让大家更容易接受,也能更好的传达我的心意。
具体怎么表达拒绝呢?
(表认可)一个大家庭一起回老家过中秋,好提议,光想着就很兴奋。
(讲意义)同样很重要又振奋事情,是什么呢?我正在筹划最近的节日活动和实施客户拜访计划,这些安排会让我的工作更好进入正轨,这样一来,今年剩下的日子就不会那么吃力了,这个关键时期,为未来的几个月做一些充分准备,可以避免来年像今年一样难。
(表拒绝)这意味着,我不得不做些牺牲,再辛苦一点,其中也包括小长假我不能陪大家一起回去,好可惜。
(送温暖)当然,我留在家,这里临时有什么需要处理的,我也能安排上,孩子们难得出一次远门,会很期待,回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历,最重要的是一路安全平安、旅途愉快。
【预防异议】
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拒绝之后,对方又再次发出请求呢?要怎么办?
这里我们可能需要思考,是我们对要事重要意义解释得不够清楚还是没产生足够共鸣?是否只需要我们提供建议和帮助就足以解决这个请求呢?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感谢对方盛情邀请和强烈请求之后,再次重复“积极拒绝”的步骤,但要把重点放在讲意义和送温暖这两个环节上。
另外再补充,如果是要拒绝一些小请求,是不是也要完整走完4个步骤呢?操作起来是不是小题大做?
一些顺路帮忙取东西买东西,顺手帮忙,力所能及又不影响自己真正优先事项的前提下,我们当然可以做到举手之劳,而自己手头正忙,紧急得不能过多回复的情况下,通常只要简单强调我们的要紧事和提供建议帮助或表达祝愿,对方就能明白了。
【适用边界】总结:
使用“积极拒绝”这个方法的有效前提是,我们确有需要忙的要紧事而不是只有逻辑上、感性上的理由。它更适用在具有充分时间进行表达的对话场景,是提高拒绝的成功率,不伤感情不破坏关系不牺牲不委屈,又能主动掌控自我安排的一种有效拒绝请求的方法。
【分布催化1】:
拆书家提问:
接下来,请各位关注你们自己,问一问自己:
你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手上会忙哪些要紧的事情呢?
是孩子的学习年末的备考?还是参加培训学习自我成长?或是工作上的,年底冲KPI做业绩、年底总结和下年度规划呢?
学习者1:工作上的,要做业绩。
学习者2:孩子的学习和工作上任务都有。
【分布催化2】
拆书家提问:
在你接下来一周里,亲友向你提出请求或是同事请求帮忙,而你手上正需要处理的你刚才所说的重要事项,你会怎么运用今天的“积极拒绝”来对话?请简单描述你的场景,加工出具体的语言。
大家用3分钟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完成的请举手示意我,我们现场邀请1-2位伙伴来做分享。
学习者(钟泽):
这几周的晚上,朋友都时不时的会约我喝酒,而我近期需要把精力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上。在下周,有朋友再约我喝酒,我又必须陪孩子学习,我可以运用今天的“积极拒绝4步骤”这么表达:
1.(表认可)
工作了一天,约三五好友一起喝酒放松,这活动好吸引人,特别棒!
2.(讲意义)
你大概知道,我家孩子最近要考试,之前我都忙生意,没顾及到,这个学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孩子学习是作为父母基本责任之一,处理好了我以后也可以少操心,能有更多时间陪兄弟们一起喝酒。
3.(表拒绝)
我今晚要准时回去陪孩子复习、布置任务和讲解,实在不能陪兄弟们聚了。
4.(送温暖)
大家喝得开心点,下次我请回各位。